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建站新闻

以圈内人角度看,娱乐圈有多乱?

今天早上看到的,非常切题,又可以说很搞笑了

之前看过一句话一个警察说的

“你们的爱豆吸毒了嫖娼了能被洗白,我们的同事缉毒牺牲了能复活吗?”

感触挺深

我不是圈内人

但请大家看这篇文章

////

张紫妍自杀事件

现实永远比那些匿名回答的要可怕得多

记得孙红雷接受采访的时候有说过一句话:娱乐圈没有那么复杂,其实真的很简单的,简单到只剩下名和利。

我发现这个题目已经逐渐被用来偷偷洗白某些艺人了。

套路是这样的,匿名,然后以圈内人身份“爆料”一些其实早就众所周知的八卦内容,列举个几条,猛黑几个人但其实也没有什么干货,根据你平时对这些人的疑惑你渐渐觉得他说的应该是真的。然后他开始夹带私活,“爆料”某个常被黑的人其实很干净,然后你就被带进去了,觉得这条应该也是真的,然后对此艺人开始改观。

这个问题已经开始变成花式洗地的新平台了。由此也可见娱乐圈有多乱,为了舆论费尽心机无孔不入。

有些匿名回答也可能是娱乐圈的手段。

不是圈内人,被有个说张歆艺给白眼的炸出来了。我来说点正能量。同事亲戚的孩子,做心脏病手术变脑瘫了,很可爱的小女孩。当时他们家在微博艾特好几个明星,孙俪没回应,转发了,张歆艺网上没说话,第二天从上海赶去北京医院看了,当时就说等我消息就走了,然后转账了万,说朋友圈发布消息的捐款。关键这个是她没拿出来宣传。后来联系不上她了。我说这件事,觉得恶心的在后面。同事家人在微博感谢张歆艺,下面一堆人追着骂,说也转发了怎么不感谢她。。。骂的很难听,搞不明白是水军还是粉丝。

汪海林有点意思啊哈哈哈哈真敢说啊~

圈内人,不匿名,匿名也没意思,反正知道的也没到会给人追杀的地步

年入行前,和各位看倌一样,觉得娱乐圈必定是一个很乱,而对这个”乱”的认知狭窄的很,不就是淫乱呗!

是也不是,说几个经历,你们自己感受吧!

在娱乐圈工作,饭局夜店各种活动少不了都要参与些,吃饭时经常可以看到些年轻小姑娘,有演员,更多的是影视学校的在校生,但也不是每个都看起来光鲜亮丽,更多的是受限于财力,浑身上下是“我尽了力”的打扮。

我问那些小姑娘,还在念书就出来跑局好吗?

她们说都是这样,很多还是学姐带学妹,互相介绍的,等毕了业再开拓人际网就太慢了。

去夜店时,人就更多了。

因为人多,或是会变得愈来愈多,所以通常都会落脚大包间。

跟著去了几次后,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

一开始总是我坐在导演或监制身旁,然后美女三三两两的来了,很多妹子都很大胆,直接就往我和导演的中间一屁股坐下去,旁若无人的和导演讲话喝酒什么的,一句不好意思也没给我,好像我从来都没存在过

一个妹子,两个妹子,到了五六七八个妹子后,我已给挤到门口,这时我会顺势拿包离开,留下一堆急于想上位的小演员继续“厮杀”。

当然大家都觉得跑局很正常,不出去怎么认识人?不认识人哪来的机会?

但事实上,如果本身没料,除了跑局还是跑局,时间都给跑没了,与其这样,不如多分点时间进修,是金子不怕发不了光。

工作了半年,终于有个机会去某电视剧剧组探班,十分高兴。

我和几个圈内人赶到横店,看演员拍戏,晚上和主演吃饭,女主几乎什么都没吃,只是不停的帮我挟菜真会做人啊,导演等人还一直说她脸圆,她只好一会儿说可能是昨天吃多了,一会儿说可能是水肿体质,然而她的脸蛋明明就只有我的一半大,真是庆幸自己不是演员。

饭后大伙回房休息一下,相约一小时后在某见。

我回房后想眯一下,突然有人敲我房门。

原来是导演助理,问她什么事她支支吾吾的真让人心急,终于她说,他们让我想个藉口骗你,但我实在想不出来,我就和你说实话吧。

那个实话是,他们约了其他剧组的人过来一起玩,我在现场会让大家玩的不尽兴

我一脸莫名奇妙,导演助理说因为你是编剧啊,他们会放不开。

对啊!我是编剧又不是佛像!他们为什么放不开真奇怪!

为什么我在会让大家不,我又不会在现场写剧本或念经

导演助理只好告诉我,万一有谁看上了谁谁谁,在你面前带走多难看,这话登时让我有了成为娱乐圈一份子的感觉,我终于有娱乐圈的乱象可以和朋友八卦了。

年加入华谊经纪,进门得先拜码头,不外乎是参加几个局,敬敬酒之类的。

记得某次在,大王总和好多艺人都在没有太知名的,带我进华谊的某大经纪人立刻往我手里塞了个酒杯,把我推到大王总面前,让我自我介绍。

我就说了二句,大王总说了一句,下一个系列动作应该是我举杯敬酒,大王总回敬,我俩再多聊几句,然后我争取用几句话就能让他看出我人中龙凤的絶顶才华没想到一个女艺人突然靠了过来和大王总说话,跟著好几个女艺人都靠过来了,一个又一个的往我和大王总中间一隔,我被硬生生的隔开,直到再也看不到大王总为止,结果是那杯酒我也没喝,呆呆的站在原地,真的给这阵仗吓到了,还是大经纪人来唤我,陈**坐在那,你快过去

我看过去,果然陈大监制坐在那,而他的身边恰巧有个空位!

我立刻拿著酒杯飞扑过去,一屁股在他身旁坐了下来,心里很得意,没人比我快了吧呵呵~

然后我又看到大经纪人给我挤眉弄眼对,我差点忘了,不是只是坐下来就好了,我还要说话,要主动和他自我介绍

陈监制看起来冷冰冰的,好像不是很高兴我坐在他身边,但我还是硬著头皮挤出笑容和他说我是作家编剧,出了几本小说,还特别说了我是台湾人,心想他会不会因此而賞给我一个他乡遇故知的溫暖笑容然而并没有,他只是淡淡的牽动了一下嘴角,估且当作是微笑吧,然后什么也没说,更不幸的是,连看都没看我一眼。

然而坐在不远处的大经纪人仍盯著我看,想也知道潜台词是,多聊一下啊,多说几句话啊你!

我深知不能在老板面前漏气的职场哲理,只好深深的吸了一口气,卖力展現打从娘胎出来就没有过的,对冷漠和羞辱毫不在意的高,继续微笑的看著陈监制的侧脸 - 我只能看到他的侧脸,因为他一直看著门口或者桌上的酒杯或者拉圾筒,这谜一样的视线让我心里真的很火,你怎么能看都不看我一眼,你怎么能一个字都不说,你好歹说一个字呀,你这样让我怎么交待啊!

这时候一个小有名气的导演进来了,和陈监制打了个招呼后,就在门边坐了下来,这回不等大经纪人说,我已自动拿起酒杯坐了过去。

还好,这导演挺的,和我聊了好几句,我方才的创伤立刻抚平了不少,真是谢天谢地。

但是不到十分钟,一个女艺人现在已红了又坐了过来,由于导演坐在门边,所以她只能坐在我旁边,形成一个我坐在中间,隔开他们两个人的画面。

然后女艺人点了根烟,和导演笑道:导演,借个火

导演拿出打火机,我正伸出手想幇忙把打火机遞给女艺人时,她已把身子靠过来,横过我的腿,把手肘放在了导演的腿上。

导演顺勢直接帮她点烟,然后突然来了句:你这样我的膝盖会太兴奋

虽然话不是对我说的,但却吓的我小心脏扑通一跳。

女艺人倒是神情自若,她娇笑地睨了导演一眼,两人就这么打情骂悄,你一句我一句了起来,然而我还坐在中间啊!

我又呆了

最后我是在沙发上站起来,从导演身后跳下沙发的,最精彩的地方是,这俩竟浑然不觉

现在回想起当时的种种画面仍觉好笑,我也从在每一个局里努力向人自我介绍,变成懒洋洋的坐在角落,再变成现在几乎没什么应酬,要找什么人微信约就行,不认识的就找人介绍,反正你没能力没作品没利用价值,跑再多的局有再多人的微信用处也不大,反之你要是能像李安那样有才,就是躲到山里大家都会排队来见你。

圈子里各种活动大大小小的挺多,有次有个活动,忘记是什么了,反正各组要安排位子,大经纪人的助理打给我,问我要不要走红毯,我顿觉好害羞,哎呀人家又不是幕前走什么红毯你好讨厌哦

他说不是啦,有报销,可以给你报化妆费好像还有服装费我忘了五千具体数字忘了,反正有好几千。

我吃惊,五千?

他说对啊,我给你报五千,咱们一人一半。

然后我自己随便化个妆咱俩就一人赚两千五了是吗?

他连声说对对对,真聪明!

说实话我很心动哪!我心里盘算著走红毯要不了多少时间吧,一两分钟?可我这个性实在不大方,光想那个画面都害羞了,万一人家对我指指点点笑话我怎么办?如果用小跑步的话会被扣钱吗?如果被发现妆化的很差公司问我这妆是谁画的怎么办?

我让他在电话里等了半天后,还是一口拒絶了,没办法,真拉不下这个脸,但这事解开了我对小经纪人宣传策划助理等薪资低却还能活的挺不错的疑问,后来才知道,大有大搞小有小搞,而且认识的人多,搞钱的机会当然也多,一切就看你懂不懂,敢不敢,聪不聪明罗!

其他攒钱“操作方式“补充在新回答了

有哪些「还有这种操作?」的故事?​

第一次参加华谊之夜,我和陈国辉夏永康两位导演,以及一个华谊的同事一台车,我们在酒店门口等了半天,眼看著酒店门口满满是车,可车就是不出发,问了又问后,忘了是谁跑来问我们,你们的车能先走吗?我们连声说当然可以啊!

