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建站新闻

新浪微博是怎么一步步衰退的?

说一个略极端的例子:

上图源自百度百科。

《春城晚报》是昆明最主流的报纸,也是云南省发行量最大的报纸。杜少凌年月日辞世,时任《春城晚报》总编辑。

杜也曾到我工作的杂志做过总编辑,我和他共事时间不长,有过几次深谈。一个炎热的午后,他在办公室呼噜呼噜吃着外面打包回来的大理凉粉,我看到墙角有《丁丁历险记》的海报,他说丁丁也是记者,算我们老前辈。

后来我离开了报社,当时我说,纸媒将死,杜回,你看我怎么把杂志做漂亮。那份杂志,我从创刊伊始,做了五年记者和编辑,确是深有感情,也想知道由杜主事后的动态。

关注了他微博。他似乎很愿意在微博里写写心理活动,对行业的分析,对自己的修炼。他的微博是一个真性情的地方,没有党媒负责人讲政治唱高调的风气。有次他说,读史多年,渐有凿通之感。我近几年也发觉读史之乐,加大了阅量,去年还把《资治通鉴》下载到了手机里,我常想,何时会有“凿通感”?那是一种什么体验?

去年,他辞世,我在外面也能感受到社里的悲情氛围。晚报工作是白天采编,晚上定审,深夜印刷,每日循环。所以报媒人熬夜算日常,大小节日天灾奥运两会等都要突击加班,共事过的人有一种特殊的感情,披星戴月,风雨兼程,是同事也算战友。

我没去参加他任何悼念活动,当晚,我翻了翻他的微博。

知乎上有很多关于“我们死后怎么办?”的问题,很多人说,把墓志铭写在签名,让朋友们时而能看到自己的头像。

作为承载着生前言行的网络平台,微博和朋友圈当然比更适合。一条条喜怒哀乐,起承转合,低吟浅诉,自拍与合影,走过的路,看过的景,哭过笑过,爱过恨过,都写在那里。

斯人虽逝,偶尔念及,能翻阅一下,就当暗诉离殇。

三个月后,杜少凌骤然复活,且画风突变:

随后每天必刷,他生前有千多条微博,自年月日复活至今,微博数已增至条。今天条,最后一条是这样:

我主张厚养薄葬,我不强调死者为大,我重视今生与当下,我是个无神论者,我不信死后真能在天国看见自己的微博被盗号。所以,我不太担心此举会伤了另一个世界的杜少凌的心。

但作为生者,刷微博时,时间线出现广告,关注名单里被暗塞买粉号,评论里充斥着小广告,热搜版全是明星绯闻,时不时还有僵尸号要求互粉,所有这一切,都不如一个故人的帐号以追捧爵迹的方式每天彰显着存在更让我难受,像吃了苍蝇一样难受。

就像生化危机中,如果向你扑来的丧尸,是你父母妻儿的身体,你便何如?

少凌转发的这些微博,通常都有万+的转发量。不知有多少是新注的机械号,又有多少是被盗的故人。日均万的虚假转发量,有多少现实意义?

新浪微博曾是中国网络最有希望的言论平台,那时我经常在桑拿休息厅候车室甚至隔着厕所挡板听到它刷新时特有的提示音。如今却人人说微博药丸。

我经历过博客时代,一不留神,关闭,我错过了搬家限期,那些为写的情诗全都丢失,那数年的青涩与彷徨,如今只能忆起零碎的片断。

现在明白,还有比痛失更难受的事,那就是微博仍在,而且更新得更勤奋了。当年因观点与文才关注了你的人们,今天得看你为赵丽颖和吴亦凡顶帖,一天八遍。

我要不要在遗嘱上注明一条,死后请清空我的微博内容,删除我的帐号,省得有天,我又还魂为的新歌转发打榜。

来自评论区的不同声音

刚发此文,就有自称“微博实习生”来评,我看了他在此问题下也有回答:

认真分辨了这不是高级黑之后,我回复如下:

事后反思,我当时言论过激,很后悔。

在美剧《新闻编辑室》第三季,频道被收购,新东家推崇吸引眼球的热点,突出媒体商业化,并完全无视新闻原则,让编辑室众人无比愤怒,最终频道新闻局主席查理因怒猝死,第三季的结局在查理的葬礼上拍完。

//////_

离开社里时,我刚在网上看到这段视频。后来一路追完了三季的《新闻编辑室》。在杂志社工作时,一直在地理旅游和汽车赛事的栏目,有时很庆幸,自己不用去报导社会新闻,歌功颂德,明星绯闻,吹嘘产品,写软文,拿红包,不用活得像个善颂的宦官。但在《新闻编辑室》中一直强调的新闻理想,我却已很久没有思考过,不免汗颜。

我离开媒体,我说纸媒将死,外因是新媒体的挤占,而真正的内因,是纸媒被管控太久,自己已经习惯了体制,不愿再有突破,如历年的春晚,陈词滥调,一团和气。

刚入社里时,老总编说,如果你难有机会去说真话,那么,至少尽量不说假话,尽量。

所以刚有微博时,的确为之一振。那时的微博能听到很真很锐的言论,一些如今已被我们渐渐淡忘的大,那时都曾赤诚相见。我也曾持有国家认证的新闻从业编辑证,我知道有些帖不得不删,否则平台也无法存活。但即便微博拼命删过激的帖,它仍在推动着社会的进步。

不知不觉间,微博成了毛孩子们为偶像争吵的阵地,成了纯娱乐化的平台,连翻数日的时间线,也难见几条有意义的言论。就连仅存的段子手界,也由抄袭党替换了原创派。

好在知乎代替了微博,成了我最常用的媒体平台。在大量优质知识无偿供应之外,知乎最大的优点是理性,是网络上喷子出现率最少的交流平台可能有人要说草榴才是最和谐的,在知乎,讲道理的效率极高,相互理解的达成率也极高。所以今天在知乎有过激言论才让我分外惭愧。

为什么知乎常有长篇累牍的回答出现?因为摆事实列数据讲道理,本来就不是一件易事。回忆当年,往微博字内傲娇地甩下几句话,现在看来真没太多价值。

逛几年知乎,自己更爱国了。当一个问题下有多个不同角度的深刻回答,我越能理解要推动社会进步有多方面的考量,明白渐进才是最合理的,过去稍不如意就迁怒社会,其实极幼稚。

回到新闻理想的话题,知乎至少是我所见最难撒谎的地方,也是在外面怀疑自己被误导后最好的释疑之地。医美界创造的新词条,养生圈的伪科学,杜月笙很精辟的十句话,日本人用小龙虾吃尸体,肯德基的鸡有三对翅膀,男人看了会沉默,女人看了会流泪。

虽然愚众觉得真假难辨,但其实从创作者的角度,很容易就看穿谎言,抓住本质:或推销产品,或博人眼球。把媒体炒热不难,刷下限就行,难的是让媒体尽量保持干净。所以媒体从业者鲜有蠢人,不缺的仍是坏人。

现在想起老总编说“尽量不说假话”,尽量二字,暗藏多少无奈。

自媒体时代,每一个发布者都是新闻人,说“新闻理想”,未免用词既大又空。我想,但凡能本着传播一些有益知识,保障有效沟通的网络平台,就算偏安一隅,也可称善;但一味追求商业化的媒体,做得越大,扩张越狠,越是妖孽四聚之地。

因为微博变得越来越没有参与性新闻性和时效性了

发微博的本意是分享,和朋友圈不同我发这条微博是为了尽量分享给不认识的人。普通人用微博的目的也并不是为了“哈哈哈哈哈”“”和“点赞”,大家也有自己的喜怒哀乐,也想互动更多好玩的人,所以才会求互粉求关注。看微博和看新闻的最大差别就是你不仅仅是追名人而是近距离的接触到名人,和名人产生互动。

另外相对传统媒体传统网络媒体,微博和普通人的生活更加紧密相关,在微博上面可以直接获取和分享各种热点爆点本地的实时信息比传统网络媒体要快很多倍,阅读的同时自己也是发表者,这也是大家一开始喜欢微博的原因。

想想年的郭美美官员微博开房上海胶州路大火动车事件概念的否定和承认。这种信息才是广大网民会感同身受,也能让全民都有参与感,进而从网络影响到现实社会的活动。再想想这几年上微博上有什么能影响现实生活的热点事件?

十几天后的事情大家都知道了,热点事件的转发也需要节点,就是粉丝多的人,当然现在他们都不怎么发了。。。

大量的营销公司微博刷粉刷转发对普通用户发表和获取信息的妨害也很大。

类似知乎或者一些专业性强的,只要你坚持写,就会有人看,对于原创信息发布者来说这算正面的激励机制,微博则未必,营销大号甚至专门会去除原作者的水印和改原作者的名字和语境,而诸如此类的做法新浪完全是采取放任的态度,你举报也不一定受理,就算受理了,证据确凿的情况下对营销号还有几天的保护期,最后所谓扣信用的处罚根本是不痛不痒。

新浪微博有个热门微博的功能,本意很好,就是能现实小时或者小时里面把转发数最多最热门的微博排序,前些年我基本每天都要看一次,能看到各种好玩的新闻或者段子。

但是现在的情况的是这个榜里很少有真正的热门信息,社会热点信息基本绝迹。各种广告贴营销账号或者三线艺人无意义贴长期占据这个榜的%,不熟悉微博的用户连续几天看到这种垃圾信息想当然的就会认为微博上面就是这种东西,奇怪的是为什么新浪本身对这种行为不仅不制止,还有纵容的意味,明显会对用户造成流失的行为我都能看出来,为什么他们却没什么行动,真的是只要数据好看,这个用户是不是自己的真实受众,压根就无所谓了?微博乙烷。长文多图警报

真的乙烷,不丸没有天理。

微博已经由最早的全民参与的舞台,变成了各个信息主体向广大网民灌输他们想灌输的信息的平台。

我们一个方面一个方面看,先说小问题:

这是今天上午的微博热搜,今天情况还是好的。

一般情况下微博热搜由什么组成呢?

