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建站新闻

创业公司产品经理怎么做?

你知道现在创业最常见的搭配是什么吗?

一个『有理想有情怀想成为下一个互联网龙头巨星,但不太懂和和区别』的土老板,和一个『半瓶子晃荡只会实现功能,其他的版本管理逻辑优化结构设计等听都没听说过』的技术团队,再加一个『「未来我肯定是要成为的男/女人」的觉得产品设计就是画原型图的』产品实习生。

如果你是这样的产品经理,在这样的团队里,那下面的内容就不用看了。最有诚意的建议是:先去靠谱的地方学学怎么做产品再说。

那么,如果你是相对有经验的产品经理,在创业公司,应该要注意哪些事情呢?

严格把控需求,拒绝墙头草

需求简直是创业团队,尤其是早期创业团队,最要命的东西。

就像题主说的,『对业务干预度高,销售觉得产品不作为,技术觉得产品节奏太快』,绝对是每个创业团队的经典面貌。

所以把控需求是当下最重要的事情。

把控需求不是说『推掉所有比较难的需求』,也不是『接受所有重要的需求』,而是你要花大量的时间,搞清楚几件事:

每个需求的来源,背后的逻辑是什么不管是还是其他部门

所有需求中,哪些是最重要的

每个需求的实现方案,到底有哪些

根据目前的需求重要程度和实现困难程度,下一步到底该做什么

只要是需求有来源,那你就能问得出,这个需求的原理在哪里道理在哪里。

我在作为一个产品经理或产品负责人会可能忽视哪些实际上很重要的小事?刘扑腾的回答提到过这样一个例子:

比如,老板的需求可能是这样的:

给我做个客户端实时记录美甲师的功能来。

作为忠贞不二的员工你可能就落实去了。但实际上,你需要搞明白老板为什么这么做。在再三的追问下,老板可能就告诉你他的原因是:

因为美甲师经常会为了奖励刷单,也就是不出门让朋友来下单。用来帮助判断这个。

所以你理解了老板的需求,那么下一步做的时候就清楚了:要查美甲师是不是刷单,没有必要实时做记录,这样增加美甲师端的流量消耗,也增加了服务器的负担。正常的接单时间都会大于半小时,因此完全可以将功能改成:

每半小时记录一次美甲师的。

对于需求的重要程度,一定要从需求方的角度考虑问题,作为产品经理,不要偏袒技术,觉得难就不管了。

比如运营那边急需一个后台可以封禁关键词的功能,的确很难,但如果你没做,可能产品第二天就被勒令下架,可能公司要被调查,这件事的严峻程度就不用多说了。

同时,对于同样的需求,并非是只有一个解决方案的。

比如,要做一个后台对某些用户数据的统计功能,这个功能的做法有很多种,可能是这样:

可能是这样:

还可能是这样:

呈现的方式不同,而且功能复杂程度也会不同。

简单的用户统计数据是一个方案,在用户统计数据上加入趋势图是一个方案,在用户统计数据上加入各种筛选条件又是一个方案。

并非是有了需求,就有了功能。功能是需要根据当下的状况设计的。

——————————————————————————————————————

好了,下面教给你一个特别简单的方法,注意,干货预警。

想象你现在是嘟嘟美甲的产品负责人,你打开了你的中的需求列表,发现所有需求有以下这些当然这是虚构的,真实情况下数量可能是~倍:

来自老板:

实时记录美甲师

首页有点杂乱,不够简洁

来自运营:

要统计用户对每个的点击率

秒杀功能运营总监:『下周就要做活动,通知发出去了,必须做』

需要提供给用户在线改单的功能比如换样式,补差价

提供私人订制的功能包括用户上传图片美甲师提供参考价双方确认等步骤

来自产品

用户下单时,支付失败后需要重新下单,不能继续支付,要改正这个问题

下单步骤要跳转太多页面,应该集中在一页输入信息

根据关键词筛选样式的功能

好了,首先,我们把标题简化成几个字,然后把重要程度标记下按照来,顺便也把重要的原因写清楚:

记录:记录是为了防刷单,不然公司损失巨大

首页简洁:

点击率:对运营安排活动有重要作用

秒杀功能:通知已经给用户了,必须做

在线改单:现在是人工后台改单,运营人员特别不方便,消耗大量人力成本

私人订制:订制用户较少,不着急

可继续支付:体验巨差,无法忍受

简化下单步骤:大大提升体验,但目前可以接受

筛选:目前的分类功能比较完善,筛选是补充

我们用图表表示:

下一步就是直接开发吗?当然不是。

根据目前我们的需求和你预想的功能,跟开发团队讨论执行的难度。同样,实现难度也做一次标记按照,是最容易实现:

记录:记录比较麻烦,服务器有负担

首页简洁:排班布局会耗费大量时间

点击率:注入,很简单

秒杀功能:逻辑特别复杂

在线改单:功能交互比较复杂

私人订制:同样是功能交互复杂

可继续支付:页面改动少,主要是调试接口

简化下单步骤:还是功能交互比较复杂

筛选:后台逻辑需要做大的改动,数据处理也很麻烦

,是不是现在也要做个表格?不着急。

现在是特别关键的一步:跟需求来源方核对需求。其中最重要的一件事是『跟需求方确认当前的需求,有没有其他方案能够实现』。

讨论的结果如下:

老板对于实时记录的需求,可以改为每分钟记录一次

秒杀功能可以分为两个版本,简单的是后台直接修改价格,秒杀的量够了后再修改回来,这样客户端不需要做改动,称作简单秒杀;复杂版本是后台可以控制秒杀款的起止时间和价格,称作复杂秒杀

那刚才的列表就变成了:

记录:

首页简洁:

点击率:

简单秒杀:

复杂秒杀:

在线改单:

私人订制:

可继续支付:

简化下单步骤:

筛选:

图表就是:

下面,我们把序列和序列做成矩阵图。

这样,你就知道该做哪一步了。

一般来说,推动开发的顺序是这样的:

,这段说完了。

捋顺产品思路,拒绝不合理需求

在早期创业过程中,捋顺产品思路是产品经理当仁不让的事情,尤其在老板不懂产品的情况下,尤其在老板不懂产品的情况下,尤其在老板不懂产品的情况下。

很多朋友问我,总觉得老板拍脑袋定的方法不对,但我也说不出来哪有问题,这该咋办?

这其实还是产品设计的思路上,你自身的经验所限。

有一本书特别重要,建议每个产品经理都每天默诵:用户体验的要素(豆瓣)

当然,没读过没关系,你可以看这篇文章简单了解下它的思路:漫谈用户体验五要素

其实道理特别特别简单,你看我画的这张图就明白了:

自下向上设计的思路是所有产品设计中最重要的,是所有产品设计中最重要的,是所有产品设计中最重要的。

举个很简单的例子,我们做个产品吧。

比如我们做个讲故事说体验的知乎。我是这么描述它的市场定位的:

目前知乎主要定位还是分享干货解决具体问题,但其实像大师兄梁边妖肥肥猫等老师写的东西大都是故事和体验。所以可以有这样一个区别于知乎严肃严谨严格的定位,再做一个类似的轻松愉快讲各自在某个主题下的体验的平台。

这样的产品定位,用一句话就是:

讲故事说体验写段子的问答社区或者内容分享社区,模仿知乎。

第二层,我们要探讨做成这样一个社区,要满足怎样的需求,需要什么样的功能。

核心的需求,对于读者来说,就是获得乐趣或者实际经验;对于写作者来说,是成就感个性品牌输出以及更实际的收益。

基于这样的需求,我们进一步推导出需要什么样的功能:

读者:发现热门精选搜索自定义关注个性化推荐收藏等;阅读;评价喜欢感谢评论

写作者:写作发现问题编辑写作邀请;积分或者奖励机制;个人页面介绍历史回答时间线更多展示;专栏;输出电子书剧本出版物等

考虑到这里,作为生产内容的牛逼产品,其实我们还能想象到有一批潜在用户,就是接收方。我们也把这个列上:

接收方:获取内容故事段子剧本等

现在跟知乎有点不同了,是吧?

我们再往上一个层次是结构层,要考虑基本的交互逻辑了。

既然整个产品的逻辑都是围绕着内容,那我们就以『文章』作为核心点,去展开具体的逻辑。

下图是对『写作者』来说,到达文章的页面路径。

下面是对于读者和接受者来说,到达文章的页面路径:

这两个图只是简单的例子,具体肯定会复杂十倍,就不赘述了。

再到上面的两个层次,在这里就没法展示了,而且我原本也不准备介绍,因为这两层往往是大家特别熟悉的,什么页面动画啊什么布局排版啊什么视觉设计啊,每个人都能说出一堆自己喜欢的。但创业公司中,老板和产品经理常常忽视下面的这三层。

没有基础,上层建筑怎么可能稳固呢?

好了,现在假设这五个层次的内容都丰富完善,大致是这样的:

未来,每一个需求,不管是谁提过来的,都可以从这里面找到它的位置。

如果它是悬空的,也就是说没有底层的支持的,或者是没有这个需求,或者是并不符合我们产品的定义,那这件事就是错的,这个需求就是不对的。不管这个需求看起来多高科技多酷炫。

比如,这时候老板来跟你说,哎,我觉得咱们这上面可以加个卖书的功能。你看我说的有没有道理:第一,这些用户都是爱读东西的,那肯定爱读书;第二,我们可以提供给书点赞给书评论的功能,还能让大们去写书评,让大家讨论起来;第三,这个功能是可以直接变现的哦~

乍一听你会有些懵逼,尤其如果这个老板能言善辩,会集中某个点把你说得心悦诚服,根本找不出漏洞。但作为产品经理,你首先要从产品角度考虑问题。

这时候,你就掏出这张大表来,说:『卖书跟我们产品目前的设计有鸡【哔】关系啊?从根本上说,这不符合我们的产品定义,也不是我们的目标人群,爱刷答案的确实爱看书,但未必买书吧?而且买书为什么不在京东淘宝买?非要在我们这买?我们是比他们便宜,还是比他们质量好,还是比他们送得快呢?

『另外,核对下目前我们做的用户需求,没有一条是能够用卖书来满足的,也就是说,即便我们确定要做这样的产品,也是要重新规划用户需求了,我们可以说是完全开辟了一个新产品线。

『所以从整个逻辑上,你说的即使都对,我们也是在做一个新产品了,反正现有的产品里,是不能随便做的。』

如果这个老板逻辑清楚,他应该会很快明白你的道理。

再举个真实的例子。

之前有个朋友的旅游项目,是卖境外游路线的,主页就是各种境外游的展示页。但他们老板觉得,活跃度不够,想了想,决定在第二页做电商,用卖签证业务卖随身来吸引用户。现在他们又在考虑通过有趣而且精美的攻略和游记,吸引用户。

你能看得出问题了吗?

看似这些功能都是面向同样的用户,境外游游客当然既需要买路线又要办签证买随身,还要看攻略游记作为参考。但是这根本是三种需求好嘛!

简单用图表表示,大概就是这样:

有的创业者确实会天真地以为,我平台圈起用户来,总是有利可图的,管他娘的什么需求分析呢。

可是你通过卖随身圈起来的用户,也许大量都是自由行从来不购买路线的,那这些用户怎么可能引导到你的主要产品上呢?

再比如我就是阅读一次游记就感觉像出了趟国的,我看完也就看完了,我为毛要去买你的路线?

成本最低的方式给用户解决问题,拒绝不切实际

这段是承接上一段的。

做任何产品的初衷都是给用户解决问题,如果你把用户当傻逼,想通过投机取巧的办法成功,那你早晚也会傻逼。

说两个例子就明白了:

用砸钱的办法让用户去用并不需要的产品。

如果没有体会,你可以中午或晚上吃饭时间到望京跟麒麟社之间,或者到中关村创业大街附近转一转。你拿了很多传单和礼品,你下载了很多关注了很多公众号,现在告诉我,有几个是你真正需要的。

烧钱总会带来用户。但有多少用户是不烧钱了之后还会留下的?

企图用高频需求拉动低频需求,用刚需拉动非刚需。

就像刚才境外游的那个例子。你可以用很多办法做好一个功能,比如你成为了随身的全国第一,然后呢?你这边如果路线做得不好,那仍然没有人会在你这里买路线啊。

你用这种做另一个功能满足另一个需求的方法去拉动核心功能满足核心需求,就仅仅相当于是做了个产品,在上面挂了产品的广告。

所以在初创期,每个人都心思活络,每个人都天马行空的时候,一定要时刻谨记用户的需求是什么。做产品不是件有趣好玩瞎折腾的事儿,它是需要你冷静下来思考,并且一切为用户着想的事儿。

另外一点,成本低的意思是,没必要一下吃成胖子。

比如做境外游,那就把路线这点做得特别好,页面可以很简陋,但好用,支付不出问题流程完整。相比杂糅了很多社交功能游记功能画面做得酷炫,但是用户连在线支付都很难顺利完成的产品,要靠谱多了。

最后一句,对任何功能都足够慎重,对所有用户都心存敬畏。

尽力做好团队润滑剂,拒绝无尽的争执

这段倒是很简单,就是创业期间,不同的需求方和承接需求方都难免会有各种争执,但不要让它无休止下去。

不管是跟别人的争执,还是参与了别人的争执,记住几点就行了:

任何时候,注意讲话的语气,并且建议其他人注意讲话的语气

就事论事,不要人身攻击

就事论事,不要提及之前的琐事『你就是不做我的需求妈蛋,上个月那个就死活不给我做』

尽快找到解决办法,不要僵住

有大家认同的解决办法之后,必须遵从

有必要的话,多安抚从局势上来说比较吃亏的一方

总之,千万不要跟老板一摊手:他们谁都说不过谁,我也不知道咋办╮(╯▽╰)╭

而是当老板过问的时候,你有自信地说:刚才有问题来着,不过已经给解决啦(ง•̀_•́)ง

说完啦。祝大家创业顺利。希望你的问题已经给解决啦(ง•̀_•́)ง刚好我也在初创的公司做产品经理,我来说说我的处理方式

第一,一定要保证基本的业务跑起来,流程通畅。这个非常重要,只有在跑起来的过程中,才能知道业务模式是什么方向是什么重点是什么

第二,解决方案是双向的,可以从运营中找解决方案,也可以从技术上找解决方案。原则是用最短的时间解决问题。

第三,不要过多的关注产品细节和体验。不要过多关注细节就像大师说过,不要过早做优化是一样的道理,产品体验和功能是需要根据现实条件例如商业用户数据等等进行调整,但是,不要想着一步到位。

第四,一定要顶住压力,不是核心功能的功能要延后或者砍掉。不是核心功能指那些需求不明确或者使用频率小的功能。

第五,一定要经常做沟通,向上跟老板沟通,向左跟开发沟通,向右跟运营沟通。只有了解全面,才能最好规划。

第六,反思,反思,反思。

同学:三科师兄,在求职公司选择上,您有什么建议吗?

我:你的思考是?

同学:我想去规模大点的公司

我:为什么?

同学:因为大公司相对来说正规一些,也会有资深的产品经理来带我,个人的成长会比较快一些;之前的这家创业公司里,就我一个产品经理,心特别慌,没人带,野蛮生长,很多东西都没有一个系统,心里特别不踏实,遇到问题,也找不到要请教的人,这样下去,感觉没有未来,都有些怀疑自己适不适合做产品经理了

一位刚从创业公司离职的产品经理找我聊天,听着他的这番话,我特别有感触,在刚开始做产品经理的前三年,曾经有过两段创业团队的工作经验,无一例外都是只有我一个产品经理。

这可能也是很多刚成为产品经理同学,绕不开的一条路:

大公司不缺有经验的产品经理简历,竞争激励,刚转行成为一名,只能去一些小公司

在选择产品经理的这条路之前,我们看了特别多诸如此类的信息:

产品经理是的学前班

产品经理是公司最核心的职位

产品经理要对整个项目负责,要来主导一个项目

是的,这些都没有错,但这并不意味着,一开始就可以这样,权利和责任是需要屡次证明才可以获得的。

特被是对一个刚入行的产品经理来说,距离这个美好阶段,还有至少三四年的路要走,掌握了「业务线」知识往后才可以:

产品经理职业发展的三条线

所以,我想从另外一方面来回答下题主的这个问题,提供一些不一样的观点:

搞清楚公司的核心竞争力是什么

每个创业公司,都有自己的一个核心竞争力,因为也只有这样,才会有他存活的理由;而谁的能力与这个核心竞争力匹配度最高,那么谁就是主导,其他职位就都属于配合他了。

看题主的问题,初创电子商务公司,不清楚题主的具体公司业务类型,但毫无疑问,销售&;运营,一定是这家公司的核心,不知道老板是不是从这两个领域出来的,那么这个时候,题主的「产品导向很难建立」可能本身就是个伪命题。

这个时候,作为心里要有点数,销售&;运营作为公司的核心拳头,努力往外打的时候,咱不能掉队,全力支持他们。

建立产品经理自己的规则

这点挺难的,那个时候,其实我并没有做到。

帮助别人,就是帮助自己;

尊重别人,才会赢得尊重;

这个规则分为两个方面:

自己做事情很专业,有章法

这个体现在:

分析一个需求,有理有据。

这就需要,深入了解公司业务,可以多跟业务相关的同事,销售运营等一线工作人员,多聊天,走进他们,了解他们遇到的问题,知晓他们生活的环境,掌握第一手的资料。

以前做二手车的时候,跟过公司很多验车师傅去跑线下,见买家,卖家。

有一次销售负责人说过户环节,很多买家/卖家忘记带资料,就过不了户,很影响成交的进度,提出想在公司主上增加一个「二手车过户」须知的页面,里头详细写上过户要带的资料,身份证等证件

听他讲完这个,我说买家在平台买到车之后,基本就不再使用了,即使一打开就谈个提示这么重,也没法解决的。

过户那天,他们出门来「二手车交易中心」办理手续的时候,慌急慌忙的,哪还记得打开这件事呢;

最重要的一点,我们有些买家都岁往上了,这么看信息,成本是有些高的。

也许用一张纸,上面写上过户须知,买家版/卖家版,再当天早上发个短信提醒他们,一定注意纸上写的那些项目,这样解决起来也许更好呢。

后来,大家觉得这样确实比较靠谱,实际证明确实是这样的。

想想,如果当初如果没有多去线下,我就不太清楚,用户的年龄分布,对手机/公司的使用习惯,那么就不会这么有说服力,说服大佬们尝试这个方法。

所以,建议大家,产品经理一定要深入到了解公司的业务。

专业的产出

这包括需求调研竞品分析流程图原型文档项目排期需求池等每个模块,都很要很专业,才能赢得技术设计运营老板等同事的信任。

人都喜欢跟专业的人玩,大多数人对于专业的人,还是敬畏的。

怎么提升这块,又是一个大的话题,这个回答,可能会帮到一点吧:

产品经理实习生怎样提高文档书写能力?有哪些好的文档书写规范可以学习?李三科的回答

初入行的年轻产品经理,有哪些常见的错误认知,如何扭转过来?李三科的回答

对外沟通,有靠谱的规则

我曾经做过两年的销售,也曾给公司职能部门的人提过建议,确实是因为「客户」要付钱买这个服务,所以才会催的比较急,加上销售本来底薪就低,只有拿到「客户」的打款,下个月收入才能增加,每个月固定拿的人,可能没法体会底薪,不签单或者少签单还要赔钱的生活。

所以,从心底尊敬他们,理解跟你对接的同学,相信他们也是想把事情做好作为前提;然后想想:我要怎么才能服务好他们呢?

