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建站新闻

如何看待全国首个网络互助标准?对普通人有什么影响?

很多人没概念,一个确定的行业标准对于行业发展的推动来说是多么重要,尤其是新兴的行业。

网络互助计划是一个新兴的东西,传统保险对于普通人来说门槛太高了,我身边只有财务状况非常好的人,才会考虑系统的配置保险。

即使是真的购买了,大部分人最后也是买的稀里糊涂。

普通人能用的保障手段其实非常有限,尤其那些年轻人,刚毕业进社会,手头比较紧,顾不上这一块:不出问题还好,一出就是大问题。

之前一个朋友,农村出身,平时不抽烟不喝酒,壮的跟牛一样,结果没想到大学刚毕业,他被查出患上了淋巴癌,上来就是期,癌细胞扩散的很厉害,当时他那个的结果上:小灯笼一样的癌细胞密密麻麻挂满全身。

家里人很慌,只有农村医保,其他什么都没有,父母整日腆着老脸到处借钱,亲戚们都被借怕了,如今看见他爸妈都绕道走。

用他自己的话说,这病就是个无底洞,不仅活着没啥用,还把家里人都给拖累了。

提前买保险?没有可能,当下生存都是问题,更不用说考虑以后的事儿了。

但是意外就是这样,即便你不作恶,他也会敲上你的门。

唯一值得庆幸的就是,当时在手机里面随手买的相互宝,一个月只有几块钱,也没当回事儿,但事后去申报理赔的时候,相互宝给的赔偿帮了很大的忙。

其实大部分人最早接触互助计划都是从相互宝开始的,因为支付宝的%实名制风控能力在互联网公司里也是数一数二的,而且支付宝的金字招牌大家信任度高。互助的能力门槛比较高,普通的小公司很难的住。到现在,各类互助平台模式都不一样,有些要实名有些不需要,有些要提前交费有些不需要,没有权威的统一的衡量标准

这次推出的全国首个网络互助团体标准,就等于给行业立了一个标杆,尤其是“四要一不要”的内容:要实名制度全程风控审核独立公开透明,不要资金风险。

从专业风控的角度讲,这些条款抓问题还是相当精准的,实名制加全程风控才能够防范欺诈问题;

调查和审核环节的独立,才能够杜绝寻租空间,保障案件结果公平;

标准中也提出,针对资金池问题,要么直接不设立资金池,不要让用户提前交费;要么就在第三方托管的前提下建立有安全保障的资金池。这个做法不仅解决了资金管理问题,从某种程度上也能避免欺诈案件的发生。

这些手段如果严格落实,行业里面之前存在的一些问题就能够得到非常彻底的解决。

同时,这些手段也会起到一个增强公众信任的作用。

信心是黄金。

如果说一个新兴行业,规则制定的不明确,都是散兵游勇,大家各行其是,一旦问题出现,最后伤害的还是消费者。

一个最典型的例子:

在年之前,国家对第三方支付的监管并不严格,鱼龙混杂,很多小公司在里面浑水摸鱼,当时就有很多挪用备付金的情况,转账出了问题也找不到人解决。

后来央行拿出了一整套管理办法:要求第三方支付机构持牌上岗,很多细节也管了起来,比如说搞账户分类制度,规范条码支付等等。

从那以后,整个第三方支付行业合规性和可靠性大幅提高,给社会的印象好了很多。

现在的第三方支付机构是越来越规范了,正是因为劣币通通被淘汰掉,我们才能迎来今天这个无现金支付的生活,才会有这么高的移动支付普及率。

移动支付无现金生活不仅方便了普通人,也成了中国的创新成果和国际名片。

这就是一个典型的规范促进行业良性发展的例子。

网络互助如果得以规范获得更好发展,也可能会和移动支付一样,成为中国又一个领先世界的创新成果。

在中国,因病致穷,因病致困,不是开玩笑的,一个普通家庭根本生不起大病。对抗风险的关键还是不能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需要用多种手段,多种方式来做保障。

目前来看,互助是最可能在短时间内提升整体国民保障度的一个工具,如果发展的好,给普通人生活带来的改变可能不亚于电子支付,也是国家大力支持这个领域的原因。

这个标准的出台,其实就是加速劣币淘汰的过程,解决市场上机构能力层次不齐的问题,这肯定是一件好事,并且,这个标准会肉眼可见的把行业推上快车道,促进行业的发展。

谢邀

我们律师,乃至整个风控行业,提供的价值就是让客户的经营状况尽可能地保持稳态,避免发生意外事件。但不可否认,风险只能控制,无法彻底根除。所以一定的保障措施也必不可少。