六到七成的明星八卦,一成的各地的奇葩事,一成的半咸不淡的某一句鸡汤,一成的搞笑视频,一成的国产剧宣传,

但是,这些热搜词,真的是网友们想看的吗?

尤其明星八卦,网民们真的对哭泣的秦俊杰这人谁啊?和宋茜的登机牌那么感兴趣吗?

比如赵丽颖,有一段时间几乎每天都上热搜,每次我看到她我都想这是谁啊?天天上热搜,没名也有名了。

至于这些八卦是不是靠网民的搜索上的热搜,真是只有天知道。

比热搜词恶心的多的,是广告问题。

每天一打开微博,就看到一群人在那里:

拔黑头!!!

为了大家的胃口就只发一个这种截图

其他的广告诸如此类:

各种大一半广告一半内容,想关注几个良心大非常困难。

这还是好的,近些日子微博已经开始节操掉的连内裤都不要了:

像这些账号,我根本里没有关注过他,但是微博官方让它们硬性植入。

完全不考虑女人的感受!这个梗不知道大家记不记得

如果说过去的微博是一道炖菜,菜中有汤的话,现在它真的变成了一碗汤了,汤中有菜了,看微博跟看广告没太大区别。

但是微博现在最大的危机,也是微博面临的可以致命的缺点是——优质内容生产能力的快速流失。

说到这一点,知乎或成最大输家。

微博真的欠知乎一个很大很大的人情,因为微博现在的很多优秀内容,从段子,到故事,到各种鸡汤,可以说大部分是知乎贡献的,有很多微博大完全就是靠知乎养活的,比如下面这位:

这大哥五百多万粉丝,就没一点原创内容。

这样赤裸裸的搬运各大平台的内容,就能在微博上成为大,微博的风气是怎么样的大家可想而知。

而且,搬运的方式还是那种最原始的,截图!你哪怕洗稿呢?更新一下,还真的有人响应了这句话,刚刚发现王尼玛在微博里把我的答案洗稿了,唉@王尼玛去年知乎发了次飙,把微博那些靠知乎养活的什么“知乎大叔”“知乎姐姐”统统给告了,他们收敛了不少,知道要授权了,但是还是继续靠搬运别人的劳动成果来涨粉,根本途径没什么改变。

更新内容,给大家看看王尼玛的洗稿截屏,原答案挂了王尼玛以后就被封了,这大头死变态手眼通天啊。。。。

不仅仅是知乎,豆瓣啊,荔枝啊,果壳啊,等等等等,只要有内容输出的平台几乎都给微博供血,往往是某一个内容,在微博上转载了,火了起来,然后大家到原来的平台去看。

但是这样发展下去的微博,真的还有存在的必要吗?在众多的广告中看一些其他平台的内容,我们为什么要在微博上看呢?

现在的微博内容缺乏到什么程度?过去微博的短视频是一个重要优势,是其他平台所不具有的优势,可是最近明显发现老的视频不断地被翻出来,新视频越来越少,因为大网红们都忙着转载变现了,谁还关心有没有新内容?

应该说现在维持着微博的,就是名人效应,是名人的单向的信息输出,为自己做宣传,是不是炒作个热点吸引一下大家的注意力,微博已经变成了一个全民的追星软件。微博的最坚定的用户恰恰是明星粉丝。

接下来,说几个微博的顽疾。

第一,水军。

王俊凯发一条微博:

这是下面的评论:

这孩子非常非常火,这是事实,我也相信他发一条微博下面就会有十七万条的评论,但是很有意思的是,在微博上,关于小鲜肉的评论,只要评论数多一点的,你几乎很难看到负面评论,在其他网站呢?有些极端一点的门户网站甚至几乎看不到正面评论,难道同一群网民在不同平台里性格都变了?或者这些平台和用户们彼此不重合?

第二:莫名鸡汤

比如此时此刻,在微博热搜上的一个词条,叫做,你为什么还是单身,打开之后是这样的:

这种莫名其妙的假鸡汤真的是日经贴,天天都有,没一点营养却总能上热搜,各路大转的不亦乐乎。

关键微博是一个能让人安静看毒鸡汤的地方吗?

一条微博,上面是拔黑头的,下面是卖护手霜的,中间告诉你做人要淡泊,要做自己。

场面一度十分尴尬。

第三:喷子问题

比如这种:

这个相信大家也都有所感受,比如此时此刻的热搜里,江苏的孙倍成医生被医闹给刺伤了,几乎丧命,微博下面的评论里,就有不少人说什么“为什么刺他不是刺别人”“黑心大夫没有好下场”之类的评论。不逛微博和门户网站新闻评论区是不会明白的,我们的社会中始终有这么一群人,对千里之外素未谋面的陌生人有着不共戴天的敌意。

反智主义问题就更不用说,诸如“枪毙人贩子”这种话简直不能再有市场了,各种微博底下,如果有那种引人愤怒的事情,点赞最多的评论一定是“统统枪毙”这种话。

我很想告诉他们,大清亡了,别天天动不动想杀人全家。

不过有一个可喜的事情是,一年以来,微博里的喷子以显著的趋势不断减少,正常的评论逐渐占领高低了,这是个好现象。

微博现在乱象丛生,说到底,只有一个原因:初心问题。

就是微博从新浪运营商到网红到网民的初衷到底是什么。

高票答案说的好,像知乎,果壳这种网站的运营团队,是对网站本身有感情的,换句话说就是有情怀,有情怀就有节操,不会为了眼前的利益牺牲网站的名声。而微博的运营团队股权占比非常低,本就没什么情怀,在资本的推动下,现在的微博可以用一个词来形容:竭泽而渔。

开动马力全力变现,热搜也卖,广告栏也卖,僵尸账号也卖,粉丝也卖,所以我们看到广告泛滥,这种情况自然会带来用户的流失,可是微博官方似乎并不在乎,接着打广告,我估计他们打算打到让最后一个广告也没有观众为止。

上行下效,所以我们看到现在的网红大,比起几年前的网红,节操可差的不是一点点。

比如现在几乎每个大都会搞转发微博抽奖的活动,为什么?因为他们已经明白粉丝是第一生产力,粉丝多赚钱多,一条广告几千上万的广告费,这个诱惑下人人都想当网红。而如果本身是网红,自己又卖东西,那回报更是没法说。

酱简直给全体网红打了一针鸡血,让大家明白网红的回报原来可以如此之高,一笔一千两百万的投资让一下子成为了传说中的“中国第一网红”,可是我作为一个的原粉丝,在她得到那笔融资之后不久就取关了,因为她的作品品质开始急转直下,一点都不好玩了,成了名人,有了背景之后,敏感话题不敢碰了,粗口不敢说了这其中有很大原因是广电鸡蛋里挑骨头枪打出头鸟,原来那些讽刺大明星娱乐圈的内容一点都没了,而且得到融资之后还要一周一更,高频率带来的就是低品质,所以终于丸了,跟罗辑思维一拍两散。

随着商业化的扩展,微博全体网红的核心思维已经变成了赤裸裸的:让我火吧!微博发展初期那种诚心诚意为大家输送优质内容的大早就不知道哪里去了。

有趣的是,网络的飞速发展让他们发现了一条比微博变现更快的渠道——直播平台。

作为这一切的主舵人,微博官方并没有对自己的产品有一个明确的定位,到底是要做媒体平台呢?还是要做社交平台呢?现在这个问题已经很明确了,社交平台肯定是做不成了,微信空间的夹击之下微博想变成中国的已经不可能,但是作为一个媒体平台,又意味着普通用户永无出头之日,只能在大的微博下面评论点赞,所以微博成为了我开头说的那样,是一个名人和自媒体向全体网民灌输信息的一个工具。

保持一个平台的长盛不衰,一是要保证节操不掉线,不能为了挣钱连底线都没有了,二是要保持优质内容的长久输出知乎这一点做的不错,作为二者皆无的微博,相信再过几年,我们能看到微博获得人人网一样的下场。

更——新——分——割——线

评论里很多同学认为微博一时半会丸不了,这点我也是认同的。

因为至少在目前,还没有任何一个平台拥有微博这样恐怖的用户量,先发优势让微博变成了一个全明星的软件。而且他有其他平台不具有的时效性,很多新闻是通过微博第一时间发布出来的,这也是维持微博生存的一个重要原因。

