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建站新闻

消费主义是如何通过伪造文化来欺骗年轻人的?

在小红书下架的节骨眼上,新浪微博推出了图片社交绿洲。小红书和绿洲两个,一个标记我的生活,一个分享美好世界。

但在我看来标记的都是微商的生活,分享的都是微商的世界。

这两个虽然主打图片社交,但本质都一样,说好听点是打造种草平台,说不好听点就是一个卖东西的电商平台。

在小红书下架的时间点,新浪义无反顾的参与进互联网割韭菜的行列中,非常快速的推出了类小红书绿洲。

为了尽快上线,连图标都来不及做了,直接复制粘贴,省事方便,这执行力高的让人窒息。

不过绿洲的头像是真的绿,跟韭菜一个颜色,这表明了绿洲立志成为韭菜刀的决心,磨刀霍霍等着精致的猪猪男孩或女孩韭菜们进场了。

说到这里不得不心疼一下这届年轻人,真的是太不容易了,要种的草太多。

无论去到哪个平台,都有要种草的东西,在抖音上有这也太好用了的李佳琪,在微信上有各类微商大军,在小红书上有不仅喜欢标记自己生活,还喜欢卖产品的各类网红。

加上现在人工智能,大数据时代,很多娱乐平台跟电商合作,分析你的购买喜好,直接把你在电商平台加进购物车的商品推送到你各个娱乐里,

我之前看中了一双潮鞋,但价格太贵就没买只是放进购物车里,然后我就发现这双总是鞋会时不时的出现在我的视线里。

刷抖音会出现,看头条会出现,刷微博也会出现,我猜是不是只要没买就会一直出现。

以前老一辈的人,只有在买房的时候才会考虑超前消费,会贷款供房子。

但是现在的年轻人,超前消费的东西一般都是什么鞋子化妆品包包这些不具有投资属性的物品。

每天身上挎香奈儿的包包,喷古驰的香水,穿谜一样那么贵的,手里拿着最新款的,打扮的人模狗样,仿佛自己已经是一名成功人士了。

我们的生活每天被广告填满,资本说我们要过精致的生活,所以铺天盖地的广告就会向我们袭来,这些广告深深地影响了我们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

当然他们不会直截了当的让你买买买,而是会用各种概念包装自己的物品。

然后通过各种信息渠道向你传输一些观念,比如用香奈儿的香水会让你在朋友面前高人一等,如果不穿就会在朋友圈显得特别土啊。

你认真想一下,为什么我们会认为穿的人特别潮流,穿鸿星尔克的人就会特别土呢,这就是资本无形中影响你三观最真实的例子。

在我眼里,只要是还没实现不用上班每个月的收入比自己的花销还要高的水平就不算是有钱人。不管你是工人,白领,还是金领都算是穷人,你试一下一年不工作,生活水平会不会下降。

不知道你们有没有思考过,为什么穷人的圈子充满鄙视链的,反而富人的圈子总是强调合作。

因为穷人的鄙视链思维是资本在各种信息轰炸无形中灌输的,正是因为有了穷人圈子鄙视链的存在,资本才能不亦乐乎的割韭菜,这真的是既阴险又聪明的操作啊。

资本割韭菜的能力真的是越来越强了,作为社会主义乖巧的接班人,我觉得非常有必要跟大家聊聊现代化系统割韭菜的流程是怎么样的。

首先,资本发明了一件商品,比如一支口红,这只口红的实际成本只需要块钱,资本通过各种平台各个网红推销包装,并通过预售,名额限制等一系列饥饿营销操作,成功让这支口红成为爆款。

这个时候,资本故意把口红价格定到的低价,并选定一个良辰吉日,在凌晨点进行首发,为何要凌晨点呢,因为晚上是人最容易冲动消费的时候。

终于到了首发当天,你顶着个黑眼圈守在手机屏幕,终于守到点了,结果你发现,由于自己家的不是光纤网速,完全抢不过别人,于是不到秒就被抢完了。

你很沮丧,因为没买到这支口红你仿佛看到朋友已经开始嘲笑你追不上时尚的潮流了,第二天你“偶然”发现有黄牛在卖这只口红,售价,整整贵了一倍。

但是你想不过是去外面吃一顿饭的价钱,但口红却能用很久呢,最终你下定决心买了。

就这样,资本通过一系列骚操作,成功赚取到了毛利/支口红的利润。

别急,你以为资本割韭菜的行动就到这里了吗?不不不,,。

现在年轻人刚出来工作的平均薪资那么低,怎么能满足资本家们的胃口。那么有没有一种方法可以钱生钱生钱呢?

资本们想了想,把目光放到了金融借贷这一块上,有头有脸的互联网公司,基本上都有这块业务。

好的,资本们要开始下半场割韭菜活动了,首先他们会继续包装精致轻奢的生活才是年轻人本该有的生活观念。

然后会继续慷慨的把你手里给他们的钱再借回给你们。你看中一款包包,块钱,比自己一个月的工资都高。

没事,买!爸爸们帮你算过了,分期个月加上利息每个月才还,每天才还块毛钱,每小时才还毛,这约等于不用钱啊,果断买。

慢慢的,你习惯了超前消费,你发现分期买东西不仅能提前满足自己,而且每个月只要还几十块钱,压力不大。

但是渐渐的,你的消费欲望越来越高,你的分期金额也随之提高,直到最后,你每月不仅仅要给钱给自己的亲生爸爸,还有号中信爸爸,号花呗爸爸,号广发爸爸,号京东白条爸爸。

你会发现,月头发下来的工资,给完这些爸爸之后,已经所剩无几了,你看着超前消费买回来的香奈儿包包,口红,你追悔莫及,但你已经走投无路。

当你还完这些爸爸钱之后,你不得不再跟这些爸爸借钱过日子。

现在恭喜你已经成功进入超前消费魔鬼循环圈了。

其实当代年轻人没什么钱,别看他们穿的是用的是香奈儿的香水和包包,吃的都是网红餐厅。

调查显示,后的负债额是月收入的倍。已经工作的后,人均负债万+。虽然我觉得没那么夸张,但后普遍负债确是真实且真实的存在。

超前消费最可怕的地方是堵死了你实现财务自由的机会。

人是贪婪的,如果可以提前实现自己的满足感,我相信大部分人都不会愿意延迟。

欲望越来越膨胀,雪球越滚越大,到最后,就会出现我上面所说的魔鬼循环圈,这个时候,你已经没有能力再存钱了,也没有其他的钱来提升自身的能力,恭喜你,这个时候的你实现财务自由的机会约等于零。

资本真的是太聪明了,他们向你灌输消费观,包装自己的产品,还借钱给你消费。

通过透支你现在及未来的金钱。一方面资本既可以赚你现在和未来的钱,另一方面又可以进一步堵塞普通人实现财务自由的道路。

你可能想问,为啥资本要堵塞我们普通人实现财务自由的路,因为资本也会害怕,蛋糕就那么大,谁也不能预估科技的潮流会让多少普通人上岸,又会将多少有钱人拉下海里。

尝试过富有的滋味就很难再体验贫穷的感觉。所以他们严防死守,通过各种手段来降低你实现财富自由的机会。

让你沦陷于抖音微博的娱乐世界而放弃去提升自我,让你沉迷于各种网红产品而失去存钱的机会。

当机遇降临的时候,你会发现自己既没有才也没有财,这个时候你会难过,会沮丧,会失望,但你无能为力,你能做的只有继续点开抖音,继续跟资本借未来的钱。

润叔一直觉得,对于年轻人来说,没有一夜暴富的捷径,刚出来社会的我们只有通过省钱和存钱两个步骤来建立自己正确的消费观。

要学会过上断舍离的生活,要分清自己的钱应该花在那里,不应该花在那里,应该花在能提升自我的地方,而不是花在能满足自我的地方。

说真的,这很难,但仔细想想,通往财富自由的路上,不都是充满着荆棘的吗?

要想未来过上不需要考虑钱的生活,现在就要认认真真的考虑怎么样把一块钱掰成两块钱来用。

怎么样戒掉自己的物欲,怎么样让自己变得比同龄人更优秀,更能赚钱!

案例一:你想买台吹风机,你的主要目的是迅速把头发吹干,所以风量大是你的真实需求。你上网一搜,他们却告诉你:我家这台吹风机能够如何养护你的秀发,如何按摩你的头皮,如何实现更多档位切换。这时候,你渐渐忘了你的基本需求只是风量大,于是脑子一热花了三倍的价钱来实现理发店洗剪吹常用吹风机就能满足你的功能。

案例二:你想买双篮球鞋,你的主要目的是晚饭后在自家楼下的水泥野场子跟同级别的业余玩家一起锻炼身体,所以两百块以内的水泥杀手就是你的真实需求。你上网一搜,他们却告诉你:我家这双篮球鞋使用了某某技术,刺绣了某某字样,登上了某某时装周。这时候,你渐渐忘了自己只是业余锻炼身体,于是脑子一热花了五倍的价钱来为自己的绝对起跳高度增加一毫米。

案例三:你想买瓶维生素,你的主要目的是预防自己一入冬就容易犯的口角炎,所以两三块一瓶的药用就是你的真实需求。你上网一搜,他们却告诉你:我家这瓶多功能保健品是纯天然提取物,不仅可以安全有效的全面补充多维营养,还能抗氧化防癌增加机体抵抗力,并且调理气血治疗月经不调。这时候,你渐渐忘了自己是个易发口角炎的男人,于是脑子一热花了一百倍的价钱来治疗月经不调。

案例一的惯用伎俩是过分强调商品非必要的附加功能,让你忽视商品原生的主要功能。

案例二的惯用伎俩是将商品符号化,并将这种符号延伸为身份地位甚至能力的象征,让你忘了自己到底有几斤几两。

案例三的惯用伎俩是鼓吹商品的万能,让你忘了即使是万金油也无法预防新型冠状病毒感染。

因此,对抗消费主义的最可取方法就是,先搞清楚自己是否有这个需求,如果有,那么再进一步搞清楚自己的真实需求又是什么,最后量力而行。

你能够买得起更好的东西来满足你更高的需求固然是好,比如吹风机和篮球鞋案例,但是买不起还要把更多钱花在非基本需求中,那就是典型的消费主义洗脑案例,只能自己兜着了。

当然,你也可以选择像朋克一样:尽量不参与这个时代,即时退出当代生活。

最后我想说明一点:我们批判消费主义,就是警惕生活中被资本引导而产生的过度消费的那些部分,就是质疑大众去消费那个本无必要的自己的行为,就是忧虑商品在资本的包装下被有意忽视的物的价值。

至于随着时代进步而出现的消费需求升级,那是另外一个话题了,并且这种升级应该是商家通过提高生产技术水平,制造出更高质量的产品,同时降低生产成本来实现,不应该以消费者付出更多的等值货币[]

为代价。

参考

^注:等值货币指不同时期所含价值量相等的单位货币,在此使用是为了排除通胀因素。

什么是消费?这个问题看上去似乎很简单,就是花钱买东西。从人的行为层面看,这个答案没有错,消费的确可以被简单理解为人的购买行为。

但如果仅仅对消费做出这样的理解,我们的思维方式便会流于肤浅。比如,大家可能听说过一些看上去更加高级的词汇,像消费主义啦,消费文化啦,当然还有消费社会。那么问题来了:如果消费仅仅指的是人的一种具体行为,那么它为什么能够上升成一种主义一种文化,甚至一种社会形态?