通常我们会选择购买保险,通过支付一定费用,来将风险转嫁给保险公司。但不可否认的是,商业保险都比较贵。以我为例,我购买的是中国人寿的终身寿险,保额万,每年缴费元,需缴年,总共保费万元。说句老实话,不算便宜。我也不清楚这个产品的性价比到底是正常,还是偏高,毕竟律师的数学都是体育老师教的。要是大家有兴趣了解,推荐大家读读这个答案,比我讲的专业多了:

如何用保险保障自己的一生?​

但并不是所有人都有这个经济实力,毕竟我们还有太多国民掏不出这个钱。但如果你不管,那这就是人道主义灾难。所以国家要搞强制社会保险。如果企业不给员工买五险一金,那么社保局就要来找你谈话喝茶。虽然平时很多年轻人抱怨社保没用卵用,但不可否认的是,对于绝大多数低收入人群来说,社保是真香。君不见,国家每个月发个几十百把块钱的补助,农村老人的自杀率都降低不少。虽然心酸,但这是现实。

这就有个问题:商业保险的门槛,有点高。比如我买的终身寿险,理赔范围是:死亡+种疾病含种重疾+种特定疾病。具体疾病清单我就不列了,但总而言之都是比较重的事情,我简单看了一下,貌似最轻的也得是失聪。那换句话说,比这个轻一点的,肯定就赔不了。去年我眼睛细菌感染,住了几天院,花了几千块钱,这个肯定不在商业保险范围内,太轻了。

而社保呢,好是好,该有的都有。但也有个缺点,就是它太普惠了,这样它的覆盖人群就太广理论上来讲是亿人全覆盖,预算有限,那就只能抓重点。所以,以医保为例,它肯定覆盖的主要是平价药,新药贵药是不包含的。所以大家才会看到靶向药那么贵还得自费当然,有一些靶向药也纳入医保了,这是好事儿。

但到这里,就很明显出现了一个矛盾:中低收入人群,如果得了医保不保的病,怎么办。虽然理论上他们可以用商业险来填补,但他们要是有钱,恐怕也就没这个问题了。总不能说,穷人得了病就该死吧?所以在这个时候,社会上就出现了网络互助这个产品。我之前看过南开大学的《相互宝社会价值研究报告》,受访的相互宝成员中,%的人除了相互宝外没有其他任何保障。%的受访者年收入低于万元,是因病致贫的高风险人群。如果生病,%的受访者只能勉强承担万元以内的医药费。能承担万元以上医药费的受访者比例,不到%。

而且还有第二个问题更要命,这也是我申请了一个相互宝的原因。我父母今年都快了,按商业险的规则,估计是没有保险公司会给他们承保的。毕竟从统计学上来讲,这个年龄的人随时有可能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出事,保险公司也不是做慈善的。不要说老人,还包括一些有特殊疾病病史的人从事高危工作的人,可能都很难纳入到商业保险的保护范畴里来。那对于这些人,就不是没钱买商业险的问题了,而是有钱都买不到商业险的问题。而相互宝的开通,凭信用免费加入,后续每个月也就扣六七块钱,健康要求也相对宽松。对我而言,这种网络互助平台的作用是对社保商业险的一个补充。而对中低收入人群而言,网络互助平台可能就是他们在社保之外的唯一保障。

我之所以申请相互宝,归根结底是因为相信支付宝和阿里做事情的专业安全。但这并不代表整个互助行业都很规范。客观来看,国内各个互助平台的模式很多样,能力也参差不齐,资金管理案件欺诈的风险还是存在的。平时在朋友圈看到的求助信息,我都不是很敢信,我现在只在一些特定的渠道捐赠,比如我们事务所或者是校友会,这种信得过的第三方平台的消息,我才敢捐。所以说,有一个行业标准,社会可以根据这个标准来初步判断一个平台是否靠谱比如这个标准里提到的实名制全程风控独立审核公开透明等等。

所以说,在这个时候,有个行业的标准,肯定是好事。具体来说,在我国的标准化管理体系中,分为政府主导制定的标准和市场自主制定的标准两大类。政府主导制定的标准分为四类:强制性国家标准推荐性国家标准推荐性行业标准推荐性地方标准;市场自主制定的标准分为团体标准和企业标准。国务院印发的《深化标准化工作改革方案》国发【】号中,是鼓励培育发展团体标准的。具体来讲,是指具备相应能力的学会协会商会联合会等社会组织和产业技术联盟,可在没有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的情况下,制定团体标准,快速响应创新和市场对标准的需求,现有标准空白。团体标准供市场自愿选用。而从时间先后顺序上来看,通常是市场自主制定标准在先,政府主导制定标准在后。所以,这次的这个标准,可以说是行业规范化的第一步。