微博现在需要一个对手,他就像药丸的大清,虽然大家都很讨厌他,可是在资产阶级没发起革命之前,大家也不知道未来到底往哪里走,只能盼着大清改革的好一点,但是大家要知道,我们会有除了大清的第二个选择的。新浪微博是少见的产品设计失控的互联网公司,产品设计失控体现在,无目的,无节制,无一以贯之的设计方法论。是典型的没当公主的命却染了一身公主病。

新浪微博什么都想做,这种四处伸手体现了它的漫无目的,在微博的个人主页上你可以看到博主的微博足迹微博人气好友关系等等等等,但%的人点进一个人的微博只是想看看他最近又更新了什么,这一核心的需求,你只看到五条就要多点击一次,明显的信息卡顿。

它甚至可能都忘记了自己是微博。想做用户的用户的用户的,唯独不是用户的

在明星的主页上表现更明显,无节制地排布了诸如作品百科图书文章等等乱七八糟的内容,微博选项甚至被折叠了起来。逼着用户必须看五条点一次“查看更多微博”,或者在导航栏被折叠的地方找到“微博”入口。对于微博控来说,每五条多点一次积少成多浪费生命,新浪的产品狗拉出去枪毙一个月都不过分。

当然,你在新浪的微博客户端点一个人的头像,甚至都不会直接呈现此人的微博内容给你。

就不用提饱受诟病的“未关注人私信”功能了。

想学腾讯搞弹窗,结果东施效颦,用私信来代行弹窗的功能。可惜的弹窗你可以放着不理,一会儿自行消失,新浪微博的弹窗,你不理它就一直挂在右上角抓心挠肝地膈应你,相信多数人和我一样玩新浪微博都有强迫症吧,一定要把信息点掉。结果就是新浪微博既没有达到引流的目的,又恶心坏了一大波人。

这些推送账号甚至拉黑了都会给你发私信,拉黑就表示拒绝,你还要搞治外法权,强插用户,在新浪用户被尊重的感受度最低,这都要仰赖没有教养不知节制的新浪产品狗。

所以挨踢同行发起抵制新浪产品狗的运动我觉得挺大快人心的。没有基本行业操守职业素质甚至从业常识的人,早脱离这个行业其实对谁都好。

最后一个用微博的人————————————————————————————————————————————————————————

这是一个并不真实的故事。

一.

林清是一个小镇青年。如果从百度地图上看,他出生长大从未离开过的小镇,只是一个小小的点,只有推着滚轮把地图放到最大,才能看到一小片土地上纤细的道路。

小镇上只有一家网吧,几部老旧的机器,勉强能跑起和。

岁之前,林清没有用过社交网站。在他的印象中,对网络的理解还停留在“上网冲浪”的层次。社交网站一茬茬的出现,他却从来都没想着去注册一个。原因也很简单:自己就是个普通得再不能普通的人,所有的朋友在地理上都位于吼一嗓子就能互相交流的范围内,有什么可以展示在社交网站上的呢?

所以,林清用微博完全是一个巧合,他自己也说不清为什么,鬼使神差地就注册了微博,填上了自己现想的网名“林间清风”。

注册微博对他来说很麻烦:为了防止僵尸粉,微博对用户的真实性审查越来越严,光是一个“林间清风”的,根本不能让他发帖。填上了身份证手机号,林清才正式可以“上网冲浪”了。

该关注谁呢?新注册的微博默认会随机关注一些大号,但林清觉得,既然玩微博,当然要和网友们网聊才对。所以,他点进一个微博账号,看下面的评论。

大多数评论都挺无聊的,但是也有几个看上去言之有物。林清随手点了一个,是个女孩,名叫“若水华”,用的是个没怎么过的自拍照头像。她新发的微博是这么一条:

“真正的爱,是接受,不是忍受;是支持,不是支配;是慰问,不是质问;真正的爱,要道谢也要道歉。要体贴,也要体谅。要认错,也好改错;真正的爱,不是彼此凝视,而是共同沿着同一方向望去。其实,爱不是寻找一个完美的人。而是,要学会用完美的眼光,欣赏一个并不完美的人。”

林清觉得这女孩儿的思想挺有深度,长得也不错。他想了想,点了转发并评论,写道:“爱不是寻找完美的人,因为这世界本就不完美;爱的价值,是让世界变得更完美一些。”

就这样,林清逛逛微博,看看新闻,也时不时地关注几个人。他说不清自己关注他人的原因是什么,也没有人互关他,不过他还是乐此不疲。

大概是他玩微博的第三天,他发现自己的屏幕右上角多了一个黄色的小标签:“您有个新粉丝,您有次新转发”。他兴奋地点开,发现“若水华”关注了他。

他并没有给自己的第一个互关对象发私信,而是在她的新微博下面评论:“愿你的生活充满阳光。”很快,他得到了回复:

“感恩就是人心里的阳光,我的感恩愿与你分享。”

这让他很是开心。

就这样,林清在微博上交上了不少的朋友。他们或是风趣幽默,或是文才俊秀,有的对热点事件指点江山,有的对生活琐事提出建议。林清觉得,微博真是好玩。虽然他只有几十个粉丝,每条微博也不过两三个转发。

一天,他看到一位关注者发了一条“做到这五件事,你也能长命百岁”的微博。这样的微博林清很喜欢看,也几乎每条必回。不过今天,他觉得光回复似乎还不够,他决定自己也写写养生的经验。

林清决定写个和减肥相关的微博,因为他觉得减肥应该是个会让女孩子关心的话题。他找了些资料,发了条微博:

“减肥吧妹纸们!做到这五件事,谁都能瘦下来:少吃多动早睡快乐,还有对自己狠一点。”

然后,他退了机器,回家睡觉。

二.

林清万万没有想到,第二天当他打开电脑登录账号的时候,会看到多条转发和评论。屏幕右上角的小黄签欢欣雀跃地等着他点开。要知道,就算是一线明星的微博,也未见得能有这么多转发和评论。林清不知道,自己怎么就火了。

他忙不迭地点开小黄签。按下鼠标的时候,他还在想:究竟是哪条微博火了呢?是不是哪个大转发了我的微博呢?肯定是,估计下面肯定有好多评论,三万多条啊,我怎么回才好?

老网吧的网速慢,页面慢慢地刷了出来,林清握着鼠标的手僵住了。

三万多条评论,一模一样的评论。

“减肥吧妹纸们!最美好的事情莫过于留一束长发和两位数体重,全面的减重效果使体重达到理想的水平,减少食欲和消除饥饿的痛苦!想瘦的亲看过来了:现在把握机会,你也是瘦纸!等待你的是惊喜!”后面跟着一个卖减肥药的链接。

后面跟着一个卖减肥药的链接。

林清下意识地认为这是一个恶作剧。但这不可能。尽管网上偶尔也会出现诸如“其实你玩的是微博单机版,微博上的每个人都是我假装的,信不信?不信的话我换个来留言”这样的接龙恶作剧,但是三万多条一模一样的评论?这简直就是在用洲际导弹炸蚊子。

也许是自己的微博中了病毒,病毒假造了这些评论?林清退出了自己的账号,又注册了一个新的账号,找到自己的微博。没错,确实是三万多次转发和评论。

林清想找与自己互关的朋友问问究竟发生了什么。他换回自己账号,找到了“若水华”。刚点进她的页面,林清就发现,“若水华”也转发了他的这条微博,并且留下了与那三万多条评论一模一样的转发语。

林清第一次给“若水华”发了私信:“为什么会转我的那条微博呢?”

“若水华”很快回答:“微博是很好玩的,我喜欢转发微博。”

林清:“就是那条‘减肥吧妹纸们’的微博,为什么会那样转发呢?”

“若水华”:“减肥吧妹纸们!最美好的事情莫过于留一束长发和两位数体重,全面的减重效果使体重达到理想的水平,减少食欲和消除饥饿的痛苦!想瘦的亲看过来了:现在把握机会,你也是瘦纸!等待你的是惊喜!”

林清不知道该跟她说什么了。他点进其他几个互关网友的微博主页,毫不意外地发现他们也都和“若水华”做出了同样的事情。而与他们的私信也如出一辙,只要提到“减肥吧妹纸们”这六个字,得到的就是那一段一模一样的回应。

仿佛他们的体内被种了某种蛊虫,听到这六字真言,就会发作一样。

林清感到一丝恐怖。这是一个针对自己的骗局吗?他想不出自己有什么值得被骗的。他只是个普通的小镇青年,没权没钱,也没有仇家。

林清反复地翻看着和这些网友们过往的互动。有来言有去语,挺聊得来的啊。但他总觉得,好像有什么地方不太对劲。直到半个小时之后,他终于意识到了这种不对劲的来源:这些网友们说起话来,都很相似——相似,指的是语气语调,以及说话的方式。他们很少谈及自己,也很少谈及日常的生活。

还有一个问题:他们每个人回私信的速度都是一模一样的。林清的私信发出,六秒钟之后,得到回音。无论是谁,一律六秒。

林清第一次觉得:难道,这些人不是活人,而是机器人?

三.

