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建站新闻

现在的年轻人到底有多容易被骗?

一个学妹,名校毕业去了深圳一家强。

一次由于工作关系她认识了个律所的老板,四十多岁事业有成,可以在百度百科上查到的那种,有几辆车很多房,当然也有老婆儿子。

后来成功人士时不时就送她一些海参燕窝包包手表之类的东西

还有一次带她去游艇上玩,据她说在船上什么也没干,就是带她坐坐游艇吃吃美食,顺便在海上感叹一下大海你全是水游艇啊特别美。

她说老板从来没有动手动脚,就是跟她说很喜欢他的天真,单纯的想保护她。

我们跟她说要她别被老板骗了,这种人明显就是想泡你,有妇之夫一把年纪还保护你,保护你妹啊。

学妹一脸的严肃,“不是的,他说我跟他在社会上看到的女人不一样”

我当时就笑了,心锁现在年轻人真是太特么好骗了。

过了半年听说学妹要结婚了,老公当然就是老板

她逼着老板离了婚,给她买了车买了套房。她从原来的公司辞了职,到老板的律所做了老板娘。每天的朋友圈各种秀奢侈秀恩爱。

我突然有一种感觉

不是学妹被老板骗了

是老板被学妹骗了。

前面回答写了很多具体的案例,我想说的是,年轻人最怕的不是“个体的骗局”而是“群体的冲动”。

这种冲动比骗局更可怕,因为群体中人只看见大家都在行动,是没办法对行动进行反思的。所以往往深陷其中而不自知。目前最典型的“群体的冲动”叫做——“狂热消费”。

我总结了三类“冲动消费”的人群:

第一类,打折促销的购物狂

第二类,过度自信的收集癖

第三类,收支失衡的新穷人。

这三类人对应着三种类型的冲动消费。

理性消费的决策过程

要搞清楚冲动消费,我们先搞清楚正常消费是什么样子。相比冲动消费,什么是正常的消费行为呢,正常的消费行为应该是由一系列环节构成的完整过程。我们要想完成一次消费,一般要经过:识别需求搜索信息评估选择决定购买四个环节。

也就是说,正常的消费行为,或者说是理性的消费行为,起源应该是有需求,再通过评估多个选项,做出最优消费决策的过程。

但在实际消费中,我们并不总是依次经历这四个阶段,而且很可能会直接越过一些环节,产生冲动,直接消费,这就产生了典型的冲动消费。

刺激性消费:打折时的购物狂

而最冲动的消费行为,恐怕就是「刺激性消费」了。也就是我们的消费行为不是来源于真正的需求,而是来自外部信息刺激。比如因为促销打折而催生的抢购行为。

我有一个朋友,每年双十一都是她的囤货节。她会买足全年的洗面奶纸巾各种服饰过冬装备电子产品甚至是婴儿的纸尿裤。但其实,她常常在商家打折促销的攻势中买了一大堆东西,却发现去年囤的东西过了一年才用了一半……

这种冲动消费,与打折促销有关,也与她想占便宜的心理有关。不是所有人都喜欢便宜的商品,但是所有人都喜欢占便宜。

很多商家就利用消费者的这种心理,让消费者受到价格刺激,购买远远超过自己真实需求量的东西,在心理学里,它被称为「锚定原理」

锚定是什么意思呢?你购物的时候,价格标签上,或者网页上有两个价格,一个是原价元,一个是促销价元。你一看,原价这么贵,现在打五折呢,我多买一些吧,买越多省越多呢。很多人在打折促销时抢购了平时根本用不完的量,还给自己冠上省钱小能手的名义,其实都是上了「高价锚定」的当。

那为什么我们会上这个不太高明的当呢?因为我们大脑中做价值比较的中枢有点笨,只能根据经验来判断。一旦眼前这个东西是陌生的,就只能简单地拿第一眼看到的价格当参照,也就是「锚定价格」。

除了确实有需求,但是会超过需求量购买之外,即使没有需求,占便宜也会成为我们冲动消费的理由。

有一年我去法国旅游,离开巴黎之前听说巴宝莉的风衣在做促销,一件只需要欧元,价格不到国内价格的一半。同行的几个朋友听到这个消息,立刻跑去每人购置了件风衣。可是在听到这个消息之前,这几个人都没有要买一件风衣的需求,仅仅是因为价格便宜,他们就立刻产生了消费冲动。

促销价格和参考价格之间的锚定原理,让我这几位朋友消费的理由不再是风衣的实用价值,而是一件名牌风衣的优惠价格。也就是说,占便宜本身就成为了消费的理由。

自恋性消费:过度自信的收集癖

还有一种冲动消费是,我们在看到一件商品时,本来对它没有真正的消费需求,但一时兴起或者心血来潮的产生了一种购买冲动,并且给自己冠上「将来我会用得上」,「这个风格我也许可以试试」,「买下来挂在家里,当做减肥的目标吧」「我虽然不喜欢吃,但买回去家里人应该喜欢吃」等各种理由。

但实际情况是,这种为未来做选择的冲动消费,到了未来那一天才会发现,自己并不想吃这些食物,也不喜欢当时买的衣服,有时去零食店闲逛的时候,莫名其妙买的一袋零食,之后放在家里根本没有人吃。

在预估未来的口味喜好时,我们总是过度自信,过于相信自己能够把握未来的口味。而实际上,未来的口味飘忽不定。

美国怀俄明大学的研究者通过实验发现,人们普遍确信自己能够掌控未来的喜好。如果让我们现在为下一周安排好食谱,真到了下一周,只有%的人能够按照自己原来安排的食谱去饮食。超过一半的人会选择否定自己原来安排的食谱。显然,人们对未来喜好的预估,与未来实际选择之间发生了分离。

这种分离其实就是跨期选择中的过度自信。我们过于自恋地相信自己的消费理由,忽略了这种理由原来根本就不存在,以至于我们在看到一个东西后,因为一时兴起,为了拥有它把它收集到自己家里而虚拟一个理由。

模仿性消费:收支不对等的新穷人

年轻人在消费中普遍还会出现的一个冲动是:用模仿别人的消费习惯,来定义自己。

我认识一个实习生,实习工资不算高,一个月块。但他有个习惯,每天下午要喝一杯星巴克,多块钱一杯。我问他「工资也不高,为什么不喝肯德基里的咖啡呢,更便宜些。」他告诉我:「我就是喜欢手捧星巴克走在办公室里的感觉,它不仅是咖啡,更意味着一种生活状态,优雅精致从容。」为了抓取到这种生活状态,即使是片刻,他也愿意每个月付出工资的三分之一。

为了某种看起来很向往的生活状态,花费很多钱在上面,甚至超出自己的支付能力。类似的例子,在现代的年轻人中间非常普遍。

比如:为了去抖音上特别火的网红民宿睡一晚,存了半年的工资几天时间全部花掉;拿着几千块钱一个月的工资,过着名媛一样的生活,衣服穿两个月必换,换一件扔掉一件,觉得很有生活态度;新版苹果机一发布,即使借款,甚至贷款,都要去买,觉得用新版苹果机打电话,气场都不一样……

这些消费行为未必都是必需,但很多人就是痴恋这种体验感。波士顿咨询公司发布过中国年轻人一代人的消费调查,超过%的年轻人青睐大品牌,贵的,好的,网红款,哪怕一件衣服客单价成百上千,说掏钱就掏钱,一点都不含糊。

但如果你问这些人:你的收入够得上你的生活态度吗?很多人可能够不上。不少人在使用蚂蚁花呗现金贷校园贷等各类贷款渠道,透支未来在消费。

这种消费行为有一个致命的,就是边际效应递减——买买买带来的新鲜感满足感会越来越少,为了维持人设,你必须得购买更多。买得越多,你拥有的兴奋感就越廉价,你的欠债就越多,你心中也产生越多的空虚感。为了弥补这种空虚感,需要新一轮的消费。掉进这种恶性循环的人,是看似物质丰富却心智匮乏的新穷人。

简洁消费的几个原则

为了避免以上几种常见的消费冲动,我分享几个我个人一直在践行的几个简洁消费原则。

我的第一个简洁消费原则是:“每次主义”。

什么意思呢?就是我从来不囤货,只买每次需要的量。

简洁思维告诉我,我们宝贵的空间金钱注意力,都应该花在更少但更好的事情上。一次性抢购太多的东西放在宝贵的房子里,貌似节省,但从空间占用精力耗用上来看,其实是最大的浪费。只要我们以为自己在便宜的占用物品,我们自己就便宜的被物品所占据。