拜托哦!我的心早就飞去酒会了好吗?谁不想早点到现场趁着人少多吃点东西啊?

后来我才听说,原来各明星都拖著不肯太早到会场,以至于我们的车居然是第一台抵达现场的,我又好死不死的第一个走下车,原来下车就是红毯,冷不妨一堆镁光灯像连珠炮似的打在我身上,害我吓的往旁边的草地一跳,还险些摔倒,幸好我机伶,看到不远处有个侧门,想也不想就冲了进去。

我的同事也跟在我身后,进门前我看到两位导演下了车,态度自若的给媒体各种拍拍拍,我的感觉就是我自由了,立刻去找东西吃!

早到确实人很少,只有服务生,然而我由头到尾把每个房间都找了一遍后,发现并没有想像中的生蚝鱼子酱,有机小甜点什么的,相反的,根本没东西吃,位子也少,并且也没几个人会真坐在那好吗,毕竟这是酒会又不是演唱会,我虽然想走了,但我想起码等明星们走完红毯再走吧,于是整个晚上就一直在等,结果明星们又你推我拒的遅遅不肯给我走起来,最后挨到了八点才零零星星的开始有几个人出现在红毯

无奈的是,中间的时间我觉得老呆站著也不好看,只好一直找人讲话或装打电话,我就这样饿著肚子演到了九点多才离开去赶下一摊

找东西吃时正好看到杨恭如

在华谊时,我只是个编剧经纪,但在外头认识的一些演员,好几个会请我吃饭,送点小礼物给我,对其他人就更不用说了,讨好巴结是一定要的,觉得他们连我都要巴结好可怜,于是和一些经纪人八卦,她们又没什么戏拍,当时又不比现在,有一堆网剧有演员需求,这花费怎么办?

他们的回答很简单,所以没钱就别想当演员了,难不成出来吃个饭还要我请你?

然而即使小演员有靠山有金主,请客打点吃穿都不用愁,但一天一天的等下去也够让人心焦,

某次有个小演员打电话给我,她说有个导演,我也认识的,半夜约她出去,问我意见。

我心里想,这都要人给意见?

当然是不要去啊!半夜约你还有好事吗?

我唠唠叨叨的说教了好几句,她突然给我来了句:其实我也看开了,最主要是真有机会,你看他说的那个戏能开成吗

后来我不知道她想的多开,反正她和很多演员一样,最终离开了这个圈子,彻底死了心,毕竟如果只想靠牺牲换取机会,这行最不缺的就是豁出去的人,那最终就只能比运气了,而因为这样就成了大明星的机率真是比中乐透还低。

认识的人渐渐多了,虽然不是幕前,但也碰过有人打我主意。

某个大佬,见过几次,聊过几句,算不上熟,但絶对是需要巴结的人物。

某夜,他忽然信息我:你怎么都不理我?

我一怔,以为自己得罪人了,赶紧陪笑回信息对,隔著屏幕都能感受到我陪笑的那种信息,我啥时不理你啦?你和我说说?

大佬又回了个一模一样的信息,我想了想,郑重的作出判断,小心回道:你喝醉了吗?

对方回:没有。

我又想了想,实在想不出什么意思,最后只回了句,没有就好。

隔没几天,又是夜里,一模一样的信息,我只好求助朋友,他到底是什么意思啊!

朋友回道:我看是你喝醉了,这都不懂?他是在打你主意,看你接不接招!

接什么招?

哎呀!就是会不会说你在哪,我现在过去的那种话

还有一次,也是一大佬约吃饭,我之前就参加过他们的饭局几次了,有演员有作家有做宣传的,大家斗斗嘴开开玩笑也挺有意思的,所以我当然说好啊,结果他说,这次吃饭的地方有点远

没关系啊,地址给我我一定能找到!

可能不能当天回来

实话说,我是有愣了一下,因为我刚听到这话时往坏坏的地方想了,但很快的又觉得不好意思,一定是我多心了吧

愣了一下后我笑,能有多远啊?到底在哪啊?

云南

云南?

是啊!云南很美啊,你去过没?可以趁这个机会去看看

不等他说完,我立刻笑回道:等你们在北京吃饭时再叫我哈!

后来当然就再也没叫过我,但是有关系吗?不去会影响到生存吗?

还真不会!

几年下来,这种事也发生了几次,只是招数略有不同而已,反正你不从,就装儍,没人真能拿刀架你脖子上,所以每次听到潜规则什么的难免想笑,想笑的原因是:

向潜规则勇敢说不的人其实不少,但更多的是因为,觉得对方不配,或者没把握不敢赌,或者没谈好。说真格的,揣著那颗所谓的追求梦想,追求成功的野心,只要待在这个圈子,只会愈演愈烈,豁出去都快成为标配,没机会豁出去也不代表你贞洁。

至于潜规则的那一方,估计也没几个真觉得自己欺负谁了。

就是霸王硬上弓,他们也不会去想你是因为畏懼权势,怕得罪人,所以即使不肯态度也不敢强硬,反而会觉得你表现的扭扭捏捏,不乾不脆的害他们多费了力气呢!不然你看,你觉得他是真心认错吗?

刚入行头两年,在一个局里认识了一年轻帅小伙,小伙子曾经走过幕前,后来转做幕后,不知怎的,成了一家影视公司的老总,某次去他公司参观,聊了一会,觉得他挺有想法的,也算是个青年才俊吧。

不久后他做了个女团,青一色整形怪物,其中一团员还有份演了电影,反正歌与电影都没多大反响,但关于他的一些闲话我倒是听到不少,说他各种跑局组局,发妞给老板,当时我第一次听到发妞这个名词觉得挺新鲜的,同时也瞬间明白,女团是怎么回事,不过圈子里多的是人这么干,以至于后来我再看到经纪公司带著几个让人看了吃惊这也是演员的女孩时再也没那么激动了。

虽然流言蜚语不断,但此人倒挺”争气”,又拿到钱开了间更大的公司,和他同样套路的有些人也尝到甜头,或多或少都捞到了公司或项目,正当我开始反省自己是不是太脚踏实地时,我貌似已错过了发妞致富的黄金时期。

离开华谊后,继续在这个圈子里挣扎,至今又好几年过去了。

其实整个行业有多乱,并不仅仅是什么潜规则甚或偷税偷睡的问题,而是价值观出現了严重偏差,再经由这个偏差,影响到每一个角落,形成了一座庞大的冰山,难以撼动,归根究底,就是有太多的人想要一步登天,想要不劳而获,但成功就是需要时间积累,需要付出汗水,硬要”压缩”时间的话,当然就只有不择手段了。

说说演员

我们的演员不用演技,不用气场,不用才华,即便是粉丝们说的颜值,以前的明星随便挑一个都完胜这群人。

就算有颜值好了,看看好萊坞,有多少演员能单凭颜值就可以坐上一线宝座?怕是二三线都坐不稳!

好莱坞有个称呼叫,

:艾美奖

:葛莱美奖

:奥斯卡奖

:东尼奖

四个奖项都拿齐了的演员就是,可以说是最高榮譽了。到目前为止,能被称为的有个人,其中有一个还顺便拿了普利兹奖。

请问有哪一个奖项是和颜值有关的?

大家尊敬的是,真真正正的艺术家,而不是”选美佳丽”?

当然也有些演员开始”努力”起来,但我们的粉丝已等不及各种心疼和吹捧。

随便跳个舞,四肢都是松垮没力的粉丝也叫好,稍微健个身,身段连台模特儿都比不上粉丝也给赞,就唱几首歌,音质普通音域不广毫无感情粉丝也能陶醉不已。

拍戏就更不用说了,生个小病或几天睡眠不足,小手往床上一搁拍个点滴照,粉丝就觉得他们实在是太辛苦,要赶快多休息。

你们为什么睡眠不足呢?你们就算辛苦又怎样呢?

就因为我们很多的演员不能太吃苦,所以没法拼实力,他们又占據了很多资源,整个圈子才会乱像丛生,而且还给那些想当演员的年轻人做了坏榜样,以为当明星当演员是一件很容易的事,与其说年轻人想当演员,不如说是响往着不辛苦又能赚大钱又能光鲜亮丽的生活吧!

现在知道为什么要有背景有钱才能当演员了吧,因为除了这些你们还有什么?

所以想走幕前的人不要再说能吃苦,先问自己愿不愿意不跑局不拜金,关起门来好好充实自己个三年五载再说,机会是给有准备的人不是吗?

如果你真有盛世容颜,优雅身段,才艺出众,聪慧虛心,上位不必靠錢,机会不必靠睡,你若盛开,蝴蝶自来。

这么多年下来当然见过不少演员,有几个让我印像挺深刻的,一个是芳华女主之一钟楚㬢。

好多年前在上海某个局见过,唐季礼导演给我介绍,当时她还是名不见经传的小演员。

小演员见太多了,但她长相挺有特色的,又刚好坐我旁边,我俩自然就聊了起来,言谈中觉得她挺努力的,她也数次表达不怕辛苦,想走打女路线,所以一直在努力训练自己。

我俩聊到一半时,唐导还突然过来半开玩笑说别和我抢啊!我笑回,我又不签艺人,其实心里是有在想要不要介绍钟给华谊的经纪人

后来我问她签公司没,她坦率告知我签了,一问之下,我也认识,我好心告诉她这帮人要嘛是骗子要嘛帮不到你,你要小心,她这才告诉我,她正感苦恼,在想法子解约呢!

那晚之后,我和钟没再见过面,也不知道她约解了没当然后来肯定解了,几年后看到她主演芳华也很替她高兴。

评论里有人说我在推销钟,真的想太多了,我就见过她一面,她也不需要我推销,我也不是推销他的意思,只是想到了这一段。如果要举例,我会用安海瑟薇那样的演员举例,她的进步是有目共睹的,然而我们有这样的演员吗?有也要我有那个机缘巧合,我才有故事可说,难不成要我用字母来瞎编吗?

