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建站新闻

如何看待华为等向联合国提议重构互联网:提议采用一种新的名为 New IP 的核心网络技术新标准?

感觉关键字应该改为:“网络”。那样信息就多多了。

海峰看科技:网络取得新进展:将带来新网络能力​

网络官网:

网络产业和技术创新联盟​

里面可以下载讲稿。建议去看看。我原答案只涉及其中一部分。我觉得白皮书的这种非常准确的指明了方向

原答案

似乎华为有官方的文档。当然,非专业的估计看不懂。

提案里根本没有关闭命令和中心控制。即使有也不可能摆到台面上讲。

原文链接:////

据消息人士声称,华为在做报告时还明确表示,会有所谓的“关闭命令”,即网络中的中心点实际上可以切断与特定地址之间的通信。这项功能与目前的网络模型“背道而驰”,目前的网络模型充当“独立的邮递员,只是移动信箱而已。”

事实上,想要实现所谓的“中心点控制”和“关闭命令”,根本不需要对协议做什么改动。

软件定义网络()起源于年斯坦福大学的研究课题。年,教授正式提出了概念。

三大特性:

控制转发分离

集中控制

可编程

中心点控制早就实现了。

所谓的关闭命令听着吓人,实现这功能的法子要多少有多少。哪怕是一般家用电脑,自带的防火墙功能也可以自行切断通信。你公司的也能禁止你上某些网站。网络运营商切断特定地址的通信更是轻而易举。

总之,这些功能不需要也早就可以实现。华为也没必要冒天下之大不韪把这些玩意强加到协议里。

上热榜了,一个个专业大佬都冒了出来,我却只在这里扒新闻稿的问题而对本身提不出什么意见,深感羞愧,如果法师知道我在这卖弄不知会怎么嘲讽我

再扒一扒文章的细节

华为表示,开发纯粹是为了满足快速发展的数字世界的技术要求,它并没有将任何一种控制机制做入到设计中。

明明中间还这么说,怎么到结尾没由来出来一个消息人士表示有”关闭命令“?

华为与中国联通和中国电信以及工信部在联合国国际电信联盟的会议上共同提议采用一种新的核心网络技术新标准,名为“”。

文章提供的截图里显示,五位联系人来自华为移动联通和信通院,而“”是华为移动联通工信部。为什么移动和信通院被小编改成了中国电信?

搜了一下发现这篇文章几乎是直接翻译的,原文也将移动和信通院弄错成了电信:////

原文的小编还算厚道,提供了提案和论文的下载链接。其中论文链接:///

放个论文的截图

论文只有四页,提案也只有页,的字数也不多,感兴趣的同学可以自己读一下,不太耗时间。这三份材料的内容跟中文报道所说的基本一致:

华为声称:支撑全球网络的现有互联网基础设施名为/“不稳定”且“效率严重低下”,到年无法满足数字世界的要求,包括自动驾驶汽车无处不在的物联网和“全息感知的隐形传态”。

被华为称作是“更加动态的寻址”。

互联网日益演变成几个独立的网络,比如专用通信网络和卫星传送信号的网络。

由于不相兼容的寻址机制,这些网络之间的互连是一大挑战。而华为希望用互联这些网络

但是,文章最后提到的“关闭命令”“中心点”,在论文提案和中根本不存在。

%的事实+%的私货的套路。

类似的重构已经不止一次有人提到过了,但被着墨最多的业务区分,我持绝对的悲观态度。

其实,在问世这么久的里,就有/字段了,但目前使用得很糟糕。因为用户可以不尊重运营商把自己的包都写得很高,运营商也可以不尊重用户在入口里直接改低,不同运营商和转接商之间也互相不大尊重。更精妙的机制也无法解决信任问题,所以调度流量时,运营商相信,转接商相信钱。

如果想解决信任,需要复杂的商务条款,需要端到端的完整性验证,需要把变成类似流量审计的思路,每一个都很要命,不管是什么角色都不会喜欢。

我先说个事实吧。无图

运营商目前手段可不是只有根据端口和包大小来做转发优先。这个是非常传统的网优方案。

其二大家应该很早就知道运营商可以识别协议,甚至于内容,嗯运营商对于网络很早之前就有流量控制来确保高峰高压力情况下的网络稳定性。

而现在其实运营商基本可以识别%的应用访问,基于包深度检测,注意,运营商无需真正知道内容解密,只需要判断数据是基于什么应用,和可能的内容,此时其实可以实现更好的局端优化,类似技术可以给你看下业界不算绝对领先,但仍然可以普通企业接触到的网络流量整形服务的平台。