所以,我从来不会一下子买过量的东西,我只在每次必需的时候才购买。

我的第二个简洁消费原则是:“替换原则”。

生活中的每个品类,主要是有使用价值的物品,我会在承受范围之内,每个品类只购买一件或者一套。如果想买入新的物品,我会问问自己,「我准备替换掉原来那一件吗?」如果不准备,就不买。如果可以替换,就买回来,把原来的一件扔掉。

这样做的好处是可以确保我留下的每一件东西,我买入的每一件东西,都是经过深思熟虑精挑细选。因为要替换掉原来的一件东西,所以我必须只能允许自己真正喜欢的东西进到家里。

在想要消费的时候,长期进行这样的练习,不仅可以有效防止我们囤积廉价物品过度自信地收集一些没有真正需求的物品,还可以让我们培养出「在一类东西上,永远只同时拥有一件物品」,也就是一类一品的好习惯。

我的第三个简洁消费的原则:“理性四问”。

依据同时满足「心不心动需不需要合不合适舒不舒服」四个标准,来进行消费决策。

最近一次,我去国外旅行,逛免税店的时候看中一件衣服,虽然和我平常的穿衣风格不一样,但这件衣服设计得很好,很抓人眼球,我试穿后效果也很好。

但是出于消费习惯,在准备购买之前,我还是思考了这么几个问题:

第一,这件衣服让我心动吗?我看到这件衣服的时候,包括我穿在身上之后,我有觉得幸福想拥有有马上想穿着走出去的感觉吗?

第二,我现在需要这件衣服吗?不是将来某一天需要,也不是过去我需要这样一款衣服,更不是家里其他人也能穿,而是现在这件衣服是不是我需要的?我在什么场合可以穿上它?

第三,这件衣服合适我吗?它是不是适合我当前的年龄段?是否适合我的身材体量风格肤色?它适不适合我现在的生活形态或者工作场景?比如我是个经常出现在大数据商业场景中的人,可能一套比较齐备的商务装就比较适合,但特别佛系的衣服,就不适合我。当然了,适不适合,这时候看的主要是看我需要在什么场景下穿这套衣服。

第四,我穿这件衣服觉得舒服吗?这件衣服的面料是不是刺激皮肤?舒不舒服主要指的是,在我想买一件物品的时候,我会判断一下在使用它的时候,在生理和心理上是否感觉得别扭和难受?如果有,就不买。

不再依赖外在的信息刺激不因为过度自信,也不因为想要模仿别人而进行消费,这个标准,都是从我的需求出发,回归到消费的本质。这就是依照自己的生活所需和简洁思维,进行的理性消费决策的方法。

以上。

王詠

畅销书《简洁的力量》《极简谈判术》作者

知名大数据公司南讯合伙人

法国蒙彼利埃大学工商管理博士

国内资深的大数据专家和电子商务专家,年度大数据科技传播奖十大领军人物,

中国大数据联盟专家委员,纺织工业联合会专家委员会专家,

第一财经商业数据中心数据顾问,

在传统企业和企业从事互联网及零售实践近年,历任七匹狼集团副总裁,香港金利来集团电子商务总裁等。

带领南讯,为华为小米三星飞利浦欧莱雅海澜之家太平鸟等数万家国际国内知名企业提供数字化经营解决方案和数据应用服务,并连续两年获评中国大数据企业强。

关注王詠,让我们一起成长

·收听盐选专栏,简洁思维帮助你更好地沟通,教你如何应对忙乱的工作和生活。

简洁思维:怎样应对忙乱的工作和生活?​

这个傻子太容易相信别人了,我不过和他稍微调了下情,就让他以为我喜欢上他了,还甘愿帮我杀人毁尸······

不过他真的太木讷了,连表达爱意都笨拙又无聊。比如我要求代他养那条边牧的时候,他想都没想就同意了。要知道,这条狗可是他的宝贝呢,搬过来那天我就看到他不停地摩挲着它,看上去爱得不行。

说一个我经手过的案子里,发生在出租房里的诡异案件。

这个案子的涉案人之一是一个普通的租房族,叫刘乐天,人如其名,看上去挺精神挺乐观的,就是运气差了点,正常租个房子,没想到出差一段时间,这刚一到家,房子里竟然莫名多了具尸体,臭气熏天的,直接把他给熏晕了······

接到报案后,我们第一时间对刘乐天展开了询问。当时,他刚从医院做完检查,被送到警局做笔录,可能是刚从晕倒中醒来,整个人看起来还挺懵的,一脸无辜。

刘乐天是被热心邻居发现后送到医院的,确定没大碍后,医院又把他送到了我们警局。毕竟他的出租房里发现了尸体,他又是第一个被发现出现在案发现场的人,来警局协助调查是正常程序。

刘乐天在警局回忆,他晕倒前的情况是这样的:

那天他从外面回来,走到门口掏钥匙开门,哪知道房门死活也打不开了。邪门了!他把钥匙从门里掏出来,插进锁孔又试了好几次,门还是纹丝不动!

没办法,他只好花钱找开锁师傅把房门给打开了。房门打开的一瞬间,一股恶臭扑面而来,据说修锁师傅捂着鼻子冲他要完钱,赶紧跑了。

刘乐天捏着鼻子冲进屋,想把所有窗户都打开,散散味,但是发现窗户都被封上了。接着,没来得及细想,他就在自己的房子里被臭气熏得晕了过去。

等他醒过来的时候,人已经在警局了。

刘乐天醒了后,发现自己在警局,有点儿懵圈。他发现面前站着个瘦长脸的警察,一直盯着他看,眼神有点吓人。警察告诉他,是邻居发现他晕倒在房里,怕他有不测,这才报警的。这个眼神吓人的长脸警察,就是我······

在确定他的身体暂时没大碍的情况下,我安排他采集了血样按了指纹,同时提取了他衣服上的痕迹,又要求他脱下衣服存为证物,然后才让他穿着换掉的衣服做了询问笔录。

最后我才告诉他可以走了,不过他的出租房成了案发现场,已经戒严了,不能再住人,这段时间他只能另外再找个住处。临走前我还提醒他这段时间不要出远门,得协助调查。

幸好他说有个关系不错的前同事,叫周淼,之前俩人还一起租过房子,刘乐天跟他打了个电话,简单说了下情况,打算在他家先借住几天,也趁机找找新房子,找到立刻搬。

听起来刘乐天确实挺惨的,但我不得不说,目前为止,他还是被列为了这个案子的头号嫌疑人。毕竟房子是他租的,他又出现在案发现场,很难不被怀疑。如果真像他说的,他也很冤很无辜,那究竟是谁要在他的出租房行凶,或者是把死尸搬到他那里?这人跟他有仇吗?

几天后,我曾经的徒弟韩东升因为这个案子来找了我一次。案子恰好就发生在他所在的辖区,接到报警后,房子作为犯罪现场被封锁戒严了,小时有人看守。韩东升就是一名「光荣」的看守人员。

这天正好他值班,也赶巧了,碰到了回来取东西的刘乐天。虽然房子出事不能住了,可东西不能不要,毕竟经济条件有限。

韩东升一直跟在刘乐天后面,全程盯着他收拾完东西,又把他送到门口,这才面无表情地说:「东西都拿走了吧,不要再回来了。」

「谁还回来,这里可死了两个人啊。」刘乐天骂骂咧咧地往外走。

「你怎么知道这里死了两个人,当时不是晕了吗?」韩东升一把拉住了他。虽然刘乐天是在现场被熏晕的,不过,听到他说这里死过人,韩东升出于职业习惯提出了质疑。

刘乐天只好原原本本把被熏晕前后的事情说了一遍。当他说到开头提到的,在警察局这一段的时候,韩东升严肃起来了。

「那个询问你的警察告诉你这里死了两个人?你确定他是这么说的吗?」

刘乐天有些不耐烦,这有啥不确定的。

「能想起那个警察大概长什么样吗?」韩东升问。

「长脸,瘦,眼神挺吓人的。」

韩东升突然说:「你说的这个人我认识,但他不应该告诉你这个。」

为啥韩东升这么笃定?因为在警局带着刘乐天做询问的长脸警察就是我,也确实是我告诉他现场有两具尸体的。韩东升不仅认识我,还很熟悉我。他刚工作的时候,我带了他好几年。

警察这个行当像一门手艺,没有人带是很难在短时间内入行的。别看法治社会的发展日新月异,老警带新警这个传统却一路传承了下来。当初韩东升就是跟着我寸步不离地出现场办案子,最后才练就了一身鹰眼一样识人断物的本事。