在我们的视野里,消费并不仅仅是单纯的个体购买行为,它更是一种以获取和占有商品为主要外在形式的生活方式和意识形态。也就是说,消费实际上是一种群体形态,是当下历史的一个主要的结构性特征,更是我们需要去深入观察和反思的社会问题。

那么,我们的社会是从什么时候变成了消费社会的?

很简单,就是从商品的生产开始出现供过于求的状况那天起,人类社会开始了从生产型社会向消费社会转型的过程。

我们知道,在生产力水平低下的时候,人类生产出来的产品连维持自己的生活都很难做到,更不要奢求有富余的东西拿到市场上去出售了。在农耕文化里,即使存在以货币交换商品的市场行为,这种行为也绝不是社会的主流,甚至在受到主流价值观的打压。比如在古代中国,商人和商业行为就被看作是末流,大家认为从事商业贸易的人不事生产,只做倒买倒卖的投机生意,因此无论多么有钱,都无法洗脱「不体面」的身份。

那么,商品生产开始全方位的供过于求,是在什么情况下出现的呢?我们学过世界历史都会知道,是在西欧国家的工业革命之后开始出现的。工业革命开启了机器化生产的时代,整个社会的工农业产能飞速提升,不但完全可以满足人们的基本生活需求,而且出现了难以控制的产能过剩和产品盈余。

于是,问题来了。东西现在不是太少,而是太多,严重超出了维系基本生活的需求。怎么办?

办法有两个。第一,降低产能。也就是说,少生产一些东西不就可以了吗?但是,无论从人性的角度还是社会的角度看,这一点都是不可能实现的。就像现在有丰富的网络平台让普通人发声,从而导致了谣言的大量涌现。在这种情况下,你想通过让大家闭嘴的方式消灭谣言,可能吗?不可能。

所以只能走第二条路,那就是鼓励人们购买更多他们实际上并不需要的东西,并且为这种购买行为赋予种种文化上的意义。于是,广告作为一种刺激购买行为的重要力量,隆重登上了历史舞台,而那些我们购买回来的自己或许根本不需要的东西,也被广告和形形色色的流行媒体贴上了一些十分华美的标签,比如生活方式,比如品位。就像哲学家凡布伦所说的:消费一方面是铺张浪费,另一方面则是对一种虚幻的「更好的生活」的想象。

所以,我们今天探讨消费,不是探讨这种行为本身,而是探讨它背后的历史文化和哲学的意涵。在这个专栏里,我们将从个具体的案例出发,一起来深入挖掘消费社会的成因和机理。

更重要的是,通过对消费文化的深入剖析,我们或许能够拨开物质主义的重重迷雾,在这个充满了喧哗和骚动的时代里,找到一条通往自己心灵的小路。

关系的物化:相亲时「条件相当」的内在逻辑

从社会学和人类学的视角看,相亲是一种非常古老的行为,是人类为了以更高的效率寻找适合自己的配偶而创造出来的一种交往模式。但是今天的相亲,味道似乎有些奇怪。

首先就是,在很多情况下,相亲的主力不是大龄单身青年男女,而是他们的父母长辈领导和朋友,尤其是父母。这些人以当事者代言人的身份,冲锋陷阵,积极参与到对各种条件和安排的博弈中去。

还有就是,相亲这种原本带有私密色彩的交往行为,如今似乎完全橱窗化了。在我国的一些城市公园,甚至涌现出大量专门的「父母相亲角」。在这里,退休的父母们用图文并茂的印刷品为看客展现自己未婚儿女的详细信息,并努力寻找出价最高的潜在客户。如果大家有幸观摩过这些相亲角,你会发现,那浩大的场面,其实跟买卖商品的市场十分相似,每一个人都严格遵循着市场经济的基本原则,那就是:待价而沽。

既然是市场,那么就必然会存在高档商品和低端商品的分别。这些被父母精心打造成了婚姻市场上的商品的大龄未婚青年们,或许并不知道自己的身价早已被各种各样的生产条件和消费情境所框定。于是,就出现了所谓的「相亲鄙视链」。比如,本地户籍看不起外地户籍,有房有车看不起没房没车,高收入看不起低收入。尤其耐人寻味的是,对于男青年来说,高学历比低学历强,可对于女青年来说,学历太高反而「跌价」,女博士稳居鄙视链末端。在上面这条鄙视链中,无论户籍学历,还是房产收入,其实归根结底都可以折算为一套标准,那就是「身价」。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定价,谁也不愿屈尊,谁也别想僭越。

在这个商品信息几乎完全透明公开的市场上,不但商品与商品之间的竞争公平而充分,而且商家也都非常守规矩,对自己手中的商品价值心知肚明,只求尽快找到一个匹配的买家。我们国家的相亲角,简直就是市场经济的典范和缩影。

于是,问题来了,难道婚姻不应该是一种建立在爱情基础上的法律形式吗?也就是说,两个人选择步入婚姻的殿堂,是以爱情为前提的。可在今天的相亲市场上,爱情的踪影跑到哪里去了呢?

这个案例给我们揭示出了消费社会里一副既寻常可见,又惊心动魄的画面。在这幅画面里,活生生的人被改造成了没有精神没有灵魂的物品,被放在市场上展示。在这里,每一个人都被贴上了一个价格标签,被一连串冷冰冰的数字证书和资料信息,牢牢钉在了一个森严的等级体系里。而更加耐人寻味的是,这一等级体系里的大多数人,都不觉得这样有什么不妥,在他们看来,婚姻作为一种社会关系,本来就是一桩交易,是两个家庭就自己所拥有的物质和文化资本进行的互补和交换。

于是,这就带来了我们要深入讨论的第一个重要概念,那就是物化。

《斗罗大陆》里提到过一种花,叫雪色天鹅吻。花本无毒,唯一的功效是【激发】,哪怕是一丁点的毒性,也会在它的刺激下呈爆炸性的指数增长。

且不谈这种植物是否在现实世界里存在原型。提起它是觉得,它与资本家在鼓励群众消费方面的表示着实有异曲同工之妙。

“你瞧瞧,喜欢玩电击的是你,我只是帮你调高了一点电量让你更爽一些,结果你熬不住被电死了,怪我咯?”

先不着急进入正题,我再扯点别的

前几天我对象告诉我,她的妹妹接到了一个自称湖南卫视的电话,说那边有一个造星计划,旨在培养一批以为导向的闪闪童星。当然了,按照国际惯例,报名费是一定要给的,培训费也是要有的,培训时间暂时是没有确定的,能不能出道是相当有信心的

正当我要表示“这傻逼吧都年了这种套路有个屁用”的时候,高潮来了。我对象告诉我她妹妹竟然信了!正认真负责的跟爸妈商量要当明星呢!最后她叭叭劝了一个钟头,人家才极其不乐意的放弃了,给她回了个“哦,我知道了”,我听说之后憋不住笑了半天

后来她又跟我讲了一些事。说现在的学生老时髦了,有好多自己的爱豆群,大家经常语音通话视频通话。群的作用就是每天讨论爱豆们今天做了什么,有没有受伤,飞去哪里了几点下飞机

听了这些,我感觉自己小学上课时偷偷摸摸抄歌词简直是弟弟行为,你看看人家对爱豆的关心,再看看你,你配说自己是周董的粉丝吗!~!

好了好了,故事讲完了,我们来谈谈正经事

直接分析【消费主义是如何欺骗年轻人的】未免会有所遗漏。不论其手段如何,最后肯定会落实到引导消费上去,那干脆我们直接倒推回去,从影响我们消费的因素入手,逐一分析各个因素是如何受到影响的,防止遗漏

刺激我们消费的常见因素

人们对于【花钱】这件事本身的享受

我大学的时候去肯德基做过兼职,认识了不少同校的学生。有一天我们几个人闲聊,聊到了处理工资的问题。其中一个女生告诉我们,她上个月赚了一千多块钱,发了工资后立马去做了个头发奖励自己,做头发花费+

我当时十分不理解,做个头发花一千多?有这一千块钱在游戏里充钱它不香吗?咦好像哪里不对劲。然后她对我讲,其实自己现在也挺后悔的,觉得不值。但是!做头发的那天超级开心,花钱的感觉就是爽!

至于那些什么双啦双啦啦,你回头好好想想,有多少是你需要的东西呢?买的卫生纸家里用完了么?你哪里是省钱,你就是纯粹在享受下单的快感

手机支付所减少的视觉冲击

手机里面的数字,跟你掏出两张毛爷爷本质上是相同的概念。

但也奇了怪了,我美团下单吃水果捞的时候感觉经济实惠。可我哪天要是真要路过店面,兜里恰好有现金,那我是绝对不舍得吃的

为啥呀?因为兜里都是真金白银,用一张少一张,哪天要是一张都没了那就得喝西北风去了

至于手机支付嘛,我是一点不心疼。只不过是数字少了些而已,又不是钱,吃顿大餐相当于免费,岂不美哉~

各色平台“千人千面”的推荐机制

上一秒你在某宝不小心戳进了一个鞋子的链接,下一秒你的某音就会有同款鞋子的广告迎面而来

手机拍了一张路人照,某东立刻就给你推荐同款衣服

更觉的是,你在浏览器上查了一下感冒怎么治,那说不定某度直接给你连医院都安排好了。至于打个喷嚏就是癌症的前兆必须去三甲医院就诊的信息比比皆是

现在看来,所谓的“大数据”在老百姓眼里并无益处,反而成为了资本家筛选韭菜的工具。我今天买了一双袜子,明天某宝铺天盖地全是袜子的广告,我就纳了闷了,我都买了你还给我推荐个屁啊!

顺便插一句,什么狗屁信息保密协议,我们在整个互联网面前,早就是赤裸裸的躯壳了

“来钱”这件事变得越来越简单

来,小伙子,我看今日与你有缘,就推荐给你本店的镇店之宝!这只象牙做的琥珀琉璃老年人防摔拐棍,绝对实打实的装逼神器!身份的象征!

什么?你说你现在用不上?唉还是太年轻啊,你要学会未雨绸缪,万一哪天你出车祸了,这不就安排上了吗,再说了,本店的这款镇店之宝升值潜力无限,年后保守估计能换一套房,而且售出根后好评如潮,来来来,我帮你包起来哈。

什么?价格?这还用问嘛,咱俩谁跟谁啊,我给你打个骨折,你是本店的第位购买镇店之宝的顾客,我就出次血,你拿走!

啊?贵了?不要紧,本店支持分期付款,两年免息!每天只有一块钱,四舍五入相当于不要钱!

啥?首付也没有啊,不要紧,来来来,我借给你,都是兄弟嘛,莫跟哥哥客气,但是哥哥我帮你这么多,亲兄弟也得明算账嘛,记得每个月按时还款哦,比心~

之前听过一件事,小伙分期送了女朋友一个苹果手机,送完没多久两个人就分手了。结果苦逼的小伙鸡飞蛋打,还要继续每月还分期,听到这里作为看客的我都感动的笑出声来

其实这看似购买力提升的背后,所谓的生活水平提升,只是个泡沫般的幻影罢了。

腾讯阿里京东招联,各色银行的信用卡更不必说,帮你存钱的时候利率少得可怜,然后拿着你的钱去做投资,你连汤都喝不到,反而让你在买了很多废品的同时也成了借贷方,这买卖做的,谁不想分一杯羹啊

制造舆论引导需求

什么?男生这么久了都不送女生一只口红?渣男!

情人节,就要送女生这款星光闪耀宇宙无敌螺旋爆炸物美价廉的化!妆!盒!受到它的女生都哭出声来!

年了你还没有一双属于自己的签名版拖鞋?土!