还有一个,周杰伦电影天台的女主李心艾。

我也是好多年前见过,当时她签给一个台湾人,巧合的是,这台湾人和一个大陆经纪公司的人是好朋友,这人正是签过钟楚㬢的经纪公司。

李心艾本人,可以说连我一个女生看了都惊为天人,长相身材气质皆美,而且感觉很乖巧听话,我觉得签给这个台湾人实在可惜,想帮忙看能不能牽个线,让这个台湾人和华谊的经纪人合作或转约什么的,结果因为经纪人问我能不能私底下跳过这个台湾人,把李心艾约出来,我觉得不妥而作罢,但她也不愁没机会,我想红起来只是早晚的问题。

半年后,该台湾人把李心艾的经纪约转卖给了周杰伦,李一跃成了天台的女主,但周杰伦公司对外说是在街上发掘的,不过什么故事也无所谓,重点还是那句,条件真好的话,不用动不动就妥协。李心艾若是演技好点,成就应该会更好,有点可惜了。

评论里一堆人说李整容,我不知道她的现况,但就我看到的她已经非常漂亮,如果你有她的颜值,我想一定有好的经纪公司愿意签你愿意培养你,至于你的努力是否跟的上又是另外一回事了。

说说网红

这真的是一个神奇的存在,当演员已经够轻松了,你们还觉得不够,索性开发出对著镜头吃饭说话就能赚钱的方式,即使是卖弄色相,你们的色相也是整容加滤镜的假到不行那些开店卖衣服什么的不算,起码还有在劳动。

说说幕后

影视圈有些大佬说爱电影,实则更热衷金钱游戏,毕竟认真做部好电影太苦,影视行业又特别让人没安全感,在这里花岂止无百日红,更有可能昙花一现,随时匆匆下台,所以只好趁能捞时多捞些,找钱找投资时也特不理性,不去思考自己的能力,更不思考能不能把钱赚回来,焦点全放在能找多少是多少,因此而开的公司和工作室多如牛毛,因此而关的公司也多如牛毛,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

说说

小说没有问题,问题仍是在心态。

认真做个原创剧本是辛苦的,是冒险的,要扛责任的,当然小说改编成剧本也不容易,可谁管你容不容易,要紧的是钱先落袋,有一阵子,人人讲,很多公司看都没看我的小说就问我版权,我的小说是过不了审,改编不了的好吗?

连看一下小说再做判断都懒,即便买了版权,能不能改编,怎么改编,就更少人去思考了。

看过电影””嗎?好看吧?

你再去看看小說,你就會知道這剧本改編的多好,如果當初就照小說這樣拍,恐怕票房要少一半。

说说宣传

流量,买粉,水军各种来,不管你给自己刷了多少粉,多少分,也只是图个爽而己,也许通过一些手段,确实能给自己带来短期利益,但对自己的进步有帮助吗?

那说好的对电影的热爱呢?对创作的热情呢?

你不想珍惜机会,透过观众和读者的反应检视自己的作品吗?

恐怕有些人要的才不是进步,图的还是钱,而且是容易钱。

最后,不劳而获的人让那些劳而少获,甚至劳而无获的人愈看愈不对劲,愈看愈怀疑自己的智商,有的人就这么沦陷了,于是不劳而获的人愈来愈多,整个圈子彼此洗脑,觉得能不劳而获才是真本事,而这不劳而获还进级成笑貧不笑娼,你偷你抢,你骗你睡都无所谓,只要你能搞到钱就好,继续这样下去,娱乐圈,乃至整个社会,只会愈来愈乱,愈让人失望。

因崔老师事件而引发的一些感悟和大家分享:

在我生长的那个年代,资源并不充足,但很多人凭藉着努力,凭藉着诚信,凭藉着许多美好的品质,一步一步走向成功,在创造经济奇跡的同时,也给社会带来了正面的影响,当时的我们,从不怀疑努力才会成功,成功需要一步一脚印的积累的教条,现在你们有更多的资讯,资源,理当能让世界更美好,但如今,看看我们的社会变成什么样子?不得不说,我曾经的信念也慢慢的动摇了。

现在藉由一个契机,让我们有了反思的机会,结果呢?

你说偷税,他们说谁不这么干?

你说偷睡,他们说要不哪来的机会?

你说你坑人,他们说不是坑人就给人坑!

你愤愤不平的说了一堆,只换来他们表面上的无动于衷,私底下的不屑和嘲讽,你们不过是群没本事只会乱叫的狗,背信弃义是功成名就的代价你们小老百姓怎么懂!

我们不懂吗?我们真不想懂!

我们真不想教育我们的下一代,做人努力不重要,做人诚信也不重要,碰到利益时一定记得把礼义廉耻摆两边,什么本事都比不过一手能遮天!

希望趁还来得及的时候,集众人之力,拨乱反正。

自扫门前雪换来的必定是将来更惨烈的得寸又进尺!

我们的社会,还是要有些正能量的!

年月日补充几点:

这一阵子的朋友圈让我看了很感慨,之前”朋友们”几乎全失声了,但今天某声明一出来,立刻看到朋友圈里一堆人转发那张在我看来,”言之无物”的声明,这声明的内容,有多少是老百姓真正关心的事?

用”神格化”来誣陷别人兼混淆视听已经过时,用”我错没错没关系,对方错了我就对了”的逻辑辩论,怕能接受的人也不多,才会吵著吵著还得动员一堆水军,将谎话说一千遍成真的信念进行到底,然而看著不仅幼稚,还浪费社会资源,希望在这真真假假中迷失的人不多,毕竟有多少人还吃这一套,是我们社会进步与否的指标之一。

社会良心还真不是自己说封就能封的,同理,哪怕动用了关系成了民族之光,倘若德不配位,还是有一堆人让你暗淡无光,任你怎么声嘶力竭,嘴巴长人脸上,你又能怎様呢?唯一的办法是,希望人家喊你什么,你就朝哪个方向去做,就对了。

整个事情牵一发动全身,确实难办,但不该用,有没有谁说,这些破事都照様会发生来开脱。有些事就不应该发生,不公不义也得有个限度,更何况如果不作为,这些人会手软吗?会知足吗?怕的是只会得寸进尺,然而社会资源就那些,那请问”剩下”的,在利益集团外的老百姓该如何生存下去?

最后我想说的是,确实我们中国是有句名言,自扫门前雪,别管他人瓦上霜。

在这大千世界里,有的人可以选择明哲保身,选择不引火上身,选择一切唯利是图,选择麻木自己的良知情感,但我们做创作的,不行。

试问我们要如何用一颗麻木不仁的心去打动人心?

一边无情无义,一边说要创作扣人心弦的作品,可能吗? 

评论里有人担心我得罪人,得罪人有什么关系?

我又不是墙头草,当然要站队。不是站人,是事

至于得罪人什么的,也混了那么久,还怕得罪几个人?

重点是我心里踏实舒服,怎么踏实怎么来,这才是生命该有的样子。

今天又忍不住更新了。

前几年演员的天价片酬相信大家也都听说过,但天价片酬的背后也反应了一个问题,很多演员只向钱看,把自己当做赚钱抢钱的机器,而非艺木家。

凯特·布兰切特,奥斯卡影后,你们知道她接这部电影只拿多少钱吗?具体数字不透露,只能说几十万美金。为什么?大家想一想,而且国外有很多演员是这样。

也难怪我们的好演员比人家少,因为心态。

有多少演员真的把自己当演员?

所以前几年有天价片酬,大家疯狂开价,还有各种配套让制片方苦不堪言,这两年环境不好了,有些演员的片酬立马被制片方狂压一半甚至三分之一,变成了相互博弈,仍然不是合情合理的成本性价比的考量,我们还需要很多时间,让很多人真正明白自己该扮演的角色,整个行业在这一块才能取得进步。

很高兴看到大家喜欢这个回答,关于娱乐圈的一些琐事会陆续补充在想法#娱乐圈那点小事#裡,谢谢你们的支持~

另外,最近扩大战线到抖音,看了这篇回答的你们相信对我的价值观有些了解,所以应该能理解我不想只是对著镜头开著美颜各种搔首弄姿,主要是我一把年纪了也不适合哈哈,所以决定自己写稿演出小品喜剧,而且要求中间不剪,必須一次过关,否则就要重录,如此磨练,就算不受欢迎至少自己也学到了东西。

“时事大爆炸“第一集共“访问“四个人物嘻嘻~

一个人物一分钟,请大家多多指教。

喜欢的话也可以关注我的抖音抖音因题材敏感直接删了或限流我一些视频,但我会努力拍下去,累积更多的经验~

两个抖音号+分别上传搞笑和吃喝玩乐的短视频~

最后再次感谢大家的支持~

第一个“受访人物“~

时事大爆炸娱乐圈有多乱////

再上传一个“受访人物“~无论如何都想当明星的阿花

我只想说我一大把年纪了演阿花真的很不容易,但就是这不容易才让录这些视频特别有趣哈哈~

时事大爆炸娱乐圈有多乱////

其他文章:

努力学习的意义到底在哪里?​

有哪些圈子里才知道的小秘密?​

如何评价成龙?​

编剧导演和演员在拍「烂片」的时候是什么心情?​

我认识一个编剧,我也问过这句话,他的回答我放到这里。

有的单纯的像一张白纸,有的乱的超乎你的想象,更多的还是为了生活奔波劳累的普通人。

我在帝都娱乐圈做了年经纪人。在做经纪人之前,已有十年在其他行业的工作经验,所以在进入影视行业时年纪不小了,但却是新人。自我认知清晰,处在食物链/金字塔的底端,离所谓的资本运作甚是遥远,手里带的基本都是新人演员,所以每天都在跑组,因为下一个组永远有希望。在从事这份工作时,既是投入的,也会时时提醒自己要保持距离,身在其中又冷眼旁观。基于这样的角度,我来写写我的观感。