曾经有段时间,要对接公司的,销售金融市场运营车型库编辑等快个外部部门的需求,每个都是「大老板」给的需求,「很急很重要」,但是自己我们也有一些需求呀,怎么办?又不能说哪个部门的需求不行,不重要。

后来我就想了一个办法:

做了一个用来收集各个部门的需求:

提前一个版本,征集需求,把邮件发给对接的市场销售运营金融品牌等同事,并抄送他们的老大,嗯,大,就是那个经常临时加「重要紧急」需求的人,并注明需求收集截止日期;

嘱咐他们一定把这个表格收藏起来,按照「需求收集的」时间节点把这个版本要做的需求添加上去,并写好「预期」。

我会在收到他们提出需求的第二天,做一个汇总,再一一讨论优先级,确认要做的事宜,正确把一个版本做的事情,压缩到不要超过~周一个版本;

这个方法,对接外部部门,我跟很多产品经理讲过,屡试不爽。

这里头,其实有一些水下的门道,跟大家兜个底:

你(对接方)的需求很重要,大家的需求都很重要,我作为产品经理有义务帮大家来解决问题

你的问题有么重要,请写出来,其他人的需求,也很重要,大家放到一起来下,看看其他人的。自己的需求还有那么重要吗?

我有作为,很重视你,积极的对接中

很多人总会担心,自己随口一说的重要需求,产品经理听听没有了下文;其实不是的,我写下来了,在做认真的整理;这一期事情真的很多,不信你看看,我们人力有限,就先主核心的这个,你的事情,我放在心里呢,咱先放到需求池里,下一期我在找你对

确实事情多,但也得安抚好对方的情绪,让别人感觉「被重视」,「被认真对待」,态度很重要。

提前跟各个对接放请清楚产品经理的工作流程,需要收集完需求,再进行调研,原型制作,文档撰写,评审等事宜,他们也会比较理解。

按照这样的规则走一两个版本,基本上就会比较有调理了。

当然,大老板,临时还是加了一个需求,那怎么办呢?

不按规则出牌啊,那他也是理亏的,会不那么强势,这样也可以卖个人情,给大老板个面子,开个绿灯。

但,下不为例哦~

基本上,能做到这两点,就很不容易了。

寻找自己的成长引擎

其实这点我做的是非常差,那两年确实挺耽误。

因为公司就我自己一个产品经理,现在再去看那个时候,做的原型,写的文档,真的是辣眼睛;

不知道怎么判断一个需求,不知道怎么做竞品分析,拿「小步快跑,快速试错」来麻痹自己,忽悠团队。

现在想想,如果能早点:

掌握分析一个需求的正确方法,有条理的梳理

多去线下,深入了解公司业务是其中一个方法

规范产品流程,输出高质量,专业的原型文档等材料

上面关于文档的那个链接,是否帮到了你?

会帮公司节省很多资源,会少坑研发设计运营很多很多。

后来又想:

人生没有白走的路,每一步都算数。

正是因为那个时候踩了那么多的深坑,现在才会反省这么大。

感谢在创业公司时候的狗屎运,也感谢那时一起搭档过的小伙伴。

如果本文对您有所帮助的话,请随手点下左下角的「赞」,您的鼓励是我继续写下去的动力。

谁说你一定要应付的新想法?你可以给他一个更好的想法,比他想得更远。你的会越来越依赖你的看法的。

谁说程序员很难沟通?你有用工程师的思维来看待问题吗?你在没需求的时候,主动找过程序员去探讨你未来的思路吗?你了解过你的产品设计被程序员抽象成了怎样的框架吗?你了解过你的一个需求变动需要多少吗?

谁说创业公司的一定要%满足营销部门的需求?他们的需求一定对产品的未来有利吗?如果你不喜欢他们的运营方案,你有去做研究吗?你有拿出来更好的运营方案来跟他们吗?

如果你讨厌在创业公司的环境里做,你讨厌去应对各部门的需求和你每天都在变化的新想法,如果你想着去对抗这些东西,你永远解决不了他们的。抗拒不是办法,主动才是最好的防御。在创业公司里,就要做个创业者。

创业公司的一个产品完蛋了,设计师的作品库里可以多一点作品,他可以升值;程序员多了一些单独负责的模块的经验,他可以升值;运营人员多了一些成功运营的案例,他可以升值。但产品经理不行,产品不成功,你这段经历就毫无价值。

把自己当作创业者,把这个产品当做你自己的孩子,不要把自己局限在这个角色里,那么各部门间的矛盾也好的新想法也好,都会迎刃而解,因为你已经不在意这些东西了,你只有一个想法,那就是把这个产品做成功。

炽念上线后,一直想找机会写下这一年的开发历程,两周前我终于有时间做这件事了。在接下来的字和个配图里,也许会有你想看到的东西。

任何理智的营销行为的投放,都要考虑[投入/用户转化]的比值。如果我想给炽念写软文,我倒不如去写一些所有人都感兴趣的文章,例如一些心灵鸡汤,那样效率会高得多,因为炽念面对的用户毕竟是想要实现个人成长的人,没有行业的差别。我当初在开发炽念时,我看到的大部分文章讲的都太高端,没办法实操,所以我一直想写一篇只有细节只有干货产品经理看了能立刻实操的文章,所以这篇文章的受众其实是很窄的,它仅限于互联网产品这个行业,从这么窄的受众里再找到愿意使用炽念的用户,完全是吃力不讨好的行为。

————————————

我曾是一个海淘平台的产品负责人。一年前,我想给这个世界留下点自己的作品,于是辞职众筹开始做「炽念」。众筹的钱并不够我请一个完整的开发团队,帮我忙的几位朋友除了一名是专业测试之外,其他人并不是业内人士,于是,摆在我面前的只有一条路,那就是:代码外包,其它所有工作都由我来负责。

一年之后,炽念上线了,它和我想象中一模一样,没有或个逻辑的误差。虽然它存在一两个开发时没想到的毛病,还需要继续迭代,但是它入选了“最美应用”年度,也拿到了不错的用户量,它在理念逻辑颜值上,都可以算是一个精品应用。

这篇文章希望向你分享的是,一个产品经理,在代码外包的情况下,如何揽下立项原型系统交互,这些所有的工作,一切想法都通过文档来沟通,几乎没有跟程序员面对面的交流,最终拿到一个跟你的设计丝毫不差的高要求。

如果你是一名有志于开发理想中的产品的创业者,这篇文章将会告诉你很多的细节;而如果你是一名产品经理,这篇文章会从一名创业者的眼光带你重新看待产品开发这件事,这里不再有和程序员设计师之间的矛盾,只有纯粹地追求做一个好产品,并为之付出自己的一切。

解决一个问题就够了

一个产品能解决好一个问题就够了,也许你会说,成功的产品需要“生态”和“盈利模式”,我只能说,除非你产品的核心功能本来就是去实现某种交易例如金融,或是致力于开发某种消费的冲动例如“免费”手游,否则,生态和盈利模式都是建立在“最重要的那个问题已解决”的基础上的。

高屋建瓴一上来就要搞什么生态的往往是认准了一个风口,恨不得把所有功能都加上去,上能画个分析图,然而基本功能却做不到位,于是大多都被市场淘汰了。一个的%的营收也许都来自于它的附加功能,然而如果我们不把%的力气花在那不起眼的只占营收%的核心功能上,这件事就会很尴尬。

以微信为例,不论微信迭代多少个版本,它始终是一开始那个“取代手机发短信功能”的也许你已经忘了,以前人与人之间是用短信来沟通的。第一栏和第二栏永远是消息列表和通讯录,就算朋友圈是中国最大的社交圈子,游戏栏目是中国最大的手游流量入口,它们都不可能突然跳出来影响你的日常使用。“人”永远是通讯的主体,即使后来出现了公众号和应用号,它们也永远是被收纳在一个次级入口之中。

而当你打开一个具体的对话,它的核心永远是文字之间的交流,因为这才是“取代手机短信”的体现。哪怕是后来推出了划时代的“语音”,发送语音的按钮也永远是在发送文字的旁边,而语音的气泡也永远不会出现很多人要求的“暂停”或“后退”除非未来微信推出插件式功能,因为聊天气泡的主体永远是文字气泡,其它所有类型的气泡,不管是现在的图片链接视频,还是未来的对话甚至是脑电波交流,它们在交互上都永远不能凌驾于“文字气泡”之上——除非文字已经不再是人类的第一远程交流方式。哪天我们能像三体星人那样用光的波长和频率来交流了,微信的这个最核心结构才会改变,否则那只意味着一件事:张小龙已跳槽。

炽念希望解决的唯一问题是:“这个世界上大多数人有动力去改变自己,然而他们没有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来坚持正确的人生信念”。这个问题可以拆分成以下种现象,每个现象都对炽念提出了个必须做到的要求。

我们一面收集人生观,一面又在遗忘——当你看到一本好书,你会把那些醍醐灌顶的句子摘抄下来,贴在书桌前,现在那张纸肯定早就不见了;当你在朋友圈看到一篇好文章,你会立刻收藏下来,但你从来不会回头去看;有时你突然顿悟,觉得从今天起就能重获新生,但你一个月之后就变回老样子了……

——这要求炽念必须是一个能快速记录,又能妥善保存的笔记工具。

我们总在一个人生问题上重复纠结,无法做到不断升华——例如,你的缺点是习惯向别人妥协,不能维持自己的底线。从小到大,你受到过很多次大的伤害,每次你都痛彻心扉,决定从明天起不再做个老好人。然而这么多年过去了,你对如何“不做老好人”并没有什么更深入的经验,因为每次你的实践周期都只有几天,然后就把它忘得影都没了,重新变成那个老好人,直到下一次重大挫折的到来。

——这要求炽念必须是一个有效的知识整理软件,能把不同时期记录下来的,所有关于同一个人生道理的文字都汇集起来,并且给到你一种取其精华的整理方式,让你对这个道理的认识能不断升华。

由于人的劣根性,我们总在不同的人生观之间摇摆——人的本性是趋利避害,在一个浮躁的社会染缸里,我们很难顶住诱惑,去坚持一个不变的人生哲学。去年你拜访了一个高僧,他告诉你要以德报怨,你激动得差点要去做居士;半年前你换了公司,你上司整天给你穿小鞋,你决定要做一个“厚黑”的人来保护自己;三个月前你看了一篇心灵鸡汤,讲了一个穷孩子兜揣元钱最终成为澳门赌王的励志故事,你决定不再计较当下困扰,无条件提升自己的实力和境界;这一周你又煲完了《纸牌屋》,于是决定要做男主角那样能玩转办公室政治的人。你的人生观一直在摇摆,然而却鲜有成果,因为你很少在一个不动摇的人生方向上付出持续的努力。

——这要求炽念必须拥有一套价值衡量体系,能精准地衡量不同人生观之间的优劣,帮用户淘汰掉那些劣质的心灵鸡汤和错误价值观,找到那个或若干个对自己最重要的人生方向,每天提醒自己来坚持。

我会用众筹资金的%来解决这个唯一的问题。思索这个问题贯穿着炽念开发的头和尾,也将延续到未来每个版本。每当我认为产品设计已经能完美解决问题时,过不了多久,我总会发现,我给产品增加了不少额外的功能,企图用它们来满足主要功能在智慧上的欠缺。

但最有效的问题解决方案永远是一条单一的路径,如果这条路上还有一些小岔路,只证明我还没有找到最优的办法。就像相对论把万有引力统一了进来,理论貌似也能把几种弦理论相对论和量子力学统一进来,科学家一直在寻找用最简单的一个理论来概括宇宙所有的原理。从上帝或文明高度发展的外星人来看,也许我们的这种追求很渺小,还有太长的路要走,但这个过程本身就是一种嘉奖。

拒绝数学公式,用感性来立项

要解决的问题已经摆在这里,接下来就是给产品设计一个大概的框架。按照套路,我应该先把产品需要的功能全都列出来,然后再把它们转化成干巴巴的没有任何艺术感染力的原型设计图,这样做的问题在于,直到产品的设计图出炉之前,我没法用眼睛去真实地看到产品是个什么样子,我没法对它产生一个主观的感受。

人都是感觉的动物,一个人依赖一个产品,往往是因为他爱这个产品,而不是因为他需要这个产品除非你做的是刚需产品,而且没有竞争对手,例如;或者你垄断了市场,例如淘宝,那么这些干巴巴的设计方案又怎能帮助我把握好产品的感觉呢?

我曾经去某个大公司的新平台应聘产品经理,我提前去他们平台看了看,网站设计得很糟糕,让人没有阅读的欲望;明明是一个重度依赖用户原创内容的社区,然而各种困难的交互与产品中渗透出的强调权威的价值观让人没有创作的动力。于是,在重新规划框架之余,我详细地指出了每个页面的问题,把理想中的页面做成了效果图,希望让他们明白,我们要营造什么样的感觉才能让用户爱上它。

然而,当我跟他们的产品总监交谈时,他对这些视觉化的方案完全没有“感觉”,只是在一味地向我追问“用户画像”“运营策略”这些比郁金香泡沫还要虚的东西,这场经历让我更加确信:一个不爱用户,不极力给产品营造“感觉”,试图用数学公式来推导产品设计的是永远没法做出有魅力的产品的。

上图是我最开始设想的,也是最有魅力的场景概念。在这个概念下,产品设计极其简单,每个人的内心都是一片草原,当你进入我的,我就给你呈现你内心的草原。你在生活中收集每一段感受,都是在这个草原上种一棵小树苗。每天你都能领到一些水,你用这些水去灌溉那些你认为最好的树苗。随着你度过的每一天,有些树木因为长期得不到水源而枯死了草原的降雨量通常不足以支撑树木的成长,这是有科学依据的哼,那么这些枯树就会被送到树木坟场,提醒你再也不要相信这些虚伪的心灵鸡汤。而在你的草原上,总会有某些树苗长得比其它的都快,它们变成了苍天大树,提醒你在它的指引下面对每天的生活。

感性过后,就要回到专业的角度去衡量它的可行性。这个方案一共有两种执行办法:和。经过跟以前做游戏的同事探讨,最可行的方式是,然而当我花了一两周时间了解之后,我发现,直接在市场买来的模型并不能拼凑出一个和谐的场景,因为不同模型的贴图风格面数骨骼动作都有很大的差异如上图,我需要一个既有很强的原画功底以便能修改贴图,又会改模型和调动作的资深设计师才能把所有买来的素材统一化。而在程序方面,找到一个精通且熟悉手机适配的#工程师,其耗费的钱财和难度都远远高于去找一个制作原生的资深工程师。所以这个方案已经远远超出了预算。

而如果采用的方案,草原作为主场景实现起来并不困难,如上图,场景从近到远分成若干个图层,最近的前景小草杂石等尺寸最长,而最远的天空背景尺寸最短。在前端,我们只需要定义一条规则:滑到最左边时,所有的图层都靠在屏幕最左边;滑到最右边时,所有的图层都靠在最右边。那么自然地,当用户滑动屏幕时,他会发现前景滑动得很快,而背景滑动得很慢,不同的图层都有不同的速度,于是就形成了透视的感觉。

场景是很好解决,那么物件是不是也很简单呢?我们的最主要物件是“树”,也就是用户撰写的某个人生道理。为了确定“树”要怎么做,首先我得确定这个“树”包括哪些元素操作以及它们以何种组织方式来呈现。

首先,如上图,我的不可能设计成用户写的每一篇文字都算作一棵树。因为这个的其中一个核心特点就是避免像日记或笔记应用那样:你收集了大量的文字,却发现很多文字讲的是同一个人生道理。我们必须把相同的人生道理归纳在一起,让它们组成同一棵树。例如,如果你收集了篇文章,讲的都是关于“怎样利用好自己的内向性格”这个话题,显然它们应该放进同一个树里,而不是每次阅读他们都要去找到颗不同的树。

在一颗树上,我不可能把这篇文章设计成个叶子。因为叶子要放在树枝上,个叶子倒容易呈现,如果别人写篇文章呢?我难道显示个叶子和相对应的根树枝?就算可以这样做,那么这根树枝的组合必须符合树的生长规律,否则看起来就变成了反人类,这算法的编写和的重构又要耗费多少呢?其次,树的高度取决于你给它浇过多少次水,而不取决于它有多少个树叶,那么显然,一个很矮的小树苗上长着根树枝的情况是无法让我接受的。所以,我只能把具体的文章入口呈现为浮窗的列表里,点击某棵树之前,你顶多知道这棵树包括多少篇内容,但具体内容列表需要你点击之后弹出浮窗才能看到。

