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软文投稿

南方周末投稿,给时间一点时间;让故事讲个故事

《南方周末》征稿启事:给时间一点时间;让故事讲个故事

时间一点时间;让故事讲个故事。

第一个故事

当我们回忆过往,总有一些细节预埋在命运的线索里,暗示着人生走向。

1998年初夏的一个夜晚,鲁传江从安徽定远的小村子背着两蛇皮袋书去闯上海。起点是弄堂里猪肉摊的小工,忙时卖猪肉,闲时看报纸,老板娘笑他“读书的时候这样努力就考上大学了”;半年后,鲁传江有了自己的猪肉摊,起早贪黑地干,却亏损得连饭也吃不上了——三餐只吃面条,因为不需要买菜;如果吃不饱,那就再添点水。

当时的上海,5块钱就能买到一份不错的盒饭;坐地铁上班被称为“时髦”;下岗工人再就业开始从“双轨”到“转轨”;经过一亿七千多万次计算后,中科院表示上海市的可持续发展总体能力居全国首位。城市处于极速改造的过程中,命运不再是被写好的剧本。

困局中的鲁传江有时候躲在8平米小屋里看李嘉诚的《成功与逆境》、或者路遥《平凡的世界》;有时候躲在生意好的肉铺老板身后偷师。又是半年后,肉铺终于站稳脚跟,鲁传江把目光放到猪肉的企业或团体配送上。几年后,食品公司成立,其中一个客户便是李嘉诚先生属下的合资企业。农民工鲁传江说:我的生活与梦想,也随着城市的改革开放一路歌唱。

社会变革的洪流裹挟着个体命运的起伏,一切都在变化中,一切都隐匿在规律里。比如鲁传江始终记得父亲告诉他:多读书总是会有出息的。

《南方周末》征稿启事:给时间一点时间;让故事讲个故事

▲ 这张拼版照片显示的是2010年3月30日拍摄的在原周家渡居民区建设成的上海世博园区(上图)和2002年12月3日拍摄的浦东周家渡居民庆祝“申博”成功(下图)。(图/新华社)

第二个故事

每一段记忆都应该有背景音乐。

1999年,中国农业银行浙江分行行长以“农行行行行行”(nóng háng xíng háng háng xíng)为上联,向全国有奖征集下联。几个月间,应征者超过4000人,却无一中意的下联。

在中学任教的吴老师分析道: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银行的发展势头好,必将带动各行各业兴旺发达起来。经过思索,他给出了下联:“边塞塞塞塞塞”(biān sài sè sài sài sè)。塞者,隔也。指区域间的分界、阻隔,只有地域流通才有助于国家经济长久平稳发展,推动社会进步与文明。分行行长见后大加赞赏,对联终成。吴老师的下联亦道出了一个时代的缩影。

1978年的上海街头和公园里,突然出现很多年轻人提着录音机播放邓丽君的歌曲。录音机在这一年被允许由探亲的华侨自港澳带返内地(有数量限制),同年,商业部组建的“赴香港考察小组”,从香港康力公司购买了1万台盒式收录机,运回北京后以200元/台的价格售卖,开卖第一天被描述称“人群挤碎了柜台,不得不停止销售”。

1979年开始,台湾电台开辟对大陆听众广播的《邓丽君时间》节目,每周播出6次,每次25分钟。邓丽君歌曲在大陆的公开传播一度受到争议与质疑,但依旧挡不住这股热潮。到了1983年,邓丽君的歌曲在大陆已家喻户晓。《人民音乐》总编辑金兆均接受媒体采访时说:“第一批流行歌手百分之百摹仿邓丽君。”在作品相对匮乏的阶段,翻唱或模仿邓丽君的“气声唱法”是一种流行。

1985年2月1日,《中国青年报》刊登了题为《邓丽君说:真高兴,能有电话从北京来》的新闻报道。此后几年,邓丽君书籍、唱片、磁带在大陆流传开来,中国唱片总公司整套引进出版了邓丽君歌曲磁带系列。

邓丽君的声音刻入一个时代的记忆,也刻入一代人的记忆。

2015年,年过80岁的王巧英脑梗中风,手术后人虽然醒了过来,但生活完全不能自理。照顾妻子之余,老伴谢越成每天用收音机播放邓丽君的歌曲给她听。王巧英是邓丽君的歌迷,谢越成回忆老伴中风后第一次听到邓丽君声音时,眼睛都在发亮。