如深信服都有对应的产品,我相信华为这种级别的厂商这种技术储备和实现能够更强。

注意基于数据包分析甚至于可以实时知晓部分应用流量类型。这其实就是给数据打标签,实际上是苦活,当然业界也有识别算法来提高效率。但是这套东西并非运营商都使用的协议规范,既然不是规范,那么就不是所有运营商遵循,举个例子,你微信一个重要的文本信息这种需要快速到达和需要高保障的语音视频通讯,在一个运营商部分局端做了识别,但是当跨时这种保证只有你自己局端有,不能保证整个通讯链路有,说人话就是互联网是一张又一张的网络互联起来的,你的数据会通过多个节点互联起来,你发一条微信信息,你自己运营商所在地做了识别,这信息重要要高优先级出去,而出了你当地运营商的网络到另外一个网络时对方网络又不管你发的信息是啥,如果整个信息传输流只要有一个网络繁忙,就信息排队,最后到你朋友哪里收到信息就会时延边长,甚至于对于不严谨举例这种协议不能更好的保障连通性能。

而实质是一个通用的信息识别协议且为一个规范标准,这样就可以在整个网络规范起来提供更好的网络保障,当然这东西是否能够是有效标准另说,也有前面很多前辈答案所说的各种难度和不现实的地方,但是,通讯保障其实就是这样发展起来的,主导权实际一直不在我们,华为这事从运营商角度乃至网络服务没有错,规范后才有推广,对于标示认证和维护一定会有中心化服务商,你可以理解为域名服务商的存在,但这不是现状么?

看见问题,解决问题本身就符合发展规律,当然,也许路径不止这一种。但本质都是保障网络质量。通讯行业的领军者本身就应该做这些事。

这事又是定国体,换个如果换成思科,诺基亚对联合国提出一个新的网络标准满足提高全球网络运营商网络质量,造福全球网民。

估计会变成欧人希,美人希,我国华为落后了的狂欢吧。

才疏学浅,理性探讨,谢谢。

熟悉的味道,在剧《硅谷》里听到过至于,后来的结局在剧里也讲的很清楚了

没细看,老实讲,也没看懂。

我觉得不清楚细节大可不必先阴谋论。提出重新改造互联网的设想也不是华为一家,好多研究人员和企业都提出过。毕竟,现在互联网的基础诞生很早了,当年凑合用,这么些年一直在打补丁。包括且不限于基本的/协议,路由协议,协议,都有各种缺陷。为了保持兼容性,一路小修小补上来,好多强迫症患者和洁癖患者早就想重构了。然而,规模太大,兼容性包袱太重。

别的不说,都提出好久了,还是支持有限。不过,搞不好我国反而是全面化的国家,因为有行政命令,强制要求各大运营商和设备生厂商必须支持。所以你看好多和网站上面都显示标注字样,表示我的任务完成了。苹果也在强制支持。

怎么说呢,走一步看一步,新互联网标准必须得到大多数厂商和政府支持才能逐渐推进,到时候就会知道。

关于业务区分,有个问题:

如果是否从事某种业务的认定由运营商或某个第三方组织来审核与认定,对小公司创业团队和个人开发者来说是否意味着提高了竞争门槛?

如果业务类型由开发者自行在数据包中指定,是否会出现大量开发者将自己的业务指定为高优先级类型,导致该机制事实上失效?

不懂“”的技术细节。我只想问一下:这玩意推广得起来吗?取代要花多长时间?

于年出现,已经有多年的历史了。之前有个版本,本身就不是出生即完美,经过了多次小修小补,并且打败了其他的网络层协议才成为主流。于年提出,可以与共存,但是无法互相通信。虽然已经出现了多年,但是由于设备支持程度有限,以及强大惯性,至今仍然没有完全取代。

归根结底,主要还是企业网家庭网存在大量不支持的网络设备。两台主机要能互相通信,整条路径上的所有网络层节点都要支持才行。企业网的网络设备一般不坏不换。家庭网没那么多需求,能省则省,能上网就行。所以局域网中存在的大量的老旧低端网络设备成为推广的一个阻碍。即使国家已经大力推广,至少也要等个~年,把老旧低端网络设备统统报废替换掉才能使全面普及。