具体来讲,我觉得这个标准里有两个理念是我比较关注的。

第一个,是风控机制。以往的网络互助,往往是患者家属临时注册一个新账号来募捐,毕竟谁也不会闲着没事儿刷这个玩儿。这就给了很多人消费爱心的机会。但如果这个账号本身关联了用户大量的日常数据,那这就是很好的风控。以相互宝为例,它是关联的芝麻信用。如果能读出来一个用户平日里都是高消费的习惯,那这个用户要来卖惨,可能就会被风控系统给拦住。当然,其他平台也应该出台类似的风控机制,这个就由各个平台自己想办法了。

第二个,是透明机制。目前的网络互助平台上,披露的信息往往是片面的。所以才会出现有的人住着几百万的房子开着几十万的车子,这些都没卖,反而跑到网上来求援医药费的情况。所谓的透明,应该是全面的透明。在这一点上,也希望各个互助平台能有更好的表现。

总的来说,我觉得这个标准更多是行业自律和市场参考意义,而非强制性规范。还是得配合上国家出台相应法律政策,才能从根本上实现整个行业的规范化。

首先这里说的“首个网络互助标准”,说的是市场标准,不是国家标准。

我国的标准体系里,有两大类区分,一种就是政府主导的标准,另一种就是市场自主制定的标准。

一般来说,政府制定的标准更侧重于保护基本,给市场制定一个更基础的准则;而市场自主制定的标准则更着重于提升整个市场的竞争力。

但是这个标准究竟有没有意义呢?

有意义。

先看看网络互助在中国的十年发展过程。

年,国内首家网络互助平台诞生,但是网络互助行业真正炒热的,还是年到年:这个时间段国内的互助平台,如雨后春笋般纷纷涌现而出,从寥寥几家,到上百家。

然而好景不长,年央行对网络互助进行专项整治,再加上很多网络互助平台本身实力优先,至少三分之一的网络互助平台倒闭。

往往行业风头之上就一定充满着不确定的危机,网络互助接下来度过了两三年的沉寂期。知道年,支付宝筹备了年之久的互助计划在月上线,也就是我们现在所熟知的“相互宝”。京东也随后出台了“京东互保”,可惜没几天就被叫停下线了。随后就是各种互联网巨头的追逐之战:百度美团滴滴纷纷投身网络互助行业领域。

可以说网络互助的历史轨迹几乎是坐过山车一样,低起高落,又重新攀到一个新高度。

大企业的参与,其实从很大程度上稳定了行业的规则,也提升了网络互助门槛的高度与国民的信任。

这些年网络互助平台越来越多,行业热闹喧哗的同时,也产生了一些风险和隐患:预付费模式普遍,平台形成了资金池,信息真实和平台透明度等问题,在行业初期极为严重;就算在大型互联网公司纷纷投身互助行业的今天,也只有少数平台实现了实名制和无资金池。

所以,必须有行业化的标准,来对网络互助平台的流程和环节做标准化,规范这个行业中的秩序。

这就是这套网络互助标准最大的意义。

我国的网络互助市场已经发展了年,这是第一套针对行业风险梳理出来的具有体系化的民间标准,这是经过市场漫长的摸索与实践才摸清的道路,也是对于整个行业的一次规范性的总结。

那这套标准核心规定了什么问题呢,我们逐条分析——

首先,网络互助标准提出了互助平台的“四要一不要”:实名制全程风控公开透明调查与审核独立。

实名制,确保每个参与网络互助的身份都是真实的,不会存在虚假人头和身份替换骗取资金的问题;

全程风控,能及时有效地防范骗保,从而有效保护每个人分摊的资金给到真正符合救助规则的人,最大程度地降低资金安全风险。

公开透明,要和调查审核独立一起分析。

大家都知道,如果调查机构和审核机构沆瀣一气,那自然会出现欺上瞒下的情况,出现骗保。调查和审核环节各自独立,从制度上避免了这个问题。

拿相互宝举例,相互宝的调查,一直以来都是由第三方调查机构进行的——

调查内容包括申请人疾病和就医情况申请人既往就医纪录等等。在第三方机构调查之后,还会有相互宝的团队来独立地进行非常严苛的复审和终审。这样,一线的调查员无法干扰互助结果。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由于网络互助平台的模式差异巨大,这次的标准对互助资金管理,分成了两种情况。