关系

一个演员杀青了,回来之后和我吃饭,看得出来他的情绪有些低落。问他怎么了,他说在组里受到了来自各个方面的刺激。最大的刺激是有一个戏烂得都扶不起的中年演员,戏份还不少,到后来有他的戏导演都不来了。不过这个戏杀青之后,人家又进了另外一个剧组,仍然是主演。

我曾和一个戏龄差不多年的演员聊过天。我说想让新人上传统电视剧太难了,至今都没有成功。腿都跑断了,戏试了好几轮,导演也满意,都谈合同了,结果都是在什么凌晨收到微信:不好意思,资方又塞人了。这个行业仍然是在靠关系推动么?对方也很诚恳,说现在一个组里靠关系进来的演员比例也太高了。

退一步说你的戏过得去,靠关系也没事,关键这群人是不专研剧本的。他们需要用大把时间去维系这个关系,所以戏外的重点生活就是吃吃喝喝。你要是拿着剧本想和他讨论讨论,他觉得你是“可造之材”的话,就会直接把你拽到某个局,并且告诉你,要多认识几个人,多加微信。戏好不好有什么关系?会演戏有什么用?这种人还是有“自知之明”的,他们知道自己戏烂,但是不妨碍他们一整年都有戏拍。

试问其他的行业没有这样的人吗?当然有,人数还不少。这不就是那群没有专业技能,啥都不懂但是会拍马屁,会吹牛会做表面功夫的人么?可气的是,一个萝卜一个坑,坑被他们占住之后就没你的份了。

新人

我带的这些新人,都不是四大名校毕业的中戏北电上戏中传,读书期间没拍什么作品,北漂之路,着实艰难。除了戏要好,真的没什么能和别人拼的。每次试戏时,如果遇到有中戏的演员在,我一般都是要求他们看完之后才离开。平心而论,中戏学生特指读了四年本科的的平均实力还是在的,毕竟一年也就招几十个人,相当于用最顶尖的资源在培养。

打个比方:我家演员走到了最后一轮,导演有话语权,资方也没有塞人,最后剩了个演员,选哪个都一样的情况下,就不是看谁的戏好了。或者有所谓的资源互换。资方想和某公司的线上艺人合作,可以啊,那你就先用我家的年轻演员嘛;这个是中戏北电毕业的,哎呀正好是导演的师弟师妹,肯定就用了,怎么选都是我家的演员出局。

还有一种是“公平”的情况,就是看作品。片方永远问的都是“你上一部戏拍的是什么”或者“你有没有拍过类似的作品”?这样的话听着是不是很耳熟?当我们去面试时,是不是经常会被问:你上一家公司怎么样?你有没有相关的工作经验?那么第一部戏/第一份工作从哪里来?导演希望坐在眼前的这个演员是“成品”,公司希望自己招到的人都有经验,但是不给新人机会,怎么得到经验?为了怕自己毕业时没有作品拼不过别人,所以很多孩子选择在刚踏入表演的大门,刚进入学校时就开始去拍戏,这不是“不要输在起跑线上”的各种翻版吗?

一次,一个孩子对我说,在学校读的这年就是浪费时间,还不如毕业后演的一年话剧学到的东西多。刚去排练话剧的第一天,一群人就直接捏碎了他的表演观。在他看来,一个不知名学校的毕业证书和话剧年经历相比,肯定是后者更有含金量。在很多导演/资方的心里,话剧演员还是站在鄙视链顶端的,但也有些导演不喜欢,觉得他们爱起范儿,表演很夸张。这些毕业于非名校的孩子,才是“撑”起这个行业的沉默的大多数。

不过,这是一个不愿意试错的时代,片方也不愿意给他们机会。每当他们交不起房租要找家里要钱时,家长就会说算了,去考公务员吧,要不再去读个研究生,或者当老师也可以;当他们不停跑组时,演员副导会对他们说算了,转幕后吧,要想出来太难了;当他们好不容易进组时,有些浑身负能量的老演员会对他们说,孩子,这个时代已经变了,你看,我们也不被别人尊重了,你还是别干了,根本就没希望在这条孤独的路上,到底能坚持多久?

接着说一下年轻演员的演技问题。大家有时总爱比较,拿那些已经成名的演员多岁的作品来比,可我觉得整个大环境已经变了,没什么可比性。大家都是恨铁不成钢的,如果真要追问原因的话,需要年轻演员负责的部分不多。

说他们不会演戏,有多种原因。比如生活阅历不够。后后生长在物质世界相对丰裕的年代,没吃过苦,一路都走得很顺,该怎么塑造角色?想从电视剧里取经,有多少前辈做了正确的示范?想从身边人取经,得看看遇到什么样的经纪人。我最气愤的就是某些手握顶尖资源的经纪人,给刚毕业的孩子传输的观念是娱乐圈嘛,不是钱就是色,你选哪个?

出入职场遇到的第一个老板和团队,从事的第一份工作会对我们产生无比深远的影响。刚毕业的孩子满怀憧憬的进入到影视行业,结果听到这样的话,心里会怎么想?戏演完之后,想听听导演的意见。导演都是回答好好好,过过过。他没有时间让你再来一条,他要赶进度。古装剧里出现大量的抠图替身等,平心而论,港台导演要先来背一背锅。港台导演有非常强的服务意识。很多投资人是不懂的,他们说了一些很外行的话,如果这时有人提出来这是违背规律,做不了的,不管最后是不是真做不了,但是话得先说,得首先让他们知道这个不对,但是没有。投资人说什么就是什么。线上艺人说对不起我就只有这么点时间,投资人说不管,人家观众就是爱看啊,电视台就认啊,你导演必须得给我想办法。导演说没问题啊,反正不管怎么样都是没问题的。

内地的导演“学习”能力也很强,原来还可以这样啊,受教受教。值得注意的是,现在有走偏的趋势。通稿开始一味的强调这个片子拍了多久多久。拍得久不代表就拍得好。拍了一年,结果出来是这个样子,观众会更加的失望。我本人是希望自家演员去拍院线电影的。同样的时间,电视剧可以剪集,电影只能剪分钟。电影导演总是不停的说“再来一条”,其实也是希望新人通过这样的方式去磨自己的演技,最重要的是把心静下来。

现在的学校也没什么骨气了。当年梅婷为了去演戏,选择了从中戏退学,现在呢?我不让你去演这个戏,万一别人演,火了呢?那你不得怪我一辈子?老师们也是战战兢兢的。很多孩子从大一就拍广告,拍戏,根本就没好好上课。如果说其他的东西都可以从社会大学/剧组学习的话,那么台词真的是没办法补的。台词课一般都是大一大二上,遗憾的是,很多孩子都没有意识到这门课程的重要。还有毕业大戏,很多人因为在剧组拍戏错过了。当时觉得没什么,浪费时间,又学不到东西,还不如去剧组拍戏呢,等过几年,一定会后悔。

潜规则

一说到潜规则,首先冒出来的词就是陪睡。仿佛演员都是一路睡上去的。每次看到这样的新闻都会很生气。让人痛心的是,这样的新闻真的会对某些演员产生影响。当你认为陪睡是条捷径,能让你获得角色时,你眼里就没有其他的路了,你也自动把其他的路都屏蔽掉。

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都是试探出来的。还记得有次带演员见组,一个很大的房间,近来个人围着一个大长桌,我们就在听其他人吹牛逼。牛逼里也是有干货的。听着听着我忽然发现,一个女孩已经坐到了制片人身边。靠得很近,时不时用胸部顶一下制片人的手臂。制片人不动声色,“这桩生意”就成了。在组里也有演员主动献身的。很晚了去敲导演的门,过了几天戏份就多了之类的。还有一些串戏的角色演员副导是可以直接定人的。手里就拿着一堆小演员的“卡片”,今晚想点谁就一个电话的事儿,极大的满足了此种人的扭曲心理。

每次演员进组,我都要不厌其烦的正三观。进组是去拍戏的,不是去抱大腿的,也不是去陪睡的。那些什么嗑药的,每天都喝大酒的,离他们远点。人首先要自律,要有自我认知。所有的一切,都是你的选择。演员是个相对来说比较被动的职业,但这些事情你真的有选择权。

一个剧组就是一个小型社会,什么样的人都有。每次看到“贵圈真乱”四字时,心里都会有些五味杂陈。我曾问过一个女孩为什么喜欢看八卦,她说因为平时的工作太无趣了,每天都一样。娱乐圈就不同了,每天都很精彩,每天都有新闻。如果没有的话,反倒会很失落。于是,这个行业的某一/些面被媒体无限放大之后理所当然的成为了人们茶余饭后的话题。有时想想,其实这个圈很透明,“段位”也很低。那些“高段位”的行业实在太高,普通人也摸不到,有时连基本的名词解释都听不懂。但是影视行业就不一样了,大家都能点评演技,都能写点剧/影评,都有机会成为“专家”,似乎都能在这五光十色的斑斓里“升华”无趣的人生

经纪人及其他

演员是焦虑的,经纪人也一样。群众们只看到做明星的经纪人很风光,收入又高。或许每个行业都一样,只有自己去经历了才知道个中心酸。现在很多孩子在参加艺考时就已经签公司了。有个选角团队去到某个学校,让一些孩子来试戏,结果孩子们都牛逼哄哄的说你去和我的经纪人谈

记得有次去跑组,和一个经纪人同时进了一个组。演员副导说有救了有救了,你俩赶快来给我推荐人。一问才知道是原先定下的男二号临时变卦,片酬都谈妥了,开始走合同了,忽然提出来说不能接受剃头。演员副导可生气了,知道这是借口,经多方打听,原来是去了一个大古装。有些经纪人的勇气是要佩服的,我要是接到广电总局领导打来的电话,还不吓得半死,赶紧认怂。人家腰杆很硬,说真的不能接受剃头。难道现在谈政治敏感性这样的话题,已经过时了?