林清在微博上搜索到了一条老新闻:

“微博官方宣布提升智能反垃圾系统功能,僵尸粉将成为历史”。新闻说,由于僵尸粉越来越多,已经影响到了微博用户的正常体验,微博官方决定提升智能反垃圾系统的判断阈值,因而部分较不活跃的用户可能受到影响,希望得到用户谅解。新闻还说,被误伤的用户可以通过提交申诉,恢复原有权限。

“僵尸粉?”林清把这个关键词打进搜索框。在倒数几页的位置,他找到几条老广告:“最新养粉,完美通过反垃圾系统”“智能增粉,有头像有粉丝有转发”“高等级粉,元粉,自动评论”等等。

难道,“若水华”是僵尸粉?经常和他聊天的那几个账号,莫非都是僵尸粉?林清决定,必须要搞清楚这件事情。他给几个做小广告的账号发了私信,其中绝大多数用户都已注销,但有一个回了他:“您好,诚信增粉为您服务。您需要加多少粉呢?自助加粉请回复,咨询请回复关键词。”

“我问问,什么叫自动评论?”

“您好,自动评论是智能粉丝的一个功能。”

“什么叫智能粉丝?”

“智能粉丝是一种增加粉丝的方法。用这种方式增加的粉丝,能够模仿真实用户的使用习惯,从而通过微博官方反垃圾系统的检测。”

四.

林清明白了。他心里有些空落落的。和自己聊得开开心心的那个姑娘,扎着双马尾眼睛挺大的那个姑娘,原来是个僵尸粉。不光是“若水华”,“张家伟”“孔狸”“榴莲牛奶”等等这些人,也都是僵尸粉。只要是会用那一大段广告来回应“减肥吧妹纸们”的,就都是僵尸粉。

按照那个做广告的账户所说的,现在的僵尸粉程序早已经过了许多次进化。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微博官方从未停止过对僵尸粉的清剿,而僵尸粉则不断改进自己。

反垃圾系统检测用户的评论转发数,于是僵尸粉程序也开发出了评论转发的功能;

反垃圾系统检测评论与主贴的相关性,于是僵尸粉有了“搜索主贴关键词智能回复”的功能;

反垃圾系统开始检测用户的原创微博数量,于是僵尸粉也开始发原创微博甚至图片;

反垃圾系统开始检测用户的头像个人信息,于是僵尸粉们也纷纷改头换面……

最后,一个精心设计的僵尸粉程序,甚至比一个普通的真实用户,更像真人了。

第三天,林清百无聊赖地坐在网吧里,久久都没有开微博。他有点害怕,不知道小黄签上是又会跳出几千几万赞,还是会一片沉寂。而且,微博上有一群欺骗了他的人。

不对,他们根本不是人。被他们骗了,只能怪自己太笨。想到这里,林清打开微博的页面。他决定把这些关注对象都删掉得了。

删完关注,他恨恨地发了一条微博:都是骗子,都是大骗子。然后他就去吃泡面了。

吃完饭回来的时候,林清的微博上并没有跳出三万个评论和转发。而是:一亿九千八百万个。确切地说,在那短短的半小时里面,林清的微博被一亿九千八百万个个账号给转发了。热榜上,“都是骗子”四个字赫然在目。

林清并不知道这一点。小黄签的显示是有限的,亿次转发显然已经超出了设计者的预期。但热榜上“都是骗子”这四个字显然不是巧合。他想了想,在微博输入框里打入了刚刚吃过的“康师傅老坛酸菜面”。

果然,一小时之后的热榜上,第一名已经是“老坛酸菜”了。

林清成为了微博的风云人物。这一点也不夸张,他挥手即为风,覆手即为雨。他就是微博上的神灵。

五.

林清并不知道,当他打出“减肥吧妹纸们”这六个字的时候,他成为了所有僵尸粉的神。

在僵尸粉与反垃圾系统的斗智斗勇中,反垃圾系统推出了“与真实用户互动频繁的用户更容易被判断为真实用户”,于是僵尸粉公司们也在程序里增加了判断某个用户是否为真人的功能,这样能让僵尸粉更有效率地和真实用户互动。

可是,“减肥吧妹纸们”这个关键词,却成为了僵尸粉的——关键词库不断扩充的过程中,原有的关键词并没有删除,而这个“减肥吧妹纸们”的关键词不知为何有很高的优先级,当僵尸粉检测到“减肥吧妹纸们”的时候,就会立刻跟抽风似的回复那一大通内容。

不过,因为这个关键词极少有人使用,所以一开始并没有人发现问题。而当有人正好打出这六个字的时候,一度引发了僵尸粉大批现原形。

当时负责处理这个问题的僵尸粉公司技术员,发现删除词库中的词操作特别麻烦,于是就给僵尸粉的回复逻辑打了个补丁:僵尸粉在任何情况下,都不会主动发布这六个字。这样一来,触发这个关键词的可能性就变得更低了。

没有哪个僵尸粉会发布“减肥吧妹纸们”的关键词,反过来说,发布这六个字的,一定是真实用户。于是,僵尸粉们的程序让它们选择与真实用户进行互动。

于是,林清成为了真实度最高的用户。他说的任何一句话,都会以最高的优先级被传播,每个僵尸粉都本能地希望与他互动,这样就能增加被判定为真粉的机会。他就好像是进入了僵尸群里的活人,僵尸们闻到了他的气味,便四下涌来,无远弗届。

六.

林清的账号很快被封禁了,彻底消失,没有理由。没有人知道,曾经有一个人拥有亿粉丝,每条微博都会被转发亿次。

七.

“卧槽!你这个程序太吊了!一个僵尸粉居然带动了全国的僵尸粉!你这简直是不朽尸王啊!”一个肥肥的程序员勾着另一个的肩背:“你这下要发了!这是有史以来智能程度最高的僵尸粉啊!”

被勾着的那个长着乱蓬蓬的头发,他挠着脑袋嘿嘿笑着:“我就说嘛,我搞的这个机器学习机制很厉害的。不用关键词库,通过全网爬信息来构造。我还给它设计了背景和人格身份,这样一来,除非做图灵测试,否则任何人都不可能发现它是僵尸粉了。”

“还说呢,你差点闯祸知不知道?还好及时监控到它的异常,否则,两亿粉丝的账号,都能上新闻联播了!还怕微博官方发现不了?”两人的主管走过来,拍了下两人的脑袋。

就在此时,屏幕上虚拟角色的微博页面跳出一条新微博。头发蓬乱的程序员对他的做了调试之后,重新注册了一个微博账号。

三人饶有兴趣地探头去看:“看看它又发了什么话。”

很简单,只有一句话:

“你们都是僵尸粉。”

三人面面相觑。

就在此时,屏幕又动了,又一条新微博。

“我们都是僵尸粉。”

注:新浪年一季报显示,年月,新浪微博月活跃用户数为亿。

#这篇文章的有趣之处就在于,楼下的评论里也有不少僵尸粉。

另外,让我有点纳闷的是,为什么有那么多人都特地回复一句“看不懂”呢?一般看不懂的文章,我肯定不会有兴趣回复啊……莫非,他们都是……?

#更新:有人问最后的两条微博是什么意思。很简单,发第一条的时候,林清还以为自己是人,在用微博,所以他发微博是对微博上的僵尸粉喊话:你们都是僵尸粉。而很快,他意识到自己也是僵尸粉,于是才会说“我们都是僵尸粉。”

纽太普的不真实故事:

关云长的青龙偃月刀现在下落如何?纽太普的回答

怎么做一碗好吃的阳春面?纽太普的回答

新浪微博是怎么一步步衰退的?纽太普的回答

你会怎么写年上海高考作文?纽太普的回答

在居委会工作是一种怎样的体验?纽太普的回答

欢迎来我的值乎向我提问。

/////(二维码自动识别)

我也来分享一下我的观点吧,首先说说新浪微博成功的主要原因:

微博相对开放的舆论环境占领了用户宣泄诉求的市场空白。众所周知的原因,我国网民的这部分需求是被压抑住的,而微博打开了这个口子,形成了井喷。为什么是新浪?因为良好的政府关系,以及多年沉淀下来的信息过滤和控制经验,让政府感到可控。

借了移动互联网的东风。微博是伴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兴起而兴起的,这种随时随地浏览和分享的产品形态特别迎合移动互联网的特性。

先进的产品设计。相对于博客,微博不是进步,而是进化,领先太多。除了可以随时随地的浏览和分享外,更低门槛的,关注/评论/转发的众包推荐和过滤的机制,粉丝模式给用户带来的虚荣和存在感,更普世的产品形态等等,都是一个巨大的革新。

新浪原有的资源。举公司所有的资源毕其功于一役,强大的媒体基因,以及侯小强创建的博客运营的那套牛逼打法。

再来说说微博衰退的原因:

新浪缺乏公司远景,这是公司治理的问题。

相对于其他互联网公司,新浪很独特,是一个没有大股东占大额股份的公司,曹国伟只是个小股东,整个管理层掌握着少量碎片的股份,如果说阿里巴巴属于马云百度属于李彦宏搜狐属于张朝阳网易属于丁磊,那么新浪属于谁?谁来为公司的未来心急火燎?管理层的微博从新浪的剥离高层的权力争夺阿里的收购微博的商业化,都说明了,管理层把新浪当成了逐利的平台,