上面关于“树叶”“树枝”的思考其实是不需要的,因为它们都被一票否决了,只要你看看上图就明白了。一棵树会随着浇水次数的增加而不断长大,如果是模型,我们可以把树分解成几个组成部分,然后给树木定义成几个阶段,每个阶段都设计一套随机算法来组合成符合这个年龄段特征的树木,在一个阶段内让树的零件数量与模型大小贴图在两个端点之间平滑渐变就行了。然而这里是的树,不论是树干树枝还是树叶,你都无法直接拉伸它们,因为这样带来的视觉效果会违背自然。那么我只能给树木做大量的实体图片,也许是个个个,这显然是非常愚蠢的方案,它导致的木桶效应意味着方案的破产。

那么我为什么还要提到关于“树枝”和“树叶”的思考呢?因为对这个细节的思考最终改变了炽念的核心设计。炽念最终版本确定下来的原型设计,是从一次又一次失败的设计里提取出来的亮点组合而成的,而不是走流程走出来的。我想向你表达的是,如果你是一名,你的上司和团队要求你先设计原型,请你明白,他们并不一定是正确的。

你应该尽量避免那么早进入原型设计的阶段,原型设计牵扯太多全局性的东西,很多时候一个漏洞就意味着整个原型设计的报废。除非你并不在意这个是否完美,否则,在进入正式设计前,请你多开脑洞,多去思考一些关键性的细节,并且跟开发设计团队去讨论它们的可行性以及实现的代价,这样,你和你的团队都可以少走很多弯路。

上面提到的和方案,它们的出发点都相同,那就是一个具有感染力的情景是最能打动用户的。例如左图这款风靡很久的时间管理软件,右图是我把它迁移到一个普通界面后的效果,左右两个功能完全相同,但如果它是右图这样的界面,你还有冲动去购买它吗?把产品的主线功能巧妙地融入一个情景之中,用来打造这个情景,用这个情景的感染力来给用户洗脑,我至今仍然认为这将是成功速度最快的方案。

那既然没有成本去做这件事,除了“情境化”之外,我手上的选项就只剩一个“专业化”了。我决定把炽念打造成一个逻辑清晰功能齐全所有操作完美契合的专业化工具。产品的不再是“用情景给用户洗脑”,而是用专业化的工具设计来强调自己是这个细分市场上的不二选择,也就是强调细分的竞争力。虽然身边的人总提到我的竞争对手是日记类记事类和个人管理,但如果我在“自我成长”这个细分领域做到足够的专业性,那么我也就不存在什么竞争对手了。

专业性意味着一切,如果支付宝手机版能做好自己在“手机支付”这一块的专业性,那么当微信去做红包的时候,它就不会没有主见地采取跟随战略,而是早就忙着布局移动支付了。这导致的结局是,我身边便利店的手机支付大多都是微信这个支付领域的门外汉来普及的。

当一个产品永远只关注怎样把自己的核心诉求做得更棒的时候,它就能保持自己的竞争力;而当一个产品不看自己,总在看各种竞争对手和假想敌的时候,它就会心态爆炸,做事没有主次,以至于迷失自我。

既然定好了要做专业化的工具,那么我就去找参照。从我下载的众多中,我发现了,这是个了不起的参照样本,因为它不光能像便签日记那样快速写东西,而且用户写的每条内容都是一片纸,这些纸张能自由拖拽,堆叠在一起,形成一个个纸堆——没有比这更直观的文字整理方式了很遗憾,上图并没有展示纸张堆叠起来的效果,因为在截图时我发现,新版已经放弃了这个设计。

而从视觉上来讲,作为一个工具化的有着了不起的交互效果,而这些效果竟然都是简单的切图构成的,这从成本上非常符合炽念的开发思路——只要我能把切图适配方案和交互设计做到完美,那么只靠一名原生工程师就能把炽念做出和一样绚丽的视觉效果。

现在唯一不确定的是“纸张拖拽”的开发代价,我询问过我的外包合作者智超,智超也不确定纸张拖拽到底好不好做会出现多少。对待这个问题,其实解决方案很简单,那就是划清界限,让拖拽功能变成一个附加的功能,它的存在或去除并不影响这个的其它模块。一方面,我们先做出一个没有拖拽功能的,先上线再说;而另一方面,什么时候我们有闲余资金去开发拖拽功能了,它能作为一个单独的模块加到里面,并不影响原有的布局。之所以这样考虑,是因为“拖拽”本身就是一个快捷操作,快捷操作的本质在于它是一个“捷径”,它只是“主要路径”的脚本化,它们都可以用“执行已有功能+执行已有用能……”这种句式来表达。

确定了炽念的主要视觉元素是“纸”和“纸堆”之后,那么接下来就是思考怎样用这几个素材来解决上个章节提到的那个要求,这样我就能给产品立项,以便开始具体的工作了。

第个要求是,炽念必须是一个能快速记录和妥善保存的笔记工具。从目前的特性来看,在我不联通也不跟其它互通接口的情况下,快速记录最少的步骤包括:

单击打开。

输入文字或粘贴文字。

单击保存。

但如果打开默认就能直接输入文字,那么就意味着启动的默认画面是输入界面,这样当用户不是想输入文字,而是想查看内容时,就要多一个退出的操作,这显然是反人类的设计。而如果换种思路,在首页常备一个输入框体,那么,假设这个输入框体在启动时默认就处于激活状态,那么键盘也会默认存在,不想写东西的用户照样多了一个退出的步骤;假设这个输入框体的默认状态是不激活,那么当用户要写东西时,一样需要一次点击操作才能激活这个输入框,从操作上来讲并没有节省一个步骤。

综上所述,必须在步骤和之间加上一个“点击撰写新文字”的步骤,这样才能获得最好的交互体验。最终得到的结论是,首页必须常驻一个空白的纸,点击或拖拽这张纸,就能立马写东西,然后单击保存就能回到主界面如上图步骤。

第个要求是,炽念能把关于同一个人生道理的记录整合到一起,然后让用户取其精华。这就要求炽念在用户不那么忙的时候,能呈现用户记录的所有临时的纸张,用户从里面挑选那些相同的人生道理,把它们合并起来。这个过程是多次且可逆的,当用户觉得某篇文字实际上并不属于某个人生道理,他可以随时把这张纸从纸堆里抽出来;当用户某一天又收集了一篇新的人生感悟,他随时能把这张纸加入一个已存在的纸堆里。就像上图所示的那样。

当用户形成了一个纸堆之后,他能随时去横向比较其中不同纸张的优劣,把那些过时或不够好的观点淘汰掉,精简这个纸堆。例如,小明最近发现自己最大的问题在于“担心没发生的事情”,他经常写一些关于这方面的感想,也经常收集一些知乎壹心理朋友圈书籍上的有用文章,并且把它们都整理到了同一个纸堆里。随着他在生活中用实践来克服这个问题,他对这个问题的理解就越来越深刻,那么他就可以定期回到这个纸堆,淘汰掉那些不够深刻的文字,只保留对自己最有帮助的文字。同时,这个过程中也伴随着会发现一些超越这个话题的存在,那么小明这时就可以去为它开辟一个新的人生道理。就像上图所示的那样。

第个要求是,炽念必须设计一套严谨而方便的流程,只要每天坚持使用,那么用户就能自然而然地完成对他记录的每一条人生信念的“定价”。对于那些让自己在生活中摔跟头的劣质心灵鸡汤或是错误人生观,炽念会协助用户给它一个越来越低的“定价”,提醒用户把这个人生观“拉黑”,在未来整个人生中都不要去重蹈覆辙;而对于那些不易坚持却对人生最有长期效果的正品价值观,炽念会协助用户给它越来越高的“定价”,直至形成每个人的“核心人生观排行榜”,坚守那些少数的,实践证明最有效的人生观,就能保证心灵的高速成长如上图。

这第个要求是最难实现的,它并没有在立项之初就找到最好的设计,在后面的“虚拟迭代”章节,你将看到它详细的诞生过程。

直接开始设计的门面

确定好产品大致框架之后,我依然没有开始做原型,而是直接着手设计的首页——既然我选择了做视觉参照,我就必须先眼见为实,确定这样真的能做出一个视觉效果达到并超过的。首页的视觉也会反过来影响到原型的设计,在线框图里看上去很有条理的首页原型,做成最终的效果并不一定能达到我要求的美感,这就会导致我设计的某些流程将连锁地报废,所以最保险的方案就是先把首页的视觉确定到成。

首先是美术风格的确立。由于已经放弃了,或是用分层动画来实现伪,那我只剩个选项:扁平矢量风格和拟物。首先排除扁平风格,因为我们的设计元素都要围绕着“纸”,而扁平化最不擅长表现的就是实体感。用的是简洁的矢量风格,但它有我们所不具备的拖拽交互方式,这种交互方式给人带来很强烈的物理感,弥补了矢量风格的不足。所以,为了超越的视觉,我唯有选择拟物。

确定了拟物风格之后,我就开始找背景图,我花了十多个小时去图库里找素材,但当我看到负责测试的颖爷手上的锤子手机壁纸时上图左,我立马就认为非它莫属了。老罗是个尊重艺术家的人,锤子系统的每一张壁纸都标注了作者,于是我顺利地在搜到了这张原图炽念所有设计素材都是正版购买的。原图是大白天的光环境,而炽念的风格应该是安静和隐私的,我希望给用户营造一种无人打扰的地下车库的感觉,在这里,他可以向这面墙壁倾诉任何内心深处的事,所以我把这张图处理成了黑夜的光环境上图右。

首页摆放的肯定是入口级的东西,那么显然就要先设计“纸堆”。的纸堆是用算法自动地把它所包含的纸张堆叠起来,比如说,如果这个纸堆含有张纸,那么就显示张纸堆叠而成的样子。但是在制作效果图的时候我发现,炽念的纸张是拟物的,如果只有一个“纸”的素材,仅靠随机角度来堆叠,就会失去真实感,必须设计几张不同的纸来随机显示;另外,纸张的阴影并不能像矢量图那样直接运算生成,必须手绘才显得真实,而手绘阴影带来的问题就是,这个阴影的投射将不受控制:纸张在纸张的上面,它的阴影只应该投射在纸张上,不应该投射在墙壁和纸张上,这就要求纸张在投影时必须以纸张的轮廓作为遮罩区,因此实现起来会耗费大量。

所以,最终我“偷懒”地给“纸堆”直接设计了一个整体的切图上图左,而由于背景墙的顶部有个吊灯,所以这些纸堆只能放在屏幕中间,列表的滑动方式也只能是横向滑动,加上肯定要放在底部才能用起来顺手的“新增”按钮,首页的布局基本就确定下来了上图右。

最让我兴奋的是我发现了如何让整个首页突破静态切图拟物的局限,达到真实光照效果的办法。我用通道+笔刷做了一个半透明的阴影覆盖层上图中间,放在场景图层的最顶部。这样,滑动到屏幕两端的纸堆就会逐渐被阴影所吞噬,而中间不受阴影层所影响的部分,在对比之下看起来就像是被吊灯照亮了上图右。

最后,我想着,既然强调了光影的变化,不如再做极致一些吧。于是我花了一两天的时间,给首页设计了开/关灯的交互效果。炽念在未来很多用户的手上是个很隐私的东西,没人愿意在炽念里写上“我很懦弱,从今天开始我要采用××办法改变这个现状”然后被其他人随意翻阅。所以,关灯的状态刚好可以做成锁定界面,如果用户设置了密码,那么这个界面就会显示密码盘,解锁之后才能开灯。

开/关灯对适配来讲是一个比较繁琐的过程,我的办法是,首先在设计稿里把所有图层重新整理一遍,变成最精简的结构。然后从这个图层结构中去思考:我们在需要把图层分成几个大组,才能最方便地实现开关灯的效果,而且能有最高的扩展性,随时能加进去新的按钮或内容。

于是,如上图,我整理出了从下到上的:背景内容压盖悬浮,这四个大组。开关灯能通过这些大组的响应来实现,后续要加进去什么内容或按钮,也能根据它的特点来加到“内容”或“悬浮”这两个组里,因为从情境上来说,所有真实拟物的按钮或入口,都应该加在“内容”这个组里,这个组在“光影”组的下层,所以会受到光影的影响,看起来就能跟整个场景融为一体;而所有附加功能的按钮或入口,都应该放在“悬浮”这个组里,这个组的内容会漂浮在整个空间之上,不受光影的影响,以强调它们是超越这个空间的,独立的存在。

最后,用表格的方式来标注它们的排列顺序,以及显示/隐藏的细则实际上,从开发来讲,这就是规范了每个组对于开/关灯“广播”所响应的“态”,然后再标准化所有切图文件的命名,这样,在整理首页交互思路之余,开关灯效果的文档也就顺便做好了。

用避免“反人类”的方法来设计原型

我之所以强调设计原型的方法不要“反人类”,是因为我见过很多人设计原型的方法的确是反人类的至少在我看来觉得很心痛,也许他们有自己的思维方式这也说不准,这里的“反人类”包括两方面,一个是违背你自己设计原型的最佳思考方式,另一个则是违背程序员开发的工作方式。

是我见过的最反人类且最普遍的原型设计方式,之所以说是“设计方式”而非“工具”,是因为,它有它作为一个工具的合理性例如,用它来说服投资方不懂产品的上司,设计交互,在原型完成之后做定稿,或进行虚拟迭代,但如果用它来从零设计原型,我觉得这种行为就像是用十字螺丝刀来拧一个内六角螺丝——心累。首先我讲讲原型从程序员开发的角度来看为何反人类:

假设这张瀑布流效果页是产品经理或交互设计师用做给前端工程师的。它很美,没错,然而这跟你直接去其它网站截个图给程序员,然后说“照这样做”没什么太大区别,实际上这张图本来就是瀑布流鼻祖的截图。

用做就不同了,见上图,首先来定义瀑布流的单个“零件”。实际上还有一些图中没有说清楚的细节,例如文字位如果超过行要怎样设计“展开”方式,以及整个“零件”的热区构成……这里只是大致的示例。

接着用第二张图来定义布局上图。同样这只是个示意,很多细节没办法写出来,且只局限于前端,但意思已经表达清楚了。当你拿着这两张图,配上设计师做出来的说明图切图,前端或重构工程师就能很轻松地一次性交给你想象中的页面,也无需你那么辛苦地跟进工作。原型设计最有效的方式并不是去“直接呈现你想要的东西”,而是“用模块来重组产品,用最抽象的方式来概括全部的细节”。

而对于设计原型的人而言,同样是反人类的,因为它违背了正常人类的思维过程。为什么很多人私底下讲话妙语连珠,大会上却变成口吃?因为私底下这些人讲话是“发散”的,想到什么就说什么,信手拈来;但是在大会上,他们不敢这样随意讲话,把嘴边的灵感都咽了下去,硬生生地用一些高大上的“首先呢”“其次呢”“第一点”“既要……又要”这种句型来套路自己,把自己套路成了哑巴,这种扼杀灵感的思维方式就是“归纳”的。

的使用方法就是“归纳”的,当你用它设计原型时,你就很容易变成思维上的“口吃”。它一上来就要求你做一个页面,紧接着做下一个,紧接着就要确定这两个页面之间的关联。但事实上,页面模块和链接的成型是一个反复试错的过程,在里,你一旦做出几十个页面,再想变动其中的大模块就太难了,约等于重做。它让你丧失了不断推翻自己原型设计的勇气,变得害怕灵感。

而用设计原型则能做到“发散”和“归纳”自由切换,用它做原型时,我能像个精神分裂患者一样,一会切换成磕了药的艺术家状态,在画布上随意涂鸦我的灵感;一会又能切换成有点精神洁癖的理科男状态,给刚才那个人收拾战场,把那些乱七八糟的灵感整理成规整的文书——做原型最好的方式就是精神分裂。

见上图,实际上,初期阶段的原型比上图的要复杂很多倍,到处都是密密麻麻的灵感和连线。这里为了你看得清上面的字,我就把它简化了一下。每当我想到一个新点子,我只需要画一个方块,然后在方块里写上几句话用来备忘;当我想细化它时,我就把这个方块做成一个稍微详细一点的页面,然后用箭头把它连接到某个地方。

我无需站在多么宏观的角度去思考要怎么设计页面,我只是盯着这个画布,一遍又一遍地假设我是用户,顺着箭头走,看看到了哪一步会遇到什么问题,被什么东西卡住,或是需要什么新的功能。做原型是我在整个炽念开发中最享受的一个环节,我会听着喝着咖啡来做这件事,可惜它占整个开发的时间并不长,只怪它效率太高了。

如果你用的是,当你流程设计有问题时,你需要把所有关于这一步的入口出口都修改掉,随着原型详细度不断增加,可能每一次修改都会耗费你几十分钟甚至一天的劳动。然而在设计图中,一切都是二维展开的,你需要修改的功能,有什么箭头指向它,以及它的箭头指向哪些模块,一切都一目了然,只需拖动几下鼠标就能调整整个流程,一次大改动一般只耗费几分钟的时间。

做原型最紧要的就是得比它高一个维度,四维空间空间维,不是维空间+维时间的人看人类,五脏六腑都是展开的,所以看你一眼就知道你昨晚吃了什么。目前人类的都是二维的,做在里,你也只能困在那个二维空间里去探索,但做在里,你就能一眼看到它的全局,因为在某个维度中去看低一个维度的东西,它就是展开的。

一眨眼,整个原型变成了上图的样子上图只是案发现场还原,因为当时的原型已经直接被继续细化了,一个有大概流程的原型稿。你可以注意到,原型已经被若干个灰色的“容器”分割成了几块,这样做的原因在于,当你开始细化某个模块时,它的内容就会越来越多,内部的箭头和连接线也越来越多,如果不用容器装起来,那么内部外部的连接就会混杂起来,让你难以专注。

在专心设计某个容器内部的功能时,我通常会把整个容器拖开老远,跟其它部分完全隔离开,以便我能不被其它模块分心。在这个阶段,由于画布已经被撑得很大,所以我强烈建议你买一个带有横向滚轮的鼠标,没有类似于的手型工具以便用来自由拖拽画布抑或是我没找到,横向滚轮+纵向滚轮可以描述任意一个二维空间向量,让你在越来越大的原型画布上自由冲浪。

当原型设计到这一步的时候,整个格局已经大致确定下来,不再需要每天给它做大手术了。此时如果我继续在一整张画布上作图,就会比较难受卡顿,加上频繁的缩放和跳转,那么这时候就可以把原型根据模块来分成若干个页面。如上图,首页的原型被我单独分成一个页面,用个橙色的方块来代表箭头对应的模块,写上“详见××模块”。

见上图,这是原型的其中一个具体模块——“阅读”模块,你看到的这个示例是炽念早期的一个原型,当时的设计跟现在的有所不同,但它挺适合用来体现模块化思维。

如上图,从后端来讲,“感悟”包括“未淬火”和“已淬火”两类,而“信念”则应该定义为:个数∈[,限定额]的若干个“已淬火感悟”的“组”——它们并不是平等的。但前端设计上它们有很多类似的地方。

如上图,左边是“感悟”的阅读页,右边是“信念”的阅读页,它们阅读区域删除移动功能都是相近的,只不过是有一些细节的区别。

模块化的设计思维也好,面向对象的开发思维也好,其实都是合并同类项。

在用做原型时,当我发现这两个页面有很多类似的地方,我就用鼠标把它们拖到一起,然后试着合并同类项。如上图,我把这两个页面的阅读模块摆到左右两边,把其中雷同的模块隐掉,放到中间的黑色容器来统一描述,就像一个夹心饼干。前端工程师拿到这页文档,只要开发中间黑色的馅儿就行了。

而至于“删除”功能就更简单了,画上一个流程图,它就是一个直接能翻译成代码的状态机。不管删除的是感悟还是信念,实际上只是一开始走的支路不同,而且这些支路仅限于前端展示,当状态机走到后端层面时,其实处理的逻辑都是完全一样的。

上面列举的这两件事,是把“信念”和“感悟”在原型层面能看到的一些相同之处归纳起来,让它们共享一些模块,但这种抽象能不能更高级一些?我发现一个现象:虽然“信念”在概念上是“感悟”的组,它们级别不同,但是在整个原型中它们很多的处理逻辑都相同,例如:移动列表展示打孔……这是因为在视觉设计上,它们只是不同类型的“纸”,必然会有很多雷同的地方,所以,何不直接把它们划分到一个“类”?