拜托,这可是李大推荐的品牌!这年头你没点潮流单品谁看得起你啊

钻石恒久远,一颗永流传

当儿不送保健品,爹爹妈咪白养你

都知道化妆品是暴利行业,成品几块钱的找几个明星包装一下再搞个饥饿消费定价也是分分钟断货的节奏

啥?你说少赚点定价就行了?拜托人民群众可不是傻子,人家好东西都卖一千多,你这个才一定是垃圾,甭想骗我!

呐呐呐,你们都是乡下人,乡下人懂什么?我们才是时代的弄潮儿,今天我说锄头是艺术品,那明天你不拿个锄头上街你都没脸见人!

鉴于以上症状,我为那些工资在手中不超过一小时就全用来还贷款的小伙子们,准备了三条锦囊妙计。持此锦囊不说百战百胜,起码可避大患,剁手之前看几眼,可保身心健康

弄清自己的财产状况

一个人的收入并不代表他可支配的资金,不要总觉得自己每个月工资块就可以买的东西,万一哪天你突然生病了,难道只去点一炷香求神拜佛吗?

首先,你要清楚自己的钱都花在了哪个地方。一个公司需要自己的账本来计算盈利,一个个体也同样需要。

你可千万别说什么:我自己花的钱我能心里没数吗?都是用在刀刃上不可能浪费的。别急,你不妨试一下做一个记账本,或者直接下载个记账,随手记录下自己的所有消费

相信我,第二个月你翻看一下之前的消费统计,你会忍不住抽自己大嘴巴子的~

随着你生活的稳定,你完全可以计算出每个月消费的刚需,从而确定自己能调动的资金程度以及储备水平。对于大部分的年轻人来说,房贷车贷吃喝服装是最基础的刚需

事实上,如果你贷款买了一套房子,那超前消费这个词应该就与你没什么关系了

与多个借贷平台有过合作或者每月都还花呗的童鞋,有必要回顾一下自己的具体消费记录并做出反思了,这并不是一个正常的理财现象

当你想要买东西的时候,不论是不是刚需,都要在心里小声提醒自己一句——我是个穷逼,此为基础

选择合适的消费环境

有关这一条进行长篇大论未免过于冗杂,我为大家精简了一下方便记忆

①不是自己主动需求的商品不买

②消费理由是降价打折的不买

③深夜不买

④别人安利的不买

⑤超出自己可支配资金范围的不买

⑥分期的不买,信用卡慎用做了分期支付的人会倾向于再次使用分期

⑦狗屁商家大促不买

⑧可以提高生活水平的少买

不要超前消费!

之所以直接否定,不是因为超前消费百无一用,而是因为普通人能力有限,根本无法控制它,所以干脆避而远之

我记得我初中的时候就跑到小姑公司打工,年纪小什么都不懂,带着个床单枕头就去了。去了之后发现只有一个床板,我也不好意思问别人,就只铺了个床单在木板上将就,直到走的时候才有人发现

那时候我还没有手机,衣服是公司的制服,吃的是后厨做的大锅饭,晚上没事就出去转转要不就看会小说

现在我时常在想,人生活着到底需要什么呢?

一张床,三顿饭,水,手机,衣服就足够了,那我为什么要买那么多东西用来【生活】呢

我小时候洗完头拿毛巾擦一下,一会儿也就晾干了

我出门犯不上用导航到处问路还能记得更清楚明白

我不用在吃的里面挑挑拣拣一碗兰州拉面就十分开心

但现在我好像回不去了,我所有接触过得所谓【能提升生活质量】的物件无时无刻都在提醒着我——没有我们你可怎么活啊。这就是老话讲的吃苦的人也能享福,享福的人却吃不了苦

资本家怎么做是他们的事,其实想想也就明白,钱又不会从天上掉下来,他们赚钱,我们自然就要被赚钱,理所应当

我们要做的,就是在这个充斥着【对自己好一点的】环境中定下心来,真正明白自己想要的是什么,就足够了

毕竟,拐杖再精美,对那些身体健康的人来说,也不过只是个占地方的物件废物罢了

阿里刚刚开完周年年会,接下来大部分的阿里电商人都会投入到紧张的双十一备战状态,下半年的战线对于电商人是相当漫长又充满挑战的。

从大促国庆双双双旦年货节,上半年没有完成的都要靠年末的几个月来冲刺。作为一位曾经日常怂恿大家剁手不停的前电商运营从业者,我想尝试回答一个问题,如何形成一种适合自己既不憋屈也不浪费的消费降级观。

一为什么我们如此热衷于消费?

我曾经就职于淘宝某事业群,工作内容里日常的一项是,基于用户进入平台后的行为轨迹,比如对不同商品的点击次数和浏览停留时间,以及用户的加购收藏下单行为,还有平均消费金额频次,去描绘用户的消费人格画像。

再根据用户消费画像比如杭州西湖区一名岁之间的男性,喜欢浏览游戏点卡游戏设备,促销时会购买电子产品,日常偶尔购买生活用品,年平台消费金额在万左右,产生针对性的商品推荐逻辑和促销策略。电商网站不断地满足人的物质需求,也不断通过信息轰炸和科技算法去强化刺激新的需求产生,联合各个渠道释放出商品广告,塑造每个人的消费心智,让普通人陷入消费主义的规训和惩罚中。

打个比方,一个人的消费心理就像一条曲线,有波峰波谷。电商公司也会提前大半年都就安排好全年的促销节奏,踏着一个个节点按时地掏空人们的钱包,歇一歇,等钱包满一点,再好好下手。

消费心理曲线:“发生消费——内心短暂满足——满足感淡去感到空虚和贫穷——欲望因刺激再次产生——二次消费——短暂满足……”

消费在当下成为了一种人格化的代言。你可以有无穷多的消费选择,但最终外部世界对你最简单直接的定义来自——你的消费行为和消费品。也就是说,消费品是消费主义时代里,当代人寻找身份归属感和认同感的重要道具。“戴森”“”“&#;“优衣库”“苹果”,每一个消费品牌背后都有着非常强烈的用户身份象征,隐射着消费者人格的不同向度。

再回到开头的问题,为什么我们如此热衷于消费?

——因为消费缓解了我们的身份焦虑和不安感,每一次消费都带来一次人格上的高潮,我们获得了短暂的“自由”假象,成为了消费品所代表的那个“理想”人格。

岁的女生买下人生第一只,汤唯朝她绽放独立而自信的笑容,告诉她,你素颜也会这么美。

岁的小夫妻双刚抢到戴森,这让他们多了安利朋友们的谈资,也顺带可以暗示一波有房有猫的身份。

岁的女领导一边买下了全家份的优衣库准备迎接秋冬换季,一边海淘了的老花包,这是她对自己努力持家的证明,也是在职场面对一茬茬新鲜年轻面孔的底气。

“理想”人格好像通过点击下单就可以一触即达,那为什么消费会让人更加不满足和焦虑?

现代社会的消费市场,本质是制造焦虑,不断地刺激消费,来实现交易额的一步步扩大,支持规模化的再生产,这就决定了商家和平台,就不能止步于满足已有的需求。因此,个人的消费行为就变成了没有边际的沉没成本,一旦付出不可收回。

失去的是日复一日搬砖换来的现金流,得到的是越来越短暂和上瘾的满足感。

这就像娱乐行为一样,所有短平快就能让人获得高潮的行为方式,兴奋感都会变得越来越短暂,最终被空虚感吞噬。所以这几年市面上开始有两种消费观在打架:一面是极简的消费观,主张“如无必要,勿增实体”;一面是必买爆款清单性价比清单横行。消费过度的反面是继续给你一张精简的消费清单,可以说是打脸打得啪啪响。

二尝试和消费欲和平共处

成年人如果掌控不好自己的消费欲望,迟早会遇到一些麻烦。就像在某个暴风雨袭来的时候,发现自己住的其实是个漏雨的屋子。毕业的头年,是一个建构自己的消费观最适合的时间。大多数人第一次有了稳定的收入来源,可以独立自主支配,暂时还不用操心养老和子女问题。

一个人一般需要工作年左右,如果能在头年就找到与消费欲和平相处的方式,就为实现资产积累和维持良好现金流打下一个好的基础,去应对未知的衰老疾病和风险。

这里我其实不能提供很好的存钱经验,毕竟我们收入的大头都贡献给了房贷装修车贷,现在处于重新起步赚钱攒钱的状态。但在这年里,我们经历了从享受型消费向刚性消费的转型,也开始能认清自己是什么样的消费人格,如何对待自己的欲望。

我们倆日常的消费综合可以按照刚性支出和弹性支出,分成以下两大项:

刚性支出金额固定频次固定,可预估:

房租房贷+物业+水电费交通费伙食费电子产品购置费旅游费用

弹性支出金额不定频次不定难以预估:

服饰美妆护肤品购置费日用消费品购置费零食饮品费社交娱乐费用

刚性和弹性是依据个人的消费偏好去定义的,比如对我们俩来说,年左右需要换手机,工作期间购置私人笔记本,每年定期出去旅游次,都属于例行的刚性支出。刚性收入可控性高,但人们容易低估实际支出水平;弹性收入可控难度大,是消费欲之火熊熊燃烧的重点超支部分。

做规划时需要给刚性支付预留,不然就很容易对自己的收入产生乐观预估,结果到了一次性有大开销的时候,就发现亏空得厉害。比如税后月入万元,去掉房租类开销元,年旅游经费万元/个月即元,电子设备购置元/即元,实际结余就是元;再去掉伙食费和交通费,差不多就剩下元左右,这才是你每个月的实际净收入结余。做好第一步消费结构拆解,搞清楚哪些消费项对自己是刚性支出,有助于帮助我们认清自己实际的消费欲望水平和存款能力。

而享受型的消费支出就需要拆的更细一点,这也是见仁见智的部分。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消费偏好,比如我就在护肤品上造了很多钱,男票对游戏设备和小米的各类商品没有抵抗力,这种偏向享受的消费支出,频次高,看起来金额一般很零碎,但实际上占了消费的大头,累计的年消费金额远在吃食用度之上。

这里建议的处理方式是,根据自己的消费能力,判断哪些是纯粹虚荣心作祟撑场面跟风凑热闹的,哪些是使用时间长频次高,能给自己带来很大愉悦感的;对享受型的支出作出取舍。

在经历了几次痛苦的搬家和收纳之后,我会告诫自己不再购买以下这些享受型的物品:

奢侈品网红商品式样新潮的当季衣服已经拥有瓶以上的护肤品高热量高糖分的饮料和零食无效社交类的饭局小饰品礼品纪念品。这些享受型的物品都有以下特点:即时性强,即买即消耗,容易随着审美变化感到厌倦和被替代可有可无,对身心没有明显的益处。

一些好的消费习惯也在这个精简的过程中沉淀下来:

买耐用型商品会比买消耗型商品带来更持久的幸福感,使用天数就是一种很好的消费衡量标准。

——这条适用于想要冲动型享受消费的时候:同等的钱,买新款毛衣还是买电油汀取暖器?买负离子吹风机还是去做个造型?买扫地机器人还是买护肤套盒?买那个使用天数更长不会审美疲劳的东西,相信我。