微博,不是他们抚养的娃,而是饲养的猪,

等着合适的时机变现。大众点评豆瓣知乎等这些慢公司,创业者对产品有着深厚的感情,他们能耐得住多年的寂寞,经受住商业化的诱惑,放弃短期利益。总得说来,微博这个

产品的初心错了

,结果也就好不到哪儿去。

战略层面的失策以及执行不力

产品矩阵没有协同作战。腾讯微博是防御型产品,用来阻击新浪微博的过快发展;对于微信,新浪其实也有对应的防御型产品——微友,用来干扰微信的过快发展。但在执行层面,腾讯微博火力全开,匹配了过硬的资源和能力,而微友,只是简单外包给了一个创业团队。腾讯微博的态度是“妈的,我跟你拼了”,而微友的态度是“不要了啦”,结果也可想而知。

产品形态的方向摇摆不定。是要重媒体,还是重社交?如果结合微博这个产品形态以及新浪的资源和能力,加强媒体属性是没有错的。但是,做成的市值,要远远低于做成,这对管理层来说,是个巨大的诱惑,所以有一阵子,微博想往社交上转,记的年的时候,微博客户端的首页有个入口,里面是一些兴趣组,什么电视剧歌曲等等,目的是创造的场景促进更多的,但深层的原因,应该是想基于兴趣图谱建立社交圈。所以,这还是初心的问题,想把猪肉买更多的钱,猪肉就变成了注水猪肉。

战术层面的应对失误

过滤和净化系统出现故障。微博这个生态系统的运转需要两块最重要的模块支持,一个是,需要源源不断得给生态注入信息资源供生态居民享用,这可以通过提升发微博的体验创建发微博的场景让其他粉丝尽可能多的反馈官方运营大号自主灌入海量信息补充等方式促进,这是生态发动机;另一个是传递能量的电气系统,它让信息资源在生态里快速周转,这取决于平均粉丝数用户活跃度等因素,所以只要想法让生态的整张社交网络更密集,这个生态就更有生命力。这个电气系统就是“评论/转发”,非常巧妙的是,它还是一个筛选和过滤系统,每个生态居民都自发的去筛选和过滤,所以,质量越好的微博曝光的概率越高,越差的微博越不容易被发现。同时,“关注/取消关注”也承担了这样的作用。但是,这个天才的系统竟然出现了故障,而微博的团队没有有效地维护,在各方逐利的心态下,生态里到处是垃圾,微博没有拿出像微信一样的决心去解决信噪问题。孩子病了,家长会不顾一切:“医生,再想想办法吧,求求你了,多少钱都行”;猪病了,赶紧出手吧!初心的问题。

成也萧何败萧何的明星运营。在产品发展早期,这种通过明星效应拉动普通网民的运营战术确实取得了很大的成功,建立了竞争优势,让其他竞争对手无法追赶。但是到了产品的中后期,产品已经普及,微博没有转变思路,还是大量的大掌握了话语权和影响力,没有回归草根,草根们在微博里没有存在感,活在大的阴影下,逐渐失去了兴趣。后来微博认识到了这个问题,帮助草根发展粉丝,但为时已晚。

面对用户需求的变化,没有与时俱进地改进产品迎合变化的需求。先说获取资讯的需求,如果永远是心灵鸡汤,时间长了也会腻,而且重复率越来越高,有的都在转年前的段子。当有更多体验优秀的深度阅读产品搜狐新闻新闻头条等出现时,这种快消式的资讯产品就显露了不足。再说发微博的需求。用户为什么发微博?自拍的,去哪吃了,吃了什么,去哪玩了,买了什么,以及无病呻吟显露文采和内涵的,从用户心理的层面来解释为什么?产品经理会说,抓住了人虚荣爱显摆的本性。那人为什么要显摆?从本质上说,我们每个人一生都在不自觉的去建立和维护自己在别人心目中的形象,有的人希望别人认为自己是漂亮的,有的人希望别人认为自己是有钱的,有品位的,有地位的,或者有才华的,于是,就通过微博去建设自己的这个形象,比如发个美图秀秀美化了遍的自拍,然后焦急地等别人的评论,如果有人说“啊,你好漂亮啊”,她就暗自窃喜,这次建设目的达到效果了。人就是这么不断地去建设自己的形象。但是,问题是,这些“导演”的才华有限,他们无法不断丰富和完善自己的表演手段,时间长了,也就停止了,吃饭不想再拍美食了。另外,这些“导演”的潜在观众在哪里?现在看来,微信朋友圈更精准。至于其他非核心的需求,如陌生人交友的需求大实现自我价值的需求,并没有衍生的产品去更好的对接。