“年轻的时候,我在房管局上班,她在丝绸厂工作。她很辛苦,有时候夜班,有时候中班,我骑着自行车接送她上下班。冬天冷,她夜班后要早上回来,我提前在厂门口等她,等得身子都有点哆嗦。但是等到她,我们就欢欢喜喜回家去了。”谢越成说,“这一辈子,我最喜欢的就是她了。”

再小的故事背后都是一个时代的鸿篇巨制。

《南方周末》征稿启事:给时间一点时间;让故事讲个故事

▲ 2017年11月7日,谢越成推着老伴来到公园看人们跳舞。(图/视觉中国)

第三个故事

1984年2月,广州市光复南路广州市染织工业公司产品展销部出售米黄色卡其(经树脂处理)男、女装风衣。这些风衣美观大方,富有时代色彩。每件价格在18-21元之间。 1984年,根据《红楼梦》、《西游记》改编的同名电视连续剧在1983年拍摄试集之后,已物色了演员,经过长期筹备,将由电视剧制作中心于当年开拍。这一年,全国将拍摄50多部重点电视剧——荧光屏前不愁没好戏了。 1984年底,北京将在宣武区南菜园公园附近,完全仿照《红楼梦》中的描写建造起立一座古建筑——大观园。 1984年,留学美国的陈冲给友人的信中写道:“我多么希望自己能早日学成回来拍电影啊。中国是地球上最大、最美、最古老的国家之一,中国电影将会使世界听到她的声音。”

…… ……

上述消息均出自1984年2月11日的《南方周末》创刊号。编辑部在第一期里与读者寒暄道:“(南方周末)它愿意为读者提供健康有益而又趣味盎然的精神食粮。它希望成为广大读者的知心朋友,为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做出贡献。”

自这一天起,一纸风行三十余年。在记录时代的同时,形成独特的风骨;一路走来,与众人共同见证时代进程。

站在改革开放四十周年的重要历史节点上,南方周末携手中国农业银行,推出“我是改革见证人”主题征稿。


“我是改革见证人”

征稿内容

每个人都是这场伟大变革的参与者、见证者、受益者。我们征集您在历史变迁中经历的故事、对这场变革的深刻感受、对祖国和未来的殷切祝福。

征稿要求

1、以文字投稿为主,文体不限,长短皆宜,可以配图。2、作者须保证对其作品拥有合法的著作权,图片版权需保证归投稿人所有。作者一经投稿,即视为授权本微信公众号及中国农业银行官方新媒体平台(“瞭望农行”公众号、中国农业银行官方微博 等)发布使用。

投稿方式

可以通过文末留言的方式投稿,也可将投稿内容发送至邮箱:nfzmbq@126.com邮箱投稿需注明:姓名、联系电话、通讯地址

稿件奖励

1、入选来稿将于12月10日通过南方周末官方微信号公布。2、邮件来稿如果入选,奖品为南方周末“未系列”文创套组(价值198元)+中国农业银行提供的电话卡(价值100元),共计10套。3、文末留言点赞前十名也将获得奖励。奖品为南方周末未解笔记本(价值88元)+中国农业银行提供的电话卡(价值100元),共计10套。点赞数量统计的截止时间为2018年12月7日18点整。

· 活动推广

借用《南方周末》创刊号的一句编者按结尾

“让我们过一个愉快的、有益身心的周末吧!”

我们期待您的来稿。


《南方周末》征稿启事:给时间一点时间;让故事讲个故事

▲ 《南方周末》创刊号第3版上,也有一则征稿启事。1984年2月11日仍在正月里,是一个周六。

【本文作者】:亿闻天下网,商业用途未经许可不得转载,非商业用途转载注明出处原文链接:https://cqsoo.com/ruanwen/13117.html

【版权与免责声明】:如发现内容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相关信息发邮件至 kefu@cqsoo.com ,

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反馈给我们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Copyright 2007-2019 亿闻天下网 / 渝ICP备89217412123号-1  / 本站由wordpress、阿里云、群英、百度云提供驱动力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