一是平台本身便不设立资金池,彻底杜绝资金沉淀的问题,比如说相互宝,就是如此。相互宝加入是免费的,不需要提前交费,每次有救助产生后,才需要分摊。互助金分摊后,第二天就打给受助者,不会留在平台上。

另一种情况是平台设立资金池,对于一些能力有限的平台方来说,这自然是一件好事。用户参与时先交费,能够解决互助金分摊时扣不到钱的问题,保证平台的正常运营。

但这个时候,因为产生了资金沉淀,就必须有严格的管理,以免发生资金挪用的违规情况。

因此,标准中明确写出了,若是有资金池,平台方应当设立相应的托管制度以确保资金安全。

在年月的时候,就有媒体呼吁网络互助应规范运作,只有在制度上有所保证,在市场上做好规范,才能使得网络互助的正面作用发扬光大。

在相互宝提出网络互助标准之前,国内的互助市场一直处于一个相对不明朗的状态,而这套网络互助标准将极好的改善这个行业环境。

对于其他行业来说,以此为镜,便能进行自查自纠;

于普通人而言,有了一个参考标准,知道什么样的互助平台是靠谱的。

过去的互助市场水平参差不齐,普通人难以分辨也是常态。但是经过这次网络互助将行业标准的推行,不仅能够行业健康发展,于用户来说,更是不可多得的利好消息。

量化,并且进行对照,总是比凭借感觉来选择互助机构更加方便快捷。

就在最近,网络互助也被明确纳入了医疗保障体系。

而这次网络互助行业标准的出台,也恰好填补了行业标准与规范的空白。

本次疫情过后,普通民众和国家机构都发现了保障的重要性,而相互宝在此时推出的网络标准,也能够推动互助这种保障形式的规范发展。

我想,这就是这套标准的意义。

这个互助标准出台我觉得非常有意义,既是提高了互助平台的门槛,也是给予普通捐献者的一个保障。

网络互助平台现在其实不多,它的初衷很简单就是给那些需要帮助的人一丝希望,这本是利国利民的一件好事,但始终会有不法分子利用人们的仁慈和善良,通过伪造,欺骗等方式来牟取暴利,想到这里我们其实就可以理解为什么说买保险会有那么多条条框框,厚厚的一页标准和门槛,为的就是防止这种诈保现象的发生。

随着网络互助平台本质上是类似保险形式的一种延伸,只不过因为缺乏标准和机制所以漏洞百出,另一方面对网络互助平台本身来说也是具有非法集资的风险,如此庞大的互助资金一下子打进平台,如果没有严密的监管机制,万一说某个工作人员存在歹心直接捐款跑路了怎么办,所以国家出台首个网络互助标准既是对平台的约束,也是对老百姓的保护,无规矩不成方圆,有的东西可以完全放任市场经济,有的则不行。

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先想一下为什么要发布这样一个互助标准?网络互助的意义是什么?

一句话概括:网络互助的存在是为了弥补医保和商业险之外的保障需求而存在的,而互助标准则是为了更好地监督这项网络互助。

我们平时所说的医保,是国家的一项基本医疗保险保障制度,同样也是保障人们享有的基本医疗服务的一项社会保险制度。

而大体上来说医保报销的项目分普通门诊住院慢性疾病和门诊特定项目种。

报销比例会涉及一个封顶线,封顶则是跟每个城市的经济实力挂钩,一般是当地年平均工资的倍,还有低于免赔起付线的话也是不报的。

而报销金额[治疗总费用起付线自费部分]✖报销比例(%%)。

并且,只有在《基本医疗保险目录》里面的药品,才可以报销,其中甲级药物全部报销,乙级药物部分报销,丙级药物不能报销,参与治疗的项目也有要求。

简单来说,就是只有符合基本医疗保险诊疗项目范围的才可以报销部分。

而一旦发生了重大疾病,超出医保范围,就要自己承担。所以医保对于医疗保障方面还是最为基础的,无法满足很多人的保障需求。

主要是一场大病的治疗成本,是真的很高!

有数据显示,癌症治疗平均费用为万,而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才只有元,一场癌症这类的大病可能就会让你“一夜回到解放前”。

所以目前国内商业医疗险的需求也与日俱增,根据医保局的数据,我国商业健康保险保费收入从年的亿元已经大幅增长到年的亿元,足足增长了倍。预计到年,中国商业健康险市场规模可突破万亿人民币,可能将持续保持%左右的速度增长。

不过由于价格门槛高,商业健康保险的普及率依旧仅有%。大量居民还有着更高的健康保障需求没有被满足。

而网络互助低门槛操作简便,具有普惠特点,极大地满足了人们对健康保障的需求。

加之前段时间新冠肺炎的疫情,也直接推动了居民的保障意识提升,这一次直接让全民都深刻地感受到了疾病的危机,也更能有多准备一份保障来抵御风险的意识。

而互助标准的发布,对于我们这些普通人有什么影响?