世界上从来没有轻而易举的成功,这是我教给韩东升的第一个道理。

韩东升把这点牢牢记在了心里。所以他听到刘乐天的话,第一个反应就是觉得我不对头,还特意跑到我这来问个究竟。

确实像他猜的那样,我这么说就是想试探下刘乐天的反应,看看他是不是在撒谎。不过当时听我说死人了,他吓得脸色都变了,应该不是装的。

「你要是想跟这个案子,就直说,我打个招呼也不是难事。」韩东升特意来找我,肯定不是单纯想弄清楚这个疑惑。这些年在辖区日复一日做着简单重复的工作,其实韩东升也很想重拾破案的本事,我知道,他对这个案子感兴趣。

韩东升欣然应下了。我看着他,说:「正好我也有点摸不到头绪,你年轻有为,过来看看也好。」

几个电话,韩东升就算是这个案子的直接办案人员了。这算是我的特权吧,毕竟我手头的案子破案率高,上级也给我几分面子,从别的队里调个人过来,问题不大,况且韩东升还是我昔日的徒弟。

我的这个徒弟我了解,反应敏锐,跟只鹰似的,什么风吹草动都逃不过他的眼睛,所以听到刘乐天说是我告诉他死的人是两个,他很快就发现事情不对头。

事实上,就我们掌握的情况,现场发现的尸体是一个怀孕的女人,肚子里还有个孩子,所以我告诉刘乐天是两个人,也没错。

韩东升调来跟我一起查这个案子的第三天,就惹了个不大不小的麻烦。

他自己又去了次现场。一个人,谁都没有通知,包括我。

他回来的时候我才知道这件事。我打量着这个昔日的徒弟,有点儿说不上来的感觉。刑警的第六感让我隐约感觉,他身上有了一些变化。

我把这个念头压了下去,问他有什么收获。

韩东升不仅没回答我的问题,还眨巴着眼睛反问我为什么这么怀疑刘乐天。

我的确怀疑他。

一方面,当天跟我交接的医生说,没在刘乐天身体里检测到明显的有毒气体,说是被熏晕很难说通。不过给他做检查的时候医生发现,他确实是晕过去了,只是不算严重。所以我一直在想一个问题,他究竟是不是被熏晕的?

另一方面,从监控录像看,也没发现有孕妇来过刘乐天住的这层楼,所以我们初步推测第一现场不是刘乐天的家。尸体很可能是从别的地方被转移到刘乐天的住处的。事实上,在浏览录像的过程中,警察只发现有一个孕妇来过这栋楼,还是另外的楼层。不过是个居户,本人活得好好的。

这就奇怪了。是谁能将一具尸体神不知鬼不觉地运到刘乐天的住处?而且还要将门窗封闭之后,扔在他的房子里?

如果只是为了处理尸体,就地挖个坑埋了都比这种处理方式来得明智。我见过很多处理尸体的方式,尤其是此前还经手过一个把妻子肢解后从下水道冲下去的案子,虽然让我唏嘘不已,不过至少作为凶手的丈夫还知道隐藏犯罪痕迹。现在手头这个案子就不同了,有人特意将一具尸体放在刘乐天空置数天的房子里,为了什么?

除非刘乐天和这个案子有关,所以我第一个怀疑的,就是刘乐天。

我们还观察到,室内并没发现有人进入的痕迹,门窗都被人仔细用透明胶带封了起来,所有痕迹检验都没有在透明胶带上发现指纹,说明这个凶手非常专业,应该是佩戴了手套作案。

韩东升这次去现场,发现了一些别的痕迹。在桌子的缝隙里,他提取到了一些非常细微的毛发,从毛发的卷曲度和色泽来看,不像是头发,更像是阴毛。他已经让检验科进行检查了,猜测这些毛发要么是人的阴毛,要么是动物体毛。

「可能是狗毛。」我补充说:「刘乐天说过,他养过一条狗。当时我询问他房子里还有没有住别的人时,他告诉我自己独居,但还特意提到自己养过一条狗。」

韩东升告诉我,这就是有意思的地方,他仔细查过,在刘乐天家其他地方都没发现养狗的痕迹。

「他说早送人了,送人了……」我突然想到了些什么,拍着大腿说:「确实是我疏忽了,马上联系刘乐天问问送给谁了,取毛发进行比对。」

再次被请到警局,刘乐天看起来特别慌张,在我们面前哆嗦起来,浑身像筛糠一样抖个不停。韩东升拍了他一下,吓得他一屁股坐到椅子上,好像又要昏过去了。

他无论如何也说不出那条不存在的狗在哪里,因为他根本没有养狗。

这下,所有的人都开始怀疑他了。

「为什么撒谎?」韩东升问他。

刘乐天哆嗦着回答:「我······害怕」。

「怕什么?」韩东升追问他。

到底怕什么?」我也问了一遍,韩东升在旁边看看我,没说话。

「我……我当时看到他们了。」刘乐天捂着脸蹲了下来。

「他们?谁啊?」我被他的话弄得一头雾水。

「那些死人。」刘乐天的声音和身体一起战栗起来,完全不受控制。

刘乐天说出第一句话,我就愣住了。

我想过刘乐天会撒谎,不过仅限于在晕倒这件事情上,真没想到是这样的情形。

「其实我当时没有马上晕过去。」刘乐天舔舔嘴唇,继续说:「开始的时候,我只是感到房间里有种难以忍受的臭味,令人作呕,于是进到客厅准备把窗户打开。但是我失败了……」

「因为我看到了他们……」刘乐天哆嗦着说:「地上横七竖八地躺着几个人。」他停了一下,更正说:「不,是尸体。」

「几具尸体?」我问。

「不确定,我哪有那个胆子,还去数一数。」刘乐天指手画脚地说:「我跑还来不及呢。满地是血,臭气冲鼻,到处是蛆虫。我捂着嘴巴跑出去,扶着墙干呕了好长时间。」

我和韩东升都没说话。毕竟,现场勘查表明,只有一具尸体的痕迹。

一个孕妇,一个肚子里怀了七个月孩子的孕妇。可是刘乐天说现场有几具尸体。

不可能。这是我的第一个想法,问他:「你怎么确定那是尸体?」

刘乐天摇头:「我说过,我看见了。当时我在房间里看到的东西,这一辈子都忘不掉。」

接着刘乐天给我和韩东升讲述起了当时的情形。他讲得很慢,像是深思熟虑了很长时间。虽然每个字都带着颤音,但是听得出,他说得非常详尽。

现场很恐怖。据刘乐天说,现场至少有三个死人,呈不同姿势趴在地上,还有一个是半靠在暖气上的,脸部已经看不清楚了,因为腐烂太严重了。室内伴着刺鼻的腐臭味道和到处爬动的虫子。

刘乐天还想起来,当时地上还有一条断肢,似乎是一只手,他远远地望了一眼,吓得叫出声来。我问起当时现场尸体的具体姿态和面部特征,刘乐天又说不上来。据他回忆,有两个人都是趴在地上的,还有一个人垂着头靠在暖气上,头发披散下来挡住了面部,所以看不到脸。不过从地上那只几乎化成水的胳膊来看,估计脸已经腐败得不成样子。刘乐天表示他根本看都不敢看尸体的脸,更别提记住特征了。

「你说,当时房间里到处都是血,那你身上和鞋子上为什么没有?」我问。

刘乐天苦笑说:「我当时哪敢进去,刚走到卧室门口看到这一幕,已经吓得魂飞魄散了,脚上当然不会沾上血。」

「第一次在警察局的时候,你怎么不告诉我们实情?」我问。

「我不敢。」刘乐天老老实实地说:「我当时听你说房子里有两具尸体,觉得事情不对,已经被吓傻了,不知道自己看到的到底是真相还是幻觉,也没敢说。」

「所以你到底是怎么晕过去的?」

年轻人最容易被花里胡哨的消费主义欺骗。

你是否看到过以下标题的文章:

·心情三分靠打拼,气氛靠~

·聪明的女人舍得为自己花钱~

·岁的时候喜欢的裙子,岁穿上没有任何意义!!!

·越会花钱的人越有钱,越节省的人越没钱,钱不是攒出来的!!!