一个很火的恐怖游戏《黎明杀机》最近出了个很大的,各大平台主播都在玩这个,玩出了很多搞笑的效果。首先说下这个游戏是怎么玩的,很简单,四个玩家扮演“逃生者”,一个玩家扮演“屠夫”。逃生者被屠夫抓住挂在树上就会死,要顺利逃出去你必须跟屠夫玩躲猫猫,偷偷修好个发电机以便开启逃生门逃走。

屠夫一共有种,他们的能力都是固定的,分别是能在草丛里偷偷放捕兽夹来阴人的“夹子屠夫”;手里拿着电锯,电锯拉开就能高速冲到你面前的“电锯屠夫”;敲一敲铃铛就能隐身的“小叮当”;喜欢在地上画个圈圈诅咒别人的“李奶奶”;《月光光心慌慌》的男主角“杀人鬼”和拥有瞬移能力的“护士”。

而作为逃生者,他们手上可以拿一些道具,例如可以用来晃瞎屠夫几秒钟的手电筒,或是可以用来包扎伤口的急救包。

于是奇怪的事情发生了,有一天,某个国外玩家发现了一个:通过鬼畜地在“屠夫”和“逃生者”两个界面之间切换和点击,“逃生者”手上竟然可以拿到“电锯屠夫”的电锯,而如果这个人被一个“夹子屠夫”杀死了,夹子屠夫竟然可以捡起这把电锯,右键拉动电锯就能像电锯屠夫一样以/的速度冲刺锯翻逃生者,还能拿到电锯屠夫专有的“电锯冲刺”奖励分数。

虽然这个很重大,不应该出现,但是从这里可以看到《黎明杀机》通过对“类”的精妙划分而实现的高效开发对于一个只有人左右的小团队,能制作出占据榜首的游戏,高效是必须的。从玩家角度来看,不同的屠夫的能力都是固定的,但是从这个可以看出,实际上这个“能力”都是由道具所赋予的。

电锯屠夫之所以拉电锯可以冲刺,并不是因为这个屠夫比其它屠夫多了一些专有代码,而是“电锯”这个道具本身就能赋予一个屠夫“高速冲刺”的能力;电锯冲刺的分数奖励,也并不是由其它模块来负责具体的计算,而是这个道具在使用时就会自动计算分数,然后把结算出来的分数“通知”给那个统一的计分模块;而逃生者手上可以拿电锯,屠夫可以像逃生者一样从地上捡起它则说明,所有的道具,不论是逃生者的急救包还是屠夫的电锯,它们都有很多共享的属性,例如:可以被捡起来可以装备在手上点右键可以发挥它的功能屏幕左下角会用图标显示这个道具的状态……

如上图,实际上,在《黎明杀机》中,所有的道具都有一个通用的模板,这个总的模板就是“父类”,在此基础上细分下去,形成各有特点的屠夫和幸存者道具的“子类”,直到最后,变成实实在在的,某个具体的可以拿在手上的“对象”,例如工具箱和电锯。

回到炽念原型设计,经过跟开发者智超的讨论,我们决定把“感悟”和“信念”设计成同一个叫做的“类”上图,有了这个类的划分,我就能进一步去整合原型中除了上面提到的“阅读”和“删除”之外的模块了。

原型制作完之后,我把它们转移到之中,专门建立了一个描述“”的分区,按照类的结构来建立不同层级的页面,然后把做好的图形粘贴到各个页面里……其它的模块也都用模块化的思路整理到里,到了这一步,一个完整的文档就差不多搞定了。

同步这个文档给程序员,给他们分配阅读权限,我们就能协同工作了。炽念除了设计素材都是正版购买之外,所有软件也都是正版购买的,所以协同工作对我来讲只是点一下“保存到云”。正版是一种生活方式,每个月我大概花月费来供养我整个电脑的所有软件和服务,这是爱的供养,这让我从来不需要到处去找破解版软件,我的电脑从不会中毒,我重装电脑之后所有软件的云端设置都会自动还原,我的所有资料也一直在付费云端增量更新,我从不担心它们会丢失,每天我一打开电脑就能安心工作。

文档中不光得有原型,还需要很多的附加文档,从性质上看,主要包括“宏”“系统文档”和“集中说明”。它们并不是我一开始就明白要去单独做的,而是做原型的过程中,遇到了用无法说清的问题,或是即使说清了,也会让图形变得太过臃肿,于是就自然而然地想到要另起炉灶了。

首先说“宏”。“宏”一般用来归纳那些中零散出现的,但是不便于统一成某个模块的东西。上图是一个用来归纳炽念中所有后期可能要变动的数值的表格,例如,打孔器的冷却时间是多少个小时?打一次孔的加分是多少?每个信念最多能容纳的感悟数量是多少?……这些数值我无法一次确定下来,需要在试用过程中不断调整,显然,如果我今天在文档里去改数值α,明天在文档里去改数值β,我和智超之间至少有一个人会疯掉的。

当我写一个宏文档,智超就会在代码里写一个宏,在这个宏里他就能直接修改这些数值,并能自动应用到所有关联的代码,只需要几秒钟就搞定了。而在后期测试的时候,我显然不能像数值中要求的那样:一个感悟写下来之后,隔小时才能淬火——我只有分钟的耐心。那么很简单,我在表格中多加入一列“测试数值”,写上“分钟”,到时要个测试版就行了。

然后说说“系统文档”。原型比较善于表达前端的流程或状态机的逻辑,而如果你想要详细阐述某个系统的原理就比较难了。炽念中“文件夹”这个概念,在中主要描述的是看得到的部分,而看不到的细节就要用文档来描述了上图左,例如:文件夹是否可以重名?是否可以为空?两个栏目的文件排序规则分别是什么?这些东西在文档中用论文的结构可以很轻松地交代明白。

炽念的文件夹都有封面,这些封面包括种,第种是特殊文件夹的固定封面包括不设置封面时的默认代图,第种是用户自己拍摄或导入照片,第种是系统自带的封面。那么这就带来一些问题,例如:固定封面是否属于系统自带封面可供选择?用户自己拍摄的照片被替换掉之后,是否继续保存?……

这些问题很难用简洁的文字来概括,所以我做了一些“伪数据结构”例如上图右,虽然这个数据结构设计得很外行,直接采用可能会引起手机爆炸,但文档的意义在于沟通,伪数据结构的表达方式在这里能用最少的废话讲清楚我要干什么,那么它就是最好的沟通方式。同理,你甚至可以用伪代码的方式来描述一些文字不便形容的逻辑,只要程序员能轻松理解到跟你完全一样的想法,何乐而不为呢?

最后一种情况是“集中说明”,顾名思义,炽念中很多东西是零散的,不便于在主文档中出现的。例如左图归纳了中所有出现的文本输入窗口的具体属性,包括它们的窗口名初始文本……这样我在原型中就不必列举每个文本输入页面的具体属性;再例如右图归纳了中所有教程的出现时机地点展现方式,同理,这些凌乱的东西根本不应该出现在主文档不是吗?

左右脑同时开工来制作拟物

由于是拟物设计且注重颜值,炽念的制作将会耗费成吨的开发精力,既包括我要一个人承担所有的设计工作,也包括要耗费大量外包开发的——我没有机会出错。

我没有条件去盯着开发者的电脑,告诉他:“这里再往上”“这个按钮再往右一点”“的启动再调大一点”——我必须在开发之前彻底讲清楚所有的问题,把每张切图每个排版细节每个机型的适配方法都考虑进去——只通过一套文档,中间几乎没有任何沟通,开发者只出一个版本,就让炽念的在所有机型上完美呈现。

正式做之前,首先要做每张页面的概念图,原则很简单——尽可能地偷懒,有些不重要的页面你甚至可以直接拿别人的截图来代替。我见过很多设计师在设计概念图时很纠结,来来回回对齐不同的图层,统一各种字号或颜色,这样的劳动除了让你多加班之外毫无意义。做概念图最紧要的就是“洒脱”二字。

不要有太多顾虑。当我做页面的时候,我无需去考虑它的美术风格是否要跟刚刚做的页面统一起来,因为说不定我在页面上突然有了很好的设计灵感,做出了比页面更漂亮的界面,那么反过来我重做页面就是了。把每个页面当做一个独立的平面稿来设计,这将大大节省你找到最优设计方案的时间。

在几天的概念设计之后,我发现其中几个页面比较有意思。第一个是文件夹页面,这个页面是用户在首页上图右点击某个文件夹之后跳转进来的。我发现,如果让文件夹页面变成墙壁的延伸上图左会很有意思——用户在首页点击某个文件夹之后,其余的文件夹直接消失,整个墙壁包括光照直接往右边平移,挪出左边的空间,然后文件夹下面的纸张统统飞到右边,形成文件列表。在我跟智超讨论之后,这套酷炫的转场效果被暂时搁置,因为我承担不起它所耗费的,不过这并不影响我把文件夹页面确定成这样的设计,因为它最符合故事的情境。

第二个让我感兴趣的是用户写东西的页面上图,我当时找来了很多主流日记记事的写作界面截图,发现其中那些比较优秀的都有几个共性:

文字一定要大,行间距和段间距也要大,这样你就算只写几十个字也很有成就感,仿佛是写了一篇大作。

光标不能用默认的,要用大的,闪烁起来要有呼吸感,而且最好不要被行高限制住,要往下延伸到下一行的顶部,这样能激发人的写作欲望。

最常用的按钮不要放在顶部,而是放在键盘上面,而其中最重要的那个按钮要放在右边,这样写完了之后不用抬手,右手大拇指轻松就能点到保存老罗调研过,手机用户中,右手为主的用户比例虽然低于生活中右手为主的人,但还是轻松超过一半。

所以,我就截了几张放进设计稿里,简单拼凑了一下,照葫芦画瓢做了个左图中的,顺便把键盘改成跟上半部分统一的黑白色原生输入法可以定制颜色。

我觉得这样的写作页面没有什么需要画蛇添足的地方了,再减一个元素就影响使用,再加一个元素就导致臃肿,那么现在我手上有两个页面的概念图都达到了我要的标准。

但问题是,它们一个是纯拟物,一个是纯扁平,这要如何是好?经过思考,虽然炽念强调的是拟物,但是我可以把“拟物层”和“操作层”做成两种对撞的风格——所有关于纸张墙壁这些“物理环境”的设计都做成纯拟物,而所有交互的内容都做成纯扁平的,这样看起来效果最好。如果我一根筋地去把所有的交互界面都做成拟物的,反而会弱化纸张和墙壁的拟物感。所以我决定把“操作层”做成扁平的,让薄如蝉翼的“操作层”漂浮在厚重的“拟物层”之上,就会在带来沉浸感的同时,给人一种操作起来很轻便的感觉。

依照这种设计思路,扁平和拟物的风格不需要强行统一,反而是对比越强烈效果越好,这就让我面临一个问题:怎样的扁平设计是最纯粹的?

左图是一个很纯粹的扁平设计;右图相反,是一个四不像的扁平设计。左图之所以够纯粹,仔细观察可以发现原因:

虽然颜色看起来很缤纷,但除了不同透明度的白色之外,实际上只有黄蓝对撞色。

所有的图形,甚至包括字体,都是圆角的,圆角的半径也基本是相同的。

字体看起来很多,但实际上字体和字号都只有一种,看起来多只是因为颜色或加粗带来的效果。

当时研究了很多例子,发现优秀的扁平化设计,毫无例外可以用一个观点来概括:能用一种字号解决的,不要用两种字号;能用一种颜色解决的,不要用两种颜色……所以我就带着这种思路重新整理了一下其余的概念图这就是为什么不要那么早确定设计标准,基本形成了炽念在“扁平化”部分的设计规范:

两种字体。第一种是系统默认字体,除了用户自己写的文字内容需要单独来制定字号行距段间距之外因为这个内容最重要,需要区别设计,其它情况尽量用种规格来解决见上图,那就是“大字”和“小字”。在设计规范中,我分别定义了两种字体的字号行距段间距。

得到它们具体规格的手段很简单,就是去复刻那些优秀界面中的字体,把它们应用到你设计稿中的若干个主要页面中,输出成几个重要机型的效果图,分别放到这些机子中去看实际效果,反复微调几次就基本搞定了。在这个过程中,不要像很多人那样,总是填上那些排版最好看的文字内容,而是要尽可能让文字的排版丑陋。例如,一行字多出一个字跑到第二行,连续两次空行,连续敲很多个句号……你永远无法预测到用户会输入什么文字,如果你能在文字最不适合排版的情况下,也能保证排版看得过去,那么你设置的字体才是最有适应力的。

第二种是自带字体,这是由于我发现,之所以很多中文用同样的设计方法来做扁平化却比不过欧美,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字体的丑陋。

扁平化设计中,字体是很主要的视觉元素——英文可以随随便便就嵌入一个几十的字体,而中文嵌入一个字体就意味着多几的大小,而且简体字体制作成本超大多个常用字,做出来也很少人有付费意识去买正版,所以精益求精的字体也很少。于是我购买了为数不多非常耐看的造字工房的“刻宋”体,除了一些非常重要的标题之外例如用户自己起的标题,我将尽量让它只拥有一个最适合手指点击的字号,用来担任绝大多数点击类的字体。

黑白设计。既然扁平化越纯粹,就能越凸显拟物和扁平的反差之美,那么我能想到的最极致的方案就是全黑白设计。市面上大多数的设计滥用各种颜色,到处都是不同的彩色:这里需要强调,于是用绿色,那里更需要强调,于是用红色,还有个地方是重大通知,于是就用红色加粗加大,弄到最后,就变成了电线杆上的老军医广告。最极致的扁平化设计,就是拿最少的元素,把它们组合成最合理的视觉搭配,让它们自然地形成主次之分和操作引导。如果非要用红色才能突出某个视觉重点,只能证明我的版式设计还不够智慧。

关于版式设计,我当时买了佐佐木刚士的《版式设计原理》,版式设计是日本的传统强项,而且日语跟中文在视觉上有很多类似之处,它们都不能完全照搬英语系的版式设计美学。纸质读物的设计元素很有限,大部分内容都是黑色的字,没有现在手机那么多变的视觉表现力,那么在设计元素匮乏的情况下,怎样区别不同内容的轻重程度,让读者能自然地按照你设想的顺序去阅读这些内容,这就是版式设计的智慧。从以前的纸质杂志到现在的扁平化,变化的是媒介,不变的是人类的视觉习惯。

把每个页面的效果图基本跑通,然后尽我所能地抽象其中的设计元素,我就得到了上图这些设计规范,具体包括:导航栏的布局常用对齐线常用图文按钮排布方式常用列表类页面布局等等……这就是我为什么强调一开始做概念图的时候不要先确定设计规范,而是放开灵感去做,因为它们实在太难以预测了。只有把所有页面效果图确定到七七八八,你才能看到你需要多少种字体多少种透明度多少种对齐线……设计规范是用优质的概念图总结出来的,而不是一开头就拍脑袋决定的。

基本确定了设计规范之后并不是说要%确定下来,因为在具体设计的过程中,设计规范的添加或修改是在所难免的,接下来就是做正式效果图。这个环节跟扁平化设计会有一些不同:

%还原图。

扁平化设计中,你可以只做大致的效果图,做效果图的目的只是确定文档该怎么写,前端看的是文档,效果图只是视觉参照。在一个优秀的扁平化制作流程中,几乎所有设计素材都是单独储存的,有一个完整的素材库,只需按照设计规范把这些素材一个个摆进设计稿里就行了,而在设计稿里新产生的素材也会被迅速加入素材库中。最后它们可以从素材库里一次性切图。