先来看看这个标准吧:

大病网络互助平台需要遵守四个要点:实名制全程风控公开透明,调查审核独立。

这样能更好地规避平台机构携款跑路的风险,也能更好地管理这类互助平台,让平台能更好地为用户服务,总的来说,确实是能让我们参与这类网络互助的资金得到监管,也得到保障。

其实我也是由于这次疫情,再加上前些天家人由于突发重病住进了一整周,我才更能意识到在医保和重疾险外有一个保障措施是多么重要。于是我也加入了之前一直犹豫的相互宝,目前还在等待期内。

说起这个等待期,我认为这是一个很有效的防止带病加入的规定,从加入相互宝次日起,天包括第天都属于等待期。

而在这个期间内,正常确诊患病是不能申请互助金的,之所以这样设置,是为了防范带病加入等风险,保护其他成员的利益。

无论加入网络互助还是买商业保险,都是花小钱买平安,最理想的结果就是自己没生病,钱白花了。其实我更希望自己和家人永远都用不上这份保障,不过,还是要以防万一,这样才是网络互助存在的意义。

这个互联网救助的乱象不是一天两天了,虽然我们国家的社保覆盖率在逐渐增加,但是毕竟有些情况无法完全覆盖,在社保不能覆盖的年龄下,而商业医疗保险又不能发挥作用的情况下。网络互助可以作为一种有效的补充。

但受困于信用问题,包括平台信用,受助人资料,资金使用监督等情况无法透明,因此带来很大的隐患。而平台运转,资料核实等事情还需要成本,因此互助平台的盈利性质或者公益性质都需要确立标准。但无论如何,这些事情仅仅依靠市场自发恐怕很难形成,需要政府来出手。

经过几年的摸索,已经有了建立初步规则的经验和条件,例如大数据的广泛使用,而我们国家的一贯政策就是地方试点,因此浙江的标准可以视为一次探索。

根据我金融行业从业的经验来看,这些事情并不好处理,其实凡是涉及到资金的募集,投放,风控,审核,基本都会出问题。看看银行,贷款企业多少烂账?难道是因为没有风控,审核制度吗?不是!你拿过银行的风控制度条例看,不完善?错,完善的发指!但执行起来依然是乱。

甚至有这种情况,求助者的确大病了,但是他不是没钱治病······这需不需要资产审核?因此这个事远比想象的复杂,法律也不完善。

无论如何,实践中看效果吧

我最近正好研究过网络互助这个话题。

年初春,这个时间节点会留在全世界很多人的记忆中。生活中很多似乎永远不会变化的东西,都在今年的一瞬间改变了。就好比我,谁能想到毕业年后,会猝不及防的失业呢?公司终究没有撑住,在支付了一笔遣散费以后,我们寂静无声地失业了,连散伙饭都没吃。

手头有了一笔小小的积蓄,又恰逢这个被动的选择,考研这个计划忽然提上案头。我真的想读书,感觉自己就适合学术范儿,我不在乎被同学笑话是大龄学生。已经决定今年给自己放一个,能考上就读,考不上也算了了一块心事。

医保这个问题,成为唯一的障碍。

这几年来见过太多因病致贫的家庭。我所在的行业会接触到很多城市底层的家庭,很多人根本没有保险意识,平时收入也是捉襟见肘,一场疾病就摧毁了脆弱的生活。

考研和读研期间我将失去收入,必须未雨绸缪,我不允许相同的事情发生在我身上。

查资料期间,网络互助这个概念正式出现在我面前。在经过多方对比以后,我郑重考虑作为接下来几年的健康保障方案。

网络互助这个概念并不高大上,其实和所有保险出现之初的初衷是一致的。就是大家在没病的时候出一分钱,支援有病的人,在自己有需要的时候,也得到救助。不同的是,社保和商业保险在经历上百年的发展以后,很多地方已经渐渐走样。比如社保,养老医疗工伤失业和生育险捆绑缴纳,我又暂时不准备生孩子,交生育险干嘛?眼下的经济情况也不允许我从现在开始为退休以后的收入做准备,所以养老保险也不适合我;失业都失业了,还交失业险?我就是想简简单单为身体健康储备一份风险金,仅此而已,社保对于我来说太臃肿冗余了。商业险呢,虽说有五花八门的健康产品,但性价比高的产品都会要求以社保为基础,无门槛的都贵的离谱。而且层出不穷的拒赔事件,让人对精明的保险公司信心大打折扣。