所有的这些,都是针对年轻人的营销话术,很多无良的商家和营销号为了自己的利益,诱导年轻人消费,凭着一堆鸡汤爽文,不停地传播这样的思想。

还有如今兴起的鞋文化,最近一句话非常火,“后炒股,后炒房,后炒币,后炒鞋”。当孙宇晨以及一众币圈老哥还没从虚拟货币的炒作营销以及击鼓传花的游戏里退出,一众更年轻的玩家又疯狂涌入了圈。

比如联名款,发售价仅一两千,可最高交易价格一度达到三万多,而且供不应求,仍遭疯抢。

对于球鞋这种可以规模化生产的工业品,使用属性和设计成本早已经足够透明,却能被炒到这么高的价位而且依然有足量的购买力消化库存。

简直魔幻。

既然如此,为什么这么多人愿意拿出一个月甚至更多的工资去买一双保值属性低下稀缺性早就被工业化生产压到最低的球鞋呢?

这个问题就跟“为什么我年薪万,在北上广生活的还跟狗似的”一样。

因为你落入了消费主义陷阱。

说通俗点,就是只知道买买买,更惨的是,只能靠出卖劳动力来挣钱。以为吃穿用跟上层阶级一样,就能步入上层似的。

中产阶级的脆弱就在于此。明明不掌握生产资料,却非要模仿资产阶级。

消费主义早就为所谓中产们设计好了一套完美的闭环,让中产们乖乖把本金掏出来,愉悦地享受购买。而失去本金的中产们为了维持“优越”,只能继出卖劳力,被资本压榨。

而这闭环的第一步,就是营销洗脑。

所谓“美好”“个性”“优雅”都是虚妄。

商品化的时代里,每一个商品都商家有意识地借用了这些抽象的意义。

到底什么是“美好”?很难定义是不是?咖啡品牌商曼士德告诉你,生命就应该浪费在美好的事物上;到底什么是“爱情”?也很难定义是不是?珠宝品牌商告诉你,爱情恒久远,一颗永流传。到底什么是“个性”?球鞋品牌商告诉你,拥有,就是拥有个性。

好像只有买了他们的产品,才能获得美好的爱情更好的生活精神产品以及世间所有美好的事物。

另外,人们总是倾向于甚至热衷于模仿上层阶级的行为和生活方式。不是需求创造了消费,而是阶层攀比的心理激发了消费。

简言之,消费主义就是在告诉你:你消费了什么就代表了你是谁。消费主义依靠这种机制,不仅在制造消费,甚至是在制造消费欲批量制造消费者。

所以,营销加上顶层人物背书,不知不觉我们就被洗脑,心甘情愿掏出钞票。

我们在不知不觉就被中产了。

当你掏出出卖劳动力换来的本金购买了所谓“上层社会通行证”后,资本消化了库存获得了利润,而你永远无法实现最初的资本积累,永远沦为为资本打工的“中产无产阶级”,只能继续出卖劳动力。

计划通。

这就是消费主义完美的闭环。

以上部分内容参考自:公众号《浅墨笔记》;作者:浅墨;链接:你才是中产阶级,你们全家都是中产阶级

再借用点网上的图:

别人的朋友圈

别人的现实生活

我想,很多人装着装着已经忘记了,生活到底是自己过的舒服,还是为了过给别人看的。

都说自己毕业。

没人说自己每年缴多少税和社保。

我的大号被禁言,就是因为我追问几个号称是毕业进大厂的人个税缴多少,被拉黑举报了。

~~

我微博账号被禁言,原因就是王者荣耀大火那年,有很多资讯平台以及营销号再转发说腾讯王者荣耀团队平均年终奖万。

我就问了下万的年终奖得缴多少个税,得算是什么社保水平。

结果。

一个女同学,宋涛先生的朋友,家庭条件巨好,自许中产家庭的大资产阶级。

在国外念完了书,家里给安排了在大湾区的某成功专业的机构里面的闲置工作,月入,据说全部打点好了,每天去打个卡,做做表格然后下班就行。

为了生活便利,顺便给买了大奔和附近的新房子。

还给把她一直谈着的男朋友安排进了附近的咨询公司,也是月入的闲职。

多么完美的安排。

然后呢,这个女生,不愿意一直过被安排的生活,想做媒体人,就自己花了多块钱,找了个帮忙找工作的中介。

这个中介还挺有名,就不说了。

然后找了个新媒体的工作。

这个新媒体工作是干什么的呢。

一个月块钱,包吃包住,给抖音的一个线网红做秘书,提醒她几点上直播,直播要卖什么产品,然后平时剪辑一下视频,发发货什么的。

恩。

天底下,就是有这么容易被骗的人。

人生啊。

因为在知乎上开通了咨询。所以很多在校大学生向我提问。其中最不可忍受的是校园贷诈骗。这种诈骗,只要稍微有点理智,都不会上当。没想到的是,年轻人还甘之如饴前赴后继。

举个例子,贷在网上做个广告,什么“无担保”“三分钟到账”“利息低至分”啥的。个别大学生兜里不富裕,消费欲望又大,忍不住就点了这个广告。

下好,按照软件提示把通讯录家庭地址祖宗十八代的信息都出卖了,就为了那千儿八百的。全然没想到这种贷款的利息高达年利率%甚至%。

当然,如果利息高也算良心,关键是套路还多。比如申请贷款元通过以后,眼巴巴地等着贷款到账呢,没想到那头告诉你,你的账户被冻结了,无法打款。必须交个块解冻费才能到账。说明:只有有权机关才能冻结你的账户,有权机关主要是公检法!其他机关一般无权冻结你的账户!

大学生心思单纯,前面又有万元的胡萝卜诱惑,于是贷款还没拿到手,先没了。好不容易找室友凑出交了,没想到还有个套路等着。

为了保障贷款的安全性,还必须买个保险,钱不多,也就元。你去问客服,对方告诉你,这可不是我们收的,这是交给保险公司的。

于是你又信了,再次筹钱买个贷款保险。当然,这个钱确实交给保险公司了,保险公司也会给你保单。于是你放心了,以为行业惯例都是这样。

但是你没想到的是,浓眉大眼的正规保险公司这里就不点名了,呸,作为全国性的大保险公司也参与,真是不要脸!也背叛“革命”,跟校园贷公司联合起来坑大学生。保险公司收的保费,很大一部分要返还给校园贷公司。这就是为什么校园贷公司积极让你去买保险的原因。

好了,经过很多套路,你的贷款终于到账了。问题是显示你贷了万,你实际到手也就千,而且这其中还包括你的解冻费保险费,实际上校园贷公司真正借给你的钱最多千。这在古代叫砍头息。意思是钱还没拿到,先把你的头砍掉了。

这种比古代九出十三归的高利贷还厉害。很多大学生却毫无知觉,反正到手的钱是真的,拿到的是真的。至于什么砍头息不砍头息的,他们也不在乎。很多人由于长期被父母精心呵护,对金钱也没什么概念。

如果这个套路到这里就截止了,那么还算良心。

更下贱的操作来了。设置了超高的利息,比如你借万,一个月内要还万。换算成年利率就是%,如果刨除本金里的砍头息,就是年利率%。

这比抢劫还暴利。有的大学生可能心想,利息高点也没啥,反正找呆帝妈蜜要一点也能还上。还有的大学生学过一些法律知识,知道年利率%以内的利息是合法,那么好的,我就还元。

等他自信地去还钱的时候,才发现,设置的还款金额是元,你只有转这个金额的钱才能平账,否则你的其他金额的还款都视为不成功。贱不贱?

也就是说校园贷公司才不和你讲法律。超期还款不成功,在里就显示你已经违约了,违约以后又多了一笔违约金。也就几千块钱吧。这一下你就欠校园贷公司小两万。

这时候有的大学生开始急了。

你着急,你又要上当了。还不上?校园贷公司还有贴心服务——给你介绍另外一家校园贷公司贷款平他的帐。为什么很多人明明只借了万,最终却累积到十几万呢?