如果一个东西你用起来觉得很好,就不要再去尝试替换它,继续用到腻为止。

——这条对日用百货类护肤美妆鞋包品类都通用。回购才是最具性价比的购买方式,决策路径短,选择成本低,比如我现在就是优衣库芙丽芳丝花王无限回购的脑残粉,省心好用。

如果还没有形成特别好的审美观先看材质,买齐基本款,再慎重考虑是否对潮流款式下手。

——这条适用于所有买服饰鞋包的场景,原则就是买材料和版型,而不是买款式和装饰。做过服装生意的人都知道,同样的版型,好的材质和差的材质,质感的差异是肉眼可见的。我个人还是喜欢动植物的天然材质羊绒羊毛长绒棉亚麻,以及版型适合亚洲人的基本款品牌。当你形成了固定喜欢的品牌,就不会再乱尝试其他的东西。买一件可以穿很多年的衣服,也锻炼了历经时间考验的消费品味。

及时处理闲置物品,扔到闲鱼上二手转卖,或者放到转转或者飞蚂蚁上赠送掉。少量的物品和整齐的空间,会增强人对物品的掌控力,不会每天面临纷乱的选择感到无所适从,觉得什么都想试试,结果都不适合自己。

——这条适用于书籍杂物衣服护肤品等。当我精简完衣柜以后,我对自己的衣服和自己偏好的风格有了更清晰的了解,选衣服变得更简单,买东西也更有目的性。闲鱼也让我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转闲置是回血和二次利用的好办法,也让你认清了哪些东西……你买的时候脑子进了水。

除了直接购买,你投入的时间成本和情感成本都让物品变得更有意义,试着用参与代替纯消费。

——这条适用于减少在携带式饮品外卖和一次性消费品上的支出。装修的时候我买了很多宜家的家具,亲手组装的过程让这些并不昂贵的家具变得和我们更亲近,这是“我组装的小推车”,“那是男票装了一下午的书桌”,参与感让我们更珍视宜家的家具。最近我也开始自己煮红茶鲜奶,做一人食的晚餐,来代替奶茶咖啡和外卖,;周末基本选择在家开伙,邀请朋友来吃饭,块钱的蔬果食材足够四五个朋友在家里聚一整天。

喜欢写东西记账的人,可以把消费的账本变成一种生活记录,留下消费给我们生活带来的高光时刻,让花出去的钱变成快乐,拥抱所拥有过的东西。

——这条适用于所有被我乱花出的钱和我觉得值得买的东西,因为用自己挣的钱去消费并不可耻,欲望也不可耻,可耻的是逃避面对能力和欲望之间的差值,以及一味地用他人的善意来透支今天的快乐比如花父母的钱借别人的钱还有高额利息的信用贷款。记录下消费的美好时刻,让努力活着赚钱这件事情也变得不那么累了,努力经营小窝,赚钱买猫罐头,努力变得好看一点,都是当下生活里细微又坚实的意义。

…………

其实在消费的过程里每个人都在成长,遇见过好的坏的事物,浪费过一些生命和精力;我们尝试处理占有和放弃之间的关系,也面对欲望和焦虑之间的拉锯战。也许“她那时候还太年轻,不知道所有命运赠送的礼物,早已在暗中标好了价格。”

但学会和自己的消费观和平共处,永远都不会晚。

月日更新追答

热榜也上过了,赞也破了,感谢朋友们对这个问题和回答的关注。对于内容创作者而言,没有什么是比他所输出的内容能够被更多的读者认可带给读者们启发和思考更令他激动和欣喜的了。

这种“价值体验”是双向的。每一条评论我都认真看了,令我惊喜的是,在阅读大家的评论时,我产生了更多的思考。所以,我想就大家集中讨论的三个点再分享我自己的思考。

“买房”还是“买享受”

有朋友回帖评论说“不落入消费主义陷阱,就是落入‘刚需’的买房还贷陷阱。同样是韭菜,反正都是被收割,不如让自己舒服一点,买点自己喜欢的商品或者服务,这可能也是文中一部分‘无产中产阶级’们看透以后的无奈之举吧”。

大家集中讨论的第一个点是“花钱购买优质商品和服务”与“存钱买房”这两件事孰高孰低。

在我看来,分析问题时,对立的二元论虽然简单,但是不太可取。因为它判定事物的标准非黑即白,而我们所处的世界往往有黑有白还有灰。二元论有很大的盲区。

我的观点很简单。有两个:

一无论是存钱为将来买房,还是花钱为当下舒心,这就是人性的选择,都是合理的,没有哪一个选择值得被更多人批判。

有人认为“有套房更重要”,所以他愿意牺牲买包买鞋买的钱,为将来有套房作准备。有人认为“当下的体验更重要”或者“反正我也买不起房,还不如现在就享受享受”,这也无可厚非,甚至还带着很强烈的乐观主义心态。

有钱难买爷高兴。只要有人选择现在,就有人选择将来。房子也是商品,花万在北上广购置房产的人,和花万买香奈儿的包的人,都是在消费,都不至于被批判。

从国家的角度讲,消费是经济发展的三驾马车之一,只要消费了,无论块还是万,都是侠之大者,为国为民。

在自己认同的消费内容之下,在自己认同的价值体系之下,如何消费是自己的选择,与他人无关。

二虽然如何消费是个人的选择,我仍呼吁大家合理消费。我批判的不是“消费主义”,而是营销洗脑和攀比炫耀下不合理的“消费主义”。

简而言之,该买的还得买,不该买的就不买。

什么叫“该买的”,什么叫“不该买的”?存钱在未来买房是对的么?花钱买当下的商品就是错的么?

我的判断标准是:如果我购买这件商品,更少为别人,而更多为自己,那就买;如果我买这件商品更少为自己,而更多为别人,那就不买。

什么意思呢?

你一个月挣万,花千买一套瑜伽课,这我大力的支持;你一个月挣万,花千买一个包,如果是为了让别人认为你过的挺好挺有面子,这我大力的否定。

花自己的钱,为别人而活,这不可取。

如果能从内心戒断虚荣和攀比,戒断因外人而产生的消费欲望,那我觉得这个包哪怕售价万,买了之后放家里研究那顶级的做工和皮革艺术还巨爽,那我大力的支持你买。

但是,中产们买了包,最想做的就是背出去或晒出去。

背出去给别人看,晒出去给别人看。

如果说营销洗脑是“消费主义”的利刃,那炫耀攀比,就是“消费主义”的原罪。

所以,买不起北上广的房子,为了当下的享受去消费:如果是吃美食做买显卡,我是支持的,因为这完全是为自己开心。但如果是为了购买不属于自己收入层次的商品以证明自己比别人高一等,或者维护所谓的尊严和优越,我劝大家还是理智一些。

生活如人饮水,冷暖自知。再多的包和鞋,朋友圈里再多的秀和美,终究如梦如幻,不切实际。别为别人的眼光丢掉了自己原本的样子。

这就是为什么大家会觉得买房比买包买鞋更政治正确的原因。因为买房,更多的是为了自己,无论是自住还是投资。

“镰刀”太多,作为“韭菜”,就算存钱,谈何资本变现

面对国内日趋泛滥的“消费主义”,我个人的意见是矫枉必须过正。尤其是在这几年现金为王地雷遍布的时候,手里捏有现金,就是安全感,就是底气。

我不否认当前情况下,好的投资渠道已经越来越少了。

我们已经基本告别依靠买房实现快速财富增值的时代。二级市场里风云莫测,每天都有人看着线追涨杀跌却成为大趋势的牺牲品。一级市场就更复杂了,看不懂行业趋势不懂赛道玩法听不懂故事,大概率只能成为风险的炮灰。尤其是今年行情不好,大家可以看看今年人民币基金包括各类的投融资额和从业人员的心路历程就知道了。

但这是不是意味着我们拿着钱,真的没有办法让钱再生钱呢?当然不是。

一切都在回归理性,一切都在回归价值。

我依旧相信中国市场和中国企业的潜力,会不断涌现出新的机遇和优秀的企业。只是那些玩泡沫玩营销玩击鼓传花的务虚玩家,会不断被越来越规范越来越务实的市场机制出清。

我们要学会判断,哪些是实干的赛道,哪些是认真的标的。

长远来看,炒房炒鞋炒币肯定不是,科技教育医疗也许是。

要学会资本变现,除了要戒断炫耀与虚荣,还要戒断贪念。投资与做人一样,都是长线价值的积累与修炼。

但是,对于大部分人,包括我在内,在没有掌握切实可行的变现方法之前,在面对当前资本市场整体低迷的情况下,把钱存着是最稳妥的方法,总比乱投乱炒亏掉要好太多。

很多朋友说钱存在银行里也贬值,还不如花出去及时享受。这是典型的懒惰主义与短线思维。

还有朋友说如果所有人都去当资本家拿资本变现,那谁来工作创造财富?这也是典型的非黑即白的二元论。有钱了,可以投资出去服务更多企业,收回利润当作回报,不代表人就一直躺在家里了。他依旧可以为企业提供投后服务,依旧可以去工作创造价值。没有财务上的后顾之忧,他反而更可以为自己热爱的事业奉献能量,而不是被各种“消费主义”和“镰刀”剥削到毫无生机,只能机械化搬砖。

“自由”与“独立”的定义并不是懒惰,而是保有选择的权利。

而要实现这些,存钱永远是第一步。

“读万卷书”还是“行万里路”

有网友评论“消费主义”鼓吹带孩子出去旅游增长见识也是陷阱,还不如多看些书和优秀的电影。然后就“读万卷书”还是“行万里路”,大家又产生了很多争论。

这个问题,参考毛泽东当年的做法就可以了。毛泽东走遍湖南,写就《湖南农民考察报告》,算得上“行万里路”。毛泽东酷爱读书,政治经济历史哲学等无所不读,单《资治通鉴》就读了遍,算得上“读万卷书”。

大家不要忽略了最重要的问题。主席为什么要走遍湖南,“行万里路”?因为他从书中已经无法得到答案。

理论需要结合实践不断进化,才能再反过来指导更深层次实践。

带着“万卷书”里的问题,去“万里路”里找答案。这就是二者的关系。

毛泽东从“万卷书”里找不到中国革命的答案,却以马列为基本思想,从“万里路”中进化理论,得到要团结广大工农农村包围城市的答案。

脱离了实际的理论,就是胡思乱想;脱离了理论的实践,就是盲人摸象。万不能将“读万卷书”和“行万里路”割裂开来。二者只有相互促进,螺旋上升,人才能不断成长。

以上。

以下是热榜回答原文

最近一句话非常火,“后炒股,后炒房,后炒币,后炒鞋”。当孙宇晨以及一众币圈老哥还没从虚拟货币的炒作营销以及击鼓传花的游戏里退出,一众更年轻的玩家又疯狂涌入了圈。

一双女款红丝绸,发售价格为元,而最高交易价格一度达到元,而且供不应求,仍遭疯抢。

“中产无产阶级”

对于球鞋这种可以规模化生产的工业品,使用属性和设计成本早已经足够透明,却能被炒到这么高的价位而且依然有足量的购买力消化库存。

简直魔幻。

魔幻之处在于两点。其一,为什么一双鞋能被炒到这么高的价位;其二,为什么大家愿意支付购买。

难道大家的购买力水平如今已经这么高了么?为什么有这么多“有钱人”?

很多人说,年薪万是步入中国中产阶级的门槛。那年薪万在中国是什么水平呢?

按照数据,夫妻两个人的两口之家,个人月收入不到两万,一年二十万出头,家庭收入一年四十万出头,算是所谓的“中产阶级家庭”。

那么这个高收入家庭全国一共多少人口呢?万。只占全国总人口的%,还不到%。而超过%的中国家庭,家庭年收入不到万人民币。

也就是说,如果你年薪万,已经可以合理估计你是全国收入前%的人了。而这样的收入,买一双,也得动用将近一个月的收入。

既然如此,为什么这么多人愿意拿出一个月甚至更多的工资去买一双保值属性低下稀缺性早就被工业化生产压到最低的球鞋呢?