但在炽念中,很多视觉元素是拟物的,如果我不在正式界面里做到%还原,我就没法确定一个文件夹的封面是不是会不小心压住上面的吊灯上图左;也没法确定文字的标题是否会跟“孔”重叠起来上图右。因此,我必须把涉及到拟物的页面效果图做到%还原,以此来撰写我的适配文档。

最大机型画布。

扁平化设计中,一般效果图只需要做一个大小适中主流的机型,例如很多人在设计时只做的效果图。然而,位图跟矢量图不同,它只能缩小不能放大,所以我的%还原图必须用画布来做,因为很多拟物切图要直接从这里取材。

同时我还要另外去做各种小机型的,不必%还原的效果图,来确保我的对齐方案在任何机型上都不会反常例如,上文提到的,不能让封面遮住吊灯。

鉴于以上两个原因,我就开始去做主要页面的%效果图。这里的“主要页面”包括两类,一类是需要从效果图中直接拿到切图资源的页面,也就是拟物设计非常强的一些页面;另一类是模板类页面,例如我们有三四个列表类页面,显然只做好其中一个就行了,其余的无需煞费苦心,只要一个大概的效果就足够了。

做完上述工作,就要开始出正式文件了。对于前端开发而言,需要的正式文件包括:效果图适配文档切图。这个章节的标题提到左右脑同时开工,之前的工作用右脑就能完成,而从这里开始就得用左脑了。

为了解决全部的适配问题,我先解决一个小问题,我的工作从这张“纸”开始:

这张纸是炽念中所有会出现的纸,为了适配方便,我得把它们的文本位做成相同的。由于最右边两种纸的左上角有回形针,所以“标题”统一往下调整,以免压住回形针。

纸的光环境是灯泡从右上角照过来,因此它阴影的边缘自然在左边和下边。为了拿到切图,我必须确定边缘,从效果图左上里直接找到边缘很困难,用通道+曲线很容易就找到了左下。有了左下角的边缘之后,我就能完整把它切出来。为了文本对齐方便,显然我在纸张的顶部和右边也要留相同的空隙,这样纸张切图“纸”的部分就能刚好处在切图的中心右。

那么接下来就是给这张通用的“纸”来写文档。见上图:

文本框的宽高,以及它相对于这张纸切图的位置,我都用它们与切图尺寸的比例关系来表示。这样做之所以可以成功适配,是因为不论纸张有几种规格的切图@@,或以后更高规格的切图,我们要明白一个特点,那就是文本框与切图的比例关系是不应该发生改变的。

标题的底部距离文本框的高度,并不需要用具体数值来表示,而是可以刚好隔开一行文本的距离,那么在文档中我就定义这个距离正文的字号。也就是说,假设正文的字号是,那么它们的间隔就是。这样做的好处在于,不论我怎么调整正文字体的大小,标题与正文看上去永远刚好隔着一行。

标题的字号不是一个具体的数值,而是正文字号的倍。因为从设计上来讲,标题之所以看上去是标题,就是因为它比正文的字要更大或者更粗。倍刚好可以体现这个关系。当我后期要调整正文字号的时候,标题就可以随之而改变大小,无需我手动去调整了。

纸张下方的小字,由于切图底部已经留出了空隙,所以直接让它间距对齐就行了。

从上面整个文档来看,几乎所有的“约束条件”元素之间的相对空间关系都是用“比例”来表示,这就意味着,前端工程师只要把这套条件放进去,我们就无需考虑具体的机型,大到小到都能完美呈现。同时意味着,如果我们对其中某个地方不满意,也无需去修改每个机型的数值,而是从宏观上去修改某个比例关系就行了。

而唯一能影响这些比例关系的变量就是正文的“字号”切图大小是固定的,所以它不会影响比例关系,所以接下来就是来定义这个“字号”了。

首先,见上图,这张纸在的倍图里,和在//的倍图里,有两种不同的大小。倍图是共用的,我必须在最窄的屏幕和中确定倍图的大小,以免纸张太大,遮住了右边的吊灯和封面倍图比较大,倍图比较小,如果字号相同,那么倍图容纳的字数就会少很多。然而,从产品理念上来讲,我希望不同机型上的纸所容纳的文字摘要字数基本相同,因为字数太多会导致很多纸张显示不满,给人一种空虚的感觉;而字数太少就没法形成摘要,每张纸都要点进去才能知道具体写的是什么。

为了满足这个理念,具体某个分辨率纸张上的字号,就应该跟纸张的大小挂钩。纸越大,字号就越大,纸越小,字号就越小——这样就能保证每个机型所显示的摘要字数相近。这个概念确定之后,先别急,再来看阅读界面的字体。

感觉到了吗?在阅读界面,同样是这个道理如上图。如果我只设置一种字号,那么要么是用户觉得字太小,写很多内容都撑不满屏幕,没有成就感;要么就是小机型用户觉得字太大,一屏幕只能看几句话——我同样应该设计成:大屏幕字大,小屏幕字小,所以,结合上面的“纸”,你应该猜得到我打算怎么做了——

如图,所有机型,不论是阅读页面的字,还是纸上的正文,它们用这简简单单一套规则就可以概括了。我们确定唯一的参照标准,就是当文本框宽度为的时候,字的大小行距段间距分别是,而其它所有的情况,无论是纸上的字号,还是阅读界面的字号,都从文本框的宽度直接换算比例得到。

以上就是炽念制作的核心思想:把几种机型几十个页面的不同元素,从设计的角度把它们归纳起来,用一层一层的变量关系来嵌套,像一棵树那样,追溯到最后,它只有为数不多的几个数值。改变这几个数值就能改变整个。

这些为数不多的数值就是前端层面的“设计规范”,它与制作的“设计规范”实际上是一式两用的。在前端上,它们形成了设计规范的“宏”,这个宏定义了适配中的所有变量。当我描述一个长度的时候,我并不说这个长度是,而说它是{小字},这里的{小字}就是一个变量,往前追溯,就能查询到我对“小字”事先约定的设计规范。

下面再举几个例子。

在上图中,由于中间的选项文字的段落属性是居中的,所以确定左右%的对齐线就能让他们容纳最大字数的内容,而不会超出屏幕。唯一需要用数值来表示的是这些具体选项之间的间距,这里定义它是,因为经过测试,小于这个距离就容易误触这类情况比较少,否则可以定义一个叫做{最小按钮间隙}的变量。然后,这个主要模块当然可以定义成居中于屏幕,于是我们就可以进一步定义:上下模块各自从剩余的空间中取得中心对齐线——整个界面只有个具体数值,其余都是变量,且适配于所有机型。

在跟用户写的文字相关的界面中例如上图,用户的文字是{日记字}的格式,它是这些界面视觉的核心,所以大部分的间距都要跟着{日记字}的段间距来走。确定了大致的视觉之后,把各种间距换算成它与{日记字}的比例关系。当屏幕变大变小,{日记字}会随之变大变小,而不同的间距都会随之变大变小,但它们看起来永远是和谐的,因为思考这些变量关系本身就是在思考“各种视觉元素以何种比例关系呈现出来才是最有美感的”。

当切图都汇集到素材库上图之后,还要给每类切图都单独制作一份适配文档,这是由于拟物的复杂性导致的。扁平化中,一般我们会把一个具体的切图定义为只有一个规格,例如不管在倍图还是倍图中,某个按钮的大小都是*,这样它在不同的分辨率中都会有相近的物理大小。

:之所以手机开发用的单位不是像素而是点,就是因为每款手机的像素颗粒大小不同,屏幕的精度越高,单个的像素就越小。假设你定义一个字的字号是,这就意味着这个字的高度是像素,你在你的电脑屏幕上看它有一个樱桃那么大,在里看它有大拇指指甲盖那么大,但是在里看起来就只有黄豆那么大了。这是因为的屏幕精度很高,在一个黄豆的尺寸里就有*个像素。所以为了设计师的方便和机型的转换,大家就设计了这个单位,你在的效果图里设计了一个*像素的图标,放到里看起来是一个小拇指盖的大小,你觉得刚刚好。那么由于的,所以你就告诉程序员说,这个图标的大小是*。某一天你打开,发现这个图标看起来也是小拇指盖的大小,这是因为知道自己像素很小,所以它告诉你的说“我的哦”,所以你的就自动把这个图标放大到*像素给它了当然前提是你切图格式是矢量,否则就模糊了。过了年,问世了,它的像素密度已经高到了匪夷所思的程度,但是苹果工程师聪明地设置了当然了,这已经超过人眼极限,这里只是夸张举例,所以你这个在里打开,它依然是小拇指盖的大小。——跨越不同终端不同屏幕之间的差异,为人的眼睛去寻找一个统一的标尺,这就是这个单位存在的意义。

然而,炽念中的某些拟物元素并不能依据我们想要展现的物理大小来决定,而是要依据它与周围元素的位置关系来决定。例如上图中,封面的图片必须完美地嵌入封面的切图中,不能有的误差,否则看起来就不像是一个整体。这个时候,只能是下苦功,分别制作@@两个规格的切图,然后老老实实量出图片位的具体大小。

也有一些适配情况是极难用变量来描述的。例如,在上图左的界面里,封面的两张切图要完美契合在一起,非常难适配,所以我就干脆把这个工作揽过来,直接在效果图里设计好切图,给这些切图上下左右预留好精准的空隙。这样,程序员就无需适配,直接让两个切图中心对齐,就能呈现出最完美的视觉效果。

交互效果的设计则简单很多,我们同样先确定一些变量,然后用这些变量来描述具体的时间轴就行了。如果你使用过或其它动画特效软件,你一定很熟悉时间轴。实际上,你越熟悉时间轴,你就越不需要去做真正的动画给程序员看,因为你能在脑子里很轻松地视觉化这些时间轴,很确定它能实现你要的效果。

不过要注意的是,变量的设计要巧妙,用最少的变量来给你的动画埋下最多的后期可塑性。例如上图是“冲击波”效果的时间轴设计,我设计了变量,调整就能调整整个动画的速度,而调整为其它倍数例如就能调整“冲击波”的宽度,两者一起调整就能实现很多不同的视觉效果。

整个制作的过程是很苦的,但最终我实现了预期的设想——仅通过一次开发,炽念的就基本在所有机型达到了完美的适配效果,后续的改动也很轻松,因为都是针对变量和比例关系的改动,无需在每个具体机型中反复调整。炽念在这个阶段省下的足够开发一个同级别的产品。

虚拟迭代

炽念曾经开发过版本,虽然我对它的操作体验下足了功夫,但是体验只是给你产品加分的东西,它掩盖不了一个产品的致命伤。如下图,当时的设计是这样的:

假设一个想要写下一条人生方向,例如:“我最致命的缺点是过分思考却不行动”,这条人生方向就形成了一篇“微博”,而每当这个人有了关于对“过分思考却不行动”的新看法,在生活中对它有了新的体验,或是看到一篇文章讲的也是这个话题,他都可以附带上新的观点来“转发”这条微博。

当他每天打开某个文件夹,例如这篇文章所在的“行动的巨人”文件夹,他就看到了一个完整的微博小站。这些微博默认按照时间流来排序,他可以看到他最近转发了什么,原创了什么。而当他切换到另一种排序方法的时候,炽念只向他展示原创的微博,而且那些转发次数最多的将会排在最前面,提醒他最重视的人生信念是什么。

上线前我对这套逻辑信心满满,然而上线后才使用了两周,我就发现了其中的大问题。其一,越是转发次数越多的微博,我就对原文越不满意,因为我的思考一直在往前走;其二,当我灵感一现,想要掏出炽念来写东西的时候,我往往会愣住,因为我不记得我有没有写过类似的“原创”,如果有,我也很难第一时间找到它来转发。于是,我往往都是写去写一篇新的原创,这套转发机制逐渐成了摆设;其三,转发次数最多的微博,并不一定是我最应该去坚持的人生信念,有时候,它反而代表一个我走过很多弯路的错误信念。

从这件事情之后,我决定炽念以后每个版本在开发之前,都要经历足够多的“虚拟迭代”。这个名词是智超后来帮我总结出来的,它的含义是:在产品真正投入开发之前,尽最大努力在内心去虚拟这个产品上线之后真正的样子,不断地“使用”这个产品,从这个“使用”过程中提前发现产品的问题,不经过开发,直接进行下个版本的迭代。

如果一个产品原先要开发个版本才能成功,通过虚拟迭代,你可能用个版本就能达到同样的效果。由于炽念是外包开发,所以我这边“虚拟迭代”的时候,外包公司的人力费用并不需要我承担,所以你可能会说,我的情况并不能适用在一个需要每天养活开发团队的公司里。

但是反过来讲,为了让设计组程序组不空转,就强行赶鸭子让产品组草率地设计一个版本出来,其中很多问题都没有仔细验证,上线之后立刻就改需求,一个想法接着一个想法,源代码被弄得千疮百孔,产品实际要解决的问题却还没找到关键的门路,随时面临打倒重来的危险,这样难道就是有效率的企业运作方式?

一个人再厉害也有很多情况是考虑不周的。当产品设计在不断“虚拟迭代”时,设计和开发组不必那么快就进入正式开发的工作,设计组可以趁这个时间多做一些概念图,跟一起把产品视觉确定下来,一起跟前端工程师去探讨每个细节的可行性。而开发组则可以提前梳理产品需要的模块和技术,提前攻破某些技术难点,跟一起讨论每个产品模块的性价比:哪些该做,哪些该寻找替代方案……所有人坐在一起讨论产品未来可能的走向,以便提前设计好一个拓展性最强的框架,减少未来迭代的成本——最好的产品一定是这个团队所有人作为一个整体来完成的,强行划分成策划开发的步骤,或是强行说:“你是设计师,你不要参与功能设计”“我不管你们怎么设计,我等你的文档出来然后写代码”,这跟工厂流水线生产罐头又有什么区别呢?

在炽念开发中,虚拟迭代分两步,第一步是让我在脑海里具象化这个上线之后的样子,所以我会把效果图都贴在白板上,盯着他们看,想象自己在这些页面跳转;我也会拜托智豪同学帮我把效果图摆进墨客或里,做成一个可以在手机里点击的高仿真原型。

当我从这一步中建立了我对这个整体的视觉和操作记忆之后,我就会进行下一步,那就是做一份文档格式的“炽念”,它很像桌游,我当做自己在使用真正的炽念那样操作它,每天记录很多东西,就像是在使用真的一样。

我在办公室咖啡厅湖边和菜市场写东西,我在醒着和睡着的时候写东西,几个月里写了十几万字的个人思考和摘录。每当我在原型或效果图里觉得某个功能已经设计得很棒的时候,过不了几天我就会在“使用”版炽念时发现这样那样的问题,然后我就去修改设计方案,哪怕是打倒重来。

首先是第一次虚拟迭代。既然灵感来袭的时候,我也不知道到底该“原创”还是“转发”,那么就去掉它们之间的差别——所有写下的东西都是一篇“感悟”,我每次记录的文字之间不再有高低之分。等到我闲暇的时候,我就把某些描述同一个人生道理的“感悟”汇集到一起。例如,我发现我有篇感悟都是在反思自己容易情绪化的毛病,还有篇是从网上收集来的关于情绪管理的文章片段,那么我就把这篇内容汇集到一个“信念”之中,然后给它起名叫“控制情绪”。

并且,一个信念的权重也不再取决于他所包括的文件数量,而是你给它打了多少次孔。每天用户都将获得一个打孔器,选择当天对他生活起到真正帮助的那条信念,去给它打孔。日积月累,人生信念就会形成一个排行榜如上图。

当你看到一篇信念有次打孔的时候,你就知道,它在生活中给了你次的实际帮助,也许它是一个不起眼的大道理,但是你应该坚持下去;当你发现某个以前看到流泪的心灵鸡汤只有次打孔,你就知道,原来它属于劣质的地摊成功学,它讲的都是虚的,它对你没什么帮助。

然而,当我在版炽念“使用”这套新设计时,我又很快发现了两个大问题。

其一是我可以作弊。我并不是每天都对生活有新感觉,但这些日子里,如果我不用打孔器它就会被浪费掉,为了不亏,我就随便找了个没用的信念给它打孔。等到我有一天突然发现一个好的观点时,我立马把那个没用信念跟它合并了起来,再把没用的部分删掉,这样它的打孔数就立刻上升了。

其二是我的内容很乱。我最感兴趣的一条信念是稻盛和夫的“做正确的事”,我每天都有新感想写进去,但实际上很多并不是思想上有什么新的认识,而是我当天做了什么事。这些相当于流水账的内容掺杂到信念里,让我每天打开它不知道该看什么重点。

于是,在第二次“虚拟迭代”中,我设计了“涅盘”和“流水账”来解决上个版本的问题。

如上图,每个信念只能容纳个最精华的感悟,多余的必须要“涅槃”,涅槃实际上就是让你从感情上接受去删除那些不重要的思想,它约等于删除,但它的“英灵”永远存在于这个信念的一个小入口内,不允许彻底清除,供你瞻仰。

同时,用户在打孔数上作弊也没那么自在了,假设你为了把一个次打孔的信念提高到次,而合并进来一个打孔次的不相关信念,那么当你去除那些不相关内容的时候,它将永远保留在涅盘区扎你的眼,让你不舒服。即使你先偷偷把那个不相关信念的内容都清除掉也没门,因为信念的合并也包括它们涅盘区的合并。

而“流水账”就能把每天的实践体会跟那些具有指导作用的文字隔离开,有什么实践体会,写流水账就行了,没必要写进信念里。但问题在于,写流水账这个功能并不在炽念的主线上,而一个完善的流程设计应该是“你一定会按照我的设计来做”而不是“某个功能你可以用也可以不用”。这个时候,我犯了一个非常愚蠢的错误,那就是额外设计了一套“分数”机制来保证用户会使用流水账这个功能——有时候,你沉浸在你的劳动中,于是忘记了你也曾是鄙视某种做法的人。