原因除了校园贷公司的恶意制造违约高利息等操作外,最重要的套路就是平账!平账的校园贷公司之间都是串通好的,早就挖坑等你跳呢。你要平万的帐,起码要借万,借了万,又违约了咋办?继续平账呗。

这时候你可能说,那我还不上了,我就不还。嗯,本来校园贷公司也没指望你还,他们真正的目标是你父母。

有了你的身份信息学籍信息具体下落等信息,你就成了校园贷公司的肉票,他们开始“绑架”你的父母。接下来的套路很多。主要通过讨债公司或者团伙进行。一旦你开始逾期,也不同意平账,那么校园贷公司就会把讨债业务外包给第三方专业讨债公司。

第一招,电话轰炸。通过你上传的通讯录,挨个打电话。目的是毁坏你的名誉,给你造成强大的舆论压力,督促你或者你的父母还钱。很多人扛不过这一关。

第二招,人身威胁。这种威胁主要是针对你父母,无非是“不还钱你鹅子的前途没有了”“我知道你鹅子的地址,不还钱我们天天去找他”等等。有的还冒充公检法,给你父母发短信或者打电话,威胁你父母,要是不还钱就要坐牢。

有的父母能扛得住电话轰炸,但很少有父母抗得住这种人身威胁。有的人可能会说,我去报警啊。嗯,确实可以报警了,遇到这种情况。不过考虑到这种案件的调查难度,警方有可能不会搭理。反正我亲戚遇到这种事,我建议他去报警,派出所随随便便就把他打发走了。

第三招,上门服务。上门服务的成本比较高,不过考虑到你已经债台高筑到十几万,几十万,上门服务是必然的。现实中,那些被校园贷公司和讨债公司逼得跳楼的家庭,正是因为讨债公司的上门服务导致的。上门服务的招数很多,传统的泼油漆扔大粪那都不叫事。

最经典的就是同吃同住。啥叫同吃同住呢,就是一帮花胳膊或者艾滋病人,小时搁你家跟你爸妈谈心,在你家吃喝拉撒,也不打你也不骂你,大家都是文明人,讲道理。你说这叫非法侵入住宅,他们说我这叫文明讨债。

报警?警察一来他们就走,警察一走他们就来,人拿着白纸黑字的借条,在扫黑除恶之前,很多警察都吃不准这是经济纠纷还是违法行为。要是没能力让警方小时保护你,你就做好卖房还债或者跳楼的准备。其他还有很多招数就不细说了。

总之,借校园贷的大学生,要感谢国家,要不是国家扫黑除恶,对套路贷进行严打,破产

跳楼的大学生家庭那绝对是乌央乌央的。

特别好骗,前几天一个群友截图了一个抖音粉丝的女博主,人家立个清纯老师人设,业余爱好健身瑜伽,秀秀身材,在抖音上放出自己的信,随便暗示下年轻又躁动的男孩子,就在过年期间两天就收到红包。

还有之前的乔碧萝事件,一个不露脸的胖妹,就能把大家忽悠得捧上热榜,如果不是意外,大概宅男还要前仆后继,花块加微信。

诸如此类,太多太多了。

包括我认识的,被所谓的网恋对象忽悠个千八百的太正常不过了,有的甚至砸了几万几十万。

每年被警察抓住的网上骗钱的,说起来也好笑,她们大多其貌不扬,甚至身材连普通人都不如,性别还可能是男的。

你看,年轻人有时候单纯起来,连对方是雌雄都没分辨出来。

我们的工作就是拉着「小哥哥」跟我们一起玩游戏,小哥哥充钱,我们就有业绩。殊不知,成日里管你叫「小哥哥」的人有的是糙汉,有的是胖男,还有吐字不清的痘疤妹子。

先看一下我们办公室的日常:

「家竹族赞战!来酥输出!联闷盟开死始了!」

从上班第一天开始,我就发现贝哥的口音很特别,她说惯了河南话,普通话平翘舌不分,组长听了很是头疼,常说:「贝哥,你平时没事好好练练普通话,不然发展客户都有影响。」

「贝哥」其实是个本地的姑娘,在这家游戏公司已经工作了小半年。她平时习惯将粉底抹的很厚,显得脸色格外白,却还是遮不住脸上坑坑洼洼的痘疤。办公室平日里除了键盘声,就是她和人聊天的声音。

「哇,『美总』又葱充了块,他嗦说还要给我的账号葱充钱呢,怎么办啊?」贝哥很苦恼的样子。

「拒绝嘛,公司有规定在那的。」组长说。

「可他嗦说一定要给我葱充,不然以后他就不宠我了。」

我差点忍不住笑了出来——这拉人头玩游戏,还能有「霸道总裁爱上我」的剧情?「美总」是贝哥常挂在嘴上的名字,是两个月前贝哥从别的游戏拉到《权利》来的「大充值千元以上的「人民币玩家」」,现在已经给游戏充了两万多块,光在他身上,贝哥就拿了五六千块的提成。

组长考虑了一会儿,说:「实在拒绝不了那就让他充。」

「那我的提层成……」

「放心吧,到时候我给你报,你只要陪他玩好就是了。等他这个游戏玩厌了,你就拉他到下个游戏继续充。」组长说。

没错,我们的工作就是拉着「小哥哥」跟我们一起玩游戏,小哥哥充钱,我们就有业绩。

去年年初,我和男友阿轩一起辞职穷游半年,然后回到了他的家乡——河南省的一个小城,开始重新找工作。

我俩一个中药专业一个编辑出版专业,能干的工作实在有限。在这里,当个饭店服务员是多的工资,做文员编辑抓药师也还是这么多,唯一的差别是服务员还能包吃包住。

找工作不顺,我有些着急。之前穷游下来,手头已经没剩多少钱,身上还背着「债」——旅游时,我借了父母的钱。阿轩也是一样郁闷,便说出去逛逛。

没想到回来之后,他就兴奋地跟我说:「有个游戏公司给我了面试邀请,你要不要跟我一起去?」

「去,那肯定去!」我一听是和游戏有关的,想也没想就答应了。

我和阿轩都属于「网瘾少年」,当初也是因为游戏结缘,现在每天还都会一起玩各种游戏。

阿轩说这工作是他在网上看到的,招聘广告很吸引人:「游戏玩得好,工资能很高」「边玩游戏边挣钱」。点进去一看,原来招的是「游戏推广员」,「主要负责手机游戏的市场推广,工资+,上不封顶,有丰富游戏经验者优先」。

那家公司离阿轩家近,骑上分钟自行车,就远远地就看到了招牌。进了大门,正堂摆着一尊关公像,手上捧了个「义」字的金元宝。办公室的布置让我眼前一亮:豪华大气的装潢,整墙的游戏角色的立体彩绘,各类游戏玩偶模型奖杯……我拉了拉阿轩,小声道:「这里可比之前我们去面试的那些地方气派多了。」

「我也这么觉得。」

因为游戏玩得多,我俩很轻松就过了面试,开始给我们介绍:工作时间从早上到晚上,标准小时工作制,中间休息个小时,公司包午餐晚餐。「上休」,固定周二休息,节假日则带薪休假。因为游戏推广带有销售性质,所以工资是底薪加提成。试用期个月,底薪,有提成,转正后是底薪加提成,工资上不封顶。

正聊着,的电话忽然响了起来。她说了声抱歉,转身走出了会客室。我们隔着门,隐隐约约听到了说「税交得太多」「工资」「下个月」之类的字眼。挂了电话后,进门说:「不好意思啊,我们有两个员工上个月提成太高了,一个多,一个上了万,现在发工资他们就嫌税交得多,想挪一部分下个月再发。」

听到这儿,我和阿轩就更加心动了,当即表示,即日上班。于是,就带我们去见了「组长」。组长姓刘,是个看上去年轻阴柔的男人。他领着我们进了会议室,给我们发了宣传册,打开投影仪就开始「上课」。

「我们是广东的公司,主要是宣传推广现在的一些手机游戏。当然,像大公司的爆款游戏是不用我们推广的,我们负责的就是一些市场反响没那么好的游戏,比如现在推的《权力》。工作就是线上营销推广,说白了,就是把玩家拉进游戏里来。提成,就按你们拉到的客户在游戏里充值的数额算。」

说到这里,组长强调:「我们的操作都是正规合法的,你们不用担心。接下来我会给你们进行一个为期天的培训,培训期也算提成,但只有元一天的补助,到时和月薪一起结算,培训期没通过或是没做满一个月,那就没有工资。」

我和阿轩点点头——干一个月我想还是没什么问题的,至少混个底薪也不赖。

说完这些,组长就把我们带去了工位。几排办公桌上放着多台电脑,可电脑前就只有个员工。组长让我们找电脑开机,说:「今天的任务就是用手游模拟器体验一下公司现在正在推的游戏,这样以后拉进来了人,也方便陪玩。」

不得不说,这工作确实轻松,坐在电脑前打打游戏就好了。我俩脸上很严肃,可心里都在止不住地偷笑。不过这个角色扮演游戏《权力》确实不太有趣,画面粗糙,剧情任务也平淡无奇,十几分钟就能摸清套路了。最无聊的是,这个游戏全程都是系统自动清理任务,不用玩家有什么复杂的操作,只需要偶尔点点鼠标。几个小时过去,我和阿轩的角色都升到了多级。