演员副导问现在后的男演员谁最火啊?我和那个经纪人异口同声的回答:张一山啊,《余罪》很火啊。我俩相视而笑。一分钟后,就出去打电话了。这个效率还真是高。没过一会儿又沮丧的进来了:哎,说没档期了。演员副导说他对张一山的经纪人印象很好,人很客气。又开始吐槽起经纪人:有的是死活都不接电话,微信不加,短信不回;有的是项目都没说完就直接问能给多少钱;有的是喜欢拖着你,因为手里有很多戏,需要再三比较;有的像神经病,一天一变;最讨厌的就是那些没有信誉的,要签合同了,又变卦。每天的拍摄时长是合同中的例行条款,但有些经纪人特别作,时间一到,就真的会给统筹打电话说今天不拍了,再拍的话就得另外加钱。

而对于成熟的经纪人来说,最大的挑战是自己看不准市场了。以前来个本子,看完之后会有一个基本的判断,八九不离十,到了今天,情况就变了。谁能料到《太子妃升职记》能火成那样?郑恺老老实实演了这么多年戏没火,结果在跑男放个屁,火了。翟天临在《四味毒叔》的访谈里提到《演员的诞生》就类似于在学校表演课上的片段练习,根本就不能体现出他的表演能力,不过观众却记住了他。他前面拍的那么多的作品,观众没记住。黄圣依奉献了如此尴尬之演技却丝毫不影响她接戏,该演女一还是演女一。

不管普通观众对《演员的诞生》这档节目有什么样的看法,我都希望第二季能赶快出,因为这样又会有一些戏好的演员被大众熟知。小鲜肉这一波是很快会过去,还是会变成“常态”,谁也不知道,年后我们的影视行业是什么样子,没有人知道,而《如懿传》到今天尚未播出,这件事对很多人都产生了巨大的冲击。观众认为这部戏有这样那样的问题,最好别播,但是站在经纪人的角度,看法自然不一样。

《如懿传》是我最不爱去的组,每次去都有很多人,要等很久,气氛很压抑,但也是我去得最多的一个组,对这个组的感情比较复杂。像我这种处在最基层的经纪人,可以说是没什么骨气的。这么说吧,的演技有目共睹,但如果《创业时代》的演员副导对我说有个角色还没定,带演员过来见组的话,那我肯定是屁颠屁颠飞奔过去。原因很简单,我和自家演员没有选择权,现在还轮不到你来挑。所以我真心希望那些热爱演戏,戏好的演员赶快都火起来。

说了火/红,也顺带说说那些没有红的。如果某个演员演的戏都不错,宣传给力,自己也一心想红,但就是死活红不了的话,那多数原因是自己的问题,首当其冲的是性格问题,待人处事的方法问题。比如,这场戏是没有女一的,但是关系带到了女一,他对导演说先等等,让女一在镜头外来搭个戏,把戏先走一遍。导演和女一都同意了。女一站在那里等了半天,没动静,问他怎么了。他说不对,他的发型有问题。发型问题解决了又说这场戏的灯光不能这样弄。和灯光师争执了半天,回过头又说台词也不对,转而和导演争论了半天,到最后终于变成了吵架。导演一生气,说先不拍这一场了,拍其他的。片场所有人都在心里哔哔。等到杀青宴时,嘴里都是说着下次再合作啊,但在心里却说的是老子再也不想见到你了。

演员副导这个群体也是良莠不齐,鱼龙混杂。有啥都不懂的,也有很懂戏的;有规规矩矩的,也有心理阴暗的;有爱表演但因为外形不好拍不上戏曲线救国的,也有纯粹就是为了钱去的。他们基本没什么话语权,但他们有一百种让演员上不了戏的方法。像我这种不认识导演和制片人的,只能通过他们,所以得搞好和他们的关系。有的面目可憎,有的让人感动,这也是世间百态的应有之义。不能因为遇到一个变态的就对整个行业失望,也不能因为遇到一个心肠好的就觉得处处都是阳光。

虽然一直接受的都是唯物主义的教育,但随着年纪的增长,却越来越觉得这个世界是唯心的。你觉得世界是什么样子,久而久之,它就会以那个样子呈现在你面前。

娱乐没有圈。或者说,每个人都处在娱乐圈。每个人的每一个行为,都会影响这个世界的轨迹,都会影响这个世界要去的方向。在这或浑浊或清明的一方天地里,不也有你的那颗心吗?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所以,我们需要的,是先管好自己。

那些脑子不清楚的人,不可能成为社会的中流砥柱。历史是面照妖镜,是人是妖,一照便知。巨大的车轮,在偶尔的倒退曲折断层中,裹挟着每一代人,坚定向前

我正在参加知乎故事大赛,欢迎移步阅读我的回答:

知乎故事大赛:工作和生活中,有哪些让你念念不忘的亲身经历?

娱乐圈有多乱我不知道。

但我能够走到今天这一步全凭我个人本事。

黑我的人太多,但是黑子们你们知道我有多努力吗?

我只是箍了个牙顺带在自己脸上动了几刀而已,为什么黑子们要质疑我的中德混血儿身份,我爸爸是印度人还是德国人碍着你们什么事了?

我整容流的是我的血花的是我的钱,我自己都没喊一句疼,没吃你家一口大米,黑子们都不用工作吗为什么整天这么闲一直揪着我不放?

上天给我的美貌让我遇上了我的真命天子,我凭什么不能抓住机会?转正那也是我自己赤手空拳博出来的一条路,你们有什么资格我?

换成你们有谁敢说抛弃就抛弃跟自己患难与共的现男友转身投向还没分手的另外一个男人怀抱吗?刻骨铭心为彼此刻下纹身的真爱又怎么样,爱情不能当饭吃,我要生活啊!

我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十八线嫩模,能够在短短几年时间里迅速跻身中国一线女星的行列,黑子们以为是随随便便一个没脑子的花瓶女人就能做到的吗?

我跟我老公撒个娇卖个萌上亿片酬就到手,跟他那个谈了三年也没开口问他要一部片约的前女友比起来,谁懂得审时度势利用资源不是很明显的事吗?我老公的资源我不用难道拱手让旁人得好处吗?

我演戏只会面瘫抠图瞪眼嘟嘴又怎么了,的片酬不照样被我收入囊中,百花奖最佳女配不照样被我轻轻松松拿到手上。

我的人生,没有一条好走的路。

黑子们你们压根不知道我在进入娱乐圈之后每一步走的有多艰难,经历过多少磨难,我没有办法逃离这个黑暗的圈子,所以我只有去适应它,还好我成功了。

所以你问我娱乐圈有多乱。

我告诉你,有我的存在,就证明了这个圈子有多乱。

圆桌派的视频,非常适合回答此问题,随意感受下~

////下面这套路完全可以说明娱乐圈有多乱。

娱乐圈的表现:

实际她在说:

我回之:

金庸先生去世,我悲恸难当,此答案无限期停更,请诸位见谅。

破万了,谢谢各位。已解锁“在知乎拥有一个万赞匿名回答”的成就。

接没说完的上一点,再扯点新的。

眼看着快赞了,其实好几次我都想更新,不过又不想为了更新而强行敷衍一些很牵强无聊的东西,毕竟这将近赞都是冲着我实诚的态度和干货的密集程度给的。

按理说我应该多讲一些,可娱乐圈真能够系统化又值得在这里详谈的料,已经被我说的七七八八了。其他的不是我不了解,就是没外人想的那么有趣。加上最近工作遇到了很多阻碍,白了不少头发,因此才拖到现在,这里向等更新的朋友道歉。

更新最近的一些体悟,接着上一轮的话题陆续说几点,算是对各位支持的一点点回馈吧。

已经破赞了,我已经可以去答诸如“匿名回答赞数胜过实名回答是什么体验”一类问题了,看到很多朋友在评论里鼓励夸奖我,我可高兴了,不过我确实只是一个圈内的小人物,大家给我的褒奖我通通当成是打气应援。

这次更新,讲讲《延禧攻略》引发的圈内热议。

挺惭愧的,我本拟赞更新一波,没想到的是转眼都快赞了,离我大号的最高赞答案也很接近了。不过我又不想为了答谢各位的点赞而拼凑了事,所以先更新一点比较肥的,想起来再更。

快赞了,本来是想赞更新一次的,不过最近开始运作新项目,有点忙,大家理解一下,还是先更一条,待续。

赞了,我再更新一些,当初没想到要答这道题,想起什么说什么吧。一次五点太多了,我一点一点说点大的。

我看一回头的工夫,赞了,就更新一波吧。

我写的这些,明眼人一看就知道真假,说我写的假的那位仁兄,您去看高票那些做什么不带套之类的好了。

以下原答案更新在下面

先写五条吧。

几乎没有不被资本绑架的导演,编剧和演员。无论他们是否缺钱。

典型的就是张艺谋,他水平虽然没有吹嘘的那么高,但也不至于对《三枪》《满城》这种破烂货色那样热衷,只不过是被绑架了,又没有冯小刚和光同尘的本事。在资本绑架面前,个人的素养品味个性和坚持都会变得很渺小,那些看起来艺术范儿十足的编剧导演,在金钱面前丑陋的要死,下面再详细说。

艺人比你想象的要多得多。

以前我就很奇怪,小小台湾香港,能涌现那么多艺人,为什么我们“泱泱大陆”艺人这么少?后来参加一个近似海选的圈内活动,铺天盖地的十八线演员将酒店大厅站的满满的,活像早上的八通线地铁。应该说他们中至少有七成在现实中都是男神女神级别的,但为了蹭一个头部项目趋之若鹜。