没有有效巩固自己的城墙。其实微博的城墙足够厚,用户的使用习惯,在微博上沉淀了大量的网络资产好友关系,发的微博,以及消耗的时间和精力成本,这些都建立了很厚重的退出成本,用户迁移的成本很高,除非有另一个产品帮用户把创建的好友关系迁移过去,并且该产品很好的满足了用户的需求。这也是易信和来往做不起来的主要原因,除非能把用户微信里的好友关系快速的重建起来。但微信做到了,当建立完毕用户的好友关系,通过差异化的产品形态公共号和朋友圈,快速瓦解了微博的城墙。

~~~~~~~~~~~~~~~~~~~~~~~~~~~~~~~~~~~~~~~~

另外,有人提到了其他的原因,我不敢苟同:

有人说因为百花齐放的产品不断出现抢夺了用户时间。其实微博衰退的时候仍然在享受移动互联网的人口红利,而且移动的使用习惯在不断加强中,这会缓冲用户时间的争夺。另外,我们说的产品成功,是指相对于行业竞争对手的成功,像这种外部环境的问题,对所有的产品都是一视同仁的,不应该作为自身衰退的理由,看看自己的竞品微信,用户使用时长是不断提升的,就不该抱怨这个了,只能说自己没有像微信那样把产品做好。

有人说劣币驱逐良币导致用户流失。我相信新浪的产品经理应该做过调查,清楚用户流失的原因。可以肯定,因为受到攻击而放弃微博的用户只是极少部分,不应该当成主要原因来分析。而且微博不像论坛,它不需要人工去维护,它有自身的修复和过滤机能,通过“评论/转发/关注“把发优质内容的良币暴露在前面而把劣币沉到底下。

有人说微博越做越重功能太复杂。其实微博的核心功能还是非常简单的,比如微博客户端的首页,绝大部分用户只使用首页就够了,其他次级功能还是收敛起来的,并不干扰用户。另外,大量的第三方微博客户端就是做得极简,喜欢极简的是有很多的选择。微博和微信一样,作为普及的产品,老用户较多,较高的退出成本,没有其他替代产品,是有条件丰富功能的,其他产品就不要学了。补充:说个有趣的现象。

其实这一两年来,微博一直在给淘宝输血。

微博上正常的盈利模式是这样的:一个网红大,通过营销手段炒红自己,在微博上圈到足够的粉,然后……

就开淘宝店了。

在微博上定期发布自己淘宝店铺新产品,挂个链接。直接叫卖。

微博的用户就被导到淘宝去了……

这样,网红大挣钱了,淘宝挣钱了。微博么……呵呵。

微博自己养的羊,被别人宰了。

以下原文:

成也营销败也营销。

微博对用户的最早的核心概念是:分享生活中的新鲜趣事。核心理念应该是。即用户生产内容,然后再讲它即使分享出去。

微博最成功的营销做法就是明星营销,姚晨作为第一代微博女王,可谓是一时无两。同样依照的范畴,明星分享出自己的原创生活新鲜趣事,圈来了大量的用户。

但是到了后来,这种模式变质了。

最有趣的是,微博自己没有找到好的盈利模式,但是大们和明星们却自己找到了盈利模式。吸粉做营销,水军营销,或者开淘宝店……

其实所谓的自媒体,也就是一个变大了的公共论坛平台而已。

微博也从一个的分享生活乐趣的地方,变成了一个营销炒作的舞台。

而普通的用户,在微博上的存在感是非常弱了。在这个舞台上,站在醒目位置的永远是明星,是营销大。

而普通用户只是给他们提供营收的来源而已。

一句话,微博养的羊,被别人宰了。

好,那么普通用户就会觉得:既然这个舞台我站不上去,我就老老实实的做我的生活分享,做的原创,然后分享生活给我的小伙伴们。

然后,朋友圈出现了。

朋友圈最棒的地方在于它的防御壁垒城墙的厚度。

在微博上,有太多营销水军,有太多的无素质的脑残混迹其中,你好好的发个微博,也许说不定哪天就会踩个狗屎,被恶心得无可奈何。你打开微博,推送的头条新闻,往往是是头条”营销“

其实对很多人来说,微博真正的作用已经变成了取代门户网站,微博成为了一个看文娱新闻各种八卦的地方。

前两年,从热炒汪峰上头条开始,我就和朋友说过:微博离死不远。

当一个即时分享的平台变成了一个营销为王的平台,那么就等于让百分之的用户,变成了羔羊。

你愿意每天上微博去,做一个小透明,然后坐在舞台下看别人表演?然后给别人输送利益?自己还得忍受各种狗屎么?

用户体验渐渐变得糟糕,你需要忍受各种脑残粉,各种无聊的营销炒作出来的“头条新闻”。

长久当观众,是会无聊的。

每天跑去韩寒或者王少爷的微博下喊越岳父大人,喊老公草我,时间长了也会无聊的。

当微博从一个精神的平台,变成了一个营销为王的舞台时,这个平台就注定会死掉了。

因为舞台这种东西,永远会区分观众和演员。你永远都只能这里当观众,看那些表演出来的营销。

那么你就会觉得无趣。

微博已经没有多少的精神了。

朋友圈比微博优势的地方在于,它天然具备了厚实的防御壁垒。

你在朋友圈,可以屏蔽掉那些陌生人的营销,朋友圈里不会有营销大号。

朋友圈,简而言之,朋友圈。朋友两字是核心。

在朋友圈,的核心精神得到了延续,即时分享内容,而且是互相分享!

微博则变成了一个推送的模式。大生产,普通用户接受。失去了相互的精神,变成了普通用户单方面的被动接受。

微博早年在营销品尝到了太大的甜头,而后来在营销渐渐混乱的时候,又无法痛下决心来制止,为了既得利益,一味纵容营销行为,酿制今天的恶果。

记住了,的核心精神在于“分享“,所谓的分享,也就是说,你我之间是平等的,我写的东西给你看,你也的东西也给我看。

而营销,是单方面的:我是大,生产东西给你看,你是一个小透明,那么你生产的东西就没人看。

当然,微博的普通小用户也可以做,但是去前面说过了,同样的的分享乐趣,朋友圈做得比微博更好。

所以,微博自然就死了。我就吐槽两点:

热门微博,居然不支持自定义订阅。按照站方的算法,排在前面的永远是娱乐八卦与段子。没错,他们是搞了个“分类”,那为什么不让用户直接自定义呢。到底是懒还是利益链?“发现”这个入口本来是战略级的信息筛选分流制高点,整成现在这样和犯罪有什么区别。

自媒体,最重要还是广告。偏偏不开放自营广告,话说你能多赚点差价也行,问题是闭着眼贱卖,自己也没赚多少。

,这个产品多么不走心,看设计就知道。长微博地位不用多说了吧,可是在客户端发布菜单里,它是被折叠在第二屏的倒数第二个选项。之前官微卖萌怪刘烨不懂发长微博,明明是自己把产品设计成了翔…

微博要衰落,怪不得时势和对手,怪自己烂到渣的运营!在里插广告微博,把微博搞得像空间的产品经理是左腿;

把热门话题彻底给毁了,任凭傻逼脑残粉丝们闹腾的运营们是右腿;

就这么左一步,右一步,一步一步衰退了社交效应蒸发式降温

一个社交圈子的群组人数愈多时间愈长,就会出现【蒸发式降温】。新浪微博亦是如此。

引用美国网络一篇名文,它借用科技名词「」,此名词是在讲某种冷气机技术,中文翻作水冷式冷气,或直翻为「蒸发式降温」。这位作者将这个名词用得活灵活现,拿它来形容人类的「社交圈」的有趣现象。同样也可以拿来用在微博「群组」或「社团」上——每一个月,我们总会参加一些「社团」活动,有时几个朋友相聚,有的是在夜店固定一起围一桌,有的在奶茶店也是围一桌打牌,有的则是更大群人固定有狮子会那类的聚会……。

通常群组或脸书社团,也都是一群认识的人组成的。比方说,一群邻居,或是一群校友,还是同一部门的同事,一起组成一个群组。

所谓「蒸发式降温」理论是说,这些群组社团聚会,无论在线,还是线下,最后都不免出现一个现象,那就是——「有些人」总是热心的发表一大堆激情言论,过了一阵子以后,其他人很希望他可以「闭嘴」,但却不敢大声说出来,于是,大部份的群组里,这些人永远不会闭嘴。

「有些人」喜欢介绍一些他的新朋友进来这个群组,过了一阵子以后,其他人真的希望他不要再介绍新人了,但大部份的群组里,没人敢公然这么说,于是他继续的介绍新人进来永远不会停止。

「有些人」很积极的想和你私下继续保持联络,其他人当下难以拒绝,心中却满是不舒服却又不敢告诉对方,于是,这些人继续的来打扰你让你每天都不太舒服。

作者说,由于以上的特性,你会发现,每一个社交的组织,从一开始大家加入「很热闹」,过一阵子,人数多了时间久了讨论久了,就会发现,「热度」突然「降温」了。

作者将此现象称为「」(蒸发式降温),大家会开始发现,咦,怎么原本那些重要的人,都不发表任何东西了?于是「温度」降下来了;次重要的人也慢慢觉得没趣了,于是温度再降下来了……最后,到现在还在积极讨论的人还在积极拉人进来的人,继续在里面文。这些人,都是其他人不想再去多交流的人,于是这个地方,一点一点的,沦为那种「你不想参加的群组」,你先将通知设定关掉,你也不再点入看讯息,最后,你一看到有人退出群组,也就默默的跟着退出了。

有趣的是,那些原本群组里面很重要的人物,也是每个群组里面让人最想「在一起」的人物,离开群组以后,都跑到哪里去社交了?

这位作者说,他们往往另外开一个群组,自己去聊去了。

而且,这些人经过几次群组里的「蒸发式降温」之后,都会严格限制人数,不让群组增加「任何」新的人。

这篇文章有价值之处在于此作者以罕见的切入点,简单又沉重的点出了社会社交圈的奇特现象,这个现象不只在实体的社团里面,在在线的群组或脸书社团,也都是一样的情形。

最后,发生什么事?

最后的结果就是,有些人,你再也无法轻易的透过群组去找到他们,因为他们早已自己去开另一个更私密的群组了,一般人包括你不得其门而入。而你被允许加入的群组,往往都是「蒸发式降温」得很严重的群组,里面只有那些倚老卖老的人,还有一堆还不知道状况的新人包括你。

一般人总觉得,加入好多群组,就可以学到好多东西,然而,「蒸发式降温」现象告诉我们,加入一个群组,不如加入一个「人」,跟着正确的人,你可以看到更多更多「隐藏的群组」,或许,你的社交圈也到了另一个层次了。

参考文献:

[]本文转自,有修改动。

[]社交网络中的“蒸发冷却效应”

[]//////先谢邀,稍后来回答这个问题,因为估计会很长,所以等我有整块儿的时间先……