组长喊我们吃饭。午餐是清一色的盒饭,一荤两素,公司在外订的。我打开一尝,比阿轩爸妈做得好吃多了,对这份工作的满意度又添了几分。

下午还是打游戏,我终于发现这游戏的陷阱了:角色升到级之后,不管是打装备还是练级,都要「氪金」充钱进去,而且光花小钱还不行。此时,这游戏满屏都是「氪金点」,个能点开的选项里有个都是充钱——剩下的个,还有个是「设置」。虽然游戏的画面和剧情很烂,但跳转进去的充值页面倒是精致得令人乍舌。

吐吐槽,聊聊天,这一天就愉快地过去了。下班回家的路上,我和阿轩还开心地说:「这地方又能免费玩游戏,又能白蹭两顿饭,何乐而不为?」

第二天,组长让我们去另外一个热门的游戏《万王之王》里「建号拉人」:「你们不要光顾着玩游戏,记住,拉人是第一位的,你们就去游戏里加好友要微信号,别的先别多想。」

一听不用玩这个无聊的《权力》了,我俩都有点压抑不住地兴奋。我是女孩,自然创建了一个女性角色的。阿轩还没注册完,组长对他说:「先等一下,你也去建个『女号』吧,『男号』不太方便拉人。」

阿轩手一顿,听了组长的话。看着屏幕上那露着半个胸脯晃着雪白大腿的虚拟美女,组长满意了:「就这样,你们去拉人吧。不过得再跟你们强调一下——公司禁止你们接受玩家赠送的贵重装备和财物,一经发现就立刻开除,别碰红线!」

我俩进了《万王之王》的游戏页面还没过两分钟,聊天栏里就来了二十多个「密聊」。点开一看,居然遇到了「同行」——这些发过来的话都一模一样,连错别字都一致,大致分为几个版本,一般的是「小哥哥,你也是一个人玩吗?」或「兄弟,你玩这游戏多久了?」;升级版的则是「兄弟,我是公会会长,加我微信十几个人一起玩」;再露骨一点的,就像「小哥哥我好寂寞,加我微信可语音可视频,一起玩游戏呀。」

这些「密聊」的信息,都是我的同行用自动聊天程序发出来的,如蝗虫过境,每玩到一个任务点,玩家都会收到七八条。不少玩家都在聊天栏的「世界频道」上抱怨:「这都什么鬼机器人,管理员也不管管。」

我于是就在世界频道上和他们聊了起来:「有没有活人啊,活人求认证,这垃圾密聊太烦人了。」

「就是啊,有没有靠谱的活人玩家。最好妹纸,嘿嘿。」

「……」

就这样,我依靠骂人卖萌,很快获得了一些玩家的信任——其实他们并不知道,和他们聊天的我,和那些令人讨厌的「机器人」,目的并没什么不同。

很快,我就拿到了一个玩家的微信号,按要求发到了培训群里。组长指示说:「接下来你就和他们聊,尽量在句话里问出他们的年龄职业和玩游戏的充钱情况。那些不充钱的,随便聊两句就行了;那些充钱的,尤其是充大钱的,你就多花点时间,把握好节奏,让他们信任你,愿意和你一起玩,以后给他们推游戏也比较方便。你是女孩子,比你男朋友占优势。不过你这微信号要得太慢了,得提升点速度。我们这儿之前有一个妹子,一天能加个微信,你多加油。」

我点点头,认真地盯着电脑屏幕,连喝口水都来不及。直到有同事把盒饭递给我,我才反应过来,该吃午饭了。

给我拿盒饭的男同事戴着一副黑框眼镜,身材异常肥胖,大概能有斤,但人笑眯眯的,看着很和善。我接过盒饭道了谢,他问道:「怎么样,这游戏好拉人吗?」

我不好意思地笑笑:「不太好拉,大概是我的方法不对吧。」

他说:「没事儿,我刚来的时候也要不到号,时间长了就好了。你看贝哥,现在多厉害,我们都甘拜下风。」

我想,他所说的贝哥应该就是那个提成拿了多的人——至于「上万的」,应该就是组长了。

事实上,这个活计并没有我们想的那么容易,我努力了一天,也就要到个玩家的微信号,阿轩不愿意冒充女孩子的身份,干脆跟人家坦白了性别,更惨,就要来了个。

上班的第三天一早,我们还没进游戏,贝哥就美滋滋地炫耀道:「我刚才看了一眼后台,美总给我葱充了块钱。」

我猜你们肯定知道某极人吧

包括我们平时用的一些生活用品可能也有某极人的牌子,可是你们真的知道这个牌子吗?

看完这个视频,保证你能避免好多坑

////

【免责声明】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我们已经尽可能的对作者和来源进行了通告,侵删

真的很好骗,大部分下场挺惨的。

因为看到了奇葩说,所以你觉得你也可以当个奇葩,学着给自己的话上价值,学着巧舌如簧跟一个根本不想听你唠叨的人去辩论,去尝试说服别人。

因为看到了某篇爆文里说年轻人应该率性而为容错率高多做尝试,所以你大声怼了老板后裸辞搬着东西离开办公室的时候,你自认为很帅,别人心里只会说你。

因为某些文章鼓吹消费主义,精致主义,所以你花光了所有的积蓄去了趟拉萨或者大理,过年的时候晚辈找你要红包,你畏畏缩缩从借呗或者网贷里借了只为不让看过你旅游朋友圈的人觉得你窘迫。

二十多岁的年纪。

你不想工作,因为人生苦短,及时行乐。

你不想存钱,因为年轻时候想要的东西如果没拥有,以后有钱了再也找不回那份感觉了。

你不想读书,因为比尔盖茨,乔布斯都没大学毕业。

你不想奋斗,因为年轻的时间要用来挥霍。成家之后就没时间挥霍了。

你不想向这个世界妥协,因为某些不妥协的奇葩已经在某些平台一晚上赚了你几年的积蓄。

独立思考,是剖除了杂乱信息之后结合自己情况的整合之后得出自己的行动指南。而不是在看到光鲜亮丽的时候就一味的追求。

鼓吹不凡是因为某些人在某些舞台的人设需要,而不是应该成为你自认不凡的依据。

自己凡还是不凡,你自己最清楚。

某音上有很多科普号。

有很多都是某个号发出来,然后一堆抄袭了。

都从来不带脑子去抄或者说根本里没脑子?

这样一来,只要第一个号理论不准确,后面所有抄袭的全都一个样。

以至于三人成虎导致抖音里绝大多数脑子没发育好的孩子认为这就是事实了。

从来没有人想过他的科学性。

最经典的案例是这个

号称把地球上的水抽干后地球的样子。

这种科普但凡稍微花一眨眼的时间去想一下都能知道这得多荒谬。

但事实是他们不仅不花这点时间去思考,反而不吝啬地狂戳屏幕点赞并感叹学无止境果然是活到老学到老。

我好心下面辟谣了一下,立马一堆人跳出来开始骂人。

骂我也就忍了我只当你脑子不好。

可是居然有人跟我说“实践出真理,除非你去把地球抽干给我看看我才信你。。”

然后我就把评论删了,抖音卸了。

我要远离这群义务教育的漏网之鱼。

干科普这行,有时候我们真觉得咱们年轻人,根本没有资格嘲笑买保健品的老年人。

不过是换了一种噱头,愿意照单收买的年轻人,可也不少。

我们分别来聊聊几款典型的产品。

一胶原蛋白

有不少年轻人,疯狂迷恋各式胶原蛋白饮,觉得可以补充皮肤胶原蛋白增强皮肤弹性。

作为一群钢铁直男,我们有必要给大家泼一盆冷水:

胶原蛋白本质是一种蛋白质,但它是一种劣质的蛋白质,没有全部的人体“必需氨基酸”。

不管蛋白质还是低聚肽都无法直接运到皮肤中,而是被消化成小分子的氨基酸。我们的身体会根据需要,把这些分解后的氨基酸重新组装成新的蛋白质,而不是吃胶原蛋白就能补胶原蛋白。

护肤品中的胶原蛋白,也不能转化到皮肤里去,只能起到保湿作用。

更不要提这玩意的成本真的不高。

《焦点访谈》曾打探过——胶原蛋白的成本只有块钱一公斤,也就是毛钱克。一瓶的成本加上包装,也就块钱。而产品的销售价格至少二三十元。/的成本,%的利润。

真的是足够的暴利。

结合利润,大家再去思考,或许能明白一些胶原蛋白爆火的原因。

详细的评测,戳:

如何让妻子完全理解「胶原蛋白无法直接被人体吸收」?​

二酵素/代餐减肥

每次看到类似的减肥帖,比如这样的:自制酵素狂减。

我总能陷入深深的怀疑:真的有人信吗?