外界最感兴趣的潜规则。

潜规则是有的,但多数是服从性测试或者是行为协议。假设一个好色闻名的导演对一个女演员许诺说让她演梦寐以求的女一号,即使这个导演实际上绝没有其他想法,那个女演员不和他睡自己心里也不放心啊。有的时候主动和对方睡是一种效忠的表态,在四方博弈的今天制出导之外又多了平台,强势的博弈方会尽可能的争取演员,编剧,策划甚至财务来获取话语权。观众所想象的潜规则,一般仅仅在上面说到过的十八线里情况较多,大演员是很难潜的。

假如你在影视剧里发现一些很雷人的演员,或者很雷人的剧情,请注意,那未必是出品人搞事情。

虽然我匿名,但我可以告诉大家我是资方人士,所以这条可能多少有点主观。就我所知道的,出品人强行加入角色,网络上大骂一定是资方把那演员睡了一类,基本都是假的。有的演员是本身背景雄厚,具体人名我不点了,多半名气不大,不过真比背景,景甜韩雪一类也不算什么,人家有点爱好,资方闻弦知雅,立刻换上。其他多数时候资方一般不会太过干涉导演和制片人的话语权。有人可能会问制片人和导演不想拍好戏么?为什么要用雷人的角色砸自己招牌呢?其实大一点的导演在演员这一块上有很大的利益纠缠,如果你用一个很小的演员,可以不给片酬却照常报账。现在演员的酬劳这么高,随便穿插几个演员一千万就到手了。至于会不会影响拍摄,其实导演的角度看,他们认为决定一部戏成败的几个关键依次是自己剧本资金主演其他。下面的小配角可能压根就不在眼内。现在一线导演一个月也就是四百万左右的样子,对他们来说钱比羽毛重要太多,何况赚这笔钱未必羽毛会损失,不赚羽毛也未必留得下。

前段时间炒得很热的编剧和策划责编互相甩锅,某种程度上标志着新的编剧时代即将来临。

近两年编剧的地位提高很快,最直观的是价钱,现在已经有后年入过亿的编剧了。一线的普通编剧也是很强大的,大概每集在万之间。一般编剧的速度是天一集剧本,也就是说每天差不多多万的收入。当然了,这个价码的编剧还是比较少的,但编剧稿酬的几何式上升,某种程度上掩护了编剧的一些现状。因为以前编剧挣得少,话语权也少,所以编剧习惯性甩锅给责编其实是历史遗留问题。现在编剧的稿酬已经回复到正常,编剧却仍然不想承担这个责任。所以我预计多则五年,少则一两年,编剧会有一次大浪淘沙,以后编剧会将之前的一些如自己不动笔,团队外包枪手等等问题,由市场修正。

待续吧

赞第一波更新

男演员被潜规则困扰,对象多半是男性。

这是一个率远高于任何国家水平的圈子,女制品人,出品人和导演潜帅哥也不是没有,但一般很少,主要是被女人潜男性当事人也未必觉得多恶心。有些时候如果家里势力不足,又没有找到足够强硬的靠山,一些演员可能会有策略的卖菊。潜规则是无法强加给人的,多半都是双方达成共识了。有人问我小鲜肉的事,很抱歉那位我没见过。

中国演员很可能是世界演员中话语权最高的。

几百万人每天在网上说中国演员演技差,爱整容,挣得多,但你挡不住几千万人每天点开他们主演的电视剧和综艺——有时候那几百万骂他们的人也在其中。

中国演员的话语权真的强,近些年的工作室制度,让深谙娱乐圈规则的演员逐渐开始培植自己的势力和人脉,她们善于利用资本来炒热话题,滚雪球让新的艺人逐渐为观众熟知。这将会在未来的十年内成为娱乐圈一股举足轻重的力量。

在大资本运作的项目中,超一线演员可以决定资本的注入,平台的定位和购买欲望,这已经不能用蝴蝶效应来简单说明,可以说超一线演员,可以直接带红几个半红不红的演员编剧甚至制片导演。前段时间拍的其实没有那么烂,只是他急于聚拢资本,得罪了一些资本方,才导致扑街的。很多演员演技不行,可是做演员的天分却不容置疑,比如某教主,号称圈内没有搞不定的人,被他说服临时换角就有几次,可见其情商和沟通能力。

如果是小资本运作,那演员的分量就更大了,可以临时更改剧本,修正人设,加戏,甚至换制作人员。某颂出名小花,现场俨然比巩俐还要大牌的架势,分分钟让小演员不寒而栗。

演而优则唱,唱而优则演都是非常符合中国市场当下规律的,也是观众造成的。

很多观众接受不了演而优则唱,其实科班出身的演员多半受过声乐系统训练,唱起歌来气息发生秒杀%的普通人是没什么问题的。我和几个话剧班的演员出去唱歌,平时我也算是麦霸,那天完全不好意思接,两个演员唱完歌一脸谄媚的说:哥爱唱啥,我给你点。我都很尴尬的说嗓子不舒服,心中大骂这两个唱功比情商高的家伙烦死了。

唱歌这东西,多半人是不了解自己真实水平的,看歌星唱两句觉得自己也行,其实你上台去试试不跑调就是人中龙凤了。演戏也一样,北电中戏的毕业生在荧幕上表现差强人意,你让那些生活中的戏精去演?看看亮剑里的群演就知道了,别拿业余爱好和人家的吃饭家伙拼。

我们比起港台,优势是有钱。比起日韩泰,劣势是演员有钱。比起欧美,劣势是人家的资方比我们有钱,人家的演员又没我们的演员有钱。

听起来好像绕口令,仔细想想就懂了。香港人是典型的逢高踩低不含贬义,大陆这两年的影视剧制作水平飞速提高,但和年代左右的香港还是有很大距离的,不过我们的优点就是有钱市场好,香港人务实,他心里瞧不起你不妨碍为了钱跑来大陆工作。大陆相当于出钱在和港台人学习先进的其实已经落后了,相对而言吧制作技术,但资本的力量是原力,香港人逐渐沦为打工仔,只是内心住着一个杂货铺老板罢了。

比起日韩泰,我们的演员有钱,所以艺术追求就不一样,我们的演员更像是玩票。虽然韩泰的剧本一直被指摘套路化严重,不过我们的编剧连套路还没搞明白呢,韩剧的细节举世公认的好,我们学不了,因为什么?演员太有钱了,你让他一个细节一个细节钻研,人家说老子不演了。

至于日剧,前阵子我们公司运作了一个电视剧项目,投资数亿,我们起意想找新垣结衣,特么一打听价码便宜的要死,只是多方阻碍太多。可能打发小鬼的钱都够请新垣结衣+小栗旬+石原里美的了。

日本的演员挣钱少,制作资本却雄厚,这是他们能维持高产的根本原因,但是日本人有时候轴,所以日剧总是会有一些瓶颈。

反观英剧美剧这种已达世界最高水平的剧作,其根本原因是他们把控了一群极高质素的观众,这群优质观众愿意为高昂的制作费用和演员费用买单,他们的制作团队才可以放心大胆的在艺术道路上驰骋,如果我们也能做一套冰与火之歌,观众愿意付多少钱来看一集呢?

未来的几年,会是影视传媒业的一次巨大革新和洗牌,其根源在于一小撮精英观众很大比例出现在豆瓣和知乎

网络的发展,让我们的观众进化速度变快,现在很多豆瓣知乎的高级影视观众不但已经具备了不弱于业内人士的鉴赏能力,更可怕的是他们通过互联网将自己的识见和可参考性共享给了无数新的观众群体,我们观众会被他们传染得水准越来越高,那么传媒市场会经历可怕的洗牌,之前等人已经玩到炉火纯青的粉丝影视即将被淘汰,我们的传媒市场会迎来极为恐怖的优胜劣汰,未来十年后,影视作品我猜会趋于两极分化,要么针对愿意支付较为高昂费用的精英用户,要么针对有大量时间的退休阿姨。那么现有的导演演员和制片方,出品方中,善于读书学习的,未来会在残酷的市场竞争中走到最后,其他人将会尴尬的被市场遗忘。

是的,遗忘,即使卖菊也无人问津的原流量小生,想想都害怕吧?

说说一部戏是如何争权夺利的。

顺便曲线回答一下某位评论兄弟的问题。假定说服投资一部电视剧,投资亿,那么是制片人,是出品人。他们拟定了做编剧,做导演,而这个时候说是一个与剧本契合度非常高的自带流量的演员,所以想要同意由来担任主角。

事情突然有了变化,和都说好了,但之前主演的电影上映了,突然名利双收,比原来更值钱了。那么就有了更多的筹码,如果他不看好这部剧,他可能要更高几倍的片酬,如果他看好,就极可能要求联合出品人。联合出品人不一定要投资的,只要演员在出品人制片人心中无可替代,不花钱也可以联合出品,甚至参与分红。

那么这部戏开始以后,发现找的编剧水平不行,于是要求撤换,但是编剧合同是分阶段付钱的一般是分次,提醒已经付出了沉没成本,可认为这是我的钱,我宁可亏点小钱也不能耽误大事。于是和编剧签了中止协议,这时候大怒,因为他和是好朋友,而且双方可能有一些利益勾连,于是也表示不导了。和焦头烂额,只好找了业内出名黑心肠又很有本事的导演,说我来救火没问题,但是剧本必须找来写,答应了。

导演进入制作阶段后发现根本没拿出亿,实际花在制作上的钱只有,但是又办事很老练没有什么漏洞。于是利用是自己人,大量修改和之前定好演员的戏份。有的演员原本戏份很多,被砍掉了大半,便一怒不演了,而又加了很多原创的角色出来,趁机大量往里面安插演员,不免有一些阴阳合同和补充协议,本来给的酬劳是万,工作大概个月,可安插了个演员在里面就挣出了万,他为了报答,就把服化道的一些入口把住交给了的亲戚,在服化道上赚了大概万,于是皆大欢喜。