这个问题就跟“为什么我年薪万,在北上广生活的还跟狗似的”一样。

因为你落入了消费主义陷阱。

说通俗点,就是只知道买买买,更惨的是,只能靠出卖劳动力来挣钱。以为吃穿用跟上层阶级一样,就能步入上层似的。

中产阶级的脆弱就在于此。明明不掌握生产资料,却非要模仿资产阶级。

我认为“中产阶级”这个词带有很强的迷惑性。让人误以为比底层高一等,以为买了香奈儿卡地亚就能比底层优越。

其实与底层一样,都没有如资产阶级一样的生产资料和巨额资本来实现稳定变现的能力和渠道。

人家用银行里的月利润买一个几万的包,和你用一年的里加班钱买一个包,能是一回事么?

这种非理性消费的劳动力群体,我们叫做“中产无产阶级”。

完美的消费主义闭环

消费主义早就为所谓中产们设计好了一套完美的闭环,让中产们乖乖把本金掏出来,愉悦地享受购买。而失去本金的中产们为了维持“优越”,只能继出卖劳力,被资本压榨。

而这闭环的第一步,就是营销洗脑。

所谓“美好”“个性”“优雅”都是虚妄。

商品化的时代里,每一个商品都被商家有意识地借用了这些抽象的意义。

到底什么是“美好”?很难定义是不是?咖啡品牌商曼士德告诉你,生命就应该浪费在美好的事物上;到底什么是“爱情”?也很难定义是不是?珠宝品牌商告诉你,爱情恒久远,一颗永流传。到底什么是“个性”?球鞋品牌商告诉你,拥有,就是拥有个性。

好像只有买了他们的产品,才能获得美好的爱情更好的生活精神产品以及世间所有美好的事物。

另外,人们总是倾向于甚至热衷于模仿上层阶级的行为和生活方式。不是需求创造了消费,而是阶层攀比的心理激发了消费。

简言之,消费主义就是在告诉你:你消费了什么就代表了你是谁。消费主义依靠这种机制,不仅在制造消费,甚至是在制造消费欲批量制造消费者。

所以,营销加上顶层人物背书,不知不觉我们就被洗脑,心甘情愿掏出钞票。

我们在不知不觉就被中产了。

当你掏出出卖劳动力换来的本金购买了所谓“上层社会通行证”后,资本消化了库存获得了利润,而你永远无法实现最初的资本积累,永远沦为为资本打工的“中产无产阶级”,只能继续出卖劳动力。

计划通。

这就是消费主义完美的闭环。

如何破局

消费主义的起源,与生产力的提高和产品过剩大有关系。由于技术进步导致的劳动生产率的大幅度提高和产品的过剩,如何消化产品就成了资本需要考虑的问题。所以消费者的欲望对商品交换价值的实现具有越来越大的作用,鼓励和扩大国民的消费需求成为了必然。

我不是批判消费主义,消费主义是历史的必然。而是消费主义在今天,已经泛滥了,危害到了个人的财富积累与人生幸福。之前网上曝光的大学女生裸贷就是赤裸裸的案例。

当面对每个月还不完的花呗和信用卡,当买再多包和鞋也无法解决职业焦虑,当抱怨为什么别人又买了第二套房,而自己却除了一串朋友圈旅行照片动态和轻奢种草打卡之外还是一无所有的时候,我们是不是要反思,如何在短期欲望和长远规划之间作出平衡甚至选择。

破局的方法其实也非常简单,简而言之:克制消费欲望。不会理财不会投资不要紧,先学会存钱。

叔本华说“生命没有本质的意义,它仅依赖欲望和幻觉得以运转。”私以为非常正确。

当你开始存钱规划收支,不再为那些消费环境里营造出的欲望和幻觉裹挟时,你就已经超过了绝大多数同龄人。

当你能节省下来本金,就已经完成了资本跳跃的第一步,然后我们再思考如何用钱生钱,逐渐脱离劳动力变现,陆续实现资产收入稳定。

贫穷并不可悲,富有也未必可喜。我是在教你如何拥有独立和自由。

——

本文首发于本人公众号“浅墨日记”,搜索微信公众号“浅墨日记”关注我,一起分享温暖与理性的文字。

参考文章/

知乎“消费主义”定义

百度百科“消费主义”词条

简书乔一《反思「消费主义」,是一个穷人的自觉》

简书倒退行走的猫《为什么马云说你注定被消费主义和极简主义混双暴打,知道这个就不会》

个人图书馆老程敏《被消费主义掏空的年轻人,该如何自救》

搜狐可达怡《消费主义下,年轻人很爱花钱?》

区块链神吐槽赵皓阳《消费主义的危害?女性消费主义陷阱,“看不见的”奴隶制》

知乎《有哪些专门为中产阶级量身定制的消费陷阱?》的回答;的回答;莞桐的回答;妄明的回答

知乎《在中国大陆,年薪万元,少吗?》红尘万丈的回答

伪造节日文化:七夕圣诞节情人节……纷纷变成了炮节,炮节也需要仪式感,仪式感怎么来,花钱啊,消费啊。这个稍微隐秘点,相当于泡良。

伪造消费文化:双,双,这个就比较赤裸裸了,相当于诱奸。

伪造圈层文化:无论是包装还是广告语,都是在明里暗里告诉你:买了我你就是类人。包括不限于古风一族汉服萝莉小组萝莉装嘻哈团体旅游达人知道分子知识付费无法定位的话就叫品味一族,相当于传销。

伪造流行文化:各种网红食品和生活用品,以及大小网红流量艺人,没有其它的含义,就是潮流,你不想就来吧,相当于骗小孩。

伪造品牌文化:最典型的就是各种联名款定制款,一个手机壳本来只卖块钱,印上一个,,一件恤本来只卖块钱,印上一个图案,,还限量,你买到还觉得占多大便宜似的,相当于抢劫。

伪造标签文化:你买我这个东西就是特立独行与众不同斜杆青年,买那个玩意就是岁月静好宠辱不惊森女一族,广告和文案传递给你的心理暗示唬的你一愣一愣,相当于仁波切。

伪造礼品文化:以前农村经常刮一阵风,突然流行给某个特定亲戚送特定东西,比如外甥给舅舅送伞,姑姑给侄子送鞋,就是当地商贩造的势。现在与时俱进了,变成爱他她就给他她啥玩意,或者换成父母领导,相当于脑白金。

伪造收藏文化:典型的比如炒鞋手办,名为收藏实为投机,我怀疑有专门的策划机构操盘,相当于割韭菜。

这是对年轻人,对中年人则用伪精英伪禅学伪断舍离伪养生伪国学伪茶学伪中产阶级生活方式和标签来欺骗。对老年入采取恐吓+亲情主义,就是大家熟知的卖保健品套路。

把透支消费说的如此情怀////

开篇甩上这个接近分钟的京东《白条》广告。这是我见过最虚伪的广告。

他得出来的结论:因为穷,更需要透支花钱。

我是一名经济学研究者,大学教师。我想从供求两个方面来分析一下消费主义的一些「套路」。

消费主义伪造的文化,其中很重要的一个体现就是层出不穷的「网红店」了。

对网红店而言,人们的需求已经不再是对商品本身的需求,而是一种「符号性」的消费需求。这个「符号」就是消费主义伪造的「文化」。

比如有一个摊贩,是制作传统上海葱油饼的,已经摆摊摆了二十多年。本来这个摊位毫不起眼,只有住在附近的人才知道,大家日常经过会顺便买两个来当早饭,觉得口味还不错,仅此而已。

但后来很偶然地一次,这个摊贩被几个美食记者发掘,在杂志上推荐了一下。再后来,来上海拍美食节目,特地跑来拍摄了这个小摊。的片子播出后,这个小摊迅速变身网红,从此,几块钱一个的葱油饼就再也买不到了——

每天一清早,这里就会排起长队。

更可怕的是,这些排队的基本都是黄牛,原本几块钱的葱油饼被炒成了几十块一个,城管部门也不得不出动人手维持秩序。

而以前那些住在附近,习惯买葱油饼当早饭的居民,再也没法通过正常渠道买到他家的葱油饼了。

由葱油饼店铺的意外走红想到的……

回归到小摊最基本的葱油饼生意之中,供求关系在这里呈现出明显的供给和需求之间的矛盾。

那么为什么老板不多生产一些葱油饼呢?

首先,老板对品质有坚持,所有葱油饼都要一个个手工烘烤出来,当中有很多手工环节是不能完全自动化的。

其次,一个烤炉的空间有限,半天的时间只能生产这些,产量有限。

此外,老板的体能也有极限,每天只能坚持半天的工作,只能生产那么多数量葱油饼。而希望购买葱油饼的人很多很多,来自上海的各个角落,甚至很多外地外国的游客专程来购买。

老板自认为自己再怎么努力生产,都不可能满足所有这些需要。

这种现象我们每天都会看到:有时候,我们有钱却买不到想买的东西;另一些时候,一些商店门可罗雀,准备了大量商品却等不来顾客。

这是一个经济学中的经典问题。

一百多年前,英国经济学家马歇尔发明了两个概念:「供给」与「需求」,结合这两个概念就能对市场进行有效的分析。

这种分析方法广泛地传播开来,所有经济学家都在用,以至于美国第一个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萨缪尔森说:只要教会一只鹦鹉说「供给」与「需求」这两个词,它就能成为一个经济学家。

由此,我们可以分析正常情况下的供求关系,以及商家为刺激消费「玩」的花样。

通过控制供给,进行价格歧视

我们先来讨论一下供给。

以葱油饼店铺为例,老板每天所能生产出的葱油饼数量就是他的供给。这个数量取决于很多因素,比如老板准备了多少面粉,多少葱油,多少炉灶,多少时间等等。

按照所谓「短板效应」,其中最薄弱的一个环节,就可以决定他最多能生产多少葱油饼。

比如老板把准备的面粉材料用完了,他就不能生产更多葱油饼。比如说,他把烤炉的时间用完了,他也不能生产更多的葱油饼。老板表示,他一个人只能照顾一个烤炉,也不想收徒弟,于是,这个环节最终决定了他的供给数量。

这个葱油饼老板对于自己的供给可能是真的很无奈。

但在当今市场上,有些企业却会故意控制供给数量,通过这种手段来制造差异,进行价格歧视。

大家时常遇到这种情况:一大清早出门用打车软件,怎么都叫不到车。根据经验,这时候附近应该有很多车,自己要去的地方也不近,一定会有很多师傅愿意接单。为什么就没有呢?