看到题目说互联网互助出台了统一标准,这是个好事情,会促进行业的规范发展。

现在已经很郑重地把网络互助纳入考虑范围,就是对比一下各家公司产品,看哪家的信用背书产品设计更强了。

其实我经常会在朋友圈里看到各种网络互助的内容,比如水滴筹,一般是他们远房的亲戚。我每回都会捐一点,但是有的时候还是会担心,我捐的钱到底能不能到他们手里。

毕竟,我们也见到过很多监管不到位的,卷钱跑路,屡见不鲜。

我们来分别看看他的四要一不要原则:

要实名制度全程风控审核独立公开透明,不要资金风险。

实名制度很简单,为了防止骗相互保的人,做到有据可查,对于网络来说,这是最基本的一环。

全程风控和审核独立,都是为了能够保证相互保持续的重要因素,如果大家参与了相互保,但是由于外部因素失败终结了,对于公司和大家都不是啥好事情。

公开透明,增加更多的可信度,有据可查,让我们每一个人都能放心。

资金风险,自然是怕之前那种跑路的行为了。

就是因为总有那些良莠不齐的,甚至黑心商家的进入,所以需要建立标准把他们赶出去,才能让我们普通人能够放心的使用。

看到有很多回答反感标准,

一看就是租宝事件漏网之鱼。

为什么要风控,为什么要监管,这些难道不是常识吗?

随便说一点,

你交了保的钱真的不怕平台卷款潜逃吗?

你看到别人发的患病筹钱链接资料都是真的吗?

你捐的钱能到受助者手里吗?能全到吗?

受助者真的不是那种因为不想降低生活品质才众筹的吗?

当你有需要的时候能及时得到帮助吗?

这就需要监管。

所以为什么不鼓励资金池,

因为平台没有资金池只作为中介的话倒塌就倒塌了没什么事,

如果有资金池,一旦平台出问题,这笔钱怎么处理?

按记录退吗?但池子里的钱不够怎么办呢,应该给谁退钱?

再可怕一点管理层卷款冲出亚洲怎么办?

虽然问题很大但这次规定明显放缓,提到了如果有资金池,并不是一棍打死。

要说资金池为什么有存在的必要这就要涉及到一个最基本得产品逻辑——用户需求

生了病缺钱的人需求是什么?

两个方面,一个是足够的钱,一个是能快点拿到钱。

没有资金池现募集是不是有点慢呐,有资金池是不是一下就放款了。

对于普通人而言,就是从业平台靠谱多了,但审核监管变严了。

短期看好像把程序变得复杂化,

但长久来看监管严格意味着骗子变少,

这样行业信誉就会增加,对产业是个良性循环。

我国网络互助发展了年,为消费者提供了新型低门槛健康保障的同时,也存在平台模式多样风控能力参差不齐缺乏统一标准的问题。

例如,目前头部的互助平台中,约%的平台没有实行实名制,大约%的平台设立了资金池,潜在的资金管理案件欺诈等隐患值得警惕。

首个互助标准对互助平台的运行规范资金管理调查等环节做了全流程的标准化定义。

“四要一不要”原则中,实名制度全程风控审核独立确保互助案件的真实可信,消除欺诈风险。

公开透明原则保障消费者的知情权和监督权,进一步保证互助平台的规范运作。

“一不要”原则重点防范金融风险,一方面提出了互助平台无资金池的倡议,一方面也对有资金池的互助平台提出了设立资金托管制度的实操建议。

近年来,新生的事物总会伴随着一些不好的东西,如前两年暴雷的一样,网络诈骗平台也会趁机加入骗取钱财。网络互助保障虽然单笔金额不高,但发展起来会员基数庞大,仍会聚集大量资金,所以资金管理是重中之重,当然,这类产品的监管也是一个难题,对于老百姓来说,一但出了事,真想拿着那个赔偿,也不是那么容易的事,这不就有网友开始吐槽了,一起来看看。

在互联网职场论坛,一位职场人发帖吐槽到。父亲重病后申请相互宝,调查案件的人电话直接空号,打支付宝客服说催了也不会一定来,那每月不断为别人支付的互助费又有什么用?这是融资还是骗局?本以为是个良心产品,令人寒心!这样的吐槽也是瞬间引起了网友的围观与议论,我们先来看看网友都是怎么说。