作为年月日加入新浪微博的人,主动来回答这个打脸的问题,是挺困难的,尤其是如何才能做到对外不装逼,对内不得罪人:

想回答新浪微博是如何一步步衰退的,必须先想清楚一个问题:新浪微博崛起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后来都发生了什么

我曾经回答过一个问题:新浪微博一开始是如何快速甩开对手形成今天的巨大优势的?

这个问题是个微观问题,答案也是个微观答案,大概意思是我们很勤奋很努力很有冒险精神,但是即勤奋又努力还有冒险精神的人或者公司,遍地都是,一点都不稀缺,这些只是必要条件,而远非充分条件,事实上,勤奋努力加冒险,死的概率还更高些。

猪会飞,是因为他站在了风口上,成功的飞起来以后他可以总结起飞技巧,但重要的,是风。

新浪微博的风,是移动互联网。

我是入职了新浪微博后才买了自己的第一部智能手机:诺基亚,之前出现过和弦彩屏可拍照能查股票信息能收发彩信收发邮件的手机,但是我实在是找不到更换我那个黑白屏手机的理由。

当时我对“应用”两个字造的词还很陌生,后来才弄明白了,原来就是手机上的软件啊!为什么上就叫软件,手机上就叫应用呢?我还琢磨过这个问题……

年,大屏智能手机的出货量迅速增加,三家移动通信公司的有铺天盖地的宣传

但是,你打开手机,真正能玩的应用几乎没有,传统互联网公司逐渐分出一个小部门,把浏览器上的社交网站移植到手机上,网站上的交互转移到手机上,复杂程度令人发指。

在这种背景下,新浪微博的产品形态实在是太适合在手机上使用了:流量小,速度快,交互简单。

它在短期内承担了熟人社交陌生人社交公开社交私密社交的全部,占领了手机用户的绝大部分空余时间,吃饭发微博发牢骚发微博政治讨论发微博,约炮靠微博,快速联系熟人靠微博,晒幸福发微博,失恋了发微博,政治讨论发微博……

站在年初,我们再看移动互联网,已经是人声鼎沸,智能手机的铺货量增速远远大于人们想象,他甚至催生了一个全新的市值百亿美元的本土手机品牌——小米,和安卓市场的移动应用数目暴增,竞争已经白热化,手机游戏手机视频资讯通信社交,那么多人在抢用户的那块屏幕,争夺用户并没有增长多少的使用时间,你花在游戏上的时间越多,刷微博的事件就越少,你用微信聊天的时间越多,刷微博的时间就越少,你看一段视频的时间,就耽误了你刷很长时间的微博。

就社交应用而言,熟人陌生人公开私密这些本来就相互冲突的社交行为,终究无法承载在一个应用上,多少新浪微博上的事故,是因为这种功能冲突,一个女孩儿发照片,只是想给熟人看,结果被陌生网友拿出来晒,指责。当有更有符合使用场景的应用出来后,这种转移是不可避免的,熟人聊天去微信,约去陌陌,兴趣社交去贴吧去知乎,而新浪微博的位置,变得极其尴尬,以至于让人怀疑,它到底是用来做什么?

年,在新浪微博出现之间,中国不存在一个公共讨论空间,博客时代每个人都可以发表自己的想法,较之于传统媒体,这是个巨大的飞跃,但是你的想法能让多少人听到,却依然取决于门户网站的编辑,而新浪微博的出现,使得所有人可以在一个统一的公共讨论空间讨论,更重要的是这个讨论空间,不再依靠一个中心,而是靠着兴趣关系的链条自动生成壮大,编辑的力量被前所未有的削弱了。

作为一个前媒体从业人员,我面对的完全是一个被震撼到的前景,即使在前期加班到深夜两三点才回家,我还是忍不住激动,何其幸运,能够参与到这件何其伟大的事业,我觉得老罗所说,新浪微博对拓展中国言论空间的贡献,超过建国以来所有反动人士的总和。这是一个比较客观的评价。

但是,我们所有人,因为这个国家独特的传统与历史,都缺乏基本的公共讨论经验,我们不知道怎么去体面地去讨论一件事情,而我们的讨论的很多事情,也让人根本无法温和地去面对,因此整个网络充满了暴戾之气,那些生活中文质彬彬的人在网上恶语相向,那些本来我们尊敬的人,发出的言论却经常让人瞠目结舌,有些人在现实生活中永远没有交集,但在网上,双方却可以肆意相互伤害,人从来没有这么容易被组织起来过,去伤害一个人也变得前所未有的容易。

在这种讨论中,最早离开的失败方,往往是较温和的,对侮辱性言论承受力较差的,而胜利的,往往并不是胜在公义,而是胜在人多势众,当辩驳对象消失的时候,胜利者也会感觉因为失去了对手而感到索然无味。

这就是中国所有公共论坛的独特现象:劣币驱逐良币。

所有的公开论坛都一样,首批用户往往是那些在大城市生活的白领,他们接受的教育背景相对统一,政治立场与文化立场相对一致,彼此尚有求同存异的雅量,如果仅限于此,那么就成了小圈子的趣味,其影响力会被压缩,如果更多不同背景的用户进来,讨论氛围又会被破坏,后来的用户赶走前面的用户,当前面的用户走了以后,后面的用户也就走了,只留下一个鬼城。

这种事情一再发生,无一例外,令人绝望。

我曾经和黄继新老师讨论过此事,但黄继新老师说他有办法,我相信他,但他没告诉我怎么办。

于是很多用户离开了公共论坛,转身去了微信,在朋友圈发吃,再也不担心陌生人骚扰,在朋友圈晒佛经发心灵鸡汤转发伪科学段子,好友也会因为情面而不忍驳斥。大家在这里惺惺相惜,不同价值观的人根本撞不到一起,通过微信公众平台发出去的媒体内容再也不怕被喷,因为受众只能和发布者一个人沟通,读者与读者之间永不相见。

为什么总是假佛教段子推销伪科学心灵鸡汤?因为这些言论才是我们的平均智商,以前这些内容都发在里,正如一位微博网友所说:微博是发现陌生人里的傻逼,微信是发现熟人里的傻逼。

就新浪而言,移动互联网抢跑成功,但领跑之后,却陷入领先者陷阱,因为第一名眼前的每一步都是新的,再也没有经验可以用,现在回头看看,有很多浪费很多昏招,但如果时光可以重来,可能是完全不同的前景,如果能给年前的自己发个短信的话,据说很多人都想发四个字:赶紧买房!年后如此板上钉钉的事实,年前的你为什么就是不知道呢?你如果突然接到一个短信,据说来自未来的你,只有个字,买新浪股票。可你眼瞅着新浪微博现在的活跃度,你真买么?

我很多次在晚上睡觉的时候,想象如果复盘,新浪微博该怎么走,才能继续一骑绝尘,但终究无解,有很多机会,但也会有更多意外。

尽管出过很多昏招,但正如一个“专黑”新浪微博的人士所说,微博这种传播机制是如此牛逼,以至于要想把它搞黄还挺不容易的。

就我个人而言,我对微博仍有信心,微信群里惺惺相惜是用户的一种需求,公共讨论空间却仍有必要,交游广泛的人可以以朋友圈取代微博,但通讯录里只有几十个人的人仍然需要通过公共空间了解身边世界,从不相识但兴趣相投的人仍然有认识彼此的欲望,当年震撼到我的那个颠覆性的媒体前景,仍然没有出现颠覆者,微信公众平台把一些媒体内容搬到了手机上,让人们更容易得到,但媒体形式又被变成了一对多单向传播的传统媒体,只有在微博,每个人都是一个自媒体,他们参与创造,也参与筛选,也参与传播。微信也许终将成为手机上的操作系统,但它不会吞噬一切,像所有的生物一样,在体量个头和灵活性方面,必须做出平衡。

新浪微博今年要做的事情很多,但还好,绝大部分工作,已经在正路上了,大家在网上吐的那些个槽,我们也都看到了,在改。

感谢竞争对手。

——————————————————————————————————————

还是别转到新浪微博了吧……这问题回看起来太有意思了,用年现在马后炮的视角看这一堆答案,你会发现有眼光~年时看多微博的人还是少数——我不是嘲讽那些看空的答案,坦白地说,我自己虽然没吱声但是也走眼了。我当年也觉得微博要死,可惜它没死。

那么作为没眼光的马后炮自诩有品位有格调的伪知识分子,当时咱们能掰出一大堆理论说明微博为什么行将就木,现在照样能掰出一大堆理论说明微博为什么生龙活虎,如同你中学物理老师讲了半天发现答案是错的又能讲一大堆给圆回去。

所以这次怎么圆?

——微博到今天也没有丧失核心竞争力。

首先我要澄清的一点是:微博不是社交平台。「社交」这俩字太误导人,很容易被理解为找朋友或是找炮友的地方。这个格局就太小了。

正确地说,微博是一个信息平台,社交只是其中一小部分可有可无的具体用途。我说的信息包含两层意思,一个是获取信息,说白了就是看新闻看段子看八卦,各种瞎逼看;另一个是发布信息,也就是吐槽新闻吐槽段子吐槽八卦,各种瞎逼喷。

你可能会说,这他妈不就是论坛么。对,用户基数大的论坛就是牛逼。过去的猫扑天涯,甚至现在的知乎,都是典型的大论坛。而微博不单纯是大,它还有一个牛逼点就是很多极具号召力的现实明星都在混这个论坛,这简直无敌。

当年大家觉得朋友圈能干掉微博。这就是犯了误以为微博是社交平台的错误,才会觉得事实上它们根本就不是一个领域的产品。

在微博上,你可以关注你最爱的,你还可以随便偷窥你们校花女神。朋友圈就不行,你看谁谁看你,得先加好友。但是大多数普通人无法加到他们真正想加的好友。所以你的朋友圈里发心情刷屏的永远是你根本不在乎的亲戚同学,而且你在朋友圈发的东西也只有这些傻逼能看见。不像微博,你可以把你的闷骚宣告给全世界。

微信真正跟微博对应的产品是公众号,但公众号相对也比较封闭——微博不光注册流程简单,还会给你刷一堆僵尸粉,让你以为自己说话真有人看。

想想看,有明星大腕坐台有精选抄袭内容有上亿文化程度不高的用户……简直就是一年四季全天候版还能发弹幕吐槽的央视春晚,区区社交平台四个字太也小瞧它了。

然后咱们再来看看五花八门的答案,大家为什么认为微博会死。

广告太多,

偷偷给用户关注营销号,

抄袭洗稿多没原创内容,

头条全是无聊的娱乐明星八卦。

……

你会发现,我们用来论证「微博要死」的理由,说的其实是「为什么我们希望微博死」,这跟微博会不会真死是两码事。

广告太多?——不在乎广告的人多了。矫情人被挤走,脑残比例提高,广告效果反而更好。而且那么多广告是哪来的?广告主会在没流量的平台上投广告吗?

偷偷给用户关注营销号?——大部分用户上微博就是瞎逼看,是就无脑关注,多几个营销号他们甚至发现都发现不了,发现了也不在乎。