原因很简单——软件可能没把你的单发给师傅,因为打车软件知道你有这个需求,希望你加价或者选择更高级的车,这就是「价格歧视」。

通过控制供给,刺激需求

另一些时候,企业则是希望通过控制供给来刺激需求,这是一种经典的营销手段。

企业有一种营销方式叫做「饥饿营销」。

说句很多人不太爱听的话,“旅游”这个概念也是消费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是许多现代人的旅游方式,根本就不叫旅游,最多叫换个地方拍照发朋友圈。

法国最著名的社会学家之一鲍德里亚,在他的著作《消费社会》中提到:

“消费者无意识地被支配性的从一个商品走向另一个商品。。。今天的消费社会中,人们从来不消费物的本身人们总是把物用来当做能够突出自我的符号,或让自己融入某个理想的群体,或模仿一个地位更高的团体来摆脱自己本来所处的团体。”

我不能说所有旅客,但是很有大一部分旅客,他们在旅游的时候,并非在消费“旅行”本身这件商品,而是在把“旅行”这件事当做一件可以呈现自己的符号。

如果我们是真的为了旅游而出行,那应该做的事情是深入到旅行的每个角落,去体验当地的生活去感受当地人的文化美食;

但如果是把旅游视作一种符号,那旅游就会变成一场大型个人直播秀场。很多人其实并不喜欢旅游,他们只是觉得在假期的时候,自己应该找个听起来高级一些的地方待一待,并且一定要有手机信号,以便自己可以随时晒出精心修饰过的朋友圈。

他们从朋友圈的点赞中,和臆想出来的亲朋好友的羡慕中所获得的快感,会大大超过从旅游这件事本身所获得的快感。

抽象的说,他们从“旅游”这件物品中所获得的价值,没有从“旅游”这个符号中获得的价值高。

如果进入了这种状态,基本就可以判断是陷入了“消费主义”的陷阱之中了。

不仅旅游这件事可以用这样的逻辑去解释,那些网红奶茶爆款鞋子,都可以用一样的逻辑去解释:

当我们在消费物品本身的时候,并为入付出合理的代价时,这是正常的消费逻辑;

当我们在消费物品背后的符号,并向往由无数符号所组成的“景观”,同时为之付出高额的代价时,就正在被消费主义所哄骗。

可是更加讽刺的是,今天有许多人都在致力于构建消费主义的骗局。

比如,广告营销等教科书和行业,

他们会拼命的强调自己商品的“品牌价值”,

会通过各种手段让消费者付出额外的代价去购买商品,以此提高企业的整体收入,

会制造千奇百怪的节日和促销活动,让人们不断的买买买,

会通过广告不停的给消费者传递“买了这款车,你就有身份”“不给自己买这款包,就是对不起自己”等信号。

他们不仅制造这些符号景观来刺激消费者购买商品,甚至还会人为制造稀缺,把一件本来只值元的商品,炒到元甚至元,来榨取最后一点消费者剩余。

而这些行为最终的目的,仅仅是为了让资本更快的增殖,以获得更高的利润。

当然,精明和商家和资本并不会直接告诉你这些充满铜臭味的故事,否则就没人买单了。

为什么最近几季的复仇者联盟中,总是充斥着小蜘蛛和钢铁侠的情谊桥段。

因为当人们对钢铁侠的集体崇拜,是可以换算成实打实的票房的,可是因为演员片酬档期观众审美疲劳等客观存在的因素导致钢铁侠不能永远存在的时候,最“经济”的做法就是通过讲故事,把钢铁侠身上所具备的符号价值,“自然而然”的传递到小蜘蛛身上。

为什么所有的高端汽车广告,都会强调驾驶者的身份不凡,都会有意识的传递“购买我的车,你就是成功者”,也是因为这些汽车需要人们为商家所构建的符号所买单。

最后我想说,今天没有人能够逃离得了消费主义所构建的消费社会之中,哪怕很多人知道消费主义的事实,也逃离不出去。

唯一能做的,就是尽可能逃离那些太低级的消费主义商品,因为即便被骗也要被骗的高级一点,尤其记得躲过那些一看就是收智商税的奶茶鞋猫爪杯阿姨美食。

有人问,正品鞋和莆田鞋最大的区别是什么。

业内人士会告诉你:外观没什么区别,区别主要在质量上。正品鞋穿得坏,莆田鞋不容易穿坏。

有一部关于消费的评分高达分的纪录片影片链接放在最后其实这个纪录片的名字,也可以翻译成——到底是谁在我们花钱!

首先,年轻人才是营销的重点

作为相对理性的成年消费群体,按理说,是不容易被营销人员忽悠的。“成年消费群体的问题是,他们想得太多,这是营销人员最不想看到的。”

相对年轻人,营销成熟的成年人太费劲,所以干脆调整营销策略,专门针对年轻人。

你是否看到过以下标题的文章:

心情三分靠打拼,气氛靠~

聪明的女人舍得为自己花钱~

岁的时候喜欢的裙子,岁穿上没有任何意义!!!

越会花钱的人越有钱,月节省的人越没钱,钱不是攒出来的!!!

所有的这些,都是针对年轻人的营销话术,而且在风格上也都喜欢魔性二次元等元素。

惊人的商业操控

你有没有想过,就连看似合理的消费背后,也可能隐藏着有预谋的商业操控。

早在年,几家全球最大的电气公司,就偷偷签了个机密协议:缩短灯泡使用寿命,从小时,缩短到小时,要是谁生产的灯泡使用寿命长,还要被罚款!!!

这看似不可理喻的操作,就是为了增加消费者的购买次数。

所以你就知道,为什么你买的东西,一旦过了保修期就要坏了吧~

你以为这就结束啦?太天真~

计划报废了解一下

洗衣机中的加热元件打印机的墨盒无法更换的电动牙刷……都有计划报废的属性。

这些产品早在生产的时候就是冲着不让你重复利用去的

就连大家最爱的苹果产品,也暗藏玄机。

年,就有人发现的电池寿命,只有个月,到期后还不能换,只能砸钱送去维修。

买个新,花了刀,维修旧,居然要刀!

不少人认为与其修还不如买个新的,这正是商家们想看到的结果~

然而也有人想自己动手换电池,结果发现,连苹果手机的电池后盖,都特意设计了特殊螺丝

而这就是防止有人自行改装延长使用寿命……

当然,这在中国都不叫事,都不需要到华强北,随便一个手机维修店一条龙帮你解决。

但商家还有最后一个杀手锏,拆开后不再保修!!!

想要西瓜还是想要芝麻,自己选吧~

商家是心理操控大师

除了这些硬件上的心机,很多产品还在改变细节和外观等无关紧要的部分耍花招。

例如给苹果手机变个尺寸呀,给汽车换个颜色……

然后再通过广告大肆宣传:

快来买买买!最新产品才是时尚时尚最时尚,不买你就输给了你家邻居哦!

所以优秀的商家,绝对是心理操控大师…

戴·比尔斯那句深入人心的广告:“钻石恒久远,一颗永流传。“

将钻石与爱情婚姻捆绑在一起,创造了世纪最成功的的一场营销骗局。

除了像卖钻石一样兜售概念,商家最常用的诡计,是“贩卖焦虑”。

美国知名企业家约拿·萨克斯就说了:

给公众制造一种焦虑,讲述一些他们不了解的可怕的事,然后再介绍一种神奇的解决方法。

漱口水公司为了卖货,就拍了个美女因为有口臭,而嫁不出去,直到用上了漱口水,才遇到真爱的故事。

这样的逻辑,跟广告说大家都必须要有直男斩的口红,涂上这个口红,你才敢跟帅哥搭讪,是一样一样的。

“不买这个产品,你就会陷入危险之中。”

有统计数据显示:上世纪年代至今,平均每个美国人购买的衣服数量,从每年件,上升到件。

也就是说——平均天就会购买一件新衣服。

为什么总感觉已经爆满的衣柜里,还是少一件衣服?

因为商家不仅发明了春夏秋冬各种时装秀和今年流行色,本季流行色。

铺天盖地的广告也反复洗脑:小仙女,你的衣服已经过时了!

杀手锏:冲动消费

除了计划报废和贩卖焦虑,商家还有一个大杀器——就是鼓励你像孩子一样,冲动消费。

因为商家最爱的消费群体,就是想要什么就要马上买的儿童消费者!

从几岁起,孩子们就已经成了被商家锁定的目标。

在商家眼中,没有比孩子更“好骗”的消费者了。

小猪佩奇的动画片火了,周边产品必定会大卖。

于是一个卡通形象,到最后也成了一条龙服务的商标形象。

“从床上用品到饼干,价格都要提高一半。”

所以商家最期待的,是成年人也能和孩子一样冲动消费。“跑过来说,我想要,我现在就想要!”

双十一,双十二之类限时打折的购物节,就是刺激成年人冲动消费的必杀技。

不管你是否有消费需求——“买到就是赚到,不买就被别人抢光了!”

尤其网购或刷卡消费的支付方式,更容易让人失去理智。

因为有研究发现,只有当人们支付现金时,才会感觉钱是实实在在从自己口袋掏出去的。

“当使用信用卡时,购物欲被莫名其妙地释放了。”

网购更可怕了,卡都不用刷,商品价格变成了一串数字。

只要点击购买,一眨眼的功夫就能清空购物车,整个过程,只有买买买的快感,没有失去钱的痛感。

所以,要怎么才能在剁手节来临之际,守护好自己的钱包,保证下个月不再吃土。

德拉赞教授给出了一个超实用的建议:

拒绝网购,拒绝刷卡,尝试一个周用现金支付,看看感觉如何?

纪录片中分析的情况,多数是发生在美国,中国的情况要比这严重的多,不信往下看~

现实情况中的中国年轻人

汇丰银行披露过一组数据:后人均负债万元。

我国现后的人口总数大约有亿人,人均负债万元,,负债总额接近万亿元。

来看看后消费图谱:四大皆空~

原因很简单,因为中国的支付环境比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都要更方便,恰巧,我国人民的接受度也是最快最强的。

同时我们还有世界领先的电商体系,除了双,我们还有双,还有黑五等等……

你以为光是节就够啦,我们还有世界上最先进的物流。

配合之下,让你今天买明天就能收到货,即可满足你的购物欲,让你爽!

于是,明年这个时候,你还是会来接着剁手~

除此以外,他们还有杀手锏!!!!

提供更方便的透支渠道

现在支付环境越来越成熟,对钱的概念也就越来越被弱化,同时还有越来越多的支付渠道不断的提供方便,这都会让你不知不觉中去消费。

想象一下这样的场景:

首先是自己拿钱去买,买着买着没钱是吧,没关系,刷信用卡~

信用卡刷爆了是吧?还有花呗~

花呗也用完啦,还有京东白条……

都用完啦怎么办?还有各种贷!!!

最后的最后就是还不起的利息征信出问题再严重的就不敢想啦!

我们需要的不是反对,而是反思

那些喊着亏本甩卖的都上市啦,而我们却被营销的只剩下裤衩啦。

没有人能够自给自足,我们需要的不是反对消费,我们需要的是反思。

世纪,消费成了新的信仰和宗教,我们无法预测未来的世界会怎样,但我们需要看到,这样的时代终将过去,我们如此沉迷的消费,不过是人类社会在这个阶段的运转模式。

或许我们也可以思考一下,什么样的美好才是真正值得追求的。

整理资料用了不少时间,麻烦帮忙点个赞~~~

纪录片在最后

之前写过一些关于省钱和理财的文章回答放在这,你往对你有所帮助

飞哥理财笔记:理财观|钱不是省出来的,在这里改变偏见

用蚂蚁花呗借呗借钱对生活有好处吗?

普通人应知的理财常识有哪些?

现在赚多少钱,岁以后才能财务自由?