这个时候跑出来个女演员,分别是,非常漂亮,暗示导演只要让他演,可以做一些勇敢的事。是个富二代,条件虽然一般,但是她爸爸跑出来和谈生意,莫名其妙的送给万,而自恃是公司的签约演员,以为根本不敢碰她的角色,于是权衡再三,没有抵挡的诱惑,和她睡了以后许诺给她角色,但是要下一部戏,心中不爽又不敢得罪他,得到了角色,则被移到一个没什么戏份,但是顺位很高的角色上。几经沉浮,早就知道的伎俩,于是他暗中和协商,要求分一杯羹,不然就给他捣乱。

以上故事纯属虚构,毫无原型,不要对号入座。

我用这个故事来告诉大家,一部戏投资亿,看起来大家可操作的空间只有,如果资方投资注水,那么连两亿都没有。在这种情况下其实有很多方法可以把外来的资金注入,能否做到位就看你权力的大小了,所以导演,制片人出品方争的更多的其实是权力而不是金钱。

为什么外人眼中,广电总局永远是无聊的胡乱为难,娱乐圈永远是肮脏无耻又充满吸引力的。

娱乐圈的立身之本不是电影电视剧,而是传媒。网络上很多人都在讨论,为什么一些戏子就唱首歌,扭扭屁股就能挣这么多钱,为什么科学家不行。

我想说这就和足球一样,我们明知道国足是狗屎,但是你也不能阻止足球市场的兴旺,国足运动员的收入高是市场决定的,就好像传媒这个市场,为什么会像其他高赞答案说有强大到可怕的现金流,因为这个市场是国家需要它成长起来的。

传媒是什么?是国家对民众精神层面控制的最大工具,这种工具是柔和而有效的,至少比大喇叭洗脑让人容易接受。这个产业最大的目的是为国家发声,为政治服务,其次才是赚取税收利润和丰富百姓精神生活。

所以广电总局的权力是应运而生的,他们之所以这么狂,其实并不是因为他们傻,不懂戏剧艺术,反而我在想,中国影视能有这样快速的发展,和广电是有很大关系的,广电做了很多孽,但客观的说也作为缓冲层保护了很多人和项目。他们要忖度上面的意志来及时匡正下面的舆论,这是吃力不讨好的活儿。

我们影视工作者经常自嘲,戴着脚镣跳舞。那么最终谁跳得好,就不仅仅取决于舞技,还有力量了。如果你的力气大到足以忽视脚镣,你跳的舞起码是接近原本的模样。

娱乐圈是一群什么人?说实话就是一小批有头脑玩投机的人一小批有艺术追求,满脑子信仰和仪式感的人和一大批跟着混饭吃的人。

好多观众总是自以为聪明过投资人和专业编剧,认为他们既愚蠢又没有艺术审美,所以才会拍那种狗屎一样的影视作品。其实人家比大部分人都精明得多。

那一小批有艺术追求,满脑子信仰和仪式感的人多半混的很惨,只有很少的一部分熬的出来,可也多半会向现实妥协。至于投资人,人家在意的是这部剧能否卖给平台,换成数以亿计的人民币,至于你们骂,人家会多缴一毛钱税么?

知乎豆瓣吹的天花乱坠的大明王朝,豆瓣评分很高,可电视剧本身没挣什么钱。现在知道炒周星驰说他了不起了,他当年演的大话西游亏成了狗,情怀粉在干嘛?钢的琴,业内外公认的现象级作品,几百万票房。对于投资人来说,这些都是狗屎,这两年炒口碑,不是人家真的想做好东西,而是人家希望做点能卖钱又有人吹的,好卖下一部。

三生三世骂的人倒是不少,播放,你能把人怎么样?平台恨不得把这种作品都买来,对腾讯爸爸来说,几亿买部这样的剧实在太便宜了,你有多少我要多少。

按:肯定是注水的,但是我们既然无从得知真正的无水播放量是多少,也只能拿注水的数据来说话了,注水后也是了不起的,总不可能他原本,注了倍吧

娱乐圈真正的核心人物,都实际的不能再实际,他们日思夜想,就是怎么能拍出来平台愿意多加一个来购买的项目,精英观众多什么?精英观众点一次播放量会涨十次么?如果少一个精英观众的点击,多出来个土鳖观众的点击,这种送分题谁都会答。

这次《我不是药神》,我是真的被惊艳到了。可能行外的人感受会纯粹一些,我看到的都是徐峥宁浩老奸巨猾的谋划和左右逢源,他们把观众圈住了,建设了十年来最顶级的观影体验,把社会热点蹭了,还玩了一个时间差游戏把政府夸了吗,把审查过了,不用跪,赚大钱,还没有战狼的审美反噬,这会是未来十年无法绕过的一个教科书式的影视作品创作模式。

娱乐圈有多乱?就像是一个十米直径的圆形场,里面放只狗来回跑,外面看去,乌烟瘴气,可是老虎站在中间,只会觉得热闹安详。

作为一名吃瓜观众,我该如何介入这个行业?

我本人是这个圈子里的,可我的大号在知乎并不是一个影评人,不瞒大家说,我连豆瓣都潜水,只是偶尔看看作为参考。

令我很惊奇的是,影视圈的人和事对于外人的吸引力如此可怕,外人看来高端大气的知乎,面对影视圈的四流谣言和无聊八卦,也并没有显出优于普通群众的抗力。我认识的知乎,有个几万粉的,多半在知乎写过影评,那玩意圈粉确实快,我也写过一篇,虽然水平有限,又和主流论调相悖,也随便近赞了。

因此我再相当一段时间要接触的问题就是,圈外的人会问我:

我想进你们圈子,做编剧/策划/导演/演员/制片人/艺人经纪,我应该准备什么?

现在我就系统一点的回答一下这个问题。

想做编剧的。

因为我也算半个文人,身边朋友想做编剧的最多。有的在知乎豆瓣公众号写一些文章,在外人看来水平还真未必弱得过编剧了。

不过戏剧作为四大样式之一,是具备其独立性的。不得不承认很多人是有天分的,但是你理想中的剧本和现实必然存在某种偏差,在一部牵扯到资本运作的影视项目中,这种偏差会因为利益的纠葛题材的限制,政策的压迫,运气的好坏而放大到不同的程度,很多时候,单纯依靠天分是难以承受的。

另外娱乐圈会有一个怪圈,我称之为“风险控制引发风险,沉没成本导致成本溢出”。

很多卓越的编剧人才并不是科班戏文出身的,比如《军师联盟》的常江。她能有今天,固然由于自身才华横溢,但也是先出了书,又遇到了不拘一格的制片方才有这样的际遇。我见到过她本人,非常谦逊有礼,显然待人接物也颇有心得,情商高,出身于中科院,智商那也不用说了,这样的人能混到今天我觉得也算是天公地道。

在大多数情况下,一个项目几个亿砸出去,沉没成本太高了,有几个人敢于冒险,用名不见经传的新人去做编剧?你觉得他行那是你个人的事,你能代表几亿观众中的百分之多少呢?

于是这个怪圈就形成了,有才华的新人没有作品证明自己,于是没人敢用,但是没人敢用他又如何证明自己呢?这就是变形的“牛没耕过田,不能下地,可不下地怎么能会耕田呢?”

不过我理解资方的想法和立场,人家站在更高的位置,风险控制那是必修课,好几亿的项目不好好盘算筹谋,人家也不可能挣这么多钱。

长此以往,几乎所有大项目找的都是已然成名的编剧,换而言之,是将选择的圈子缩小了,这样的编剧就会渐渐不思进取,愈发膨胀。甚至逐渐借用自己的名气,把写作工作全部交付给团队,透支口碑。

我们有时候看到大编剧写出的戏全是硬伤,就是这种情况引发的连环蝴蝶效应,那么只选择绝不存在风险的资方,实则引发了更大,更长期的风险。而这一切的风险控制,缘于对之前项目的沉没成本,可在对沉没成本的保护后,资方渐渐发现,成本越来越高,直到溢出。

这个怪圈是外行文人想要投身影视最大的阻碍,现在想要破解,只有两个办法:

要么资方本身冒险意识强,敢于启用新人。

要么资方实力较弱,还没有形成太强的风险控制思维。

所以我们就能看到,一些投资较少的网大,网剧钻出来的新人编剧了。

想做策划的

策划门槛低:阅片量高,语言表达能力过硬,逻辑思维缜密,文字功力差不多就可以了。如果看小说看得多,具备点原创能力就更好了。

策划挣得不多,一般也就,却是普通人最容易的触碰这行业核心的方向。如果做好了,也可以往编剧,制片人方向转型。

想做导演/制片人的

这个就比较难了,科班出身的淘汰率都超过成。导演可以从剪辑,摄像,编剧,制片人转型,但是前两种比想象中难。除非你天赋异禀,做个作品让资方惊为天人。一般来说,从摄像起步的,跟两个好导演,混几个电影节奖项就可以导一些网剧了。不过不懂内容的还是吃亏,张艺谋这种属于特殊历史时期产物。如果你已经是知名制片人,编剧了,想做导演就容易多了,不过这也不在这个答案的考虑范围内了。

至于想做制片人,我建议的是要有业内至少年的从业经历至少混到执行制片人,超过%业内人士的人脉,懂内容,懂财务知识主要是税务和众多艺人经纪导演编剧保持良好的关系,更重要的是,要认识至少个非常信任你的资方

想做演员的

想做演员,最重要的能力依次为个人意见:

情商,外形的辨识度,挑选剧本和团队的能力,背后团队的炒作能力,对剧本和市场的解读,运气,演技,家里有钱颜值。

想做艺人经纪的

艺人经纪这行现在处于专业度不咋滴,但是牵扯利益超标。所以我建议想去挣钱的歇歇吧,如果单纯就是喜欢,可以去找工作室做做,细节上我也不怎么懂,不过刨土是没前途的,富二代可以玩玩。

总而言之,进入这行并不难,难在你给自己的定位是不是符合你的条件和决心。如果想的都是我去试试,万一成名了呢,那还不如买彩票呢。

由《延禧攻略》看古装剧影视的未来发展

幸好我是匿名,说真的我很不喜欢于正这个人。

在这行和他有过一次接触,看到自己的署名和他在一个剧里只隔行心理还挺矛盾的,一方面那个剧口碑不咋滴,另一方面是这个人实在是挺厉害的——

我讨厌的人,是他的行为模式几乎全是让你反感的那种,可你却万万无法忽视他的才能,假如你讨厌的人很平庸,无视就好——可于正这种人,讨厌恶心又不容忽视。

于正前几年一直在走下坡路,尤其到了《凤囚凰》,业内已经有不少人认为他的套路已经过时,可于正从一个编剧逐步甩下创作者的包袱,全力以赴去做制片人的工作时,《延禧攻略》打穿了宫斗市场天花板,成为了一部充满争议和热度的现象级作品。

我给这部作品的评价是:《延禧攻略》是一部在当下环境,几乎不可能更成功的宫斗作品。

于正在这部剧里做了什么?

