1. 首页
  2. 热点新闻

专家观点丨中小企业如何自救?信息化越高,金融配给越快_疫情

原标题:专家观点丨中小企业如何自救?信息化越高,金融配给越快前言“下雪时并不冷,雪后的化冰期才是最冷的时候。”当前,复工复产成为了疫情下半场的重心,对于大多数中小企业,熬到现

原标题:专家观点丨中小企业如何自救?信息化越高,金融配给越快

前言

“下雪时并不冷,雪后的化冰期才是最冷的时候。”当前,复工复产成为了疫情下半场的重心,对于大多数中小企业,熬到现在,身心俱疲,资金流吃紧,被迫拉入淘汰赛中。

为了给中小企业“减负”,监管部门陆续出台政策,金融机构也在不断创新产品助力企业降低融资成本。但是就企业自身而言,有哪些自救措施?

“数字化或者信息化程度越高的中小企业,供应链金融的配给速度就越快,获得融资也相对更容易。”普洛斯金融总裁窦彦红撰文指出。

她进一步表示,由于供应链金融开展的核心基础是通过数据、网络、算法等金融科技手段,依托中小企业实时的、动态的、工程式的信息数据交互,实现授信策略及风控把关。 如果中小企业自身的信息化建设非常薄弱,金融机构无法对企业的真实经营实现“信息穿透”,风控失去抓手,金融资源配给难度将会大幅增加。

她建议,从政策制定上加强对中小企业进行信息化建设的规划指导和激励,从政府层面主导建立中小企业数字信息云平台,在行业层面建立中小企业信用信息联盟,以及在企业层面建立数字化信息系统,以此来强化数字化基础建设,打通数据孤岛。

针对金融科技在某些特定场景下的“力不能及”甚至“失灵”问题,她提出,首先,金融机构要强化大数据风控建设,甄别真实金融需求;其次,提升行业研判能力,建立数字化预测模型;最后,金融机构要提升突发事件应对能力,建立危机预警体系。

疫情下的供应链金融科技危与机

2020年新春伊始,新冠肺炎疫情在武汉爆发后在全国迅速蔓延,形势异常严峻。虽然国家迅速采取疫区封城、延长假期、推迟返工等一系列强有力的抗疫举措,但此次突发的公共卫生事件仍对我国经济运行各方面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如何保障国民经济的正常运行,如何缓释疫情对实体经济的冲击,如何支持中小企业的生存发展,成为金融抗“疫”战的重要任务。

从疫情爆发到现在,中央相关部委颁布了一系列金融支持政策,无一不体现金融科技在抗“疫”中的重要战略意义。金融科技,尤其是深耕中小企业金融服务的供应链金融科技,在此次疫情中经历了前所未有的“危”与“机”的考验。

中小企业的危与机:

企业分化加速

此次疫情对中小企业的冲击尤为严重。突然按下的暂停键,对中小企业而言就是一场压力测试,加速了中小企业间的分化,甚至重塑市场竞争格局。

受疫情影响,绝大部分中小企业停工停产,现金流压力骤增,生存压力遭遇巨大考验。很多中小企业纷纷提出新增融资、申请展期及减免利息等金融需求。

第一,对于自身信息化建设成熟,且仍有经营活动的中小企业,应该采取积极的金融配给策略。在疫情期间,整个物流行业和仓储行业都有非常紧急的资源需求, 数字化或者信息化程度越高的中小企业,供应链金融的配给速度就越快,获得融资也相对更容易。普洛斯金融在国家相关金融政策下对符合条件的客户的金融需求实现快速响应,帮助其渡过疫情难关。

第二,对于自身信息化建设成熟,但经营活动全面停止的中小企业,应该采取相对谨慎的金融配给策略。目前,供应链金融仍是供应链事件驱动型,供应链金融科技的核心判断主要依托已经发生的经营活动的大数据交叉验证,对行业及中小企业未来的经营活动尚不具备研判能力。当中小企业经营活动一旦停止,不再产生数据信息流时,供应链金融资源配给就会变得困难。

如何转“危”为“机”?企业如果能够利用自身数据建设能力提升线上运营能力,比如,餐饮企业迅速开拓线上外卖配送渠道,在新的消费场景下促进产业链上下游的无缝对接和供需的高度匹配,那么企业将会具备较强的发展韧性,也是供应链金融青睐的潜在客户。

2003年的非典催生了电商行业的爆发式增长,此次疫情则加速了诸如在线办公、在线视频会议、在线教育、在线医疗、云通讯、云计算、云硬件等业务云端化的进程。但疫情催生了行业的爆发,并不意味行业内的企业都能在机遇下快速发展。具有技术先发优势的企业将有望占领更大的市场份额,打破目前的市场竞争格局。而技术基础薄弱、市场反应慢的企业则可能失去抢占市场的机会。

第三,对于自身信息化建设薄弱的中小企业,应该采取谨慎的金融配给策略。供应链金融开展的核心基础是通过数据、网络、算法等金融科技手段,依托中小企业实时的、动态的、工程式的信息数据交互,实现授信策略及风控把关。 如果中小企业自身的信息化建设非常薄弱,金融机构无法对企业的真实经营实现“信息穿透”,风控失去抓手,金融资源配给难度将会大幅增加。中小企业的信息化建设,不是单纯的企业自身的发展决策,而是关乎是否能真正打通全社会金融资源向尾端群体的配给渠道,关乎供应链金融生态圈的良性发展。

金融机构的危与机:

金融科技自我革新

在此次金融抗“疫”战中,金融科技对于稳定金融系统、实现线上线下业务融合、打通“非接触式服务”渠道和安全便捷的“在家”金融服务提供了核心支撑。但同时,我们也发现,金融科技在某些特定场景下的“力不能及”甚至“失灵”,让我们更清醒的意识到现阶段的供应链金融科技还处在非常初级的发展阶段。供应链金融科技的一场自我革新已在酝酿中。

首先,强化大数据风控建设,甄别真实金融需求。疫情之下,如何精准识别客户经营状况、有效甄别真实融资需求,以及规避企业逃废债的道德风险,给供应链金融科技提出了新的挑战要求。

因此,未来的供应链金融科技必须强化大数据风控建设,提升风险判断层级。通过技术应用,将行业内产业链条各环节参与主体的经营活动高度关联化,信息交互形成价值网络,从而精准施策融资客户真实金融需求。通过反欺诈模型、信用评级模型及风控规则的重塑,甄别客户欺诈风险及道德风险。

其次,提升行业研判能力,建立数字化预测模型。目前的大数据风控技术依赖于已发生的数据信息流,而对行业及企业未来经营活动的预判能力非常薄弱,因此面对受疫情影响全面停工的客户时,大数据风控出现了“失灵”。这要求,未来的供应链金融科技应该建立数字化预测模型,强化对中小企业所处行业发展趋势的深度研究,提升对中小企业未来一段时间经营活动状态的精准预判,从而对“潜力股”客户提供精准施策和金融配给。

最后,提升突发事件应对能力,建立危机预警体系。面对疫情的爆发,很多中小金融机构对突发事件的应对能力还比较薄弱,比如线上风险审批能力不足、应急响应机制不够。未来,金融机构应该借助金融科技手段真正落实“全面风险管理”,建立危机预警体系。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技术,对远期风险和近期风险、宏观风险和微观风险实现全方位监测,建立风险预警模型和分级预警规则,对突发事件形成风险预判机制。

数字化基础建设的危与机:

打通数据孤岛势在必行

疫情之下,我们的很多数字化基础设施建设短板被进一步放大,包括中小企业信息共享机制的缺乏、中小企业信用账户的缺失、中小企业数字化建设的严重不足等。因此,强化数字化基础建设,打通数据孤岛,势在必行。

一是建议从政策层面出台一系列支持性政策。通过一系列政策制定,加强对中小企业数据化信息化建设的规划指导和激励,并规范指导支持信息化平台和中介机构建设,提升中小企业金融科技意识和技术能力,促进企业数据化智能化发展。

以网络货运为例,去年国家针对网络货运出台管理办法,从政策层面强有力的推动了整个道路货运行业新业态的培育及信息化的转型升级。供应链金融、物流金融则通过网络货运平台信息体系,打通向中小企业的资源配给渠道。以普洛斯金融为例,在没有信息数据对接的情况下,金融资源很难深入物流长尾群体,随着网络货运的发展,为中小企业提供运费垫付服务的标准化产品—普运贷能够通过对平台云端数据链条的完整监测及交叉验证,掌控物流企业真实交易场景,从而实现对末端物流企业的金融资源快速配给。

二是建议在政府层面建立中小企业数字信息云平台。目前我国中小企业的信息碎片化、不透明化严重,信息共享机制几乎空白。政府机构应该加快中小企业数字云平台体系建设,打通工商、海关、税务、供水、供电、通信、环保、银行等机构的中小企业数据信息,通过大数据技术实现海量数据的归集和分析,建立具有共享机制的公开透明的信用信息共享平台,打破中小企业信息孤岛。

三是建议在行业层面建立中小企业信用信息联盟。中小企业由于缺乏主体信用,对它的金融配给需要依托对企业供应链信息流的有效管理,这需要在行业产业链层面建立链条各参与主体在内的信用信息联盟,利用大数据、区块链技术打通从生产、运输、仓储、销售各个环节产生的底层数据通道,形成贸易信息流、金融信息流以及监管信息流,并实现“三流”信息在联盟各主体间的实时共享。

中小企业在联盟体系下的经营活动及融资行为将会被记录下来,形成其企业信用账户,为其主体信用增信。以普洛斯金融为例,一笔货押业务,需要打通包括货主方、物流方、仓储方、运营方、监管方等各方主体的底层数据通道,在过程中常需要解决数据零散分割、难以追溯验真、各方标准不统一等难点,因此我们打造了一套基于“区块链+物联网”的、联通供应链各方主体的信用联盟,联合行业协会出台金融监管仓标准,希望通过规范化的产业链数据信息网络的搭建,打破信息壁垒。

四是建议在企业层面建立数字化信息系统。此次疫情之下,我们看到,绝大多数中小企业很难实现包括销售云端化、无接触办公、库存调配线上化等在内的一系列线上化作业,信息化或数字化能力非常薄弱。要强化中小企业的数字化基础建设,政府需要加大引导和补贴,提供适合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数据服务与技术支持。成立专项产业基金,广泛吸收金融机构及社会资本资源,专项孵化培育中小企业的科技能力和数字化建设。

前海传媒 转自 新金融评论

【本文作者】:亿闻天下网,商业用途未经许可不得转载,非商业用途转载注明出处原文链接:https://cqsoo.com/rd/53975.html

【版权与免责声明】:如发现内容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相关信息发邮件至 kefu@cqsoo.com ,

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反馈给我们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Copyright 2007-2019 亿闻天下网 / 渝ICP备89217412123号-1  / 本站由wordpress、阿里云、群英、百度云提供驱动力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