事实是,大家总能给我出其不意的惊喜。

为了制作方便,甚至还有人衍生出了周边:酵素桶。

据说还不便宜,单价从几到+都有。

其实自制酵素的危害,我们之前早就说过了:

酵素的制作过程中,可能产生对人体有益的物质,但也可能会产生对健康有害的物质,比如亚硝酸盐甲醇有害微生物。

这次主要还想来说说这个让人窒息的酵素桶:实际上这种桶原本在日本是用来防腐防臭的垃圾桶。

新闻截图

这些酵素桶,用来处理一下厨余垃圾还不错,真要做出酵素给自己和家人喝,真的建议你三思而后行。

至于代餐粉,也坐拥减肥界的半壁江山。

关于代餐粉,我们也早就说过了,属于固体饮料,根本不能宣传具有保健字眼的效果。

吃这玩意儿,短时间减下去不是脂肪不是肉,是水。

关于代餐粉,戳:

世界上有真实有效的减肥药么?​

三迷信各类反智实验

太多太多了,简单列举两个。

酱油测美白

测的是某款美白精华液。实验大概是这样进行的:

在两块化妆棉上分别滴上适量酱油

在两坨酱油上分别滴上适量蝶兰精华和清水

等待几秒,发现滴加蝶兰的化妆棉上的酱油印迹明显减淡,而滴加清水的化妆棉上的酱油印迹则几乎没有变化。

商家以此证明自家的美白精华效果明显。

其实,酱油并不是被“精华”给“美白”了,而是被冲洗稀释后渗透到了化妆棉下面。

而所谓的美白效果,只是因为美白精华的流动性差,导致所谓的“美白效果”比水更明显一点罢了。

泡沫板测隔离霜

实验大致是这样进行的:

一块泡沫板上,一边直接涂粉底,一边先涂上隔离,再涂上粉底。

然后再用抹布擦去。

不涂隔离的那一边看起来残留了一些些粉底。

而涂了隔离的那一边,则擦得干干净净。

先不说人的皮肤根本不是像泡沫板这样的表面结构,也不说日常的卸妆能不能单靠一块抹布就能完成。

就算整个实验思路成立,那我在泡沫板上先涂油再涂粉底,效果应该比隔离还要好吧?

再补充一句,这整个实验不仅思路是错的,连实验目标也是错的。

隔离主要是低倍数的防晒霜,或是带有润色功能的妆前乳,起到修饰肤色平滑肌肤,更利于后续粉底上妆的作用。

和实验想要证明的隔离肌肤和彩妆接触利于卸妆,没有半毛钱的关系。

如果想要选购合适的隔离,可以看看我们之前的评测:

有什么不错的妆前乳可以推荐呢?​

以上列举的这些产品,有时候都会让我们哭笑不得。

但笑完之后,又忍不住思考:

是现在的年轻人容易被骗?还是形形色色的商家会“骗人”?

被骗的又只是我们年轻人吗?

延伸阅读:

煮火锅时出现的浮沫煮完火锅的汤,到底能不能吃?

这次,我们都测了一遍,用数据告诉你。

煮火锅的时候尤其是海鲜为什么水面上会出现白白的一层类似泡沫状的东西?那东西是什么?​​

如果大家觉得我们做的还不错,可以点赞评论感谢分享来支持我们。

点击下面的链接可扫码关注我们的微信公众号:

老爸评测

我们就是较真。

死磕有害产品,手撕黑心商家;拆穿虚假宣传,推荐好用的。

不求改变世界,但求无愧于心。

任何行业,都是内行杀外行!

任何流行,都是老人在痛宰年轻人!

比如奶茶

年月份,和国内某第一阵营的聊天,告诉我喜茶估值已经亿了,抱怨投不进去,言语羡慕。后来证实是错误消息。

总结:

任何行业都是内行杀外行。创业者杀,种子轮杀天使天使杀轮一线基金杀三线基金明星投资人杀草根投资人草根投资人杀土豪煤老板。创投行业是个更讲究营销和炒作以获利的行业。很多消息就秒懂了。

喜茶很成功。但亿估值竟然也有人信,这只能是传说中的“市梦率”?最近不是几个股东在打架吗?而且奶茶的风口在往下掉。到底多少估值只有鬼知道。

年月份,调研奶茶项目,我带着团队北上广深跑了两个月。主要看的是喜茶奈雪乐乐。

总结:

首先感觉这个行业首先是个演艺行业,解决了不少群众演员就业问题。

后来呢,觉得奶茶行业的再崛起,是一场社会实验。它将诺奖获得者理查德赛勒所谓的“社会人”删选出来了,即“从众性情绪化非理性不自律”。

雇人排队,这玩法是网红店的基本套路,专业排队的群演公司和价格也都摸清楚了,甚至某茶的组织架构和员工名录联系电话等,都有人发给我了。

从雇人排队当“药引子”,到真人排队“熬中药”,奶茶行业可谓心机满满,套路深深。

这句话不是贬义。任何成功的行业其实都一样。

自古深情全无用,总是套路得人心。

认清楚这一点,才算是创业的第一步,也是极其重要的一步。

奶茶这个产业,对消费者最大的问题,就是不健康,对身体损伤很大,奶茶产品力的强悍到底在哪?

——是上瘾机制!

总结:上周出差,和一位食品行业老专家聊天,专门聊过食品行业的成瘾机制。

成瘾机制高糖+高盐+高脂

有这三个要素,你的大脑就会呈现出病态的奖赏机制。鼓励你一直喝下去吃下去。比如所谓的美食,无一不是特别咸特别甜,或者特别油的。你自己想想看。

奶茶就是典型的成瘾产品,尤其是喜茶赖以成名的芝士茶:高糖不用说了,首推全糖,用冰块麻痹你的味觉,让你不觉得腻可乐用的是碳酸,这是高糖。

高脂呢?当然是芝士。

高盐呢?芝士中有盐。

当时,我和一位大姐都喝上了瘾。几个月下来,牙齿发黄了,腰围也增加了。一向佛系的大姐,每天发红包让同事帮忙排队买。

成瘾排名:芝士茶&;&;珍珠奶茶&;水果茶。

健康层面:都不咋地。

正因为这样,奶茶店很挑人。基本都是后后的主场,像后的我和后的大姐,一进店基本就暴露。借着项目的由头,放纵自己狂喝奶茶,以身涉险,应该算工伤。

再到今年年初,很多岁以上的女孩,开始对奶茶敬而远之,要求小孩不能碰奶茶。

风力逐渐减弱。

奶茶店的崛起,从产业层面看,其实是对传统饮品行业的终端拦截。

我入行之初,正是渠道时代,大中国美苏宁大会,你去西单图书馆转转,营销类书籍的位被诸如《渠道为王,决胜终端》之类的书籍所占领。

现在呢,制造业饮品全面被服务业饮品所拦截产品品牌全面被渠道品牌所虐杀预制饮品被现调饮品所虐杀。

总结:我对传统饮品行业持悲观态度。和大米方便面鸡蛋一样,传统饮品行业被时代所降级,被年轻人定义为落后的经济形态,类似于基础物料。想要出头,要求极其差异化的产品设计和“短平快粗暴变现”的运营方式。

奶茶店,到底赚不赚钱?这是一个所有人的都关心的问题。其实到底赚不赚钱,取决于“位置”,这个位置从宏观上讲就是竞争态势,从微观上讲其实是盈利模式。

总结:如果你是品牌拥有者,你赚得肯定不是奶茶的钱,而是的钱比如你估值亿和加盟商的钱一次性智商税。

这属于高段位的玩法。难度也不小,要做品牌策划,茶叶行业包括奶茶店,是品牌创意最难的行业,没有之一。

不信你试试,所有你能想到的有点意境的好名字,基本上都被想到了占领了。像喜茶茶颜悦色,都属于或者高价买,或者捡漏的名字。

有了品牌只是第一步,样板店总是要开的吧,招商总是要做的吧,这事没个万根本启动不了。

如果你是加盟商。纯粹赚消费者的钱,更难,不仅难,而且风险很高。我给您算算账:

房租北京押三付二,深圳压三付一;

北京平的商铺每月万,深圳差不多;

这已经扔出去万。

人员工资社保每人每月,再加上店长;前期算个人,每月万。

员工宿舍呢,不能离店太远,那就意味着市中心的房租,不能是地下室和群租房,只能两居室吧,好找个最烂的年代的老小区,依然是押一付三,每月至少,再加上简单的家具和设备,万没了

装修算万,总得有点调调,而且写字楼底商白天不让施工。晚上施工呢,工时费翻番走,少到底总共算万吧

办工商执照和食品经营许可证,算万。

加盟费算万,机器设备算万,共万

消防环保通风,万,你懂的。

物业费+垃圾处理费每月。一交交一年,共万。

加下来,总共得扔掉,才能开张。

我特指北京,杠精别闹!