有网友就说到。天哪,我自己投了一年多了。就当做好人好事了。这个最好别参加,每个月交费越来越多,坑的狠。

也有网友吐槽到。我给父母都入了,快一年了,钱扣的越来越多,我没记错刚开始说的是不到块钱吧,现在每次扣很多。

也有网友表示。《保险配置的顺序是意外》重疾〉寿险》医疗险。先保大人再保孩子老人;大家可以按自己的需求选择。帮你们闭坑,一,有万能或分红字样的,一定不要买;二,百万医疗那种消费医疗险,如果有医保和补充医疗,没必要买,理赔条款复杂。三,各种互助险,看看笑笑就好,理赔起来会让你哭。四,如果没有移民打算,不要买国外险和港险~来自一个保险从业十几年的资深运营的劝告。

也有网友感慨。从一开始的几毛钱到现在每个月几块钱,交的越来越多,而且理赔看起来也不是很靠谱的样子,所以上个月就退了!

也有网友骂到。我交了一年多,开始几乎免费,或者几分几毛,直到后来每月几块我就退了。就你这个重病后申请,他就可以不搭理你,保险这玩意就是文字游戏,想赔付?做梦!

也有网友爆料到。钱都给骗保得了呀,骗保的经验多丰富啊,居然凑着去做大绵羊被人薅保险公司那么不近人情还被不停的骗保,这种相互保越赔,托管保险公司赚越多的,当然都走骗保坑普通人了。大傻羊钱多还巨傻,我身边没有一个保险公司的熟人,敢进相互保的大坑,这些互联网人无知无畏的才敢进。

也有网友分析到。本质就是众筹治病啊,加入的人强制分摊别人的医药费,自己的医药费就不一定能有人摊,为什么你会把相互宝当保险用。因为新冠肺炎闹的不一定来,还是啥原因不来?还是压根就是骗子就不来?问清楚了吗朋友?让你这么说我们都想退了,问清楚也好让大家都知道知道,我也退。

看了网友这么多吐槽,笔者最后也说几句。

先给网友纠一下错,相互宝还不属于保险业务范畴。阿里在推出“相互保”的时候,就开始以门槛加入后付费价格不确定随时退出……这些不该在保险产品身上出现的规则,所存在的逆选择风险引人关注。阿里当时推出这种产品的时候,就已经暴露了阿里的野心。但很快被相关单位叫停,而升级为“相互宝”后,概念就变了,变成了一个众筹分摊药费的产品,谁叫中国文字博大精深呢,换个说法,概念都能变。一字之差,对普通用户没有差别感受,但是行内人都知道他的概念跟目的了。

笔者也去该职场人举例的一些案例查看了一下,多数感觉被骗主要原因都是不符合健康告知。关于这点,我们从合同法律条文来说的话,没有破解之处,除非你不跟他玩,但你要是愿意加入阿里相互宝这有规则的游戏,那你就得遵守他的规则。虽然听上去不那么顺耳,但……

就拿该职场人的案例来说,你就已经告知别人你父亲重病后才申请相互宝,就这一点,就已经不符合游戏规则了。关于这点,没地方黑,合情合理。唯一可以黑的是,阿里调查都不去调查一下,这就有点可恶了。

说到保险了,那笔者就再多说几句。在国内,多数家庭只要有一场大的疾病,基本就可以摧垮这个家庭。很多人都会想到参与一些商业保险来转嫁风险,可如果你对保险不了解的话,笔者建议你还是不要买的好。为什么?那是因为买保险这真是一项技术活,套路多到你随时掉坑,如果再不懂的话,更容易掉坑。

为什么会被坑?笔者举几个例子:

比如,保险业务员的各类诱惑,以为买保险可以“有病治病,没病当投资”。或者各种附加捆绑险。再或者不清楚行情,掏大价买一些医疗险。再比如,不了解清楚理赔程序和条件,等到理赔被拒时,只能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等等……

所以,笔者在这就要提醒一下各位了,如果需要买这类的保险,选择相信别人没错,但千万不要盲目相信,一定要有自我判断的能力,擦亮双眼,重要的是,守好自己的钱包。

这是一件非常非常好的事情。

我也通过某著名互助平台捐了不少钱,但是除了一开始会捐陌生人外,一般情况下我只会捐认识的人及其家人。

为什么呢,因为一些新闻一些文章爆出来了,不少人通过这个来骗钱,这个就很过分了。

首先骗钱本身是错的,利用别人的爱心骗取善款更是非常恶心。

更重要的是,这种事情的发生让人不是很能相信网上的这类求助信息,不再愿意捐款。

这不是危言耸听,你说,你现在会给路边的那种乞讨的人钱吗?我不会。因为大量的报道让我知道了,他们比我收入高多了,我这种社畜辛辛苦苦赚点钱,叫我发善心给一群整天坐着收钱的人发钱,你说可能吗?