也欢迎你关注我的个人公众号:“飞哥投资笔记”让普通人也能轻松学会理财。

公众号内福利:

回复“”免费获取“本豆瓣高分理财书”适合小白入门

回复“”免费送你万重疾险无需额外掏钱

回复“”用数据告诉你为什么一定要理财

这部纪录片的链接在这,的评分,值得一看。

无节制消费的元凶​

目前回答基本没有答到点子上的。

消费主义最大的骗局不是文化不是商品,而是模糊抵押品。

你批判什么伪文化奢侈品重复购买都没有用,因为每一个新购买决定,他都有可能是上了伪文化奢侈品文化重复消费的当,但每一个新购买也有可能是合理的。

男人不理解女人为什么要用面膜,为什么要那么多保养的,觉得女性被洗脑了乱花钱,男人还不理解为什么这件衣服和那件衣服是不一样的呢。比如我这个男人,但你很难就此断定买这样的东西是上当,是被消费主义绑架。

同理,看演唱会,听音乐买发烧器材,买摄影器材,买乐器,机械键盘,游戏主机,这些男性消费很多女性也觉得是上当。

所以,很多人想从什么该买什么不该买,什么是忽悠你,什么是赚你大钱出发去解释消费主义的害处,这是缘木求鱼,刻舟求剑。

消费主义害人的本质是模糊抵押物,至于该买不该买,当你缺钱时你自然会慎重考虑该买不该买,该不该本就是每个人应该决定的事情。

而模糊抵押物是什么?我说的浅显点。

你信用卡额度,工资,正常经典信用卡消费模式是,你刷卡,下月用工资还,免息,银行从商家那赚手续费。过去的信用卡刷卡手续费是要明显高于储蓄卡刷卡手续费的,信用卡手续费是银行向商家收取的重要利润。至今淘宝上一些微利的店铺,仍然把信用卡手续费单列出来让消费者自己出%,这%就是银行淘宝拿走的,大部分时候都是商家帮你出了不需要消费者出,十几年前这个比例还要高甚至有接近%的。

经典的信用卡消费场景下,你的工资就是你的抵押物,下个月有工资,那这个月花多少是有个谱的。

然而,后来金融机构发现了一个秘密,就是如果让人一直欠着钱,他不得不为欠的钱付较高的利息,而总是还不完总要付较高利息,这门生意非常好,我只需要借他几次钱,因为他总还不完,所以他最后累积的利息可能会超过本金。

于是玩金融的人重点攻克的方向变成——如何让消费者还不清债务。

方法就是模糊抵押品。原本你一个月工资,我信用卡给你万额度,你哪个月冲动了透支了,你就得开始承担利息或手续费。或者给你多张信用卡。

还有,给你无抵押的小额贷款。

还有给你分期。开始用一些商品的免费分期引你入局,最后变成不分期你当月额度和余钱根本没法买东西,结果呢,后期你要么自己分期付手续费,要么只能找支持免费分期的商品而不管他贵不贵了。

为什么这些手段会套牢你?因为多发的信用卡或额度,无抵押的小额贷款学费合同分期,分期消费,他都让一些糊涂的人算不过来我到底欠了多少怎么还,很多人算的清楚一张信用卡无分期,花了下月我有工资,花了我花多了,这个他算的清。但很多人算不清,信用卡要还,商品分期,商品分期,学费万分期,借谁说好下月还,下个月份子钱还要,宽带手机费马上要年付了好像是个月后付,去年买的还剩多少个月才还完来着?

当情况变复杂后,相当多的开支他不是对应某个月,而是这个开支对应这几个月工资,那个开支对应另几个月工资,他们中有犬牙交错的状态时。

大部分人是算不过来的,因为他们只会算经典的一个月工资一个月花多少这种基本账。算不过来的时候,他们往往就忘记了他每个月的工资收入是他的抵押物,很多人就改为算我还剩多少额度可以花这种事了,抵押物一旦被完全抛开,你的人生就开始坠落了。

而很多分期模式的消费,来到你面前,欺骗你的就是,你这个月还宽松,这个钱又不多一个月才元。你如果以某个宽松月份单月支出去思考没问题,这些都能承受,后面月份就被强制摊了很多开支,后面月份你就被绑死了,任人摆布。

所以,消费主义不是坏东西,该买买该吃吃,坏的是用金融手段包装的,那些模糊你抵押品金融工具。

对抗方法:

做账,所有未来要还的,包括借朋友的钱,包括分期消费,信用卡透支,房贷等等,一笔笔记清楚。每多一笔开支,你就知道月份累积要还,月,月,月。。。。你未来每个月已经花掉了多少钱你心里要有数,包括即将在那个月花的,比如月交房租,月带给爸妈过年钱

不做账,但取消一切超过一个月还的消费,也就是不分期消费。每个月都在收入范围内消费。这点最实用,不会算账的人,你就记住,你的钱每个月要“把把清”就可以了

让自己的消费水平远低于自己的收入水平,这样你就不用费心了。

有兴趣的继续看我的自媒体节目,这一期就是讲消费主义

王纯迅通天塔途消费主义和信用扩张_哔哩哔哩(゜゜)つロ干杯~​

消费主义文化的核心,用个字就能概括:

你需要,你值得,你可以。

你需要。

你需要一台最新款的手机吗?你说你需要。可是你现在的手机明明没有任何毛病。

你需要更多的衣服吗?你说你需要。可是你现在有的大部分衣服一年都穿不了一次。

你需要一个更好的不粘锅吗?你说你需要。可是你根本一日三餐都是点外卖的。

你需要买更多的书吗?你说你需要。可是你书柜上的待读图书还有+。

你需要买知识付费的课程吗?你说你需要。可是你听着一个课程不出五秒就会睡着。

你真的需要吗?其实你也不知道。

因为你的需求并不是真实的,你的需求是被创造出来的。

手机厂商说,最新款的手机,能让你打游戏更爽快,拍照更好看,办公更流畅。

服装品牌说,最新款的衣服,可以让你在人群中更有吸引力,这是潮男/靓女的必备款。

不粘锅的品牌说,有了这个高端不粘锅,你就会爱上下厨房的感觉,小白都能成为厨艺高手。

知识付费的导师说:听了我的课,你就能用碎片时间迅速成长,马上升职加薪。

嗯,听起来都很有道理:只要买了我,你就能获得更好的生活。

就像渣男一样的话一样:只要和我在一起,你就能获得一辈子的幸福。

只要有了,就能获得。这便是商家们,创造需求,并且对年轻人进行洗脑的基本公式。

是产品,是所谓的价值,或者说元需求。这价值元需求可能是更美丽可能是更博学可能是更时尚,可能是更省时间,肯定是活得更长。

但有了,真的就一定能获得吗?

当然不是,但我们却很容易就被洗脑,信以为真。

因为我们的生活太过残忍,我们的世界太过复杂。我们每个人想要更美丽更睿智更时尚更高效更健康,我们都想吸引异性找到好工作成为了不起的人——但真的要实现这些我们的梦想,我们需要漫长而痛苦的努力,以及运气。所以,我们都希望寻找一种快速的毫不费力的方式,来实现我们的梦想。

于是商家们就搬出了这个公式:只要买了我们的产品,你就能获得你想要的。

你想要更美丽?那你一定需要更多的衣服裙子口红彩妆霜等等等;

你想要更时尚?那你一定需要巴黎世界等等等;

你想要更睿智?那你一定需要买我的薛兆丰经济学万物通论好好说话职场加油站等等。

其实你的元需求就这么些,但商家却以此创造出了无数的商品,并且告诉你,你需要它们。

而你也就为此买单了,因为,在千万条困难的路径中,付钱,或许是最简单最轻松的方式。

你值得

创造需求,只是消费主义文化洗脑年轻人的初级手段。

如果要收割所谓的“中产阶层”,商家采用的方式,更多的是灌输“你值得”。

什么是“你值得”?看看这些广告语吧:

“好看的女孩都自带烧钱属性”;

“渣男会离开你,但包包不会”;

“别人都结婚了,明明你更优秀”;

“你值得世界一切美好的东西”;”

“属于你的不是年龄,而是你的气质”;

其实很多宣传“你值得”的句子,读起来都令人动容。

商家们用各种走心的文案和创意告诉你:你是一个优秀的人,你值得拥有一切优秀的东西。

为什么你不买小米,你要买?因为你觉得更优秀,它与你更加匹配。

为什么你要买,不买达芙妮?因为你觉得你是一个成功的人,你需要来证明自己的优秀。

为什么你要喝星巴克,而不是全家咖啡?因为你觉得你是一个优秀的中产阶层,全家啥的,太了。

在商家广告媒体尤其是自媒体的心灵鸡汤等多重洗脑下,你开始看不清自己——

你明明只是在城市里租房子住,颜值中下还欠着好几万花呗的普通人——

但你却开始认为自己已然是一个名副其实的中产阶级,是一个小仙女,是一个人才,是一个值得“世间一切美好”的人。

总结一下,商家进行“你值得”洗脑的套路:

·你现在的消费收入阶层地位,明明只是收入低阶层低的普通人;

·但商家和媒体却告诉你,你已经是收入高地位高的中产阶层了;

·经过久而久之的洗脑,你也开始认为自己就是,你对自我的社会地位认同失灵了;

·商家这时候会跑来告诉你,作为,就要有的样子,如何才能有的样子呢?那就是拥有一切应该有的东西。

·于是,为了让你那个虚幻的的身份得以维持,你便开始疯狂的买买买,买一切能够维持你虚幻的社会地位的商品——哪怕你买来的东西,成本可能不足你支付费用的百分之一,但你依然没有觉得不对劲——因为你认为,你是在通过花钱,来维持自己的社会地位,并非是买商品本身。

诚然,自欺欺人,在这个残忍的世界里,到也未尝不是一种解脱。

你可以

这是一个造梦的时代。

消费主义文化告诉你,你可以实现你的梦,只要你购买了我的商品。

为什么现在这么多的品牌会邀请各种明星名流成为代言人?

商家就是希望告诉你:你想要成为明星吗?你想要成为名流吗?其实没有那么难,你只要拥有和他们同款的服装/收拾/汽车/护肤品/手机等等,你也可以成为明星。

你看那个巨星,出身贫民窟,是不是比你害惨?他为什么能成为巨星?而你不行?因为你没有买我的气垫篮球鞋啊!

你看那个女明星,身材还没你好,要是卸了妆还没你漂亮。但她为什么能成为明星?因为她穿的是法国设计的晚礼服,而你没有,所以你肯定没法成为明星。

你看那个欧美歌手,你知道他为什么这么酷吗?为什么有这么多女孩喜欢他吗?因为他走到拿都带着我们的蓝牙耳机,很帅,你不也来一付?

商家将我们普通人和明星名流之间的距离大大简化,告诉我们:

你和明星之间,只差我们的商品。你只要买了同款,你就是明星。

但真的是这样吗?当然不是。但我们似乎也不在意。毕竟,不就是花钱嘛!花钱是世界上最容易的事情,要练成彭于晏的腹肌太难了,但彭于晏用的护肤品我总能买来用用吧!万一我也成了彭于晏了呢?

毕竟,这年头,赚钱难,但花钱确实太容易。

消费主义文化之所以盛行,除了商家的洗脑外,资本还提供了丰富的消费贷款产品。

在几年以前,普通人根本难以超前消费,办一张信用卡,要复杂的手续和审核。

但如今,借呗花呗微粒贷招小贷拍拍贷宜人贷等等,

各种五花八门的小额贷款平台,给年轻人们提供了大量的消费资金。

关键是,每一个平台的利息规则都写的含糊不清,大量年轻人根本搞不明白,

只知道,随手一点,钱就到账,这简直是白来的钱啊!白来的钱,白花白不花。

年轻人们,就这样拿着好像白来的钱,纷纷跳进“你需要你值得你可以”的消费主义文化陷阱,不能自拔。

那如何才能避免落入陷阱呢?

说起来很简单:我们需要时不时思考“你到底需不需要你到底知不知道你到底可不可以”。

商家说你需要更快的手机更多的衣服更多的球鞋,但你真的需要吗?你理性分析了你一旦买了之后你的使用频率吗?你理性的分析了你的元需求,真的是买买买就能实现的吗?