综上所述,有的教训在。现在提出“”,就算成为了标准,至少也要等个年,才能普及。

据消息人士声称,华为在做报告时还明确表示,会有所谓的“关闭命令”,即网络中的中心点实际上可以切断与特定地址之间的通信。这项功能与目前的网络模型“背道而驰”,目前的网络模型充当“独立的邮递员,只是移动信箱而已。”

互联网到今天本来就是以自由和开放为初衷各类协作发展才走到今天的局面。

华为领着电信这些运营商制定的新标准很重要的一部分是加强控制和监管。

嗯,哈哈。

我不懂科学,判断不出这个计划的可行性,但我觉得,作为一个企业家,科学家,就必须创新的思维,就比如世界上第一个卫星定位系统就是美国几个科学家在吃饭的时候偶尔提出来的,如今却对全世界作出巨大的贡献。

中国要想走在世界的前列,思维就必须走在世界的前列

所以,我们支持!

因遭到审核,不得不调整一些措辞。

先来看看技术问题,然后看架构问题,最后看问题。

首先,这个方案中,并无华为的技术创新。整个方案涉及的网络技术,确实都是新一代或者下一代网络的协议技术和思想,不过没有一样是华为研发的。

根据华为官方技术文档,这个方案中,涉及的网络技术有

这些协议和技术,对于外行很难简单解释,对内行不用解释,全部是思科主导创新并经过通过的公开开放协议和技术,华为只是拿来排列组合而已,没有什么私有技术,所以不涉及华为的剽窃侵权,也不存在帝国主义阴谋论。这些技术的研发目的,本身就是为了解决在如今的云计算环境,软件定义网络的架构中的网络分层分级访问控制以及性能问题的,所以使用这些技术解决华为声称要解决的问题也不是华为的发明。

这是华为或者一类红顶商人一向的特长,就是使用公开标准,制造地缘壁垒,类似于用标准钢轨制造窄轨铁路。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去三大运营商问问,华为给出的软件控制网络控制器方案,名义上支持开放/标准,软件和设备至今都没有像样的技术文档和数据描述,而思科从一开始就给出了几乎全部路由器和交换机的对应数据模型,托管在上。类似的例子还有中文域名,污染,本质上还不如上海所搞的,虽然扯淡但是毕竟也算自己的创新。

其次,这个架构,从性能的角度并没有提出任何创新,只是在管控领域提出了创新,提出自顶而下的架构设计,以便进行最大限度的优化。这个从本质上就是是对社会多样性的一个否定,意味着你企业的任何创新业务,今后都要获得政府和监管机构的审批和监管才能有资格上线,用户的任何一条文字或图片消息,在传递之前都需要经过和,更不要谈从互联网的分享互联的本质上的背离。说白了,就是讲整个社会,通过技术贯彻一个完全和彻底的经济,个人意志商业行为文化交流,一切为体制和服务。

最后,到底哪种意识形态更好,哪种更能保护人民,给人民创造更大的福利,不是国家繁荣富强而是人民幸福安康,这是一个复杂的问题,不是一个技术问题。技术为怎样的权力服务,往往也非专家所能左右。说到底,人类:地球这个游戏,没有几个人能通关,也不存在什么特别的奖励。

先不管技术有多好,能怎么样保证安全,这都是相对而言,有利有弊,理性看待。

其实我更在意的是中心化这个东西,这玩意一旦通过,国内的监管通过中心化会变得很

然后。。。你懂的。。。

团结新村号:如何看待华为分布式软总线的技术演示,手机和无缝互联?​

此前对华为分布式系统对局域网通信进行改造的猜想

这件事情最难的是隐私问题和。迄今为止,全世界只有个国家实施过网络实名制,其中一个是韩国,而韩国在年就裁定网络实名制违反韩国宪法中保障隐私权和言论自由权而被废除,即便最近发生号房事件,也没有人再会提出来网络实名制

投给,,甚至应该都比更专业吧。而且,互联网的惯性太大了,涉及的东西太多了,政治,宗教,技术,历史原因,利益关系等等。君不见的从年开始搞,到现还是不温不火。二十多年前就有正式规范了,到现在也刚刚开始普及。菊厂的路,任重道远啊。

【本文作者】:亿闻天下网,商业用途未经许可不得转载,非商业用途转载注明出处原文链接:https://cqsoo.com/jianzhan/62592.html

【版权与免责声明】:如发现内容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相关信息发邮件至 kefu@cqsoo.com ,

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反馈给我们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Copyright 2007-2019 亿闻天下网 / 渝ICP备89217412123号-1  / 本站由wordpress、阿里云、群英、百度云提供驱动力
QR code