在接下来的“使用”中,我遇到的问题主要集中在流水账的设计上。在第三个虚拟迭代版本中,我终于找到了解决办法,那就是把“打孔”跟“流水账”结合起来上图。用户如果要打孔,就必须结合这个信念写下今天的流水账,讲一讲今天为什么要给这个信念打孔,发生了什么,自己做得如何,有什么感想。例如,你今天遇到一个老油条给你甩锅,但是你突然想起你写的一篇叫做“不做老好人”的信念,于是你战胜了这个老油条,那么今晚回到家,你就找到这个信念去给它打孔,打孔的时候你就写上了今天的流水账,讲述今天这个值得庆祝的事情。

这样的设计就让流水账融入了主线之中。另外,我设计了让流水账不能删除,写了就永远在那里,以保证每次的打孔必须是严谨的而不能是随意的。

在第四个虚拟迭代版本中,我还设计过一个叫“导航器”的东西,因为当我想要给一个信念打孔,或给它添加一个新的感悟时,有时候我很难立刻找到它。不过由于我一直坚信“附加功能”往往都是设计上智慧欠缺的遮羞布,所以我最终发现原来问题的症结来自于现有排序规则还不够完善,于是我就去掉了这个功能,然后完善了排序的规则。

最终,第个虚拟迭代版本在我制作的一个月反复“使用”,一直没有发现新的问题,于是我就提交文档给外包公司正式开发了。中间收到过个左右的测试,经历了大概次电话沟通,次当面沟通和个左右的需求提交包括细节改动,使用平台,接着就有了现在的炽念——感谢我的朋友李颖陈智豪刘明清,后面这些工作很多是由他们帮我完成的,我一己之力是根本无法做到的;也感谢我的外包公司的老板邓智超,炽念做到后期,很多模块的都远远超出了预估,但是他没有多收我一分钱,因为他也逐渐爱上了这个产品。

虚拟迭代毕竟不是真实迭代,我总有一些地方会犯错,我会收到用户的各种反馈,正确看清这些反馈,我才能知道下一个版本迭代的重点在哪里。

《守望先锋》现在逐渐退热,很多用户都在抱怨各种问题,主要集中在英雄这个话题。有的抱怨“不能玩源氏了”,有的抱怨“太强了应该削弱”,有的抱怨“凭什么我每天要玩奶妈”,有的抱怨“说好的一个月出一个英雄呢?”……

如果暴雪一条一条去改正这些问题,它就输了,因为这些抱怨背后的原因都是一致的——那就是过分强调团队配合。一个团战基因太强的游戏参见暴雪的《风暴英雄》,它必然导致很多人要补位,因为所谓的配合体系就是“肉奶”的固定搭配;它必然导致每个版本都会出现一些最强势的英雄组合,于是就有人玩不了源氏;它必然导致出英雄的难度会随着英雄数量上升而呈几何指数加大,因为策划需要考虑的不是单个英雄之间的平衡,而是巨量的英雄组合之间的平衡,于是就有人抱怨出新英雄的速度太慢……

用户会向你暗示产品的问题,但很少能直接指出产品的问题。你要做的不是挨个地去满足每个用户的需求,而是去思考它们背后指向了产品的哪个根本性的症结。永远都会有人抱怨和质疑你的产品,你要做的不是去迎合,而是借助他们的智慧,来更彻底地做自己。

炽念在的平均评分是,它的评分是两极分化的,好评的人给的几乎都是满分,有些人写了几百字的评论;差评的人有时给的只有分,然后配上“垃圾玩意儿不知道怎么用”这种愤怒的文字。但在我眼里,不论是给最高分还是给最低分的人,他们使用炽念的体验都是一样的,我不能因为那些好评就认为炽念只不过是门槛比较高,对于有心钻研的用户才能敞开他的大门。实际上,给最高分的人,他们所认同的是炽念优秀的那一面,从用户交流来看,他们一样会遇到那些给分差评的用户遇到的问题,只不过他们对炽念更加宽容罢了。

有些人反映“进去不知道怎么用”,有些人反映“是不是鸡汤?”,有些人反映“教程太过文艺”,有些人反映“建立了一个文件夹之后,不知道怎么开始写”,有些人反映“信念和感悟到底有什么区别”,有些人反映“打孔器到底是干嘛的?”。经过对产品核心的审视,这些问题的产生绝大多数都来自于同一个错误,那就是我之前提到的,那个愚蠢的错误——为了把流水账功能融入主线,而额外设计了“分数”这个体系。虽然后来我改变了流水账的设计,但我并没有去掉“分数”这套体系。

由于“分数”体系绑定的是文件夹,而文件夹代表的是“人生目标”,所以目前整个炽念的主线上,都会过于强调“人生目标”这个概念。由于“人生目标”卡在炽念和用户内容之间,我就无法避开它来直接呈现炽念的核心思想,我还得另外去写一些教程来引导用户,完整的用户流程中间出现了一个多余的环节,于是就产生了上述用户所抱怨的一切。

实际上,大多数用户,包括我本人,只是偶然看到了书上一句点亮人生的话,只是偶然走在湖边,突然想通了从今以后要怎样面对这个世界。然后,我们不约而同地打开了炽念,只是想把这句话写进去,再在闲暇时把他归类到某个人生信念里,以便让双眼能更加清晰地看到前方的路。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并不关心人生目标是什么,因为所有炽念用户的人生目标都是一致的,那就是去做更好的自己。

但如果不是虚拟迭代,我也许要在第版第版才能发现这个问题,而不是在第版就能解决它。在炽念接下来的或版本中,你将会看到一个更简洁但更有智慧的个人成长应用。

整个炽念的开发过程,如果说有什么最重要的信念,那就是在极力减少每个版本的同时,用虚拟迭代的方式让每个版本之间的跨度尽可能地扩大,因为一个产品很少在第一版就能成功,在有限的成本内,我们需要更多的更有质量的试错空间。

用心做一个产品,实际上也是在不断地迭代着自己。在给炽念做之前,我的设计水平还停留在刚毕业时业余设计一些公益广告的阶段,我并不知道@的真正意义是什么,那么我就去查知乎研究别人的作品,用尽各种办法把首页做出来,啃下这块硬骨头之后,后面的设计也就轻松多了;和架设我都没接触过,那么我就去万能的淘宝,看那些店家说自己是怎样做的,然后动手学过来;当我在人员完备的互联网公司里做产品时,我曾对外包开发嗤之以鼻,觉得不天天盯着开发岂能做出一个满意的产品来?而后来,我们认识了智超,然后我们做到了。过程很简单,那就是像炽念所要求的那样,去不断追求更好的自己。

——————————

炽念这段创业经历,它很特殊,它要求我全能。

不同的创业经历或创业公司,它们的环境都是不同的,对你的要求自然就不同。

也许你去的创业公司它的人员配备很强大,但是老板每天一个想法,这种条件就要求你要培养自己的全局观和远见,以便去做一个随时扼杀异想天开想法的大臣,让产品的未来越来越清晰,让团队每个人都越来越有信心;

也许你去的创业公司是运营为导向的,你发现产品和开发部门没有太多的话语权,这种条件也许就要求你对数据敏感目标导向做得一手好,一边得住运营团队,一边又能得住开发团队,做一个真正的桥梁,给开发团队挡住各种无理需求,给运营团队创造更多的运营空间。

,创业公司做产品经理为何要去烦恼?创业公司矛盾多,压力大,但这些矛盾和压力,正是一个成型的公司最缺少的东西,它要求你把自己当做一个创业者,一个领导者,从来不害怕去面对矛盾,更不害怕看到自己需要补充的短板,心无杂念,纯粹的目标导向,一切努力只为了让产品成功,并在这个过程中,学到你在一个大型公司做永远学不到的东西。

创业公司和大公司的区别,在于人员规模,划分上面。

这样工作就会显现出明显的差别。

大公司更规范

从工作规范上来讲,大公司工作更规范。

比如,阿里,腾讯,一个产品经理,大概不至于犯过于大的错误,因为流程上已经有了保证。

同样,你能够升迁的速度也是比较慢的。有腾讯,工作三年,仍然是初级产品经理是很常见的事情。甚至你就只负责这个模块,而且你就只负责这个模块,在大公司,你想要有从到的经验。那是极为罕见的,因为可能创新的业务,还轮不到你来做,主要的战场,是由资深专家来把关,除非当时需要人你被挑中。

创业公司锻炼机会更多

创业企业,产品的工作相对来讲更杂,你们或者根本是没有交互设计师的,你们也没有,是外包,或者由美工兼任。也没有数据部门,数据部门一般需要人以上的公司才有可能需要

也没有产品运营,因为一开始数据量不大,甚至有一定数据量了,老板,或者创始人也可以指点下属。可能没有测试。

优劣是非常明显的。

创业公司的产品经理在前年,了解到的工作,能直接上手锻炼的能力,可能远远胜过大企业。开发,测试,交互,,商业,推广,非常多的地方你会亲自接触到。

有优秀的领导就跟着干,没有要赶紧逃

如果能够有一个非常优秀的,因为能出来创业,老板,或者创始人一般都是比较厉害的,这样你会成长的非常快。

如果全公司,一个专业的人都没有,我觉得创业公司的产品经理应该辞职选择更好的环境。

因为这种情况对于产品经理能力成长非常不利,有三分之二的产品经理在工作三年,没有得到足够的成长,原因主要在于企业环境和所属。

看你们写的很专业!打心眼里佩服

本人干了家互联网公司,干倒了家,还有个去年也倒闭了。当然都是离职后的事,否则连可怜的薪水都讨不回来。

胡乱的写点心得不敢造次:

看钱:

没有钱,什么事情都不要做,毕竟大家都是拖家带口的,要养活。每个月工资是保障,拖欠也只能容忍一两回;适当奖励奖金福利等是次等需要;每天加班路费,辛苦之后唱吃饭等也是要适当意思;

初期:公司收入和支出是要有个良性循环的,只要稳固了,就能正常活下来,能活就有机会;

中期:对公司资金有适当规划,重点支援未来项目,靠老目的钱养新项目;

后期,那就不叫创业公司了……

看人:

人是核心,技术是挂在人身上的;所以有一团意图相同不能说兴趣相投,就是说每个人的原则相同;之前也有老板喜欢拉一波兴趣相投的人,结果一旦失去兴趣和利益,人心还是会散的。

人可以调节,大浪淘沙,留下能坚持的人,科技公司留人很难的根本原因是缺失知识接触面,要经常组织大家学习,不断丰富和吸收知识。有时候为公司做多少事还不如个人学了多少知识更重要;

第一批人留住了,以后就形成了企业文化,这种文化有时候要跟公司一辈子的。一种企业创新能力和敢于创新,以及企业员工善于配合创新,很重要;

看老板:

老板是核心,管还是不管少管,都能决定创业公司生存和发展的关键,老板要懂艺术,生活是一种艺术,从来就没有+就一定的必然结果,创业公司也是一样,有时候一个产品幸苦做了个月,拿到市面上一比,结果幡然醒悟,“就是个屁”,所以不能精打细算。带有艺术观念的老板更有生存的可能性;

老板的精打细算不如满打满算,关键时管不管,怎么管,让谁管,老板更要充实自己的管理能量,大凡技术系出身,及容易陷入能力至上的管理理念,那么创业期倒闭的可能大大增加;

看政府关系资源:

抱大腿和坚持用两条腿走路,是能决定公司怎么创业,做什么产品,怎么运营和推广的核心;这个话题没法细说,不是人能控制的;

看西北风:

熟悉创业公司的所有内容后,再得就要看风向,产品经理,连风向都看不清,就只能像我一样,多做几家倒闭的互联网公司才能弄请方向;

待续……作为一家初创的互联网公司,我家的产品经理是这样滴,逻辑缜密,心思细腻,还超有耐心,哈哈,我来带大家窥探下她的一天吧其实是她之前写过的博客,我是个勤劳的搬用工

博客原文为《一枚产品经理的日常》

原文如下

,我是,是&;纷云的移动端产品经理。各位日常工作中用到的&;纷云的端端端端都是出于我们团队的努力哈。每天我都会抽一定的时间查看并回复用户反馈。大家的声音意见,我们都看得见听得到,所以大家请不要吝惜你们的吐槽,尽管抛过来。

随着纷云的发布,移动组的小伙伴要更多,除了已有的外,还要负责纷云的等客户端,高效并且高质量的完成工作对于我们来说是个不小的挑战。

如何克服这样的挑战是最近被经常问到的问题,大家都知道不喜欢用加班的方式来提高产能,所以更加好奇我们到底是通过怎样的工作方式来处理的,我给出的答案很简单——团队默契+工具+优先级。

我的一天——篇

关键词录入信息,即信息的收集,主要是接收不同的信息来源,消化与整理

我的一天一般是从信息的收集开始。一方面可以通过相对轻松的工作内容开始一天的工作,避免繁重且难度系数高的工作打乱一天的工作情绪及节奏:~:并不是一个很好的工作输出时段。另一方面,很多时候信息收集是经常被我们忽视但却又十分重要的工作,作为产品经理,我们需要从不同的角度来获取信息,并不断审视产品。

所以我会做这些事儿

查看,监测产品质量,查看修复情况

通过社区博客工单系统查看用户反馈,并与运营的小伙伴一一回复

通过查看产品相关的数据,分析并记录

浏览各种国内外新闻媒体科技博客个人博客一些如最美应用,,等产品分享平台,产品学习,以及了解最新的资讯与产品。

每天都要在上浏览一阵,收集不错的素材和灵感以供设计原型时给予更多的启发,同时也是把握设计趋势与培养审美。

定期下载一些产品体验把玩,思考不同产品的架构信息的组织与呈现,并将一些值得学习和带来灵感的点,记录在的项目中。

在中罗列一下自己今天的任务,设置相关的截止日期,排列优先级;按照产品迭代计划,新建一些研发或设计的任务,并分配给相应的成员;查看一下当前重要项目的研发进展。

如大家所见,其实要处理的问题也蛮多而且琐碎。在面对这样工作时,学会划分优先级给了我很多帮助,产品的思考&;用户反馈&;&;数据这是我给自己定下的规则。很多时候工作变得不可控不是因为工作本身,而是自己先处于失控的状态,而自己失控是因为没有既定的规则可追寻才变得慌乱,所以在规则清楚的情况下,即使面对突发事件,我也会根据这样的规则加以应对,将突发事件变得可控。

另一方面是工具的灵活使用,选择好的工具会带来事半功倍的效果。在日常的工作中我们会用到各种工具或者服务,会订阅很多的博客,会希望及时的收到最新的信息,所以为了展现作为产品经理的我们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知识领域极其宽广,中英俄法德语无所不能,且为产品操碎了心,最终有可能我们的电脑是这个样纸的~~

要不断在不同的工具与服务中切换,要定期的去处理一些问题,要审阅与回复的消息太多,在这纷纷扰扰的消息中,我们还需要将有效消息抽离出来并进行整理。曾经为这个问题也很头疼并忙碌,但是现在已经不再是问题了。目前,同样上面所罗列的事情,每天我的办法是这样做广告时段~~,但还是值得各位借鉴哈

关于用户反馈

通过纷云的信息聚合,我不再需要定期去不同的反馈后台查看并回复消息。只需要在纷云,就可以及时了解来自不同后台中的用户反馈情况,并及时跟进。

关于最新资讯

同样,通过我可以第一时间获知业内资讯行业情况竞品动态,通过摘要筛选出我感兴趣的话题,节省时间成本。我的一天——篇

关键词输出+讨论,貌似“下午”的英文缩写是专门给准备的

经过长时间对信息的收集启发梳理后,我相信很多产品经理同学会跟我一样迫不及待的进入到输出阶段,此时我们通过不同维度产品思考设计启发用户反馈行业动态竞品接收到的信息来不断验证与重新审视产品,自己对产品的构思与想法已经酝酿了一段时间,所以一天的下午划分出一个整块的长时间段,是“输出”的最佳时机。

所以每天的下午我会做这些

给自己一段整块的时间沉浸去思考捋清楚思路,尽可能保证不被打扰的情况下,进行产品的原型设计

把握节奏与时间,与视觉设计师研发工程师进行资源协调与产品上的一些沟通很友好或者很争议的沟通~

临近下班时会有一些产品组讨论/规划

其实工作内容与各位产品经理大大没有多大差别,但团队的默契程度会让结果有天差地别的差距。

举个例子,我和我的小伙伴们每天下午都需要有一段不受打扰的工作状态,聚焦各自的工作上。要保持聚焦可不是一个人的工作,还需要整个团队共同达成。任何不紧急的事情,都可以通过纷云来进行沟通,对方发来信息,可以延迟回复。在这段无打扰工作环境时,我可以沉浸在连续的产品思考与原型制作中,我们团队的其他同学也各自沉浸在自己的任务中,从而达到团队的最佳状态;相对的,在集中精力做事情时,一旦被打断或中断,对于产出效率是极大的破坏。大家都知道一旦涉入心流,被打断后,再重新集中注意力是件多难的事儿,而且“灵感”这家伙可是说遛就遛的。

很多人会认为“默契”是个看不见摸不到的东西,很难在具体工作中感受到。而在我的认知里,团队“默契”程度取决于团队的信息对称程度。

作为产品经理,与信息不对称的结果是,要经常对说:“哥,改个需求行不?保证最后一次。。。”源自知乎

需求改来改去其中一个最大的原因是产品经理与的信息不对称,在这样的情况下,表述不清,理解偏差都会造成最终结果与目标不符。在我们团队内解决这种问题的方式是,尽可能的让大家信息同步,目标一致,每个人清楚的了解项目目标,各自的工作内容,自己的工作对于整个项目的影响,以及其他同事的工作内容。

在这样的环境下,基本可以做到目标明确职责清楚,产品经理与的沟通会更加融洽些。

中间一些灵活的时间我会和负责研发运营设计的同学进行一些面对面的沟通。虽然沟通工具有很多,但我还是喜欢有一些面对面的沟通,为了用户反馈与运营的同学有一些小摩擦,为了产品设计与设计师有一些小争执,为了修改反复测试,逼疯我们的工程师。但你必须得承认,这些争执是“默契”的源泉,会让大家感受到这是一个大家庭,每位都竭尽全力让产品变得更好,即使有时牺牲一点所谓的“效率”也是超级值得,而且从结果看,这简直太棒了!