按三年折旧,分摊下来,每天的成本是:

房租+人工+宿舍+加盟费+机器设备+装修费+消防环保通风+物业垃圾处理元。

也就是说,每天一睁眼的成本就是元。

奶茶店毛利算%,每天你至少要卖到元,才能不亏本。每天卖到元,才算打平。

如果一天能卖到,一个月销售额万,那已经是顶尖奶茶店的水平了。

但是,竟然竟然还不赚钱。

有个东北哥们,年的,开过家杨国福麻辣烫,累惨了,转型加盟一点点,位置选的好,每天号称“卖掉杯”奶茶,但依旧不赚钱。抱怨每年也就夏天赚钱,其他都是给台湾人打工。

这还算好的,开张之后如果生意不行,每天亏钱,你撑上三个月,肯定得关。

这时候你眨巴眨巴小眼,发现除了一堆没地搁的机器设备,你啥也落不下。

年和一位创业大佬张老师聊天,他说了一句话。

谁也别想赚我的钱!

营销和商业,即使细分到创业学本身,其实都是极为博大精深死生之地存亡之道的学科和技能,甚至管理哲学。

如果你赚钱了呢?

比如你破天荒地每天销售额万,年销售额近千万,你知道接下来会发生什么?

又面临两个挑战。

第一个挑战是房东,房东只和你签三年,深圳只有两年;然后他极有可能蹲在店门口数人流,算出来你每月的利润,然后毫不犹豫,涨租金。一直涨到你觉得开店食之无味弃之可惜,开始思念早九晚五上班日子。

另一个致命的挑战来自于同行,看你生意不错,立马在你旁门开一家,装修更好价格更低服务更好的,给你来个“成本不变,销量减半”,看你咋办?

最后你看,房东赚嗨了装修公司赚嗨了厨具公司赚嗨了品牌公司赚嗨了物业公司赚嗨了,这些人之所以嗨是在你的尸体上嗨起来的。

总之,从竞争模型成本结构盈利组成上看,奶茶店,品牌商可以冲一冲,加盟就算了,基本是为认知买单的韭菜的命。

喜茶奈雪这类直营店玩家,单店赚钱吗?也是看情况。去年调研时,上海四家店,月销售额万,评效比星巴克高一倍,进去后乌央乌央的年轻人。但成本高呀!

总结:从年年初就不断有投资人问我,喜茶你怎么看?资本在需要故事和泡沫中逐利。

喜茶的优势很明显,高频刚需大市场,尤其在南方。又借势,流量充裕,广告效应明显,现金牛优势明显。

但喜茶的劣势也很突出。

首先产品毛利不高,%左右。比大家想象中的低多了。

其次,人员成本高,一个外卖店,都得布上个小伙子,从早上点干到晚上点。极其辛苦,流动率也非常高。我们付费,深聊过其员工:“打芝士,打一天,晚上睡觉耳朵还是搅拌机的声音。剥葡萄剥一天,腰酸背痛。制冰块做一天,手都冻麻了。累得抑郁……”这些后之所以愿意这么吃苦,就是为了学手艺,顶多半年,一定会离职回家创业,成为喜茶的对手。

再次,房租太高。后在为喜茶打工,喜茶何尝不是在为打工?新茶饮跟不上喜茶本质上是口袋深浅的问题,喜茶口袋深,没钱可以找资本家要。新创业者只能靠一杯杯卖茶来续命。但当奶茶店都不赚钱时,故事能讲多久?

最后,就是消费者正逐渐失去新鲜感,而且竞争逐渐红海化,很多已经明确规定,不再招商饮品品牌。而喜茶整体现在还不敢宣称盈利,这波潮流一旦过去,是不是裸游就很清楚了。

当我们在聊喜茶时,我们究竟在聊什么?

吾有大患,及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

你之所以会亏钱,还是因为你有钱,你要是没有钱,你怎么会亏钱?

和一位创业者聊天,我说

“初创企业一定要压制住花钱的冲动”

第一层意思是什么?还是破除错误的商业认知。“风险与收益成正比”,这句话是扯淡。害死了无数创业者。

昨天和朋友聊到**庄园的庄主,从匈牙利回来,政府给了亩地,真金白银投了个亿,产出的葡萄酒拿奖无数的,但是,销售和营销乏力,一生积累的财富化为乌有。

风险高,不一定收益高!

收益高,不一定风险高!

可见认知水平是创业最大的成本,更是决定生死的关键。我们大脑中装满了正确和错误的认知,互相打架,所以呢,生活有时候顺利,有时候不顺利。因此,在任何认知进入大脑之前一定要审核。创业本身就是修炼,可以从这个角度去理解。

第二层意思还是孙子兵法所讲的:先为不可胜而后求胜!

破釜沉舟孤注一掷的案例,不是狗屎运就是讲故事。创业不败的前提,正如樊登老师所讲:就是“我就是不花钱,我就是不花钱,我就是不花钱”“我就是脚踩两只船,我就是脚踩两只船,我就是脚踩两只船”“成功固然可喜,失败依然小资”

第三层意思就是樊登老师所讲的成本收益曲线的朝向问题。

好的创业项目是抛物线开口朝上,即所谓

“成本有限,收益无穷”。

而差的项目是抛物线开口朝下,即所谓“成本无限,收益有限”。

比如红酒庄园,比如奶茶店。

加我的星球,与位创业者一起修炼

///(二维码自动识别)

说说业内的吧。

灰指甲天见效,天痊愈。????你的指甲可是人类的?

叔公想说:孩子们,我们一片指甲每天生长厘米,手指甲个月能长满片,脚趾甲个月,很多人会投机大家迫不及待见效的想法,于是,谎言也是一个接着一个,无视自然生长规律,

甲沟炎,建议拔甲,拔掉长出来就是好的

叔公想说:大部分的甲沟发炎和修甲不当有关,极少数发展到拔甲的地步,大部分的只需要修理掉嵌甲,然后敷一些消炎的药就可以了,拔甲后,容易造成甲床萎缩,这种损伤是不可逆的。拔甲完全是,为了收钱。

有些不良机构,会在帮助修理的时候,专门留一个小尖,造成嵌甲反复,以此取利。

跖疣直接建议激光冷冻

叔公想说:跖疣属于病毒感染,冷冻激光复发率比较高,并且冷冻激光后一旦造成周围皮肤破损,会造成病毒扩散,对的这个扩散和冠状病毒的扩散是一样的,并且冷冻激光,很痛,术后会造成大水泡,行动不便,然而,这种方式连医生自己都不想用。很疼,复发率高,还扩散传染

泡醋,泡盐,泡姜水可以去脚气。是没有科学依据的民间说法

叔公想说:没事的时候泡脚加什么都可以,不过我们吃的食物大多属性温和,很难会有抗菌的效果,另外一半真菌会藏在真皮层,这个位置很深,一般的化妆品都很难进去,所以解决不了实质问题。

被骗大部分是知识壁垒,以及信息不对称,年轻的时候上当了,也不是什么大事,不要丧气,找到真相,避免跌坑第二次。

要是跌进去第二次,那爬起来,日子还要继续,不是

看到好多人提问,怕是一时半会回答不全面,看下文章都希望你们能选择正确的方式,以及懂得坚持,少走弯路,最后好了,记得他们分享给你的家人朋友。写完了,叔公去抽袋烟。

孙叔公:孙叔公干货|史上最全手足菌脚气必看攻略%人适用​

孙叔公:孙叔公干货|史上硬核甲菌灰指甲攻略—剖析大核心​

【本文作者】:亿闻天下网,商业用途未经许可不得转载,非商业用途转载注明出处原文链接:https://cqsoo.com/jianzhan/39642.html

【版权与免责声明】:如发现内容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相关信息发邮件至 kefu@cqsoo.com ,

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反馈给我们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Copyright 2007-2019 亿闻天下网 / 渝ICP备89217412123号-1  / 本站由wordpress、阿里云、群英、百度云提供驱动力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