商家说你值得更好的,但你真的值得吗?你真的每天在反省你的财务状况吗?你的收入真的能支撑你的开支吗?你的社交场合真的需要你去这样伪装自己吗?你自己到底是什么阶层,你自己心理没有点数吗?

商家说你买了明星同款就能成为明星,你仔细想想,你真的信这样的鬼话吗?你真的相信广告上媒体上所宣传的一切美好,都是因为买买买而实现的吗?要知道,广告是这个世界上审核最为严格的内容,所有的广告都在传递一种美好的生活梦想成真的生活——但梦想成真真的这么容易吗?

但是,做起来却很难。希望你能脱离消费主义的泥潭。

最后,推荐几本关于消费主义的书:

讲述世界各大品牌,如何用创意文案明星等对消费者洗脑的过程。

讲述知名企业,如何借助意识形态构建消费主义文化。

知名的反消费主义著作,讲述品牌是如何统治世界的。

首先,我们还是先讲一个笑话

一个傻瓜觉得自己是个玉米,在精神病院住了一段时间以后,他觉得自己治好了。治愈的标志是他终于知道自己是个人,而不是一个玉米。于是大夫让他出院了。但是不久他又回来了,说:“我遇到了一个老母鸡,我担心他会吃了我。”大夫努力使他平静下来,说道:“你害怕什么?你知道你不是一粒玉米,你是一个人!”那个傻瓜回答道:“我当然知道!但那个老母鸡知道我已经不是那颗玉米了吗?”

——齐泽克《意识形态的崇高客体》

今天的消费主义幻觉正像是这个故事中的傻子。今天的人们心里可能非常明白,名牌包和非名牌包的实际区别可能是微乎其微。但是当她要参加一个重要场合的聚会时。即使实在没有钱,她也必须要买一个“高仿”名牌包去参加这个聚会。并时刻担心和忧虑,自己会被其他人发现,自己佩戴的这件服装或首饰其实是高仿的。在这里,名牌包也好,还是高档首饰也好,他无非是一个进入某种社会圈子的必要通行证。绝大部分人或许并不在意这个通行证到底是什么质料的,但是在社交功能中,他却成为一种不可或缺的存在。

显然,在如今的流行体系中,信仰其实是一种同义反复。当我决定买一个名牌的时候,并不是因为我从这个名牌背后实际上获得了多么了不起的价值,也不是因为这个名牌具有一种任何与众不同的客观实证性的要素。而就是因为他是名牌。换句话说,我们买名牌,仅仅是因为他被大家认为是名牌。

所以当一个服装或是其它任何消费品成为潮流以后,他并不需要详细解释为什么消费者需要相信他是潮流。他只需要对于一般消费者说:“这就是今年夏天的潮流”。而对于消费者而言,他其实也不需要知道这个潮流背后的多少文化故事和客观要素。他只需要相信别人也相信,这件消费品确实是这个夏天的潮流就足够了。

这里没有任何阴谋诡计,这就是简单的同义反复——“这个名牌是潮流,潮流就是这个名牌。”而男孩女孩们之所以选择追随这个潮流,是因为这就是潮流!如果你不喜欢,那是因为你不懂潮流!

当导购员,说这是“这是今年的流行款!大家都在买”。而你也确实相信他说的这句话。那么他就可以把商品卖出去了。更奇妙的是,当所有人都相信这是流行款的时候,那么这个东西也就自我实现般的真的变成了流行款。但是如果有人再多问一句:“为什么这是今年的流行款?为什么在去年没有流行?为什么去年的另一款是流行,而今年就不是流行!为什么有的款式在今年流行,有的在去年流行!是什么让他在今年流行,而不能在去年流行,或是在明年流行呢?又是谁来认定他是流行的呢?流行的客观标准是什么?”

导购员一定会嘴里笑嘻嘻,同时在心里骂你是“杠精和穷逼”。或者认为你是对门店来砸场的,说不定直接把保安叫过来。

当然,大部分情况普通人不会直接去问,也不好意思去问,即使他们心存疑惑。而在这里,对消费主义的信仰的空洞性质,在于即使大部分人站在理智的角度上,根本无法真正解释清楚什么才是流行,什么并不是流行。但是也都确信,我们对于当下流行体系仍需要保持一种信仰。并在现实中不加迟疑地把其当作一种绝对的命令去接受下来。就像童话故事中,街道上的人们面对皇帝新衣中的裁缝所表现的那样。看不到新衣,不仅不会动摇他们继续选择相信那个一开始就从不存在的新衣,相反他更督促人们去积极假装自己不是一个看不见新衣的“傻瓜”。

与此相类似的事实,发生在斯大林统治期间的苏联以及麦卡锡时代的美国,每个人都必须快速站出来宣称自己的立场,以避免被当做修正主义或是亲苏分子而被受到排挤。在运动中,一个调门高过一个调门,仿佛人们都已经失去理智。而消费主义所试图制造的正是这样一种表面欢快高昂而又压抑的氛围。在这个躁动而又焦灼的空气中,青年们急忙宣称自己看到了“皇帝的新衣”,并非他们真的相信或是看到了那轻薄如水的透明质丝绸,而是每个人在依赖他人的推理和反应,来作出自己的判断。这也就是皇帝的新衣中的故事的含义,我“看到”了皇帝的新衣,但并不是我通过我的眼睛看到,而是通过别人的眼睛看到的。这正是我们现代人的生活方式——我们认同一个信仰,并不是通过自己的眼睛去确认,而是要通过别人的眼睛当然不是真的别人的眼睛,而是我的眼中的别人的表现来确认这一事实。如果我看到别人已经看到了,那么我应该急忙加以附和,以避免被人认为傻子。而当最终当我说出皇帝的新衣是存在的时候,那么所有的一切便似乎都被合理化了。这使得我可以免受进一步的质问和困扰。而这个包袱就抛给了那些还没有及时跟上潮流的人们。于是,潮流的传播过程就像是一阵越来越急促鼓点下的击鼓传花。

由此,我们看到这些青年追随时尚潮流的整个完整过程:当青年惴惴不安地进入社会以后。他发现周围人都在追随潮流。他只知道如果他不认同这种潮流,他就会被认为了。所以为了不被人排除出青年队伍,为了维持他的社会人的身份,那么他必须要买。而且他不能表现出他是因为怕被排挤而去买,那说明他的选择就不是真的认同,那么他还是会被认为是了。所以青年为了要表现出他是自愿去买的,是出于完全私人的自由选择。那他就不仅仅要买,还要精通和努力学习关于潮流的理论那些发烧级的冷门知识,并且时刻关注潮流的最新动态。在这里,信仰就是先于学习发生。我们不是因为学习和努力钻研各种潮流的规律,知道他是真理而选择信仰。而是因为信仰已经先发生,所以我们必须去学习最前沿的潮流资讯,以证明我们是出于自愿,且自由地选择了这一信仰。

这种现象,就呈现为“律令即律令”的毅种循环:

”别疑问,买就对了!”

“疑问,就是穷逼!”

“等你品味上升以后,你自然就知道了”

“要想提升品味吗?那就买吧!”

“……”

当然,由此,我们也看到,消费主义并不是先需要构造出一套精致巧妙,理性自洽的文化与说辞,以此来说服年轻人,使得年轻人从而被动地掉入消费主义陷阱。在逻辑顺序上,恰恰是相反的,是年轻人先已经急忙通过主体性质询,成为了消费主义下的流行体系中的一份子,然后他才回溯性地为自己成为某项潮流的信徒寻找一个文化上的起源,寻找一个有意义的解释,以此来遗忘和抹平最初游移在象征体系边缘时的焦虑与不安。而这样一个事后追认的文化解释的举动仅仅表达了一种认同姿态。

比如当有人说手机有一万亿像素,比手机的一千万像素要好的时候,他并不知道一万亿像素或者与一千万像素相比有什么差别,他也实际上根本不在乎那有什么差别,或许他根本就不用手机拍照。而所谓一万亿像素对于非专业人士不过也只是一串数字罢了。他只是单纯的相信,除了他以外,还有其他人一样向他一样相信手机比手机好。而自己恰恰在他们之中。

对消费主义一定要持批判态度吗?​

电影《猜火车》中,有一段经典对白表达了对消费主义的痛斥:

“选择生活,选择工作,选择事业,选择家庭,选他妈的大电视机,选洗衣机汽车播放器电动开罐器,选择健康低胆固醇牙医保险,选择低利息贷款,选择房子,选择朋友,选择休闲服和搭配的行李箱,选择分期付款三件式的西装,用他妈一系列的布料,选,星期天早上还怀疑自己干啥,选择坐着,看着令头脑麻木,让心灵破碎的猜谜节目,嘴里塞满他妈的垃圾食物,最后整个人腐烂到底,在悲惨的家里生一堆自私的混蛋小孩,反思自己,不过是难堪罢了,选择你的未来,选择生活,但我干嘛要做这样的事?我选择不选择的人生,我选别的,理由呢?没有理由,有,还需要什么理由?”

这部年的老电影对消费主义的讽刺放到今天,依然是我们日常生活的真实写照。

这是消费主义伪造文化欺骗年轻人?

不不,消费主义想要做的从来不是伪造什么文化。

而是成为一种“美好生活方式”的符号化,并且已经成功的做到了。

鲍德里亚认为,今天的消费早就不是商品满足使用价值等价交换的理性系统了。

而是一种在符号系统制造出来的话语体系中,对符号价值游戏的积极参与。

比如豪车别墅珠宝汉服球鞋,这些消费概念都变成了符号话语体系的一部分,它们共同构建起一个符号话语体系。

而你个人的成功荣誉威望,以及你的性格品德都需要通过这个符号体系才能够被表达出来。

不仅如此,这个符号话语体系的霸道之处还在于:

你必须把这些对符号的消费再“符号化”,才能进入符号构建的话语体系。

简单地说,你买了豪车别墅珠宝汉服球鞋还不够。

你还需要把买来的这些东西符号化,发到你的微博微信朋友圈之类的平台上去展示炫耀。

获得熟人和陌生人的观赏点赞分享评论,才算是实现了符号消费的价值所在。

这样才算是完成了符号话语体系中获得荣誉威望成功性格品德的全部过程。

炫耀对消费品的占有,才能进入拥有重要权利的符号话语体系。

消费什么产品过着什么样的生活,等同于你就成为了什么样的人!

马克思曾经说过:资本家是资本的人格化。

那么,现在可以说:消费主义则是人格的符号化。

如果把每个人身上所有的衣食住行的品牌放大十倍,你会看到一个神奇的景象:

全世界每个人都是众多品牌的拼贴画,我们都是免费的移动的广告牌。

拼贴的讽刺,来自纽约的拼贴艺术家,图片来源于网络

拼贴的讽刺,来自纽约的拼贴艺术家,图片来源于网络

我们用消费表达自己,我们用消费评判他人,我们又在他人的消费中借鉴完善自己。

我们用消费追逐拼贴的人生,然后消费就遮蔽了我们自己。

除了消费我们还有什么呢?

我想我们不过是又一次成为了《猜火车》的人。

【本文作者】:亿闻天下网,商业用途未经许可不得转载,非商业用途转载注明出处原文链接:https://cqsoo.com/jianzhan/44813.html

【版权与免责声明】:如发现内容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相关信息发邮件至 kefu@cqsoo.com ,

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反馈给我们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Copyright 2007-2019 亿闻天下网 / 渝ICP备89217412123号-1  / 本站由wordpress、阿里云、群英、百度云提供驱动力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