营销号抄袭洗稿?——他们损害的是我这样的原创者,那又怎样?原创者都不玩微博了,微博更高兴,正好省得处理纠纷。只要抄袭对象的原文不是在微博上发表的,又不去费时费力做公证,微博就完全可以撒手不管。

全是无聊的明星八卦?——微博的主流用户想看的本来就是这些内容。第一时间的八卦本来就是微博的核心竞争力之一。

所以这些全都只能说明微博讨厌,没法说明微博要死。对,这个网站浑身上下充满了无耻操蛋,然而它就是靠这无耻操蛋活着的,跟它上面那群无耻操蛋的营销号一起。然后它们还会继续靠这无耻操蛋的行径活下去我衷心希望最后这句预言再次看走眼。

最后,北岛那诗怎么说的来着?什么是什么者的通行证?

人家的账号系统就叫「通行证」。谢邀。

你曾经很爱去一家饭店,久而久之吃腻了,于是不再去。你身边的朋友也一样,大家偶尔想起这家饭店,都会觉得早应该倒闭了。但事实上,人家开得好好的。

微博就是这么一家饭店。

先从厨子说起,就微博来说,也就是提供内容的。一是明星,这部分的热度其实有增无减,远的不说,前两天王宝强半夜炸出来多少人?而且由于微博产品的特性,明星手滑点个赞都是新闻,秒删也是新闻。说绝对一些,微博只要有明星撑着就死不了;二是意见领袖,垂直领域,有些还是很敏感,毕竟涉及到舆情监控。这块热度是降的,很多人跑去了微信。不过对微博不完全是坏事,谣言毒鸡汤这些东西也相应更多进入了朋友圈;然后所谓网红,这个范围太大,还是要看内容属性,段子手之类就会活得很辛苦,因为创作太难,笔力大多数也不能支撑自己转型。搬运类型不存在内容枯竭,一直会很好。而依靠颜值的相对也会容易很多,颜即正义嘛。所以在大框架上,新浪有意模糊网红的定义,但具体执行上是有变化的,只会把政策倾向给对流量帮助更大的类型。所以很多人不是不想做微博,尤其一些知乎和微信起来的大号,而是不知道微博怎么做才能火。

再说顾客,明星粉不说了,流水的明星流水的粉,但始终都是江河大海。那为啥我们总觉得这个饭店没顾客了?大体是和我们自身使用习惯有关。举个例子,以前去饭店吃饭(此处是真饭店),店家做活动经常通过微博,现在基本就是微信和大众点评。而你给食物开完光,基本也是先发微博,如今都是朋友圈。而看文章,知乎和公众号显然是最佳选择。这很容易给我们带来一种错觉,微博这饭店不行了。

但个体感受并不一定是百分之百准确的,比如很多人觉得,微博都是小孩,所以只适合碎片化的东西。这个想法我自己都有,但我今年在做一个新项目的过程中,发现即使是超过两万字的故事,因为好看,一样在微博可以自发传播起来。而一个微博热转两三万的长故事,即便因为限制不能加二维码,照样为微信公众号引流了七千左右的真实粉丝。

然后是环境,一是国家对微博这个产品是非常满意的,现在这块风险不大。二是阿里这棵大树最大的优势就是淘宝接口,微店的用户体验不佳。三是新闻属性和娱乐属性可以保证流量不死,并且随时能出现爆点。

最后要说下服务,微博因为有一些先天优势,很难被玩死,这也导致产品在更新时任性得不得了。经常做出一些不顾用户使用习惯的反人类设计。比如莫名其妙的时间轴,比如界面难看得要死的头条文章,比如模仿别人弄得点赞功能结果大幅度降低转发率又修正出来的点赞出现在首页。而最让大家不满的,可能还是对原创内容完全没有保护。其实本来也没有,以前的草根号和明星都是抄袭重灾区,只不过现在因为微信号做得出色反衬出微博的不作为罢了。

刷水僵尸粉什么不在讨论范围内,微信一样刷。

看看新浪微博衰退后都做了什么,大体都会为新浪微博的衰退点赞。

最近两年新浪微博的数据要比前几年更低谷的时候好了很多,不过漂亮的数据真的是转型成功或者产品给力?怕那些活跃度用户数转发评论数是怎么来的新浪自己心知肚明。

原本新浪微博可能是一个湖泊,每个人都是支流,有大有小,假设营销号之类的是往里面排污,散布一些虚假信息,新浪本身最多只能算监管不力它也一直没想好怎么转化,以前一直是看他人用微博挣钱,造池子的自己反而什么都捞不到。而到后面,它成了最大的排污源头,偏袒扶植营销号,用各种下三滥的手段,让这一池水彻底臭了。

就算曾经重度用户,曾经留下很多东西,也毅然决然剩下两个字:

活该。

说两个最恶心的:

自动用你的账号关注别人。关注的是什么呢,都是些明星营销号微博的付费用户买了微博服务的。随便在微博上搜“微博自动关注”:

出来一堆都是,新浪后台偷偷用你账号关注别人的微博。搜“微博自动点赞”同样:

新浪可能自己觉得,反正那么多不活跃的真实用户,那用你号随意关注几个人随意点几个赞又怎样,不活跃用户说不定压根不会发现,又能完成这些在新浪上花了钱的金主爸爸的。

但这实实在在很恶心仅存的一直在用微博的人。

下午我取消了很多个莫名其妙被送出的赞,但发现这是个无底洞,新浪通过后台一直在继续不停的用你的号点赞,多久点赞一次不太清楚,看到我的号是每隔几天就多出一个。

你送出赞,别人会在浏览微博时看到,在你个人微博页面也能看到,但你自己却未必知道。

取消了几个后我放弃了。与其恶心自己费时费力去维护,干嘛不直接弃用呢?

我算是微博最早批用户。毕业后第一份工作就是社交媒体,年至今接手运营过的官方/品牌微博加起来+个了。

以前是重度用户,微信朋友圈开始后印象很深与好几个客户还专门开会,讨论朋友圈和微博的差异,如何做不同的运营。在微博最低谷的时候也觉得只要有热点,微博不会死。但新闻和热点是永远有的,只是新浪微博自己先把自己恶心死了。

和广告公司线上运营执行公司还有一些品牌方聊也都是感觉,他们越来越不倾向在新浪微博上投钱,也很少再去推荐以微博为平台做一些大的线上项目。

当金主变成主要是那些排污者新浪微博自己又慢慢成了帮凶的时候,这池水就真的是没救了。

跨了一个年,我来自己回答一下自己的问题吧……

所有的互联网产品问题,都可以归咎为痛点问题

其实我应该算是比较早使用微博的一批用户。

那是年的事情了,一个产品,只需要有两个以上身边的朋友使用,基本你十不离九的都会去使用一下,于是我就开始把微博当做一个字的每日日记。我们会发现,微博好像在某种意义上拉近了朋友之间的距离,你与明星,名人之间的距离,而且发掘了很多的草根能人,好像一个新兴的社会,那时候的新闻可以在事发的第一时间由当地的亲历者发布,各种内幕也可以在第一时间绕过所有关卡来到我们面前,那时候我们真真的以为微博会摧毁传统新闻界。

在累计发了超过条微博的我,在今天发现已经连续一个月没有发不过新的微博,基本上是一个月交代一下发个一条。同样也明显感到了微博已经渐渐减去锋芒,虽不致垂暮,偶然垂死病中惊坐起,弄些十万来条转发的大案子,但谁都看得出来,什么叫好汉不复当年勇。

微博的第一次滑铁卢应该就是跟淘宝达成了合作。当我今天好奇地在某宝搜索了棺材,马上必然会看到新浪的广告栏里面给我推荐了好多质优价廉的好棺材而那时候推出的智能搜索,更是以淘宝推广为依归的。广告先行,用户体验当然就靠后了,那时候争议的声音已经起了,但大家并没有找到可以替代微博的工具。

而微信的兴起,则是微博的另一次沉重打击,压在这个一个眼睛的娃娃头上一根特别重的稻草,朋友圈的出现,大家在发布较为私人的照片心情活动等等,就显得更加肆无忌惮,不怕被陌生人瞅见瞅啥呢!而且界面更加简单好懂,很多中年用户爱用微信而不用微博,可见一斑。而微博此刻并未反省自己,反而采取了保守的政策,禁止宣传微信内容。到现在,我们请营销微博号发微博软广,都必须不能在图片中带有微信二维码,因为会被新浪小秘书阉割。闭关锁国并不能带来好运,如果能的话现在我们的男儿就还是长发美髯了。

新浪微博的过分营销也是它走向衰退的一个重要原因,各种商家都以开通微博蓝为己任,每天送出的土豪金能绕地球五圈,但是真实送出的,却零零星星。频繁的广告和软文严重影响了用户单纯的获取资讯体验。特别是个别大俨然已经成为金钱的奴隶,为了庞大的广告费著名的某软广先生万以上一条的转发价格,还不包括内容创作,而一些漫画家在漫画中插入软广则动辄收费万开始天天发可爱图片,心灵鸡汤,互联网资讯的好微博一夜之间突然都卖起了紧身裤袜和卷发器,而且还相互捧脚。当然这是因为这是因为他们都被营销公司买起来了的缘故啦~咱公司也曾经买过一个百万大号,据说不贵,买回来后就可以让这个账号随意跪舔了,但这一切一切,并不是普通用户喜闻乐见的事情。而是一种骚扰。

更别提现在越发庞大而且并未全力监管的元粉。僵尸粉及淘宝卖家们对用户的骚扰更是无日无天。开始他们还是有作用的,就好像你看到转发量很大的一些事情你会去好奇关注,但到了后来,你看看转发评论那些不知所云的话和重复的语气,就会天然生出一些反感来。为什么不去一个更好的地方看更纯粹的资讯?为什么要在乌烟瘴气的环境中搜索那一点点的信息?

从前是聊天室十年论坛十年进入衰退期,现在的新浪微博,在年就到了窘迫之境。

飞速发展的互联网,会给微信留多少时间蹦跶呢?

互联网又会推出什么高大上产品来深入人心,捆绑你我呢?

互联网从文字到图片到触碰到语音,下个痛点,会是短视频吗?

【本文作者】:亿闻天下网,商业用途未经许可不得转载,非商业用途转载注明出处原文链接:https://cqsoo.com/jianzhan/40863.html

【版权与免责声明】:如发现内容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相关信息发邮件至 kefu@cqsoo.com ,

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反馈给我们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Copyright 2007-2019 亿闻天下网 / 渝ICP备89217412123号-1  / 本站由wordpress、阿里云、群英、百度云提供驱动力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