将宫斗经典人设完全颠覆再创作

将爽文模式完美用讨巧的模式影视化

将演员的选取工作极度趋于冒险博弈从而极致压缩成本

仅就这三个工作,中国应该没有任何一个男性制片人可以全面压制于正的,女性目前没发现。

可以说于正混到今天,在这么多大佬讨厌他的情况下他仍然红尘作伴活得潇潇洒洒,策马奔腾享人世繁华,本事确实大。

这个本事里面可能有性取向的原因,但并不全是。至于他压缩成本的能力业内基本公认,这个好像和性取向也没关系。

《如懿传》过两天上映了,从纸面力量来说,《如懿传》全面压倒《延禧攻略》:

流潋紫是宫斗巅峰《甄嬛传》的作者

从流量热度看,周迅比吴谨言至少高个四档,霍建华比聂远至少高两档

新丽是传媒里顶级巨头,曹华益老板也算得上中国电视剧中屈指可数的顶级出品人。

更别说双方花的资金成本和时间周期。

可我不太看好《如懿传》可以压制《延禧攻略》,甚至我认为八成会败北。。。

这正是影视这行有趣的地方。

最近一堆公司在抵制演员高片酬,很多明眼人会发现,其中很多抵制者就是给演员发高片酬的,中国演员的片酬是真的高,这个我之前说过了,可我并不觉得这对这行有多大的危险和隐患。

相反的,我认为这次的抵制,实质上对演员是一种保护,只不过演员多半智力欠费,未必看得出来。

就《延禧攻略》的套路,我们可以看到可塑性强的新人和过气明星的搭配已经深得资方的欢心,在未来的岁月里,这样的组合我相信会越来越多。

而对于导演来说,某些每天只工作个小时还要算上车程和吃饭时间的大腕,远远不如懂事听话有演技的新人来得靠谱。

今天一线明星的天价片酬是市场给的,未来只要市场变化,他们自然也会随时跌破发行价——吴谨言这样长得不好看年龄又不小的演员不含贬义,只要在合适的项目跟进,照样可以取悦观众。

所以如果演员知道自己几斤几两,老老实实把片酬降下来,未必就是损失了。可惜他们身价的泡沫吹的太大,怕把自己的眼睛都遮住了。

就当下我国影视工业体系的成熟度和广电对内容的干涉程度,我们的影视剧在现实题材中可能达到的程度与美剧有极大的差距,因此中国影视以文化富二代的身份去拍古装剧,是我所认同的捷径,古装剧的优势,并非政策可以更改和削减。

而《延禧攻略》,印证了我的想法,也为未来的古装剧打开了一个崭新的思路。从这个思路延伸开来,也许就可以形成前所未有的新影视模式。

好笑么?一个声名狼藉的抄袭者,居然是新的影视模式的开创者。

待续吧

时间胜于权力,权力胜于金钱

一部电影,多分钟,可能要用几十倍的时间去拍摄。

一部电视剧,几十个小时,筹备策划选角拍摄后期,加起来可能要几年。

影视本身是斥资来满足人类的精神需求,并不能生产出什么物质价值,可却能驱动巨额的现金流,其根本原因在于人类精神需求的不断变化和永不满足。

合格的影视人,在探索这种需求变化的规律。

卓越的影视人,会引导这种需求变化的方向。

战狼很多人黑,说它技法粗糙的,说它为了迎合主旋律做作的,说它直男癌的,说它讲不好故事的。

但《战狼》就是卓越的一部电影作品,不是因为他赚了很多钱,这是附加品,它卓越的地方就在于它成功的引导了观众的需求,事后一大批跟风作品就是铁证。

就好像《一千零一夜》,有多少人看过全本?我和您说,我看过,无聊死了。故事都差不多,只有几个精选的拿出来挺经典的,真的从头看到尾你烦都烦死。

但你能说它不卓越么?它委实开创了一个民间文学的新纪元。

当然了,你想引领潮流,不光是要实力,也要些许运气。况且各行各业精英的比例都是固定的,大部分人比如我都是庸才,能达到业界的平均水平往上就可以了。

对于我们这些凡人来说,有一个新的潮流出现,我们应当尽快的评估出这个潮流的含金量和持续时间,然后尽快的跟风。

说到跟风,很多人会习惯性的鄙夷,其实没什么好鄙夷的。创造力是这世上最为无法无天的才能,只有极少数聚集于金字塔尖的人物才具备,况且创造也需要时机和运气。

擅长跟风并且能控制时间的高手,就足以在市场上聚拢上优秀的资源,而且很多跟风的高手甚至可以做出胜过开创者的优秀作品——比如很多人可能不知道《这个杀手不太冷》是跟风《女煞葛洛莉》的。

然而跟风是有时限的,正如我们上面说到的《如懿传》和《延禧攻略》的对比,如懿传如果时间更充裕,选择了一个更好其实就是更早的上映时机,它也许会收获比现在更好的关注和评价豆瓣评分我觉得有点假,无证据。相反的,如果不朽神作《霸王别姬》到今天才上映,可能压根过不了审。

更何况,《延禧攻略》既然已经做出了反宫斗的层面原来于正抄袭的还是金庸,就说明宫斗剧的进化已经到了物极必反的地步,我以为某种程度上来说,也宣告了宫斗剧基本上即将退出历史舞台了。

时间的重要,毋庸置疑,好比马云,如果生在后,我相信以他的才具也能成为一方之雄,可我不太相信他能如这一世的马云,一手改变半个世界的生活方式。

知乎上笃信小时定律,可这小时的分布,却又大大的不同了。

最近新版《神雕侠侣》和《倚天屠龙记》都即将上映,不管大家怎么骂,金庸剧就是业内跟风的巅峰水准,我曾经尝试过分析金庸剧为什么经久不衰,最后得出了结论有点可怕。

第一部大陆金庸剧应该是张纪中版的《笑傲江湖》,是央视版,当时骂的很凶,但收视率是很不错的。之后出了大陆拍摄的《射雕》《天龙》《神雕》等,金庸先生作品的水准自然不用多说,他是少有的极具戏剧思维,又兼具戏剧技巧的小说家,因此他的作品镜头感极强,天生就是影视业的宠儿。

但这只是内因。

我自己分析了一下外因:

我认为极可能在香港回归后,大陆急需一批优质的代表香港的文化产品来切入祖国市场,促成两岸文化事业的对接,也某种程度上促成两岸观众价值观的融合。

而金庸的作品不但观赏性好,也具备较为贴近国内主流价值观的核心理念三观正,金庸的主角具备较为可观的道德水平,实在是内地精神文明建设的优秀材料。

反观香港,也急于得到大陆的一些认可,来表达双方不仅仅是在上一拍即合,至于金庸笔下影射反讽的一些人慕容博,慕容复恰恰是大陆所抨击的那也不必细说了。

在我的猜想下,不排除过度解读或者阴谋论的可能金庸的作品就这样应运而生,而金庸本人的政治觉悟又异常高端,所以才有了后来块钱卖版权的事。

在这股浪潮下,成全了金庸极有可能是建国以来事业最为成功的作家,成全了张纪中巅峰期有可能是最为强势的大陆制片人,也成全了一些投资人。

这种跟风,哪里比独创差了?

在创作过程中,时间也是至关重要的——甚至比版权还要重要。

假定,一家公司备案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项目,而的方向可能是市场渴求的,那么在他备案公示到上映制作之间,能维护他版权的只有时间。

几百个耳聪目明,而外人却从未听过影视传媒公司会把这个创意卖出一般人无法想象的价格,然后由其中几个有后台的子公司推出十个左右类似作品,有的走速度,在制作时就提前上映;有的走平衡,稍微扩大点制作成本,保障在上映之前上映;有的走极致,干脆用不输于的资源去堆积新项目,直接和正面对刚。

问题在于影视的制作无法稳定预知结果,看起来是首创者,但极可能制作出来没有达到观众的预期,而跟风的这几个,反而可能因为运气好触碰到了观众的点,因为时间,之前出现的大量仿作极可能引起观众的审美疲劳而让姗姗来迟的扑街。

所以,大家知道编剧的难处在哪了吧?并不是写不出来,而是很难在资方平台对时间,篇幅的苛刻要求下写出来。

看英剧的朋友会发现英剧的开头和中段精彩至极,可收尾的时候往往会转弱,说的过分点就是有点虎头蛇尾的意思。

可编剧就是这样啊,他们和运动员没什么区别,没有什么编剧是全能的,能写电影,能写电视剧,能写集的,也能写集的,即使都能写,也不可能都维持超一流水准——博尔特跑米不可能也世界第一呀。

因此,一个项目的前期筹备时间越充裕,后来资方的主动权就越足。

待续

【本文作者】:亿闻天下网,商业用途未经许可不得转载,非商业用途转载注明出处原文链接:https://cqsoo.com/jianzhan/42694.html

【版权与免责声明】:如发现内容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相关信息发邮件至 kefu@cqsoo.com ,

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反馈给我们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Copyright 2007-2019 亿闻天下网 / 渝ICP备89217412123号-1  / 本站由wordpress、阿里云、群英、百度云提供驱动力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