同理,如果类似的平台爆出太多丑闻,势必影响别人的捐助,恐怕很多人都会像我一样,只捐自己能够确定是确实生病的。

那样肯定会影响一些真正家庭困难需要帮助的人。

所以首先,我非常支持这个政策。然后呢,希望这个政策能够得到很好的执行,让真正需要帮助的人受到帮助,让那些骗子无处遁形。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网络互助标准早该出来了!标准的制定与规范化,将给互助行业的规范发展提供参考,肯定也有助于推动网络互助有序发展。对于老百姓来说也是好事儿。

我们可以看下标准里的“四要一不要”原则:要实名制度全程风控审核独立公开透明,不要资金风险。其实简简单单的文字里包含了太多的意义,操作难度也非常大。

我国网络互助大概从年开始发展,到今年已经年了。众多的互助平台确实为消费者提供了新型低门槛的健康保障,但这些平台的模式差异巨大风控能力参差不齐,根本没有统一的标准。

举个栗子吧,你可能不会相信,目前头部的互助平台中,大概有接近一半的平台是没有实行实名制的,约五分之三的平台设立了资金池。对于参与者来说,潜在的资金管理案件欺诈等隐患的确是存在的。

所以这个行业急需一个规范化的标准与有效的监督管理。

这是个好事哇。任何事物都得有个规范性的约束的。

向之前爆出的一些筹款平台跑到医院里面去推销强烈他人使用筹款平台。这样对其他真正需要钱的人来说是很不公平的。

现在出台了这样的政策,互联网应该不会那么巧浑水摸鱼了吧୧(⁼̴̶̤̀ω⁼̴̶̤́)૭

中国网络互助发展了年,确定提供了很多便利,挽救了很多家庭,但是,体验并不是很好。

还是存在着平台模式多样风控能力参差不齐缺乏统一标准的问题。

目前头部的互助平台中,约%没有实行实名制,大约%的平台设立了资金池,潜在的资金管理案件欺诈等隐患值得警惕。

比如很多众筹平台,存在着捐款人的善款,无法准时准额触达被捐助人,要求管理费等等。

还有利用网友的善良,欺诈捐款等等现象。

大家应该能在微博或者知乎里,看见求助信息,是不是真实的,不好说。

我们有时候,甚至不知道自己帮了谁,钱最后去哪儿了。

我们不缺乏善心,有一个重要的问题是,到底谁是真正需要帮助的人?钱能不能送到他们手中?

对于患者而言,谁能帮我,我应该在哪儿发布求助信息,如何让别人信任我确实有难处?

这个标准的推出,无疑是构建一个更好的信用体系。

浙江省标准化研究院条码管理中心主任陈晓蓉表示,首个互助标准提出的“四要一不要”清晰可衡量,有针对性地防范网络互助的潜在风险,能为互助平台提供规范化参考,也能为未来网络互助行业的监管政策提供一定参考。

金融也好,人生也好,一个核心的词汇就是——降低风险。

这个社会提供的很多产品,都是为了降低我们的未来生活的可能面临的风险,以及不确定性。

以前是一个人买一份大额保险,现在是所有人加一起买几份大额保险,众筹保险,对冲风险。

本质上来说,是在个人承担风险和费用(个人承担的非医保项目)与政府承担风险和费用(全民医保)中间加了一个环节,团体承担风险和费用。

很多筹款平台需要有管理费,还有提款时间限制,某种程度上说,其实拿着这个救命钱,利用时间差做买卖,而标准的发布,尤其的“尽量不设置资金池”这个要求,会显著解决这个问题,但是不设置资金池,又不太可能。

互助标准的推出,也就意味着几件事:

少数几个人生病,可以由大家来掉。

有助于爱的传递,善意的精准触达。

求助和捐款规则化,让钱流动到最需要的地方。

而这一切,都依托于,国家和企业推动建立起来的信用体系。

而对于未来而言,看不起病这种事情,可能会得到更好的解决。

当人人都成为抵御风险的一个节点,那么会构筑成守护万千家庭的铠甲。

互助能走多远,我们拭目以待。

【本文作者】:亿闻天下网,商业用途未经许可不得转载,非商业用途转载注明出处原文链接:https://cqsoo.com/jianzhan/62560.html

【版权与免责声明】:如发现内容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相关信息发邮件至 kefu@cqsoo.com ,

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反馈给我们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Copyright 2007-2019 亿闻天下网 / 渝ICP备89217412123号-1  / 本站由wordpress、阿里云、群英、百度云提供驱动力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