以上呢就是我作为移动端产品经理的一天,其实没什么特别的,高效并不是一个人的功劳,而是整个的融合,我相信每一支高效团队都有他们的,而我们的就是默契+工具+优先级——在一个相对信息对称的环境下有规则的使用工具。也希望各位产品汪可以找到各自团队的。

晒一张我们小伙伴努力工作的照片啦

,我们的产品经理是个长腿美女,哇哈哈哈先说结论:真正的创业公司是不需要产品经理的,如果你已经是一个创业公司的那么你需要做到的事情就是像一样思考,一样行动。

现状分析:

,很多一个一间办公室,几个牛人组成的公司,需要的不是,等规范化的工作模式,也许在大公司十几封邮件来来回回的事情在这种公司需要的只是一声吆喝或者一个弹窗。

,既然所有人都不是新手了,那么就需要精简至上,铅笔稿到效果图再到最麻烦的开发阶段,所有的过程都是一再精简,速度很重要,不至于到最后还没上线就被市场打死。

,其实,创业公司基本是不需要任何的市场数据分析或者其他类似的东西的,很多公司做的产品其实就是老板最初的商业设想,而且这个设想也会在产品开发阶段中多次进行可承受的小改动以适应形势,而形势也是大家开个短会,老大拍板的结论。

,关于市场运营方面,创业公司最喜欢招聘的运营选手是有从零做到一百的经验的人才,而不是从一百做到一千的人才。这一点在产品正式上线之后,可以展现出这类运营人才不同的优势。

,关于产品经理跑市场,说是产品经理跑市场,其实除了程序开发人员,基本剩下的人都要出去跑一跑,甚至是人手不够的时候开发人员也要参与地推等活动。

,等等等,反正一切都是一种拼死一搏的感觉。

如何做产品经理?

,在这种公司,最尴尬的莫过于所谓的无事可做,其实说白了就是工作职责不清晰。那么解决这种问题的方案就是当你面对无事可做的时候,公司里的任何事情都是的工作范围就行了,小到买个剪刀胶水,大到开会讨论上线之后的产品规划,融资方略等等。

,不要拘泥于形式,因为很有可能连都会从此告别,直接上并不是天方夜谭,所以产品经理要打破一切条条框框,让自己真正成为一个从蓝领苦力到关键先生的全能人物,这也即是为什么在创业公司能写代码或者能做的会更能打的道理。

,关于产品经理的本职工作产品规划方面:在不停的给团队其他成员打配合的时候,也要不停的关心诸如产品上线时间,开发进度,运营效率,甚至推广方案等等细节,这些东西不需要任何文档,需要的只是不断思考和行动。

,其实总结到现在,把自己当成一个没有实权的就行了,这已经是一个合格的产品经理了。经历过两个的产品了,一个已经上线运营,一个正在做。

感觉最主要的两个问题

如何让和销售尊重产品节奏,不要乱改需求;如何跟工程师建立一个大家都可以接受的产品迭代节奏。

如何让和销售尊重产品节奏,不要乱提需求

首先明确下产品从的目标是什么,就是保证产品核心功能按时上线。这个其实很容易跟各方达成共识。因为只有按时上线,销售承诺客户的资源才能兑现,运营才有更多时间拉新促活。市场才有明确的节奏准备物流在渠道投放。才能看这个业务是否有前途。

那么大家提不得不改的需求怎么办?

说要改

跟说清楚,改需求必然会有延期风险技术人力有限,如果要改,,要么给招人补充技术人力,要么从现有需求池里放弃掉一部分,放弃哪些增加哪些可以跟和技术一起讨论。

销售要改

,首先跟销售一起确认不做的后果是什么,哪些成本公司可以承受,这个你拍不了就拉一起聊,其实在产品的时候加入过多的商业化需求是极不明智的行为。

如何跟工程师建立一个大家都可以接受的产品迭代节奏。

产品的节奏涉及两方面公司整体战略,这个战略会涉及销售运营市场技术团队的开发能力包括开发的速度和开发的质量。总的原则是,在保障技术能承受的最大范围内这个最大范围是工作极限下的一个状态,过了这个状态就会导致工程师离职,休息不够影响效率向战略期望的节奏妥协。

对于创业公司来说,公司和产品刚刚起步,会有很多的选择和疑惑,知道在正确的时间做正确的事,非常重要,而一个优秀的产品经理,其思维不会被当下可获得的资源和当今市场的环境限制住,他们会描述一些能造成破坏性创新的机会,并制定具体计划考虑如何去实施它们。

一款产品的本质是为了解决问题,而产品经理的职责是,在正确的时间为正确的用户解决真正的问题,他们会兼顾公司的目标和市场的变化来制定战略计划,确保有限的资源可以发挥它最大的价值,那么,对于一个创业公司老师,需要什么样的产品经理呢?

定义产品

在我创业时,决定自己当产品经理的那一刻,我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重新定义我的产品。

之所以要重新定义要开发的产品,是因为在项目初期,我有自己明确的商业目标:验证创业想法,并评估产品的商业机会。因此我并不要求我的产品视觉效果,我要求的是我自己能否通过深入了解用户需求,整合并从中探索出战略层面上的商业模式产品架构目标用户等产品需求,并将产品变成产品。

在明确我的商业目标和工作目标之后,第一步就是要确定一个合理并符合公司发展要求的产品需求出来。这是一件很考验一个产品经理判断力的时候,因为随着项目的推进,产品的需求来源渠道会越来越多,比如:

我的目标用户;

竞争对手的付费用户;

通过行业分析分析报告及趋势图;

公司投资人给出的意见,如果你不是创始人的话,可能还有公司高层;

市场与销售的同事(如果有);

产品研发团队;

公司的运营团队(还好当时就是我自己);

产品经理自己对于市场与技术的经验直觉。

作为产品经理这个时候最重要的是评估有产品价值和有商业价值的信息,判断哪些信息是当下公司所处环境最适合的产品需求,将其整理出产品需求文档与技术团队共同并开发。

产品的解决方案,并对产品机遇做判断

确定合理并符合公司发展要求的产品需求后,产品经理需要在此基础上探索出解决方案。包括基础的产品特征和功能,主要业务逻辑,设计,交互体验等等。之后去撰写文档(产品需求文档)再配合低保真产品原型来完成这部分工作。

而我当初的重点放在了对产品机遇的判断上,因为在专业领域里我相信我会请到比我更加专业的产品经理来做产品需求文档撰写,但是在产品机遇的判断上,没有人比我更了解产品最适合当下的机遇是什么。

一份机遇评估可以提供两个非常有价值的产出。

决定放弃哪些想法?

通过需求的梳理,我会得到很多更好的创意,更好的产品机遇。但是在对公司基本面的判断以及对市场所给予的时间成本的条件下,可能会有诸多的现实原因,在这期间一个合格的产品经理需要牢牢记住公司的商业目标是什么。

也许是因为需求规模不足够;或者眼下没有可行的技术能力;或者与你的团队或者公司本身定位不符的;或者任何一个其它的原因。这些诸多现实原因都会影响一个产品经理对于产品的判断。

这时我需要产品经理体现的价值就是防止公司在这个不值得的地方浪费时间和资源,所以对于一名产品经理来说并不是一定要做出什么,能够明确出什么不做同样是一件非常有价值的工作。

将产品价值增加上商业元素

当你获得一个非常宝贵的产品机遇,而且时机正好,你相信你的团队可以为此提供一个非常有效的产品解决方案时,作为产品经理的你这里最关键的就是,要识别出到底是怎样才能在这个市场中取胜,同时让管理层或者投资人也会从中了解公司即将进入一个什么样的市场。

推动项目前进,做好产品管理而非团队管理

探索出具体可行的产品解决方案后,一般情况下会和研发团队进行大量可行性沟通直至需求评审通过,封装需求并进入研发状态。在这个过程中聆听每一个团队伙伴的建议并说服他们接受你的最终方案,在项目推进的过程中你会常常扮演不同的角色,承担多种不可预料的责任,这个时候请做好产品管理的工作。

在当下这个市场环境中产品管理首先对目标负责,产品目标的价值在于识别并把握机遇。从中进行产品管理,产品管理的艺术就在于将你对目标用户需求和期待的深度理解,与研发团队的技术能力相结合,从而定义出一款兼具说服力和可行性的产品并进行项目推进。所以,产品经理是站在各种矛盾交汇点的那个人,也应该是整个团队中最擅长应对信息不对称的那个人。

在我见过的绝大数企业,包括我曾经工作过的团队中,产品经理并不直接管理任何一名真正参与产品打造过程的专业人才。程序员为技术总监工作,设计师为创意总监工作,测试为质控负责人工作,这意味着产品经理几乎不可能依靠行政手段来完成团队的领导。作为产品需求的负责人,可以通过撰写需求来对产品产生许多方面的影响,但也很快就会发现有很多能够影响产品的决策权并不属于产品经理。在这种情况下,产品经理必须懂得如何去做产品管理。当然,做产品是一个不断发现问题并且解决问题的动态过程,所以保持高效沟通推动项目进度前进是贯彻产品始终的工作职责。

产品管理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当产品经理不得不去说服和推动团队时,这里存在一个非常基本的检验和平衡得失的原则。对于一个创业项目来说,我需要的是产品经理展示出来的客观事实而非行政命令。如果这是一支非常强大的创业团队,产品经理就会通过与技术运营测试研发和市场的同事的思辨获得更多有价值的信息。这个过程可以获得更多不同的专业视角,或者被迫进行更深度的思考然后带着更有力的理由来进行下一步的推动。而在当下这个互联网环境中,互联产品的高风险决定了靠行政命令直接推动是极其危险的行为。因此,产品经理自身传达出来的客观性对于项目成败非常重要,这种客观性只有在合理的机制下才能够得以保证。

拥有产品战略眼光,并赋予产品路线

通常一款互联产品会不停地迭代和成长,所以当我认为“产品”这个词,实际指的是这个产品所有的版本集。产品经理同样需要为在这个随着时间演变的产品过程负责。而这个负责的起点就是从定义一款产品的第零次迭代开始。

第零次迭代

产品经理的天职是让正确的事相继发生,正确的事发生的前提是产品方向的选择上。产品经理脑袋中第一次颠覆和筛选需求称之为第零次迭代。这个前提是你必须足够了解你的产品,了解你的用户才能做出正确的判断。

这涉及到一整套思考方式,影响一个产品最深并决定产品最终形态的决定是往往是团队刚成立之初做出的。作为一名优秀的产品经理你必须时刻从不同的角度思考你接下来要做的工作。在这套思维方式中,最可怕的就是执着于用户体验这件事情,我见过无数用户体验非常优秀的产品无法继续存活下去,我也见过很多用户体验很差的产品紧抓住一个需求不断迭代最终壮大。

还有的产品经理会执着于用户反馈,而不深入的思考用户反馈背后想要真实表达的东西。当用户对产品不满意,但是却无法准确地解释其原因,他们往往将这些不满归结为好多细小琐碎的功能上面,他们会要求添加大量的功能,优化大量的体验,可是这跟产品是否能真正成功解决问题没有半毛钱关系。在运营体系里面有一句话我经常告诉我的小伙伴们:做数据运营不是去研究这些数字所带来的结果,而是要研究数据背后反射的人的行为。

如果抛开推广运营等后产品阶段的工作,在项目成立前期制订产品决策的流程一般是:

大部分的产品经理把自己的主要工作游离在技术实现和用户体验上,在大公司更是如此,因为战略方向的思考和调整在团队中由更高阶的管理者来决策。但即便没有决策权,从战略角度去思考产品需求的必要性是非常有意义的。这将让你做出更正确的决定,确定待解决的问题,这一点非常重要,因为:

一支产品团队最应该知道的是:下一部该做什么?

比如,当产品的第一个大版本结束之后,接下来怎么发展?或者我们的产品是否随着时间得到了实际的提升来满足不断增长的市场需求?这些信息满足吸引吸引团队的注意力之外,明确产品的战略和版本规划会让团队找到正确的方向感。尤其在创业项目中,我们通常会因市场时机的变化而对上线内容进行一些妥协,但如果团队能够非常清晰地了解到那些他们完成的功能已经安排在接下来的某个版本中,这会让团队的沉默成本非常的低。

提高研发团队工作效率

当技术团队面对非常丰富的产品决策内容时,产品经理需要帮助他们最大限度地用发展的眼光的来为产品考虑架构上的问题。显然尽早给团队越多的信息越好,而不是让团队面临之后会做出重大改变的风险。做为一名产品经理能否尽可能地提前给予技术团队产品的全局感觉对于调动技术潜力至关重要。尤其在创业初期这一点会让工作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为项目插上尖刀

让销售和市场部门了解产品的走向,帮助他们在与用户和一些行业分析家沟通的时候能够提供更丰富的信息。在用户运营层面,早起的种子用户总是希望提前获得产品下一步的动向,如果在前期可以将部分的种子用户纳入的产品设计的角色中,这会在之后的市场运营层面降低大量的拉新成本。

一旦产品经理提供了这样一份清晰并具有说服力的产品蓝图,描绘出产品前进的方向,就应该用产品路线图或版本树将这些过程表达出来——产品在什么时候应该具备什么样的能力和关键的版本内容?每个版本对应为市场提供什么价值?同时这些内容的细节都将沿着这个方向,在每个版本的具体的产品需求文档中被体现出来。

产品经理不仅要对战略方向负责,也要对这些步骤负责,要清楚产品演变的来龙去脉。产品战略和路线图要能够反映出整体产品团队的投入和支持,并且应该经过公司管理层或者演示给投资人,并获得的评审与核准。

结语

对于一个项目的前期无论是在创业公司,还是在集团下面的事业部。一个产品经理的重要性已显而易见,但是承担产品经理这个角色的人却是这个岗位的魂。因此在跟老张沟通的结尾,我提出自己的意见,这个角色要么老张你来当,如果我加入,这个角色我来当。一份担当意味一份责任,在这个人人都是产品经理的年代,更要宝贵的是人人都要有产品经理的思维,而是否真的人人都能是产品经理,时间会给我们最好的答复。

相关阅读:

浅谈产品经理入门和学习路径

交互神器最好用的原型设计工具

揭秘—高级产品经理的日常工作

了解这些设计原则,助你打造最佳用户体验

【吐血整理】国外产品经理课程推荐,总有一款适合你!

十个改进用户测试的小窍门

现在科技公司都有一个这样的岗位设置。他到底职能是什么?「产品管理」从过去到现在再到未来,经历着怎样微妙且具有重大意义的变化?一个真正优秀的产品经理应该是什么样子。这篇文章非常透彻地讲明白了一切。

第一个转变:从向的转变

我相信关于这些问题的答案是随着时间的变化而不断演变的。如今我愿意跟大家分享我所观察到,思考到的一些转变,尤其是在成为「优秀」产品管理者的这个话题上。第一个转变是在开发方式上的,它从首字母大写的「灵活」转变为首字母小写的「灵活」。

这是什么意思呢?从最初的形式上来看,「」这个词因为其首字母大写而具有了一定的宣言成分,它是某种价值观的确立,为了鼓励「灵活开发」,它下面应该有一套价值观做其支撑。从最纯粹的形式上来看,「」意味着尊重每一个个体的复杂度,承认,接受无法避免的变数。

从这样的理念延伸出来一整套方法论,比如越来越细化的开发流程和工具,每一个都有着自身文档以及一系列的规则。感觉上,这一切似乎都让招聘产品经理不再变成一件难事。你只需要从这个宏大系统中选择其中一个流程,针对这个流程选择想对应的专家,工作就完成了。

但这样的方法论有着非常严重的局限性。很明显,这意味着你所雇佣的这个人必须对某一系列的知识内容有相当程度的掌握,同时还要有一些特定的经验,招聘的诉求点并没有瞄准到那些精于适应,快速思考的人才身上。而这些人正是如今小写的「」所需要的人才。

对于刚开始学习「灵活开发」的人来说,最有效的途径就是去遵循某些简单的,不考虑任何情境的规则了。「只要发生了这样的情况,那就这么做。」自然灵活开发给了人一套方法论之后,很多人很容易就入了门,然后就没有然后了,就卡在原地不动了。

当别人问起你在干嘛的时候,你会说「我在学习灵活开发啊」,然后就钻到了一套没有什么实际用途的规则当中不可自拔,反正你也不会因为学习这个而被解雇掉嘛。直到要把产品真正开发出来的时限将至,然后所有人都慌了。

从到,这是产品管理领域所发生的一次重大转变,而且这种转变给每一个人都带来了不小的挑战。公司正在意识到产品管理并不仅仅是选择正确的流程,它是因地制宜,在自己公司的内部打造出来一套工作办法!

什么是「工作办法」呢?其实产品管理有点儿像做瑜伽或者灵修。你不可能通过读一本指导性规则的书来掌握它。目前通常会出现这样的状况,这也是大多数公司不知不觉中犯下的错误:公司采取了「」的开发办法,又或者是招聘了一位新产品经理,当现状没有大的提升改善的时候,便宣称这些方法统统失败。有很多公司能够在产品管理流程上面转换到次,最后才意识到了根本问题是出在了「人」和「互动」上,而非工具和流程。将工具和流程改变是相对容易的,但是要把「人」和「交互方式」进行扭转则需要一定的时间,其中肯定伴随着抵触对抗。

将产品管理视为一种「工作方法」,我想来自的这段话说的尤为精辟。

人们出于想要经历某种特殊情境,想要成为一个更好的人,想要降低自身的压力和痛楚,想要打破旧习惯以及旧的行为模式,想要变得自由以及睿智,往往会采取一种办法:「坐下来沉思冥想」。所有这些非常具有说服力的理由都让人们采取沉思冥想。但往往人们所期待的某种「特殊情境」,或者是意味着事情发生好转的「某些信号」没有出现的时候,你就顿时陷入到了被动的境地,你开始觉得自己选择的路是否出了差错,开始自我怀疑是否行动上错过了某些关键环节?

第二个变化:「以数据驱动」的产品管理向「以客户驱动」的产品管理转变

正因为在产品管理上存在着种种的焦虑,并且还容纳进来了一种名叫「软技能」的东西,人们就自然而然地去寻找数据来帮忙。在我做产品经理的时候,我知道想要让自己的话立刻充满无法辩驳的说服力,那么从「数据」上做量的判断吧。我的屏幕上充满了各种的面板,花了大量的时间去管理和评估各种分析工具的有效性。

但是产品经理的职责并不是去理解「分析工具」,而是要去理解「客户」。往往以数据为驱动的思维模式会让人痴迷于数字,脱离了客户情境本身。

我们生活在这样一个「大数据时代」,很容易陷入到对数字执迷不悟的误区中,我们看着那些数字和表盘,自以为能非常了解客户,甚至比客户自身还要了解他们。这样的想法不仅偏离了数据本身的目的,而且也将人性看得太简单了。只需要靠数据坐在房间里就能洞悉人心,完全没有必要走出门跟客户聊一聊,这样的心态自大无知,狭隘且令人悲哀。当然,跟客户直接交谈肯定会带来某种程度上的不解,尴尬,甚至会泄气,但是如果你真的想要去了解客户,那么你就不得不放下手中的数据,接受「人的行为是无法预测以及量化的」。

这并不是说数据全无意义,而是数据分析应该建立在有明确的诉求和目的基础之上的。如果没有这些内容作为前提,那么「数据驱动」的产品开发只是忙来忙去一场空。

前言

前几天和音乐的出来扯淡,正好谈到了各自近段时间的工作,分享对各自产品工作的见解。

玩法完全不同,那是做成一件事情和做好一件事情的区别。

大公司的产品:做好产品。

创业公司的产品:验证需求后做好产品。

这完全就是命题作文和自定义作文而且还得猜老师想要什么口味的区别。

大公司的产品的玩法,因为产品形态和方向已经成型了,这个时候产品经理更多的是把产品做好,关注用户的需求,优化产品,提高和。

每天都在想方案,如何把这个事情做得更好,在正确的道路上锦上添花。

而创业公司的产品,恰恰完全相反。

一旦方向错了,产品必死无疑。

各有各的玩法,各有各的精彩,在这里不做讨论。

而这个问题上面有很多很精彩如何做好一个创业公司的产品经理的方法和答案了。

我讲讲从的个人产品经验吧。

工作的日常

,老板拍板了要做什么方向,要去做相应的市场分析和数据挖掘。

,要么快速复制竞品,要么快速出功能,获取用户数据做分析。

,每天盯着竞品和市场的变化,预估前面可能遇到的坑。

,每天盯着用户使用的数据和反馈,分析其中的问题。

,通过用户使用的数据和市场的反馈,验证需求的可行性。

,不停的微调产品策略,确保需求的可行性。

,途中还得扛得住老板乱插手,到处添乱。

,和团队的成员协调沟通,推动整个项目启动。

,方向与需求都是在验证,要有钢铁一样的内心承受整个团队的质疑。

,要快,非常快,一旦方向不对,验证失败后回到『』开始,严重的发现伪需求的时候,要老板,赢了从『』重新开始做起。

,无论什么时候,身边总会有无数个竞品等着你,最后成功的产品,少之又少。

小经验

,做完前期的市场调研之后,马上找同类竞品去研究他们产品每一次迭代更新的功能,换位思考为什么要这样做。没有一个产品经理是傻逼,更新必定有相应的策略,根据所有的资料去预测产品未来这可以让你少踩很多坑。

,不要看产品表面的功能,透过功能去找解决了什么样的需求,或者别人的核心竞争力在哪里,只要需求确定了,往后才能做出更有有用户粘性的产品。

,试错的成本尽可能低,尽可能快速,一个简单的或者一个简单的功能,做完了赶紧丢给用户测试,收集反馈和数据。

,不要抠细节,不要抠细节,真的不要抠细节,重要的事情说三遍,方向不对你产品做得再漂亮也是没用。

,船小好调头,要有比较强的信息敏感度,发现不对劲的时候,速度调整方向,创业公司可能慢几个月就资金链断了公司就挂了。

,不要过于追求流程化的东西,小公司的人染上了一身大公司的病,导致执行力极其低落屡见不鲜。

后话

不过不一样的是,我身处的不是创业公司,这是我在大公司里面独立负责的内部孵化项目。

公司给我的信任感和自由度比较高,公司对这个方向感兴趣,因为没经验,做砸了几个版本,到了我来后开始逐渐放权。

可怕的不是试错,而是快速试错后老板和团队的信心的丧失,公司并不会把资源倾斜给一个需求不确定的项目。

创业在年里非常饱和,重新开始一个新的方向,试图从细分市场里撬动一个领域,难上加难。

这是一个没有成功案例的方向,和纯银当初做旅游市场的感悟一样,这么多年来竟然没有一个成功的产品案例出现,这里面肯定有雷。

至少我做了一年多在共享经济这个领域里面,踩了不少的坑,产品还在给市场验证中。

创业角色的产品经理,每一天都充满着未知,焦虑,极大的压力和创业带来的刺激感。

成功的产品是偶然,失败才是正常。

重要的是你在这个过程里学到了什么,并且以后还会不会踩同一个坑。

别以为我上面讲这么多东西很简单,真正实操的时候你才会发现这一切要做好到底有多难。

摆正好心态,放好姿态,无论是成功还是失败了,都得继续往前走。

明天七夕了,愿天下的产品汪都有女朋友+回答较早的老司机们,已经把创业公司中产品经理的一些注意事项,以及具体的做事准则写的很清楚了,好像没给我留啥答题机会,我来写点啥呢?

机智的我,决定发挥互联网的边缘创新,我们撇开老司机们的答案,深挖一下产品经理的本质。

其实,产品经理无论身在哪里,都有一些必备的技能点,这些技能是产品经理安身立命的根本。区别在于,创业公司对产品经理的要求更苛刻,某些技能点要加满才能满足要求。下面,我把我认为最重要的三个技能谈一谈。

在看回答之前,先和我一起把下面这句话大声念三遍:

所有的创业本质上都是填坑!

所有的创业本质上都是填坑!!

所有的创业本质上都是填坑!!!

所以,创业公司产品经理最重要的工作就是填坑,想要把坑填好,最重要的三个能力,分别是快速学习能力耐操性和领导力。下面我们来分别聊一聊。

快速学习能力

快速学习能力被列为是产品经理的基本素质之一,可谓老生常谈,但今天我之所以又拿来说事,主要是发现很多人对此都是教条主义,产品经理的基本素质背的滚瓜烂熟,但根本没有真正理解,更没有亲身实践。

曾经接手过一个完全从开始的项目,说实话,一开始我是懵逼的,放眼国内外手机圈,成熟案例没有一个,抄都没有地方抄。于是,那段时间干得最多的事,就是分别找相关的三拨开发兄弟聊天,疑问记下来,回去,发现了新问题,再来确认。两周之后,产品架构烂熟于心,给开发派起活儿来游刃有余。

可能你要问了,这也叫学习?学习不是应该找个地方坐下来,打开一盏温暖的灯,拿起书,一字一句的从头到尾啃一遍?不好意思,没有哪个老板会给你这个时间,如果你不能在最短的时间内掌握,下一个被开掉的就是你。

职场中的学习能力总结起来分为两点,其一是能够找到最高效的学习途径,其二才是能够快速新技能。很多人其实足够聪明,但之所以无法独当一面,很有可能是因为在低效的路上不见南墙不回头。

耐操性

有个前辈在几年前总结了一个产品经理技能树,抛开自黑与调侃的内容不谈,有些东西细想之下其实很有道理,其中最值得玩味的就是耐操性。

填坑之前,觉得耐操性这个事,远不如其他几项重要。有智商,起码开发不会忽悠你;交际范围广,合作业务必然谈的风生水起,有了颜值,撕逼的时候别人不忍心下手,膝盖强度好,需求不得不改时,连哄带骗总能达到目的。耐操性呢?要啥耐操性,产品经理职业幸福感那么强,这玩意有卵用?

填坑之后,我换了一种看法。

由于之前负责的项目涉及软件又涉及硬件,需要多个部门相互合作,公司部门间分工明确,谁来从中负责协调呢?大家异口同声的说「产品经理!」于是,我艰难的背起了这个锅,面带笑容,眼含热泪。

后来,我发现这个锅我还是想的太简单了,除了公司的内部协调外,芯片物料产品认证合作开发数据分析用户调研等一系列事情没有一样省心!接手后的个月左右时间里,我粗略的算了算,基本每天都需要高强度满负荷工作+小时,周六日说加班就真加班,简直操碎了心。

于是,我深切的体会到了耐操的重要性,当各方力量一起压来,于千头万绪缠中无法自拔时,唯有一口真气不散,才能熬到产品大成。

领导力

产品经理是产品的最终负责人,因此所有与产品相关的团队成员都是由你来调配,如何最大限度的调动起团队的积极性,这是一门艺术。

与领导力相对的是执行力,对于执行力,我一直认为是个伪概念。一个人什么时候做事最高效呢?一定是正在做的这件事能给自己带来切身利益,不管是物质上的还是精神上的,而利益的分配者,不可能是执行者本人,必须是主导项目的最终负责人,所以不存在什么执行力,团队效率低,就是领导力不够,负责人要从自身找原因。

作为创业公司的产品经理,宝宝过的苦,但宝宝不说,可是你拦不住其他宝宝会说啊!

宝宝「活儿多钱少,我不开心」

宝宝「别催活了,我就是想歇歇怎么了」

宝宝「男盆友说半小时内见不到我,明天就分手」

当团队内的矛盾一触即发时,产品经理救场的时候到了!作为一个合格的产品经理,想解决这个问题,只能靠领导力,个人建议,至少要做到以下点。

第一,创造一个愉悦的工作氛围,让工作变成一件快乐的事,这种状态下,即使有人需要付出多一点,也不特别会计较。当然,这里有个度要把握好,如果工作氛围过分轻松,每天大家就会只顾着嘻嘻哈哈,需求全部抛到脑后,这个时候,老板可能就会找你喝喝茶了。

第二,坚定未来的愿景,并以身作则付诸实践。创业公司,最大的魅力就是未来可以无限想象。人生短暂,每个人都想在有限的时间里做更多有意义的事,这是人性的弱点,乔布斯一句「你是想卖一辈子糖水,还是想和我一起改变世界?」不知感染了多少人。

第三,一定要深思熟虑再行动。产品经理犯错的代价是很大的,一个决策失误,将导致设计开发测试甚至全公司一起来陪你买单,一个经常改需求的产品经理是无能的产品经理,当你一次次打脸之后,你的个人品牌将再无信任可言,团队积极性也必将降至冰点。

领导力很玄,也很真实,每个人的理解都不同,个人的领导力如何展现,除了这三点外,还有很多地方需要自己动动脑筋。

以上,希望可以帮到和我一样乐此不疲创业的人。

多使用自己的产品

创业公司的产品迭代比较频繁,这一版本迭代的功能可能会影响上一版本的某些功能;

还有创业公司的团队资源不论从数量上还是质量上都不是很好,比如开发资源紧缺,测试工程师资源紧缺,比如招的人没经验,需要培养等

这些都会提升出现的机率,所以你需要经常使用你的产品,以确保发现的得到及时的解决。比如页面加载是否很慢?搜索结果是否正常等。

多和老板沟通

创业公司的老板可能经常会有一些奇思妙想,

竞品有这个功能,我觉得不错,我们要做!

用户提了一个需求不论这个需求紧不紧急,符不符合现阶段产品的发展要求,我们要以用户为中心,也要做。

我突然有个好的想法,我觉得实现出来一定受到用户的欢迎,也一定要做。

遇到啥事都管,而且奇思妙想比较多的老板,你就需要尽量和老板处理好关系,多沟通。比如你可以这么说:现在这个版本已经在开发阶段了,如果现在加功能进去,会大大延长版本的上线时间,而且会对开发团队的士气打击造成巨大,你看是不是可以放到下一版本再做呢?

如果遇到那种死活不懂得变通,非要偏执的按照自己的想法来的老板,除非事后证明老板是对的,否则遇到这样的老板,有多远,跑多远。

你是一块砖,哪里需要哪里搬

上面提到创业公司的资源比较紧张,不是设计人员短缺,就是测试人员短缺,要么开发人数不够,这个时候只要是产品经理会的,就要顶上去,比如兼职做测试,兼职做客服运营人员兼职做销售等。总之需要你做的,而且你能做的,可以为产品的发展带来助力的,你都要顶上去。

多和用户交流

多和用户交流,无论是进行用户访谈,还是对用户的行为数据进行分析,总之通过一切的手段了解用户的真实需求,创业公司的首要目标就是开发产品,验证市场,从而保证自己没有跑偏,所以了解用户的真实需求很有必要,这可以让你的产品不会跑偏,脱离市场,毕竟创业公司也没有多少资源和时间可够浪费的,不像大公司,有多个业务,东方不亮西方亮。

快速迭代

快速迭代,快速试错,上面也提到创业公司最重要的任务就是要验证市场!所以你的产品的一定要遵循的原则,不要一上来就把功能搞的大而全,把开发周期搞的很长,第一版本先做主要功能,验证市场需求,其他的功能可以一点点迭代进行开发。

除了遵循原则,你还可以做以下几项事情:

建立一套判断产品成败的标准

比如产品有没有满足用户的需求,用户的反馈如何?

每个产品迭代之后关键性指标有没有增长等。

不论是定性的还是定量的,要找到自己产品成败的判断体系。

制定产品路线图

原则不代表除了主要功能,其他的功能不重要,而是要进行需求分析,好的需求放到后面的版本迭代开发,这就要求产品经理要制定自己的产品路线图,制定出自己的产品发展规划。

社交

社交就是你要和程序员,测试工程师设计师等团队成员,一起经常吃吃午饭,喝喝咖啡打打球,女人可以一起逛个街,多增加私下的相处时间,这样可以增进彼此的感情和团建一个道理,这样下次你提啥需求,他就不会推三阻四不给你做了。

关注竞争对手

关注竞争对手是每个产品经理常日常要做的事情,但是对于创业公司来说,尤其要关注竞争对手,因为你的产品,这个时候的竞争,主要是和竞争对手的竞争,你只要做的比竞争对手好,才能圈到更多的地。

不像大公司,他已经占领了一定的市场,发展很久了,在市场中有一定的份额,这个时候竞争对手一般比他小,干不过它,但创业公司不一样,你没有多少现金和资源浪费,所以你必须时刻关注竞争对手的发展状态和发展趋势。

如果你还有其他的想法,欢迎评论区留言。

创业公司的产品经理必然担负着很多与成熟企业不同的职责,在一个初创团队中,每个人可能并没有泾渭分明的职责归属,很多大方向需要核心团队坐下来一起讨论确认,作为产品负责人,就需要对产品策略提出更多的想法意见,并将核心团队确定的方向尽量准确的付诸实践。我眼中创业公司的产品经理应该是这样的:

·懂得定义产品及其背后的商业逻辑;

·懂得探索产品的解决方案,并对产品机遇做判断;

·会推动项目前进,做好产品全生命周期的管理;

·拥有产品战略眼光,并赋予产品路线。

可以看到这里强调了很多与产品观和商业思维相关的,更宏观层面的要求。因为创业公司每一步的选择都可能是关乎企业发展甚至生死存亡的,所以大局观的重要性在这里凸显了出来,由于创业中速度往往决定成败,那么相对的,创业公司中工作的人在系统性和规范性上就会有所欠缺。总的来说,我将之称为一种更加外向型的产品经理。在创业中,产品人的思考应该是和公司战略与发展阶段同步的,例如在接手电商产品的早期,我们思考的是工具化,简单化,因为当时公司依靠强力地推快速扩张,我们只需要一款简单易上手的产品来保证用户零门槛的进入。随着市场增量达到天花板,我们开始思考如何在产品层面吸引用户并增强粘性,内容化场景化的超级店版块于是应运而生,公司的重心也从市场拓张转向了深度运营。在电商业务进入瓶颈期时,一方面我们从小圈子跳出来,从校园电商走向电商,社区电商等新的垂直领域进行尝试;另一方面跳出电商的范畴,跟随更大的战略目标,一步步通过不同产品的搭建完成公司的转型目标。这个过程中产品思维的历练也从单一领域的迭代规划拓展到多领域的生态型产品布局。在这个层面上,其实创业者的角色和优秀产品经理的要求很大程度上是相通的,核心就是做好问题收敛,方向聚焦,就是解决一个团队目标的根本性问题,只不过产品经理更多的是扮演无实权领导者的角色。正如本·霍洛维茨在《创业维艰》一书中所说:

“好的产品经理极其了解市场产品生产线和竞争情况,凭借自己丰富的经验和充分的自信开展管理工作。好的产品经理是产品的。他们勇于承担全部责任,以产品的成功与否来衡量自己。他们必须确保产品时间,以及所需要的一些正确无误。好的产品经理对周围形势十分清楚公司营收资金竞争等,为了获得成功,他们主动制定并执行计划从不推辞。”

以上这些是我根据个人经验提出的一些看法,希望对你有所帮助吧。

【本文作者】:亿闻天下网,商业用途未经许可不得转载,非商业用途转载注明出处原文链接:https://cqsoo.com/jianzhan/39899.html

【版权与免责声明】:如发现内容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相关信息发邮件至 kefu@cqsoo.com ,

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反馈给我们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Copyright 2007-2019 亿闻天下网 / 渝ICP备89217412123号-1  / 本站由wordpress、阿里云、群英、百度云提供驱动力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